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699|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资源]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础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㈠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㈡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来作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㈢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㈣是输液速度过快: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致输液反应;㈤是液体论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发生。
二,防范
㈠,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㈡把好液体配制关: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㈢,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㈣,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㈤,输液速度要慢;㈥,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或想当然。
三,准确判断
简单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型过敏反应”不同。虽然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搏细速、濒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哀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无寒战高热过程。
四,果断处理
一旦发生输液反应,㈠,不要拔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拔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㈡,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㈢,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至于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则应慎重。原因是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应,用肾上腺素违背了输液反应的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正确的;另外,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会使原有高血压的病人病情恶化。当然,在一时不能判断出是输液反应还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时,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在输液反应又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对的。
至于烦躁不安时镇静剂的使用也应慎重。实践证明,输液反应经上述处理大多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也会掩盖病情变化。


[ 本帖最后由 wrh 于 2007-5-25 17:20 编辑 ]

19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hxf1979 + 1 很精彩,条理清晰,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9朵
54
发表于 2007-8-8 16:04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遇到这种事情最烦恼了!
谢谢了!
53
发表于 2007-8-7 22:17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不错XXXXXXXXXXX
52
发表于 2007-8-7 22:15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学习了,谢谢
51
发表于 2007-8-7 20:10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分析得很详细,谢谢楼主.
50
发表于 2007-8-7 00:11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已收藏,谢了
希望多出新帖         盼 :)
49
发表于 2007-8-7 00:00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好帖  值得学习,我还正愁没这方面的资料.送花.:victory:
48
发表于 2007-6-21 18:13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学习了,谢谢楼主!
47
发表于 2007-6-21 16:40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感谢,此帖应顶.
46
发表于 2007-6-21 14:24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我看了又看
45
发表于 2007-6-21 12:58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不错
谢谢:handshake
44
发表于 2007-6-21 10:27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今天再学习一遍。
43
发表于 2007-6-18 18:59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条理清晰,简单明了,学习了!
42
发表于 2007-6-18 15:06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好貼子應好好學習
41
发表于 2007-6-18 11:23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楼主是好帖但是输液反应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主张用物理降温,2.高热时慎用654-2.
40
发表于 2007-6-18 09:29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感谢楼主这么好的经验
39
发表于 2007-6-18 08:09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去年不知道什么原因连续几天都有过敏反应
用的地米加菲那根
都好了
后面销毁了那一批药品和一次性针具
就再也没有发生了
38
发表于 2007-6-18 00:01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不错,:handshake :handshake
37
发表于 2007-6-17 23:32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谢谢了,学习了,
36
发表于 2007-6-1 06:54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对临床帮助极大,学习了,谢楼主。
35
发表于 2007-6-1 05:58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学习了~~~~~~~~~~~~``
34
发表于 2007-5-31 23:35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handshake :handshake
33
发表于 2007-5-31 20:36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
  我更怕这个过敏啊(现我都不敢用这个药了)
32
发表于 2007-5-31 17:23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
31
发表于 2007-5-30 12:43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楼主说得真好,一目了然。对临床帮助极大。谢了。
30
发表于 2007-5-30 11:33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同意8楼意见,我也觉得可用异丙嗪25mg肌注
29
发表于 2007-5-28 20:20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好贴,受益非浅啊
28
发表于 2007-5-28 20:12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说的很中听,让我们都学习了,中国能多点你一样的医生多好呀
27
发表于 2007-5-28 12:53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好贴!谢谢!
26
发表于 2007-5-28 12:23 | 只看该作者

输液反应有危险,谨慎处理莫慌乱。

不错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2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