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662|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aogao001 于 2013-8-4 19:19 编辑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在网络世界遨游好常时间了,偶然发现了爱爱医,她确实是医学讨论的好网站,她的版面好,人气旺,参与者的水平高,我从这里学到了好多东西,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为答谢各位网友的对我帮助,投桃报李,我把几年中搜集的论文,病例,工作经验等陆续发送给大家,希望给大家以帮助。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得到爱友的支持。最后祝大家医技天天提高。
   -----请不要跟帖

沉了很久了,提升晒晒
2# 沙发
发表于 2008-7-26 15:15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消化系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也是大家所关心的
先从消化系疾病发起。
3# 板凳
发表于 2008-7-26 15:16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西咪替丁联合叶酸治疗腹泻的疗效观察     范世慧,全科医学2005.20  河北省石家庄市华药医院

    2001—2003年我科采用西咪替丁和叶酸联合治疗腹泻患儿10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4例腹泻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不合并重度营养不良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8—12次/d,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黏液、脓血。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可见多数脂肪球,或偶有少量白细胞。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均在正常范围内。将10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0例,女22例;伴发热20例,呕吐17例轻度脱水19例;年龄4—36个月。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伴发
热22例,呕吐14例,轻度脱水15例;年龄3~34个月。两组患儿年龄、病情间具有均衡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片(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天平制药厂生产)3~5 mg/kg/d,3次/d,口服;叶酸片(常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mg/kg/d,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思密达、乳酶生片口服。两组中伴脱水者均予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3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显效:用药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用药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用药72 h后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2.2治疗组患儿病程为(4.08±1.45)d,对照组为(5.60±2.00)d,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t=4.44,P<0.05)。
    2.3  副作用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腹泻病是小儿时期的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6—24个月。起病急,临床以发热、呕吐、腹泻、脱水为主要表现,人类
轮状病毒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它侵入小肠壁绒毛上皮细胞,使绒毛缩短或细胞破坏,致使肠壁吸收水和
电解质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腹泻。西咪替丁系H2受体拮抗剂,可阻断H2受体,抑制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从而减轻黏膜炎症水肿,促进绒毛修复,恢复吸收功能,使水、电解质吸收增加,从而大大减轻了脱水及电解质的紊乱,同时抑制胃酸分泌,减轻H+对肠黏膜**,也有利于绒毛修复。近年来研究发现,西咪替丁还具有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用药2~4 d后停用。叶酸对细胞DNA合成起关键作用,其结构上有两个羟基,易于体内钠、钾离子结合形成叶酸盐,叶酸盐可促进被损害的带刷状缘的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有利于消化功能恢复;叶酸还能影响前列腺素代谢,使其分泌减少,肠蠕动减慢,水、龟解质吸收增加,腹泻次数减少,从而缩短病程,用药5 d停用。本结果表明治疗组疗
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的病程短于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认为,在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婴幼儿腹泻早期应用西咪替丁和叶酸治疗,两种药物同时作用于不同环节,可使临床症状和体征迅速改善,病程缩短,临床效果较好。
4
发表于 2008-7-26 18:24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就发完啦?
我还以为有好多内容呢!
浪费我的表情了,呵呵
5
发表于 2008-7-26 20:16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思密达、小檗碱、小剂量普鲁卡因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观察  韦健霞  (浙江省义乌市妇幼保健院)

