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灾难逃生] 【转贴】对我国灾难急救现状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灾难是在瞬间发生的、导致多人伤亡的突发事件。其医疗救护处理是否及时和得当,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从事急诊医学的单位都应该在灾难发生前有各种针对灾难的医疗救治措施准备,在灾难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在灾难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工作,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如何做到这一点,是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1.灾难事件医疗救治的组织准备

  灾难医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了准备、组织、实施、和一些具体技术细节。这一项工程的完成,需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共同努力。其准备包括思想认识上的准备、组织计划的准备、物资的准备、技术力量的准备等。

思想认识上的准备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和应急意识,居安思危。长期的和平时期人们对灾难的发生没有思想准备,忧患意识不够,医院的急诊科室没有针对灾难的组织训练,忙于和满足子日常的医疗工作。由于灾难医疗救护和日常的医疗工作有很大的差别,一旦灾难发生,具体职能部门的反应、组织、措施均可能跟不上。所以平时的灌输和教育非常重要。

  作为担负急诊急救任务的医院急诊科应该树立永远都是战备值班分队的思想,随时都要准备应付突发事件。其急救人员不仅要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机关值班员的素质、应付和处理突发事变的应急能力。在岗值班人员接到关于灾难事件发生、要求医疗救护的报告后应迅速做出反应,要意识到灾难事件发生,马上会有大批伤病员需要救治,应该在第一时间内至少做两件事:第一,尽快将事件简明扼要上报有关领导和部门。第二,在尚未得到上级指示和答复之前在其职权范围内迅速组织急救力量。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平时不断强化和训练加以养成。

  灾难事件发生后,各级各类人员和各单位之间组织协调非常重要。灾难发生后一般是由[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临时组成一个抢救领导小组负责抢救的组织领导工作。该领导小组的工作为宏观指挥、原则指导。如果平时没有各医院之间的相应的联络和组织协调的训练,各单位之间情况不明,哪些环节上可能导致延误的因素及对策不清,一旦灾难发生时可能各个单位各自为战,无法迅速根据统一指挥建立联系和协作,也就无法保证抢救组织的高效性,不能有序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所以,平时应该有一个组织机构负责灾难救治的组织协调和关子这种组织协调的训练,建立分工明确的院前急救网络,拿出组织协调预案,组织地域性的演习演练,通过演习演练发现问题,修改和完善预案,使之更加成熟和实用。根据预案,灾难发生后,各级各类人员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负责组织协调的机构、医疗救护的实施单位、医院急诊科和院前急救组织都能按此预案有序地进入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了抢救组织的高效性,这是灾难发生后有效的医疗救治的前提。

  2.灾难事件现场医疗救护的组织

  灾难伤害的院前救治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之一。灾难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的混乱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单就医疗救护而言,往往是接到通知和得到消息的多个医疗单位和院前急救组织的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纷纷把伤病员运往医院。救护车到达现场多是起转运伤员的作用,没有单位在现场开辟抢救场所,没有人对伤员进行统一现场分检和采取紧急救命措施,很少有人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不进行现场分检和急救可能使部分伤员失去最佳抢救时机而死亡;可能出现轻伤员被先行送走,而重伤员不得不等待下一批救护车到来的情况;可能出现因大批轻伤员的涌入医院,分散了医护力量,干扰了危重伤员的抢救;可能出现已转送到医院的病人应该院医疗条件所限而不得不转院的情况,使得本来就已经超负荷运转的医疗系统再添忙乱。

  灾难事件医疗救护的现场组织应该根据预案进行。预案包括指定灾难发生时哪些医院接收重伤员,哪些医院负责轻伤员的处理。一旦灾难发生,在[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的抢救领导小组尚未组成之前,负责对灾难救治进行组织协调的医疗机构应在第一时间内介入抢救的组织协调,而各医疗单位按照预案自觉进入抢救工作。如A医院抢救组或院前急救组织最先到达现场,就由他们负责现场抢救的展开,负责现场伤病员的分检和抢救。B医院抢救组和后续到达的院前急救组织到达后,除协助进行现场抢救外,还应优先将先期分检出来的危重伤病员转运至最近的具有抢救能力的医院。其它后续到达的抢救小组刚一方面协助转运危重伤病员,另一方面负责指导轻伤病员的自救和互救,并利用社会车辆转运至指定医院。医疗单位派出的抢救组的安排、协调,收治伤病员医院的指定,以及志愿者的招募和组织,都需要负责灾难救治的组织协调医疗机构的现场指导和组织协调。

