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50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技能资源]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冲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郁证辨证论治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对于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应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火郁、痰结、湿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虚证则应根据伤及的脏腑及气衄**亏虚的不同情况而补之,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又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郁证本为精神因素**而发病,因此,精神治疗也十分重要。
  1.肝气郁结证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物:陈皮,柴胡,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川芎,旋覆花,郁金,青皮,佛手,绿萼梅,法半夏,陈皮。
  2.气郁化火证证候: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物: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龙胆草,大黄,黄连,吴茱萸,菊花,钩藤,刺蒺藜。
  3.痰气郁结证证候: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
  常用药物: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柴胡,白术,白芍,当归,生甘草,薄荷,煨姜,海蛤壳,紫菀,贝母,陈皮。
  4.忧郁伤神证证候: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剂:甘麦大枣汤加减。
  常用药物:甘草,准小麦,大枣,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龙齿,牡蛎,当归,白芍。
  5.心脾两虚证证候: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物: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6.心肾阴虚证证候: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肾,养心安神。
  代表方剂: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朱砂,熟地,山药,丹皮,泽泻,山茱萸,黄连,肉桂。

8
发表于 2016-6-30 17:39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但是内容有点太少了。希望楼主多发点内容分享一下
7
发表于 2016-6-12 20:31 | 只看该作者
厥证辩证

  1.辨病因

  厥证的发生常有明显的病因可寻,如气厥虚证,多发生于平素体质虚弱者,厥前常有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受寒、突受惊恐等因素;血厥虚证,则与失血有关,常继发于大出血之证;气厥实证及血厥实证,多发作于形体壮实者,而发作多于急躁恼怒、情志过极密切相关;痰厥好发于恣食肥甘,体风湿盛之人,而恼怒及剧烈咳嗽常为其诱因。

  2.辨虚实

  厥证见症虽多,但概括而言,不外虚实二证,这是厥证辨证之关键所在。实证者表现为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挟痰涎壅盛,或身热谵妄,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虚证者表现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2.分气血

  厥证以气厥、血厥为多见,其中尤以气厥、血厥之实证两者易于混淆,应当注意鉴别。气厥实者,乃肝气升发太过所致,体质壮实之人,肝气上逆,由惊恐而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呼吸气粗,口噤握拳,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沉而弦;血厥实者,乃肝阳上亢,阳气暴张,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突然昏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面。赤唇紫,或鼻衄,舌质暗红,脉弦有力。

  痫病辩证

  1.确定病性

  来势急骤,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者,病性属风;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或有情志错乱,幻听,错觉,或有梦游者,病性属痰;有猝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有大便秘结,口臭苔黄者,病性属热;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紫绀,或有颅脑外伤、产伤等病史者,病性属瘀。

  2.辨病情轻重

  判断本病之轻重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持续时间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短暂则病重,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其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痰浊之浅深和正气之盛衰密切相关。
6
发表于 2016-6-12 20:31 | 只看该作者
气阴两虚证治

  证候

  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或食少腹胀便溏,舌质红嫩,苔薄,脉弱而数。

  证候分析

  肺主气,喜润恶燥,若痨虫侵蚀于肺,先伤肺阴,再耗肺气,气阴亏耗,清肃之令不行,则肺气上逆而咳。肺气虚故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神疲乏力;咳久损伤肺络,故偶有咯血;气虚卫外不固而自汗;阴虚火旺迫津外泄则盗汗;肺虚及脾,子盗母气,则肺脾同病,脾失运化而聚湿生痰,故咯痰清稀;脾气虚,运化无力,则食少腹胀便溏;舌质嫩,苔薄,脉弱而数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

  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肺气郁痹证

  症状:每遇情志**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常用药:沉香、木香、川朴花、枳壳、苏子、金沸草、代赭石、杏仁。
5
发表于 2016-6-12 20:30 | 只看该作者
 胃痛辨证论治

  饮食,情志所伤,脾胃虚弱多见,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四君子汤(四君白老茯人)

  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三人朴通滑竹夏)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益胃汤(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

  胃络淤血证—化瘀通络,和胃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五灵脂,蒲黄+丹参,檀香砂仁)

  心悸中医证型

  (1)心神不宁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远菖蒲龙齿茯砂参)

  (2)气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四君归期早,远志龙眼香)

  (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加减(三参枣柏两冬当地桔苓朱五远)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生脉散加减(生脉味人麦)

  (5)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温胆枳实二陈姜枣竹茹+黄连)

  (6)心脉瘀阻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桃仁红花煎四物,理气青皮与香附,祛瘀丹参和元胡,闷痛正在心前部)

  (7)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人参、附子+桂枝 甘草 龙骨 牡蛎)
4
发表于 2016-6-12 20:28 | 只看该作者
齿衄

  (1)胃火炽盛证

  证候: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口渴欲饮,头痛口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剂: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生地、牡丹皮、升麻、黄连、大黄、黄芩、芒硝、知母、天花粉、石斛。

  (2)阴虚火旺证

  证候:齿衄血色淡红,齿摇龈浮,头晕目眩;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

  常用药物: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茜革根、黄芩、阿胶、侧柏叶、生地、甘草、胡黄连、地骨皮。

  腰部斜扳法

  受术者侧卧位,在上一侧的下肢屈髋屈膝,在下一侧的下肢自然伸直。术者以一肘或手抵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或手抵于臀部。两肘或两手协调施力,先做数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转活动。即按于肩部的肘或手同按于臀部的另一肘或手同时施用较小的力使肩部向前下方、臀部向后下方按压,压后即松,使腰部形成连续的小幅度扭转而放松。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使腰部扭转至有明显阻力位时,略停片刻,然后施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突发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闻及“喀喀”的弹响声。
3# 板凳
发表于 2016-6-12 20:28 | 只看该作者
气郁化火证

  证候: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物: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龙胆草、大黄、黄连、吴茱萸、菊花、钩藤、刺蒺藜。

  肝气郁结证

  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物:陈皮、柴胡、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川芎、旋覆花、郁金、青皮、佛手、绿萼梅、法半夏、陈皮;
2# 沙发
发表于 2016-6-12 10:2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冲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1 15: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