    我院自2005年使用思密达、小檗碱(黄连素)、小剂量盐酸普鲁卡因保留灌肠佐治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年至2006年我院收住的婴幼儿腹泻80例,患儿均以腹泻就诊,大便次数每日少则4次,多则20余次,大便性状为水样、蛋花汤样或伴有少许血性黏液。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腹泻病的诊断标准。
    1.2分组将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0.6~3岁,其中<l岁12例(30%),1~2岁19例(47.5%),>2岁9例(22.5%)}病程(3.6土1.3)d。临床表现:发热20例(50%),呕吐28例(70%),轻中度脱水
32例(80%)。粪常规检查:脂肪球10例(25%),红细胞16例(40%),白细胞19例(47.5%);粪培养未见致病菌生
长。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1年龄0.5~3岁,其中<l岁lO例(25%),l~2岁18例(45%),>2岁12例(30%);病程(3.6±
1.4)d。临床表现:发热18例(45.O%),呕吐30例(75.0%),轻中度脱水32例(80%)。粪常规检查:脂肪球ll例(27.5%),红细胞15例(37.5%),白细胞19例(47.5%)粪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
    1.3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15ml,思密达(<2岁用半包,2~3岁用l包),黄连素lOmg/kg研成粉末,盐酸普鲁卡因20mg(盐酸普鲁卡因用前做皮试)混合保留灌肠,药液停留在30min以上。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3天内大便正常,体温正常,脱水纠正,有效:治疗3天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体温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脱水基本纠正;无效:治疗3天内大便次数及伴随症状仍无改善,脱水仍未纠正。
    2 结果
    治疗组40例显效27例(67.5%),有效10例(25%),无效3例(7.5%)。对照组40例显效22例(55%),有效9例
(22.5%),无效9例(22.5%)。治疗组的显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为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内,夏秋季为高峰。思密达主要成分为八面体蒙脱石,进入肠道后均匀地覆在整个肠腔表面,并维持6小时之久。思密达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肠细胞被病原体损伤,促进肠细胞的吸收功能,同时能促进肠壁修复和愈合,减少分泌,缓解由于双糖酶降低或缺乏造成糖脂消化不良而导致的渗透性腹泻。还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恢复微生态平衡,不能吸收入血,仅作用消化道,无副作用。黄连素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特别对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特效。盐酸普鲁卡因是一种局部**,作用于外周神经,能制止和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使正常的极化与去极化交替受阻,知觉和运动的神经冲动传递无法进行,从而引起肠道肌肉松弛,达到止泻作用。
    黄连素、思密达、小剂量盐酸普鲁卡因保留灌肠,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其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汁学意义笔者分析可能与观察例数较少有关,有待今后增加例数再做进—步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年7月第7期
6
发表于 2008-7-27 09:53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谢谢  了
7
发表于 2008-7-27 15:34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肠溶阿斯匹林为主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共收治150例年龄6月~2岁的急性腹泻患儿,均发病2d内入院,每日腹泻 4次以上,均为水泻或蛋花样便,无合并症 ,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或/和脂肪颗粒 ,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发病前半月体健 ,取其大便标本 ,均用ELISA法 固定一人操作 ,进行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 ,检出阳性者77例约为51%。
    1.2 方法
    15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76例 ,对照组74例 ,两组平均年龄、入院时间、临床表现、RV检出阳性率及入院前治疗情况基本相同 ,治疗组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每日15~20mg/kg ,654-2片每日 1mg/kg ,二药均等分每日 3次 ,对照组除不用肠溶阿斯匹林外 ,其余治疗一致。两组均不用抗生素与收敛剂。中度以上脱水者 ,酌情口服或静脉补液。
    1.3 治愈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 ,大便次数、性状及镜检正常。
    2 结果
    两组共150例均全部治愈 ,治疗组 3d治愈率为38.1 %,对照组为12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为 4.67±1.13 ,对照组为5.21±2.7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有关研究表明 ,肠道致病菌或病毒所产生的肠毒素可**肠道前列腺素(PG)增多 ,因而使肠粘膜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增多 ,进而导致水、钠向肠腔内转移 ;PG又可引起小肠对水、电解质及葡萄吸收障碍。江氏等证实PG为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 ,注射极微量PGE2 均可招致炎症反应 ,且PG与缓激肽等致炎物质有协同作用。概言之 ,小儿秋季腹泻时 ,肠道内PG增多 ,可加重肠粘膜的炎症反应。使其充血、水肿、渗出加剧 ,以致小肠对水、电解质及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碍 ,形成渗透性腹泻。有作者认为 :轮状病毒所致的秋季腹泻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吸收障碍导致渗透性腹泻。
    肠溶阿斯匹林通过阻断环加氧酶的途径减少PG合成。因而 ,有效地降低腹泻患儿肠道内PG水平 ,达到减轻肠粘膜炎症反应。进而减缓肠蠕动 ,促进肠吸收与消化 ,最终达治疗腹泻的目的 ,尤以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为佳。有作者指出 :阿斯匹林抑制PG生成可能使胰岛素 β细胞分泌亢进。此举可导致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 ,促进糖的生物利用度。在促进吸收与消化的同时 ,提高糖的生物利用度 ,对患儿颇有裨益。
8
发表于 2008-7-27 15:35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handshake :handshake :victory: :victory:
9
发表于 2008-7-27 17:02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学习了
10
发表于 2008-7-28 05:50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α-1b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小儿均为我院门诊2004年9~12月的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为4个月~2岁,其中治疗组(10.6±5.2)个月,对照组(11.4±4.6)个月,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1.1.1 用药前病程 治疗组平均(2.02±0.08)天,对照组平均为(1.98±0.11)天,差异无显著性。
  1.1.2 临床表现 发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呕吐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全部病例均为稀水便或蛋花汤样便,其中每日大便次数≥10次者各占50%(约15例),均伴有轻、中度脱水,每日大便5~10次者,治疗组12例,对照组10例,腹泻次数每日少于5次者治疗组3例,对照组5例。
  1.1.3 实验室检查 大便镜检脂肪球(+~++)治疗组20例,对照组24例,偶见白细胞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其余57例大便中未检出红细胞及白细胞,大便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治疗组白细胞(4.5~9.2)×10 9 /L,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28例,粒细胞升高2例;对照组白细胞(4.8~9.6)×10 9 /L,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26例,粒细胞升高4例。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予整肠生、思密达、口服补液盐治疗,重症者给予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1b干扰素6~10μg/d,1次/d肌注,其中1岁以下6μg/d,1岁以上10μg/d,疗程3天(运德素α-1b干扰素,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2例(40%),有效13例(43.3%),持续5例(16.7%),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3例(10%),有效10例(33.3%),持续17例(56.2%),总有效率43.3%,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
  3 讨论
  干扰素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它从细胞释放后能阻断病毒的核酸合成,阻断**病毒所需酶的合成,使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干扰素还能增强免疫功能,使杀伤细胞(NK细胞)、TC细胞毒作用增强,使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诱导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的2′,5′—寡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加或诱导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抗原的表达,当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下降,加用外源性干扰素即可增强机体病毒能力,又可**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大量干扰素,对多种病毒性疾病均有疗效。
    笔者根据干扰素的作用机制来治疗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在临床症状改善及止泻时间上均早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亦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
发表于 2008-7-28 19:45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学习了!谢谢!
12
发表于 2008-7-31 17:59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秦连中药灌肠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研究   王玲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8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自2000年起,选择每年10~12月我院门诊与住院患儿,治疗组430例,对照组90例。腹泻在72h内,均为蛋花样水便,每日10次左右,伴有发热、呕吐及不同程度的脱水,并随机抽样设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治疗前两组先用肛管采集粪便标本。
  1.2.2 灌肠方法 用秦皮、黄连、米壳、白头翁等中药配伍而成,经过煎煮、浓缩、过滤、灭菌、装瓶。治疗前让患儿自行排便或肛管插入抽空粪便后,患儿俯卧或侧卧位,臀部垫高约45°,将中药液预热达37℃,从肛管缓慢注入,每日2次保留灌肠。对照组用病毒唑加抗生素治疗。
    1.2.3 临床疗效判断 依治疗3天内的大便次数为准:治愈:1~2次/d,好转:3~5次/d,无效:>5次/d。
     
  2 结果
  2.1 止泻时间 治疗组治愈368例,好转36例,无效26例。治愈率85.58%,总有效率93.95%。平均止泻时间44.67h(1.86天)。对照组治愈率51.11%,平均止泻时间149.6h(6.32天)。治疗组止泻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04.93h(4.37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对发热的影响 观察治疗24h内的体温变化。体温降至正常,治疗组为84.55%,对照组16.13%,两组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
  2.3 粪便中的轮状病毒阳性率与转阴率的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73.02%,对照组阳性率为71.11%,两组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天后轮状病毒转阴率,治疗组69.75%,对照组35.94%,轮状病毒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临床疗效表明,秦连中药灌肠液在治疗轮状病毒腹泻中,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止泻的作用。秦皮、白头翁有利尿作用,黄连可松弛肠道血管平滑肌的痉挛,而米壳有抑制消化液分泌的作用。今野多助报道,轮状病毒感染后,其临床自然病程为4~8天,重症腹泻可延长至2周。对照组平均止泻时间149.6h(6.32天),符合轮状病毒腹泻的自愈过程。秦连中药灌肠组平均止泻时间为1.86天,缩短病程4.37天,P<0.001,这充分证明秦连中药灌肠液能缩短病程,减轻临床症状,松弛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改善肠道微循环,控制炎性渗出,提高肠道的免疫功能,安全无毒副作用,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利于临床应用,是高效实用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好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13
发表于 2008-7-31 18:02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持续性腹泻