  现场伤病员的分检和急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报道国外灾难事件的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现场复苏的场面,而国内对现场伤病员的分检和急救重视不够,训练不够。关键是现场急救的意识不够,重转运,轻抢救。现场简单的正确处置可以大大减小死亡率和致残率。院前急救包括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的复苏、窒息病人呼吸道的清理、外伤病人的止血包扎和固定、正确的搬运等。先分类和做紧急处理、稳定病情后送的“巴黎院前急救模式”值得推广。

  交通阻塞问题在北京地区尤为突出,在其他城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救护人员如何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也是灾难医疗救护中的关键。开辟空中途径,展开立体救护,是解决交通阻塞影响医疗救护的途径之一。

  3.灾难事件的医院自救问题

  灾难事件的类型包括恐怖活动(**、**、{MOD})、生产生活中的意外({MOD}、火灾、楼房垮塌、误食毒物等)、交通事故(坠机、火车出轨、轮船沉没、道路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山体滑坡、龙卷风等)、战争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大批人员伤亡。对任何一个医疗单位来说,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同一类病人,人力物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在地震、战争等灾难事件中,医院也可能是灾区之一,此时医院不仅要承担其社会责任还要自救。所以作为医疗单位要有两套急救方案和两套急救队伍,还要和地区急救组织保持联系,在必要的时候能争取到援助,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有条不紊。

  4.灾难事件的创伤救治问题

  培养创伤救治的专门人才是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关键。灾难事件导致的创伤类型包括:挤压伤、坠落伤、火器伤、爆震伤、烧伤等,而且常为多发伤或复合伤。这些都是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创伤类型。创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是能否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就北京地区而言,除120、999两个急救中心外,多数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室在内科危重疾病的救治上有很强的实力,但在创伤的救治方面多依赖住院部的手术科室。由于大部分外科医生是和平年代培养出来的,接触创伤的机会少,得到的锻炼的机会少,更谈不止经验总结;而住院部的手术科室以专科疾病的手术治疗经验为主,创伤救治的经验不足;熟悉某一专科系统的局部解剖和仅具有某一系统的专科手术经验,而对涉及多系统的多发伤处理经验不足;对术前已做过详尽检查的已知疾病手术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对伤情不允许做详尽的辅助检查的多发性创伤手术,会因为情况不明心中无数。此时,各专科仅关心本专科内的伤情,而对另一专科的伤情是否为致命伤、是否需优先处理心中无数,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伤情得不到优先处置。即使是单一系统的损伤,创伤手术与疾病手术相比有其特殊性。疾病手术前情况已摸清楚,术前手术方案经过反复讨论,术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都有充分估计,手术要达到的目的也十分清楚。而创伤特别是严重创伤术前对创伤的具体部位和损伤程度等情况不明,术前没有时间进行手术方案的讨论,术中要根据情况决定首先探查那些组织和器官、组织器官是切除还是保留、手术做到何种程度适可而止等,这些都需要在创伤的救治的过程中快速做出判断和决定。在日常的创伤救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外科医生习惯于术前把情况摸清楚,对创伤病人要求做详尽的检查、要求多个科室会诊以排除其他系统的损伤,然后再决定哪个科室先上手术。在此过程中各科室往往推委病人,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最终错过了手术时机和挽救病人生命的时机田。显然这种创伤救治的模式和水平不能满足灾难医学救护的需要。

  培养创伤救治的专门人才和队伍是灾难医疗救护的基本要求。应选定以创伤救治形成规模、又有教学经验的医院或急救中心作为创伤救治培训基地,各单位选派有外科手术基础的骨干进修、学习,参与创伤的救治,为各单位培养创伤救治的骨干。骨干们回到单位后发挥作用,带出各自的创伤救治队伍。

  5.灾难事件医疗救护的经验总结

  国内灾难事件发生后,参与抢救的医疗单位由子经历过事件,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我们往往是报喜不报忧,抢救过程有没有不足很少有人去总结。事件结束后各单位都会有一个表彰总结大会,对事件中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经验可能得到推广,但教训却得不到吸取,这样不利于急诊事业的发展,更不利干灾难医疗救护的准备和实施。灾难事件发生后参与抢救的地区和医疗单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抢救情况做出总结,重点是抢救的组织实施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一定范围内传达和讨论,供大家借鉴。使各个地区和各医疗单位能结合这些经验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和本单位实际的抢救预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2 收起 理由
dxhuangx +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1-6 16:2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也加2 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9-4-15 10:5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灾难医学与国外才刚刚开始起步,与外面相差还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0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