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8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发热病人输液应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热时,由于机体水分消耗量较大,葡萄糖、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代谢及维生素消耗量亦增加,加之发热时不少小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在发热明显或患儿体质较弱时,应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抗炎药及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那么输液是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呢?其实虽然静脉输液、给药是目前临床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若使用不当,亦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下面就将输液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临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发热。可由液体、输液用具被污染,药物不纯,药物间有配伍禁忌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寒战、颤抖,并迅速转为高热(40℃以上),严重者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心律加快,血压下降,虚脱等。此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查明反应原因,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通常可予苯**钠、异丙嗪及肾上腺素或皮质激素等以镇静、抗过敏。高热者还需予解热药降温处理。虚脱者则可**人中、十宣穴。出现上述反应时,处理贵在及时,所以在孩子接受输液治疗时,医护人员及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病情,了解患儿有无不适感觉,以及时发现问题。

  此外,输液过程中,还可出现过敏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等。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出现呼吸窘迫、胸闷、皮肤麻痒、荨麻疹等,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征象。血栓性静脉炎多因长期同一部位静脉输注**静脉血管内膜的药物而引起。表现为局部血管疼痛不适等。

  总之,虽然静脉输液给药不失为小儿发热时治疗的积极手段之一,但若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是否需要输液,怎样选择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旦出现不适反应,亦应立即反映给医护人员,以保证患儿得到及时、妥当的处理。
2# 沙发
发表于 2005-3-6 09:46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66071) 赵靓鸽

青岛市骨伤医院(266071)   曹光岩


     摘要 目的: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69 例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属药物因素29例(42%),属操作因素27例(39.1),属输液器具因素7例(10.1%),属病人因素6例(8.7%)。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关键词 热原 输液反应  预防

 

  Reason **ysis and prevent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ZHAO Jiang-ge. The affiliated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CAO Guang-yan  The osteal disease hospital of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ddressed to **yse the reaction of transfusion happening in clinic,to find out the reason and discuss measure to prevent. Methods: 69 cases of transfusional reaction were **ysed. Results: The reasons of transfusional reaction were maked up of 29 cases(42%)with medical equation,27 cases(39.1%)with operational equation,7 cases(10.1%)with equation of transfusional implement and 6 cases(8.7%)with equation of patient. Conclusion: The key to reduce transfusional reaction are holding the quality of medcial and transfusional implement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e condition, stricting the operate process.

Key words: Pyrogen, Transfusional reaction, Prevent

输液反应是输液不良反应的简称,系输液引起或与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总称,,有时临床上也称之为“热原反应”。但严格地说,“热原反应”只是输液不良反应的一个部分。临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热原反应和类热原样反应所致的发热、寒战、呕吐等,其他尚有菌(细菌、芽胞、真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1]。本文报道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69例输液反应,并就原因和预防措施做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69例中,男 48例,女 21例;年龄19-74岁,平均 50.5±15.5岁;其中单纯静脉滴注大液体13例,大液体+西药制剂24例,大液体+中药制剂16例,大液体+中药制剂+西药制剂16例;大液体中加药种类1-8种, 平均3.7±1.2种,其中加药1-3种31例,加药4-5种15例,加药6-8种10例;加药安瓿数1-20支,平均 6. 6±2.2支。发生反应时输液量75-500mL,平均203±35mL;发生时间最早在输液后 15分钟,最迟 80分钟,平均35±8分钟。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1]:在输液后 15分钟至 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 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2 原因分析

把发生输液反应的因素分为四种,药物因素:经检测发现药物外观变化(包括透明度、颜色、絮状物、瓶口松动、安培裂缝等)或发现热原及微粒超标;输液器具因素:经检测发现输液瓶、输液器、注射器热原及微粒超标;操作因素:经检测同一批号的其它药品和输液器具热原及微粒均不超标且无其他质量问题。病人因素:经检测无其他原因可循。经分析本组属药物因素29例(42%),属输液器具因素7例(10.1%),属操作因素27例(39.1),属病人因素6例(8.7%)。

3 讨论

3.1发生机制  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物质的总称。广义的热原包括了细菌性热原、内原性高分子热原及其化学热原等,药剂学上的热原通常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现已证明热原主要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是由脂多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微粒异物也是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异物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菌或灰尘等,可引起类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水肿、栓塞、过敏反应等  。热原由静脉输入血液,**脑下垂体发热中枢,引起发热反应[1,2]。

3.2 预防

3.2.1 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  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有否过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输液器具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用手轻轻挤压塑料袋看有无漏气现象。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2,3]。

3.2.2 改善治疗室环境  治疗室按常规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晚1小时,每周用2%过氧乙酸8ml/m3煮沸熏蒸30min。每日用0.2%漂**或1%84消毒液进行室内、门窗、台面、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2次。每月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1次。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治疗室及病房人员流动,避免扫地、扫床,以减少空气中的尘粒。目前采用的净化技术是提高输液环境空气的洁净度保证大输液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如安装净化间,层流罩或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输液配药[3,4]。

3.2.3 严格操作规程 静脉输入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改进安瓿的割锯与消毒,采用安瓿锯痕后用0.5%强力碘或75%酒精棉签一次消毒后折断,能达到无菌目的,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2,3]。经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产品,如果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人体内的内毒素量有可能超过阈值,对体质虚弱或敏感患者则可能引发输液反应,因此,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防止输液速度过快。

3.2.4 合理用药,注意配伍  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配制粉剂药品要充分振摇,使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配液加入粉针时,加药后应让药物必须充分溶解,必要时增加灯检,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药液宜现配现用,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加入液体中。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与含有离子成分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2,5,6]。因此,复方丹参、双黄连等中草药针剂,一般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而不选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注射液等含离子成分较多的输液作为稀释剂。

本文分析表明,输液反应的原因按发生率依次为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因素和病人因素,其中药物因素和操作因素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袁继民,钱月中主编.药学名词辞典。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33,339.

2.     秦新华,丁伟.浅谈输液反应及其预防.实用护理杂志,1997,13(8):413-414.

3.     罗秀全.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及其预防.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36-638.

4.     罗万福,倪红梅,薛丹,等.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的研制及应用.护理学杂志,1998,13(5):308-309.

5.     余玫,陈焕芹,高海青,等.青霉素G钠与一些常用药物配伍使用的稳定性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2):721.

6.     刘勇,张莉.溶媒pH值对常用抗生素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5,30(7):433-4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2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