    腹泻持续2周或以上则称为持续性腹泻。大约有10%左右的急性腹泻转为持续性腹泻。持续性腹泻常造成营养状况恶化、免疫功能低下和反复感染,这些因素与腹泻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WHO统计,持续性腹泻的病死率达15%,占全部腹泻死亡的35%左右。
    多数持续性腹泻系由急性感染性腹泻迁延不愈而来,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营养不良是造成持续性腹泻的另一重要原因,持久腹泻又可促发或加重营养不良。感染和营养不良有关的持续性腹泻均与肠道粘膜广泛受损有关,尤其是绒毛变平修复不全、双糖酶产生减少、胆酸被过度繁殖的细菌分解产生二羟胆酸和未被吸收的脂肪被转变为羟脂肪,使结肠分泌亢进而引起腹泻。
    其他较常见的原因还有:抗生素应用不当致肠道菌群比例失调,引起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肠炎等;慢性炎症性肠病,包括克隆氏病及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激惹综合征以及乳糜泻。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大便量可少可多,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或呈特殊的大便外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有伪膜样粪便,真菌感染时有泡沫样粪便或**样细块。腹泻病程持续≥2周。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由于长期腹泻和呕吐丢失体液以及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根据脱水原因和水电解质丧失比例的不同,脱水可为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
    2)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的程度与脱水轻重成正比。酸中毒时,患儿唇色如樱桃,呼出气体呈烂苹果味,并出现呼吸深快,心律增快,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进而嗜睡、昏睡、昏迷。当pH<7.2时,可危及生命。持续性腹泻时,由于酸中毒时间长,H+进入细胞与K+交换,导致细胞内液的K+降低和细胞外液的K+增高而促发心律失常。
    3)低钾血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躯干和四肢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弛缓性瘫痪。呼吸肌受累时可有呼吸变浅;平滑肌受累出现腹胀、肠鸣减弱甚至肠麻痹。心肌兴奋性增高,心跳加快,可出现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
    持续性腹泻时常见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和低磷血症。
    (3)营养不良:持续性腹泻常伴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儿腹泻常迁延不愈。持续腹泻本身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致体重下降,甚至很快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如消瘦、低蛋白性水肿。常见V-A、叶酸、V-B2及锌、铁缺乏症状,如口腔炎、皮肤感染、贫血、角膜干燥,可见毕脱氏斑(BitotSpot)。
    2.实验室检查
    (1)大便常规:较多红细胞或(和)白细胞多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梨形鞭毛虫或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感染。大便pH<5.5,说明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2)大便培养:确定有无各类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并作抗生素敏感试验。
    (3)血清学:血清钠、钾、氯和血气分析可帮助判断脱水性质及有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钙。必要时可作免疫球蛋白检测。
    3.诊断标准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
    (2)大便性状改变,呈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有时可见伪膜样、泡沫样或**样,提示特殊感染。
    (3)腹泻病程持续≥2周。
    (4)营养不良与生长发育障碍。
    (5)经一般治疗效果差或无效。    、
    (6)分型:轻型:腹泻少于10次/日,每次粪便含水量不多,患儿无脱水或仅有轻度脱水,不伴有明显的生长发育障碍,无营养不良或伴轻度营养不良。重型:腹泻多于10次/日或便次虽不多,但含水量多,伴中、重度脱水;或腹泻少于10次/日,脱水轻度,但伴有明显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在中度或中度以上。
    (7)病因诊断:本病病因复杂,除腹泻外多伴有全身症状和体征。应根据腹泻流行病学史、发生与发展过程、治疗经过和实验室结果判断可能的病因。
    4.诊断难点
   (1)明确病因:持续性腹泻病因复杂,常较难确定。以下几点对明确病因有帮助。
    目前已经确定的持续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1)营养不良:可致受损肠上皮细胞修复延迟,致使腹泻迁延。
    2)近期内有初用动物奶或配方奶的历史,或在急性腹泻好转期用动物奶或配方奶后腹泻加重:可能与乳糖不耐受,对乳蛋白高度敏感及细菌污染奶汁等有关。持续性腹泻的发病中,有30%--40%与动物奶有关。
    3)年龄小:大部分患儿的年龄在18个月以内。如发病年龄<3个月,则病势凶险,预后严重。
    4)免疫功能受损:常见于麻疹后的腹泻,长期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期间发生的腹泻,AIDS病儿等。
    5)近期发生过急性腹泻或以前有持续性腹泻的小儿。
    6)急性腹泻期治疗不当:应用广谱抗生素时间过长可致肠道内条件致病菌感染,如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隐孢子虫肠炎、绿脓杆菌肠炎或真菌性肠炎。
    (2)分析主要发病机制:有三,即感染原持续存在、肠粘膜持续损害和修复迟缓以及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如反复大便病原菌培养阴性、腹泻反复迁延、并发营养不良时多以粘膜损害为主;有不适当广谱抗生素应用史,应警惕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

    5.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它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至添加辅食后大便即转为正常。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障碍的疾病:原发性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短肠综合征、肠激酶缺乏、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等。

    (二)治疗
    1.常规治疗方法
    (1)针对病原菌选用抗生素:根据分离出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
    (2)营养疗法:应给予适宜的营养疗法促进疾病的恢复。营养疗法的原则是母乳喂养儿应坚持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则在饮食中暂时减少动物奶(或乳糖)的量,采用豆奶或酸奶或必要时用特殊腹泻配方奶喂哺;供给足量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给加重腹泻的食物或饮料;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以期赶上正常生长,营养不良儿恢复期需时更长,直至营养不良恢复。
    (3)液体疗法:口服补液用于脱水的预防和轻、中度脱水的患儿。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它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使用口服补液,需静脉补液。
    (4)对症治疗:可给予胃蛋白酶或胰酶等帮助消化。
    2.治疗难点
    (1)抗生素: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有两点要考虑:
       ①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原学证据而又能排除全身感染时,不宜选用广谱抗生素。
       ②选药要有药敏结果作参考。
    (2)改善营养状态:是治疗的难点和重点。营养状态得到一定改善后,肠粘膜才可能得到修复,促进腹泻痊愈。
    (3)寻找病因确定治疗:乳糖不耐受停用动物奶改喂酸奶或豆奶;肠道菌群失调时停用原用抗生素并给予扶持肠道正常菌群的治疗等。
    3.新治疗方法及新药
   (1)要素饮食:根据腹泻病理生理学选用适合于腹泻时胃肠功能的全价营养物质组成合理配方口服,要素饮食。要素饮食是粘膜损伤者最理想的食物,主要由葡萄糖或蔗糖、中链甘油三酯(MCT)或红花油、玉米油及氨基酸或酪蛋白水解物等组成。
    持续性腹泻的产生取决于肠粘膜损害程度和范围而不是其特异的病因。急性腹泻时,肠道粘膜病变多为散在斑片状,未受累的粘膜可部分代偿;在持续性腹泻时,粘膜病变广泛,营养物质难以吸收。此时如仍以复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饮食喂养易发生不耐受。要素饮食最为合适。经口喂养可以**肠粘膜生长,可能的机制是:
      ①肠内营养物质的直接作用。肠腔内单糖、氨基酸和长链脂肪酸可直接**肠上皮细胞生长并诱导消化酶活性。
      ②通过**肠APUD细胞(胃肠胰系统内分泌细胞,含胺和(或)摄取胺前体,并能进行脱羧反应的细胞)释放营养激        素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肠高血糖素、胰泌素、缩胆囊素对肠粘膜的营养作用。
      ③神经血管作用。因此,消化道营养治疗持续性腹泻及营养不良当为首选。
    (2)全静脉营养:如患儿持续处于饥饿状态但腹泻仍重且伴有营养不良、或进食要素饮食后病情仍无改善者。
    (3)微生态疗法:适用于不适当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发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或真菌感染的持续性腹泻,具有调整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的生态平衡,抵御病原菌的繁殖侵袭的作用,有利于控制腹泻。立即停用原抗生素。乳酶生0.3-0.9g,每日3次,并加服复合维生素B、V-C和叶酸。促菌生2~4片,每日3次,可与乳酶生合用。
    妈咪爱是一种新型婴幼儿专用复方乳酸菌营养剂,每次0.5~2g,每日3次,或用乳酸菌素。必要时尚可用正常婴儿大便5~10g,以生理盐水混成混悬液,每日一次,直肠保留灌肠,对肠道正常菌群的恢复有明显作用。
    (4)粘膜保护剂的使用  恩密达:剂量:<1岁每次1/3 1/2包即1~1.5g,每日3次服;1~2岁每次1/2包,每日3次;>2岁,每次1包,每日3--4次,或用磷酸铝。

