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95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iao-peng 于 2010-12-17 22:29 编辑

“脾为生痰之源”、“怪病多痰”
这两句话很熟,但临床中常常想不到,或者忘记了运用,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次数不多,这便不代表真理就是错误的!
记忆最深刻的当属去年看的一个病例。
患者,25岁,男性。
身体消瘦20余年。
患者自记事起,身体处于消瘦状态,大便量多质稀,四肢乏力,经常犯困,剧烈活动既感到心慌,舌体胖大,苔薄白偏腻,齿痕舌,左寸细软,右关尺郁塞。
20余年来,患者服用中药不少,中医都认为患者属脾虚,服用健脾药物,大便好转,体力恢复,症状减轻。但停药过不了,病情立即恢复原样。
就诊时通过切脉,诊断为虚劳,心脾两虚型。
记得处方以参苓白术散和归脾汤加减化裁。
患者服用一周后,症状缓解,体力恢复,但舌体依然胖大,齿痕舌,从脉象来看,脾虚明显缓解。
继续治疗十天,舌体依然胖大。再三思考后,原方加海浮石30克。三剂之后,舌体胖大消逝,转为正常。
临床中脾虚的患者很多,有的患者脾虚的病史可以追溯的几十年前。脾虚之后,运化功能减退,食物精微无法被利用,容易在体内停留转变为痰,时间长之后,容易形成顽痰。因此治疗长期脾虚的患者,佐以化痰之品,非常重要。
有了上述的治疗经验后,现在治疗脾虚所致的相关疾病,我都喜欢用上枳实、竹茹、浙贝母、海浮石、莱菔子等药物,用药时依据病情甄别选用。
顽痰阻滞,不仅影响气血的运行,而且对于体内阳气的出入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顽固性疾病,比如偏头痛、失眠、痹症、肿瘤....都与顽痰阻滞有关,建议大家辩证下药时,别忘“怪病多痰”!
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罗汉果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2朵
13
发表于 2013-8-10 12:58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学习了,枳实,竹茹,海浮石化痰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12
发表于 2013-8-9 16:15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我跟楼主那个例子说的相似舌体胖大齿痕明显,我常用半夏,但效果不明显,改试试海浮石,有效果了再来回复*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11
发表于 2011-11-18 20:04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学习了,我所居之地水土寒湿,故我临床开方,化痰喜用二陈之类,如为小儿,则多用鸡内金、莱菔子之类化痰消食,枳实有通便之效,所以大便干的患者可以用,竹茹、浙贝、海浮石性偏寒凉,所以少用。
10
发表于 2011-11-18 17:07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痰即使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9
发表于 2011-9-27 19:53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思路很好,海浮石咸寒不会更伤脾脏?
8
发表于 2011-9-26 12:42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思路不错,受教了.谢谢
7
发表于 2011-9-24 10:58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我都喜欢用上枳实、竹茹、浙贝母、海浮石、莱菔子等药物,用药时依据病情甄别选用。”
最近正在拜读楼主大作,爱不释手,临床上牛刀小试一把,确有效果,这几类花坛药物使用的注意点和侧重点还请不吝赐教。
6
发表于 2011-8-16 09:19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回复 1# piao-peng


    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5
发表于 2011-8-15 10:00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1-7-25 09:33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我都喜欢用上枳实、竹茹、浙贝母、海浮石、莱菔子等药物,用药时依据病情甄别选用。”
请问具体老师如何甄别?
3# 板凳
发表于 2010-12-16 19:41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很有道理哦。怪病多因痰、水饮、食积、淤血等有形之物阻滞经络而形成。
2# 沙发
发表于 2010-12-16 18:15 | 只看该作者

怪病多痰de应用体会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1 00: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