    (三)特殊用药
     1.妈咪爱
    (1)药理:属微生态制品,每袋(1g)含活乳酸菌1.5亿只,其中粪链球菌1.3亿只,枯草杆菌1.5千万只,散剂型。它利用正常菌群成员补充和充实肠道微群落内涵,以改变不正常的微群落成分,维持、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粪链球菌在肠道能迅速定居并繁殖,对肠内有害菌群有杰出的抗菌力,且对热、湿及胃内pH都不敏感。而枯草杆菌在肠内产生的溶菌酶和副消化酶能促进消化,抑制肠道内**菌及病原菌的繁殖。
    (2)临床应用:用于长期腹泻患儿、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紊乱以及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用法:3岁以下每次1袋,每日3次;3岁以上每次1袋,每日3~4次。严重肠道菌群失调时可适当增量0.5~1倍。
    (3)注意事项:①调服时须用温开水,水温40~50℃。②最好不与口服抗生素同时使用。
    2.思密达
    (1)药理:该药为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天然的铝和镁的硅酸盐。进入肠道后可与粘液蛋白相互作用,使粘液韧性增加,分布于肠腔表面,加强肠道粘膜屏障作用。故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吸附病毒、细菌和毒素。应该药不被人体吸收,副作用小。
    (2)临床应用:对消化道粘膜损伤的修复有较好的作用。也用于各类感染性腹泻。用法:每次1~3g,每日3次,调服。
    (3)注意事项:不宜与其它药物同时口服,间隔时间30分钟至60分钟。两餐间服用最好。
    (毛  萌姚裕家)
14
发表于 2008-8-1 22:28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婴幼儿粪便的特点
    婴幼儿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反应其胃肠道的生理与病理状态,故检查粪便极其重要。正常大便含水分80%,其余主要是食物残渣,包括一定量的中性脂肪、脂肪酸、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物和以钙盐为主的矿物质。还有大量共生细菌,也可带少量黏液。
     1.正常粪便
    (1)胎便:新生儿出生3日内排胎便,性粘稠,色黑绿或深绿、无臭,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所组成,若喂乳充分2—3日后即转为正常婴儿大便。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未加辅食的人乳喂养婴儿的粪便是黄或金黄色,均匀呈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偶尔稍稀而略带绿色,不臭、有酸味呈酸性反应(pH4.7—5.1)。每日排便2—4次,但如平时每日大便一次,忽增至5~6次,应考虑为病态,如平时经常每日大便4—5次,甚至7—8次,但大便不稀,小儿一般情况好,体重增加如常,不能认为是病态,一般在逐渐增加辅食后次数即减少。1周岁后减至每日1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牛、羊乳喂养的婴儿,粪便是淡黄或灰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因牛奶含蛋白质较多。粪便有明显的蛋白分解产物的臭味,大便每日1—2次,将奶中糖量加多后粪便可较柔软,次数也可稍多。鲜牛、羊乳喂养的婴儿粪便内易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
    (4)混合喂养儿的粪便:人、牛或羊乳喂养儿若同时加喂淀粉类食物,则大便增多,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若增加蔬菜、水果等辅食,大便外观即近似成人。初加菜泥时,常有小量绿色菜泥自大便排出,易被认为消化不良,实际这是小儿换食物时常见现象,如不发生腹泻,继用数日,肠道习惯后,绿色即渐减少。
    2.粪便肉眼检查的临床意义  根据上述情况可知,经肉眼检查粪便,可大致了解小儿的消化情况,如有臭味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带酸味、多泡沫表示碳水化物消化不良,肠内发酵旺盛;如外观似奶油状,表示脂肪消化不良;粪便中的奶瓣(即乳凝块),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如量不多无临床意义。
    粪便的颜色和其中所含胆汁的化学改变有关,小肠上部胆汁含胆红素及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被其中菌群还原成胆红色,大便变黄色、人乳喂养时粪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氧化为胆绿素,使大便略带绿色、牛乳喂养时大便偏碱,可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如牛乳喂养儿排绿色大便,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是腹泻将至的象征。如胆道有梗阻则大便呈灰白色。大便呈黑色为上部胃肠道有出血,或服用铁剂所致。大便正常或稍干表面带血丝,多系**裂或直肠息肉引起。若血液量多,呈果酱样,同时有阵发性哭闹常为肠套叠。若为黏液、脓血便则应考虑痢疾,此外小婴儿尿布上有时沾染橙红色的尿酸盐,不可误为血液。
    (胡亚美  方鹤松)
15
发表于 2008-8-1 22:49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好东东,不错,值得学习
16
发表于 2008-8-3 06:08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非感染性腹泻的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分析可诊断为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
  1.学步婴儿腹泻 多见于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因忌油而引起腹泻。大便每日3~4次,少数病儿每日可达10余次。一般上午次数比下午多,尤其早晨必有一次,其大便量多且干,以后几次大便或稀薄或黏稠。除大便次数增多,其他无异常。这种腹泻为自限性疾病,只要调整食谱,不需特殊治疗也会好。
  2.惊吓性腹泻 婴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受惊后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腹泻。以患儿惊惧不安、睡中容易惊醒为该病的特点。其便稀如水,一日数次,黄色无味,一般无须特殊治疗,饮食起居多加注意即可。
  3.饥饿性腹泻 小儿因进食过少,饥饿状态下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消化液增多,于是形成腹泻。其特点是排便次数多而量少,为黄绿色或棕色黏液便,便中主要成分为无气味的肠消化液。对此类腹泻治疗不要操之过急,应适当给予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多种维生素以增强体质,改善胃肠功能。
  4.蛔虫性腹泻 蛔虫分泌的毒素或死亡虫体崩解产物**肠壁,使肠蠕动增强或肠黏膜水肿所引起。多发生于2~5岁小儿,每日稀泻2~4次,多为水样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伴阵发生脐周轻度疼痛,做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治疗原则为驱蛔止泻,蛔除泻自止。
  5.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又称发酵性消化不良。为进食淀粉、糖类食品过多而引起。粪便量多成堆状或糊状,伴有很多泡沫,有酸臭味,颜色黄绿,一日数次,并且多伴有腹胀、**排气多等现象。患儿应少吃糖,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可选服食母生、胰淀粉酶、多酶片,或用谷麦芽煎水喝,以助消化,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
  6.蛋白质消化不良 又称***性消化不良。由于过量摄入鸡蛋、鱼、肉等动物蛋白质所致。大便次数不多,呈黄褐色稀水便,有奇特的臭鸡蛋气味,或伴有腹胀、恶心、呕吐,患儿必须控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多吃蔬菜及菜汤,同时吃些山楂片,或将鸡内金焙干研末吞服,还可服用胃蛋白酶、多酶片等助消化的药物。
  7.脂肪消化不良 又称脂肪泻过食油类食物所致。大便次数不多,颜色灰白,形状稀如粥,带泡沫,含有较多的奶瓣,甚至外观呈油乳糜状,粘在手上有油腻之感。患儿必须吃得清淡,或喝点炒米茶(大米炒黄后煮成米汤),以帮助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倘若因母乳喂养引起的腹泻,而小儿生长发育并未受到影响,则喂乳可照常,待宝宝添加辅食后腹泻会自然好转。  
17
发表于 2008-8-3 22:47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谢谢  了
18
发表于 2008-8-3 23:59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谢谢分享,学习中。
19
发表于 2008-8-4 05:25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处方  静脉补液处方(以10kg儿童为例)
A:轻度脱水(补液量90~120ml/kg,2:3:1液)
  10%葡萄糖溶液300ml  
  0.9%氯化钠溶液150ml
  5%碳酸氢钠25ml      静滴即刻

B:中度脱水(补液量120~150ml/kg,4:3:2液、2:3:1液)
  10%葡萄糖溶液200ml  
  O.9%氯化钠溶液200ml
  5%碳酸氢钠30ml       静滴即刻

  10%葡萄糖溶液300ml  
  0.9%氯化钠溶液150ml
  5%碳酸氢钠25ml       静滴即刻

C:重度脱水(补液量l50--l80ml/kg,CO2CP 20Vol/L)
  10%葡萄糖溶液50ml  
  0.9%氯化钠溶液130ml
  5%碳酸氢钠20ml       静滴(30--60min)

  10%葡萄糖溶液lOOml
  5%碳酸氢钠40ml      静滴即刻

  10%葡萄糖溶液250ml
  0.9%氯化钠溶液250ml
  5%碳酸氢钠35ml        静滴即刻

10%葡萄糖溶液300ml
0.9%氯化钠溶液150ml
5%碳酸氢钠25ml    静滴即刻
20
发表于 2008-8-5 15:01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儿童肠易激综合征

    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病。
    一.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IBS的临床表现多没有特异性,个体差异很大,但大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症状反复,而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会受到明显影响。除临床常见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等肠道症状外,部分儿童还可有肠道外表现。在对儿童青少年致病因素分析中发现,心情压抑,烦躁焦虑的情绪,内向的性格,学习压力,单亲家庭都是引起儿童IBS的危险因素。
   
    二. 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在过去2个月中至少1次/周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同时伴下列症状中至少2项。
    ① 排便后改善;
    ② 排便频率的改变;
    ③ 粪便性状的变化。没有可以解释这些变化的炎症、解剖、新陈代谢的异常、肿瘤。
    三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有关IBS的发病机制,到时目前为止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肠功能紊乱、内脏感觉异常、肠道炎症、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相关。治疗目的是消除患儿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注意制定个体化和多元化综合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  首先解除患儿及家长对病情过分的顾虑,使病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治疗最重要的一步。
    2.饮食调节  避免食用产生气体,高脂肪食物类食物的摄入可以缓解或消除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1)解痉剂  如阿托品、普鲁本辛、东莨菪碱等,
   (2)止泻药  腹泻可选用洛哌丁胺,轻者可选用黏膜保护剂,如双八面体蒙脱石等。
   (3)导泻药  用于便秘,主张使用作用温和的轻泻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常用的有容积形成药如欧车前制剂或甲基纤维素,渗透性轻泻剂如聚乙二醇、乳果糖或山梨醇。避免长期大黄等,因为此类药物长期使用会使肠道自主运动功能减弱,加重便秘。
  (4)促动力药  促动力药物,如纳络酮、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
  (5)调节内脏感觉的药物  包括**肽受体激动剂、5-HT4受体激动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和抗抑郁药,
  (6)其他药物  不主张应用抗生素,长期应用会加重症状,部分腹泻型患者可能存在肠道内菌群失调,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等。
    注意:一些抗抑郁药和5-羟色胺等调节药物,仅在成年人中应用较多,而在儿童中应用鲜有报道。目前,IBS治疗方法选择均为经验性,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对所有的患者都有肯定的疗效。
21
发表于 2008-8-6 22:39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小儿腹泻中医治疗
    1.湿热泻夏、秋季多见,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毒性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证候: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水样,**灼红,发热,烦闹,口渴喜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分利止泻。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葛根芩连微丸、苍苓止泻口服液、双苓止泻口服液等。

    2.脾胃虚寒泻适用于急性腹泻之后的迁延与慢性腹泻。
    证候表现:病程大于2周,时轻时重,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
    治则:温中健脾、固涩止泻。
    参苓白术散。小儿止泻灵
   
    3.脾肾虚寒泻  适用于重症难治性腹泻。多见于3个月以下小婴儿伴重度营养不良。
    证候:腹泻日久,久治不愈,腹泻频繁,大便色淡不臭,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舌淡少苔,脉微弱。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4.脾虚泻适用生后即腹泻或病后伴发腹泻。
    证候表现:病程迁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溏,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食欲不振,神情倦怠,形体消瘦或虚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则:健脾益气、固涩止泻。
    成药:有启脾丸,香橘丹。

    5.伤食泻  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
   证候: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溏稀带奶瓣,不消化,味酸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性急好哭,夜睡不安。舌质淡红,苔白厚腻或淡黄腻,脉滑数。
    治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至宝锭。小儿百寿丹,脾可欣等。
    (方鹤松)
22
发表于 2008-8-7 20:21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五、便    秘
    便秘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
    【病因】  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增多引起、常见病因有: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对肠内容物发酵作用减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因为母乳不足而造成缺水型便秘;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强、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人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量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不能随时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如**裂、**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下部脊柱和会**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小儿受突然的精神**,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临床表现】  粪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排便次数可减少、有时粪便擦伤肠黏膜或**起出血,而大便表面可带有少量血或黏液。排便时**疼痛、慢性便秘者常精神、食欲不振。久之导致营养不良,更加重便秘、有时便秘患儿常有便意却不能排净,使便次增多。严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不自觉地白干粪周围流出肠分泌液似大便失禁。便秘是引起肠绞痛的常见原因。
    【诊断】应详询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周围,进行**指检、注意有否**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消化道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阶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治疗】  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治疗单纯性便秘的根本应放在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时养成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1.人乳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应用新鲜桔子挤汁,市售瓶装桔汁开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帮助。
    2.人工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l一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如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畅。
    3.训练习惯排大便是条件反射性运动,小儿经过训练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三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乳儿在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把便,或坐盆或坐排便小椅,连续按时执行半至一个月即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上厕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药物
    ①酚酞每次3mg/kg,睡前服,服药后6~8h发挥作用。由于少量吸收后有肠肝循环,故其作用有时可维持3~4天。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②液体石蜡:每次0.5ml/kg,睡前口服。用药后6~8h生效。长期服用可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磷吸收障碍。
    ③镁乳:每次0.5—1ml/kg,睡前口服。
    ④甘油栓:小号1.33g适用于婴幼儿,大号2.67g适用于儿童,塞人**,为轻**性导泻药,用药后数分钟即可排便。
    ⑤开塞露:婴幼儿用每支5ml,儿童用每支lOml,先用少许涂润**,然后徐徐插入**将药液挤人,数分钟内即排便。
    ⑥简易方法:在家可戴橡皮手套用小指蘸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通便。
    ⑦灌肠法:用1%~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其温度与室温接近,每次量,<6月50ml,一1岁lOOml,一2岁200ml,一7岁300~400ml,7岁以上400‘800ml。灌肠法**性较强,非特殊需要不采用。《实用儿科学》第7版
23
发表于 2008-8-8 19:49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中医治疗便秘,以润肠、通便为基本原则,但宜针对病因同用消积、增液润燥、理肺、健脾、疏肝、益肾等治本之法。药治、食治并举,通下法只可暂用,不可攻伐过度,以免损伤正气。
    辨证论治
    1.食积便秘
    主证:大便闭结,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恶心呕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治则:消积导滞、清热化湿。方剂:导滞丸加减。
    常用药:枳实、神曲、山楂、黄连、黄芩、茯苓、大黄(后下)、泽泻、白术等。伤干面食:加用莱菔子;伤干谷食:重用神曲;伤乳食:加麦芽。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食积化热:加连翘、胡黄连;腹胀满:加木香、鸡内金。
    2.燥热便秘
    主证: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甚至秘结不通,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苦黄燥,脉滑数。
    治则:清热、润肠、通便。方剂: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后下)、麻仁、枳实、厚朴、杏仁、白芍、蜂蜜(冲)。
    口干舌燥、津液耗伤者:加生地、沙参或麦冬;大便干结坚硬者:加芒硝;肺热肺燥下移大肠者:加黄芩、知母、瓜蒌仁;腹胀痛者,加木香、槟榔、白芍。
    3.气滞便秘
    主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胁腹闷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导滞通便。方剂: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木香、乌药、沉香(后下)、大黄(后下)、槟榔、枳实。
    胸胁胀闷痛甚者:加香附、川楝子;腹胀攻痛者:加白芍、元胡;嗳气不除者:加旋复花、代赭石;恶心呕吐:去槟榔,加半夏、生姜、陈皮;气郁日久化火:口苦咽干者:加栀子、龙胆草等:虫积阻滞气机者:重用槟榔,并加雷丸、使君子等。
    4.气虚便秘见于重病后。
    主证:虽有便意,大便不干硬,但挣扎乏力。难于排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舌淡。苔薄,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润肠通便。方剂: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白术、党参、火麻仁、陈皮、蜂蜜(冲)。
    久咳肺虚气短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气虚下陷脱肛者:重用黄芪,加升麻、柴胡。大便干硬:加枣仁、冬瓜仁。
    5.血虚便秘
    主证:大便干结,挣扎难下,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养血、润肠、通便。方剂:润肠丸加减。
    常用药: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何首乌。
    血虚有热,伤阴者:加玉竹、元参、知母;气虚见神疲气短、自汗者:加党参、黄芪;心悸:加酸枣仁、白芍;唇甲淡白:加阿胶(烊化)。
    中药成药:
    1.枳实导滞丸用于食积便秘。
    2.麻仁润肠丸用于燥热便秘。
    3.木香槟榔丸用于气滞便秘。
    4.补中益气丸用于气虚便秘。
    5.桑椹膏用于血虚便秘。
24
发表于 2008-8-9 15:16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学习啦!!!!!!!
25
发表于 2008-8-9 19:46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发的差不多了,
发点呼吸道的
26
发表于 2008-8-9 19:48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毛细支气管炎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著。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至于在我国暴发流行的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则另作叙述。
    【病因】  毛细支气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在中国医科院儿科研究所所见病例,分离出合胞病毒者占58%。此外,副流感病毒(3型较常见)、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病毒与皂病毒均可引致毛细支气管炎,少数系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过去,偶自本病患儿分离出流感杆菌,可能在极个别情况下为病原菌,但也可能为带菌或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流行病学】  我国北方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广东、广西则以春夏或夏秋为多。多数为散发,也可有小的流行。与流行性喘憋肺炎不同,没有暴发流行。
    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80%以上病例在1岁以内。发病率男女相似,但男婴重症较多。
    【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300um的毛细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有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炎症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肺不张、肺气肿较为明显。
    【临床表现】  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后2—3日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发展甚快,咳嗽略似百日咳,初起时呼吸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严重,出现发作性喘憋。体温高低不一,低热(甚至无热)、中等度发热及高热约各占1/3。体温与一般病情并无平行关系。一般虽有呕吐,但不严重,也多无严重腹泻。由于肺气肿及胸腔膨胀压迫腹部,常易影响吮奶及饮食。
    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常伴有呼气性喘鸣,呼吸频率约60—80 次/分,甚至100次/分以上,脉快而细,常达160—200次/分。有明显鼻扇及三凹征,重症病儿有明显的梗阻性肺气肿、苍白及发绀。胸部体征常有变异。叩诊每呈鼓音。每当毛细支气管接近于完全梗阻时,呼吸音明显减低,或听不见。在喘憋发作时往往听不到湿哕音,当喘憋稍缓解时,可有弥漫性细湿哕音或中湿哕音,喘鸣音往往很明显,偶有笛音等干哕音。发作时每有肋间增宽、肋骨横位,横膈及肝、脾因肺气肿推向下方。由于过度换气引起的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和液体摄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可发生比较严重的脱水,在小婴儿还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重度喘憋者可有二氧化碳潴留,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经过正确治疗后,发展成心力衰竭者已较少见。
    X线检查:可见全肺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摄片可显现支气管周围炎征象,或有肺纹理粗厚。不少病例肺泡亦明显受累,有小的点片状阴影,但无大片实变,与腺病毒肺炎不同。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多在正常范围。病情较重的小婴儿血气分析检查可有代谢性酸中毒,约1/10的病例可有呼吸性酸中毒。病毒快速诊断用免疫荧光技术、酶标抗体染色法或ELISA等法进行,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检查,以确定各种病毒感染。鼻咽拭子细菌培养与健康儿无明显不同(二者均可有带菌情况)。
    【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年龄偏小,在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的发作性喘憋,体检及x线检查出现明显肺气肿,故与其它急性肺炎较易区别。本病有时须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婴幼儿哮喘  婴儿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发作,多数是毛细支气管炎,如有反复多次喘息发作,亲属有变态反应史,则有婴幼儿哮喘的可能。
    2.粟粒型肺结核有时呈发作性喘憋,但一般听不到哕音。尚有其它结核病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及x线所见,均有助于结核的诊断。
    3.其它疾病  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硬脂酸锌(在扑粉内)吸入及异物,都可发生喘憋,有时也需鉴别。
    【预后】  病程一般为5~15日,平均为10日,治疗恰当时可缩短。在咳喘发生后2—3日以内病情常较为严重,经过正确治疗后大多迅速恢
复,并在数日内见愈。近期预后多数良好,在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病死率约为1%,原有心肺疾病和其它先天畸型的婴儿以及新生儿、未成熟儿的死亡危险陛高。死亡多由于喘憋时间过长,呼吸暂停、呼吸衰竭,非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以及严重脱水酸中毒等原因所致。患儿易于病后数年间反复发生喘鸣,长期随访观察,22.1%~53.2%患小儿哮喘。
    【治疗】一般治疗与护理,参阅支气管肺炎节。本症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①增加空气内的湿度极为重要,一般可使用室内加湿器。重症病例合理应用雾化治疗对患儿有一定帮助,一般雾化器可结合给氧进行雾化;超声雾化只在有呼吸道痰堵时应用,每次20分钟,每日3~4次,吸雾后要拍背吸痰。应用加温湿化有时可使病儿安静下来。至于直接冲洗咽喉部及从喉支气管吸出痰液的办法,只能对个别病例在耳鼻喉科配合下应用喉镜进行。②对喘憋重者首先要抬高头部与胸部,以减少呼吸困难;遇有明显缺氧时,最好应用雾化器给氧,应连接口罩,或用头罩;对轻度缺氧病例,有条件的地方可试用冷空气疗法,也可采用鼻管给氧,导管尖端放在鼻前庭即可。③在喘憋发作期间,宜用异丙嗪缓解支气管痉挛,一般口服约1mg/kg/次,每日3次,也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人。如烦躁明显,可与等量的冬眠灵合用(即冬眠Ⅱ号)肌注并可加用水合氯醛加强镇静作用。如效果仍不明显,可以氢化可的松或**静脉点滴,于数小时内输入。如喘憋非常严重,一般方法难以控制时,可试行徐徐静脉推人5%碳酸氢钠3—5ml/kg,有时可见显著效果。也可试用酚妥拉明+阿拉明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推人,或试用东莨菪碱静脉滴注。最近有人报告用硫酸镁静脉滴注;维生素K3雾化吸人;小剂量异丙基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喘憋发作,也可审慎试用。④争取多次口服液体以补充快速呼吸时失去的水分,不足时可以静脉点滴补液,一般用10%葡萄糖溶液,加入少量(约1/5容量)生理盐水;遇有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脉输入1/6克分子浓度(1.4%)碳酸氢钠。如有血气测定条件,可按[0.3×体重(kg)×剩余碱(负值)=输给的碳酸氢钠毫当量数]的公式计算,先输给总量的1/2,视情况再输其余的1/2。⑤对呼吸性酸中毒宜用雾化吸痰等方法使呼吸道通畅。对个别极端严重呼吸衰竭病例可进行气管插管及应用加压人工呼吸。⑥并发心力衰竭时应及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对疑似心力衰竭病例,也可及早试用。⑦对疑似哮喘患儿,可试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无效时不再重复。⑧最近有人试用干扰素雾化疗法,对本病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均有疗效。
    对能服用汤药的患儿,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可用射干麻黄汤、定喘汤或小青龙汤加减,遇有苔黄、舌红等热象明显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本症系病毒引起,故一般不须用抗生素。但隔离条件较差时,可酌用青霉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如发现葡萄球菌或流感杆菌等继发感染,应积极进行抗菌治疗。
    抗病毒治疗三氮唑核苷雾化吸入疗效较好,国内研究证明,双黄连雾化吸人效果亦较明显,也可以加用a干扰素。可参见RSV肺炎的抗病毒治疗。
27
发表于 2008-8-10 19:24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复方丹参和维生素K,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邹长新                            湖南省娄底市锡矿山中心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静滴复方丹参和v-K1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随机分为4组,                设A组:联合加复方丹参和V-K1缓慢静滴;
           B组:单纯加复方丹参缓慢静滴;
           C组:单纯加V-K1缓慢静滴;
           D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
每组25例,观察4组疗效。结果A组5日与7日总有效率为88%与96%,均高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5日与7日总有效率为60%与76%、C组5日与7日总有效率为64%与72%均高于D组5日与7 日总有效率52%与68%,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5 日总有效率与7日总有效率均无明显区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静滴复方丹参和维生素K1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优于单纯加滴复方丹参、单纯加滴维生素K1及常规综合治疗,安全性好,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经济实惠。
        小儿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住院儿童总人数的24.5%-56.2%;小儿肺炎中最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炎,占小儿肺
炎住院总人数的93.7%,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住院人数为学龄儿童的39.5倍,是威胁婴幼儿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复方丹参和V-K1治疗有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婴幼儿肺部疾患曾有报道,治疗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未见报道,本研究为了探讨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就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复方丹参和V-K1静脉滴注、单纯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及单纯加V-K1静脉滴注与常规综合治疗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04年1月~2007年6月门诊及住院婴幼儿支气管肺炎10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除外心衰、呼衰、DIC、肠炎、营养不良及佝偻病等并发症与合并症。男48例,女52例;年龄6个月~3岁,其中:6~12个月33例,
l。2岁36例,2~3岁3I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5例,4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4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及支持治疗。
        A组:联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0.25~0.50mL/kg)和维生素K1注射液5-lO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5~7d;
        B组:单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0.25~0.50mL/kg)+5%~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5—7d;
        C组:单纯加维生素K1注射液5-1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一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5—7d;
        D组:采取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
         3  讨论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当病原体侵入到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时,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炎性浸润,使管腔变窄,甚至堵塞,肺泡壁因充血水肿而增厚,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肺间质因炎性渗出而增厚,导致肺不同程度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或(和)高碳酸血症。缺氧与酸中毒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进一步狭窄,肺小动脉收缩使肺循环障碍,加重缺氧与酸中毒,产生机体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粘膜损伤、自由基大量生成、炎性介质失控、免疫功能受损等。
        复方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和丹参酮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可阻断自由基对支气管壁的病理损伤;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作用,抑制其溶酶体酶的释放,产生明显的抗感染、抗渗出、消肿作用,促进炎症吸收;具有抗过敏及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抑制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改善肺通气功能;活血化瘀,解除肺血管痉挛,增加支气管毛细血管的流量和流速,改善组织缺氧,促进支气管病理损伤的修复。
        近年来发现维生素K1的药理作用除参与凝血酶原的止血作用外,尚具有促进细胞活力和组织恢复、抗炎解痉和类激素的作用,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细胞内cAMP的合成,使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有平喘、解痉和镇咳作用。
        基于以上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复方丹参和维生素K1的药理作用,我们就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K1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单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及单纯加维生素K1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与常规综合治疗进行对照研究。我们发现:单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K1注射液的5日与7日总有效率均略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单纯加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5日与7日总有效率无明显区别;而联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K1注射液的5日与7日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单纯加维生素K1注射液及常规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单纯加维生素K1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有效,但作用有限;联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K1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单纯加维生素K1注射液及常规综合治疗。采取缓慢静脉滴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也没出现并发症。我们的体会是:联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K1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治疗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药源丰富,经济实惠,既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安全性好,又能够减轻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3月第46卷第7期
28
发表于 2008-8-10 22:04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不错的东西
29
发表于 2008-8-11 20:22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硫酸镁佐治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方丽     浙江省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应用硫酸镁辅佐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并设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病例分组选取符合喘息样支气管炎诊断及分型标准的我院门诊和住院患儿205例,其中112例(54.6%)有复发病史、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其中住院30例,门诊74例l男56例,女48例;平均年龄1.55岁。对照组l0l例,其中住院27例,门诊74例;男53例,女48例;。患儿均有咳嗽、气喘,呼吸加快,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痰鸣音,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部分区域有充气过度
征象。部分患者有中低热。   
       1.2方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如给予美普清平喘、酮替芬抗组胺及止咳,抗感染,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3~11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25%硫酸镁,每次0.1 m1/le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微泵维持l小时内注入,每日1次,连用3~4天。治疗后每天观察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及心律、膝部反射情况。疗效判断由2名专科医师同时判断为准。
       2  结果
       两组病例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全部治愈。其中治疗组在咳嗽、喘息消失及肺部哮鸣音吸收方面优于对照组,病程也明显缩短。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喘息样支气管炎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这是由于其外周细支气管直径很小及婴幼儿细支气管内阻力增加,慢性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过敏因素**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内膜纤毛细胞损害,清除功能下降,造成气道阻塞而引起喘鸣和咳嗽。由于镁离子具有松弛平滑肌作用,近年研究进一步证实镁离子可影响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及血管运动张力(松弛平滑肌作用及降低已呈收缩状态的肺血管张力),稳定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抑制乙酰胆碱释放等,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阻塞,降低肺血管阻力。
       本组结果表明,应甩硫酸镁辅佐治疗喘息样支气管炎,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肺部哮鸣音吸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可节省治疗费用。镁离子对神经,肌肉、心血管等功能均有影响,过量者可发生严重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由于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加强监测,注意监护心律、呼吸、膝反射等,控制低速给药,本组未发现硫酸镁的不良反应。因此硫酸镁治疗喘息样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30
发表于 2008-8-12 21:14 | 只看该作者

laogao笔记--向你推荐一些有用的东西

再论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       何旒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5年5月 第2卷 第5期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尤多见于幼儿,是我国5岁以内小儿第一位死因,成为我国卫计委提出的小儿四病防止方案的第一位疾病。近两年来喘憋性肺炎在我地区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其病程长、症状轻重不一,严重可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死亡。我院2004~2005年共诊治42例喘憋性肺炎,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2例患儿均为我地区发病,男22例,女20例,年龄1~2岁8例,6~12个月10例,2~6个月24例。发病季节:冬季22例,春季14例,夏季4例,秋季2例。
  1.2 临床诊断 我院是基层医院,受各种条件限制,对病原学方面的依据不足,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根据其临床表现特征如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咳嗽、喉头有痰、喘息、呼吸急促、肺部体征有固定的中小水泡音及喘鸣音。辅助检查:X线胸片可见片状模糊影,纹理增粗;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数基本正常,中性分叶<70%,CRP正常作为辅助诊断参考。
  1.3 临床表现 3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0℃~39.0℃21例,<38.0℃12例,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喘息、呼吸频率增快,三凹征和鼻煽,2例有心衰表现。X线表现:双肺纹理增粗8例,双肺有小点斑片状阴影25例,单侧肺野斑片状影9例;实验室检查WBC≤10.0×10 9 29例,WBC>10.0×10 9 13例。
  1.4 治疗方法
    (1)控制感染:病程早期,一般以病毒感染为主,莪术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程较长者一般并发细菌感染者多,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头孢类抗生素。
    (2)应用支气管解痉剂:氨茶碱2~4mg/(kg·次)加入10%的葡萄糖液20~50ml静滴。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主要用于喘息症状重且有肺外表现的较重的患儿,常用**2~5mg/(kg·次),每日2次,疗程一般3~5天,早期应用为主。
    (4)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祛痰剂:口服猴枣牛黄散或鲜竹沥,中药制剂副作用小;
      ②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颗粒小,对肺泡及细支气管病变疗效好。常用生理盐水2ml+普米克+万托林,雾化后拍背吸痰  。
    (5)对喘憋重或水泡音明显的患儿应改善肺部循环促进啰音的吸收,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小剂量应用2~5μg/(kg·min)。
    (6)加强免疫治疗:如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
    (7)并发症的治疗。
  2 结果
  按上述治疗7~10天,症状明显好转及消失的12例,11~14天24例,15~20天4例。2例因***治疗时间晚,病情危重,有心衰表现,故送上级医院治疗。余40例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临床治愈好转出院。
  3 讨论
  喘憋性肺炎大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占我国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第一位,属RNA病毒,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2~6个月最多,病变特征是:广泛的毛细支气管炎症渗出及黏膜水肿致气管狭窄所致。莪术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的灭活作 用,对侵入细胞的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和临床症状。氨茶碱可扩张支气管增加膈肌和其他呼吸肌收缩力,增强肺及体循环,加速钙外流,阻止钙离子跨膜内流,降低钙离子水平,松弛平滑肌,改善通气。激素应用于治疗喘憋症状重,可减少肺炎炎性渗出,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增强儿茶酚胺对β 2 受体兴奋作用,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cGMP水平,作用较慢但半衰期较长,效果持久,在临床应用效果确切,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在应用时应注意其指征,早用、足量、疗程短。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小剂量多巴胺2~10μg/(kg·min)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增加每搏输出量,升高血压。多巴酚丁胺主要兴奋心脏β1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膜,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大剂量时有舒张血管作用,两者合用,有提高疗效并有防止心衰的作用。婴儿时期机体免疫力低下,处于短暂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期。丙种球蛋白内含大量的IgG并含有各种抗病毒及细菌的抗体,缺点是其为血液制品。总之,综合治疗喘憋性肺炎,应针对其发病机制,逐一加以解除。患儿病情程度不一,个体差异大,对药物反应不同,在治疗时要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灵活用药。综合评估,综合治疗,是基层和条件受限医院治疗喘憋性肺炎的有效办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4 06: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