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741|回复: 5

[中西医结合] 肝内胆管结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家好,我最近被查出有一颗肝内胆管结石零点六CM,有右上腹隐痛,背疼的症状。请问大家我该怎么办,要不要管它。请问有没有中药能把它打下来,我是搞麻醉的,对中医不懂但很崇拜。

[ 本帖最后由 火美人 于 2006-1-16 19:11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另外我胃也不很好,能不能吃中药呢?
发表于 2006-1-1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可以吃中药的了
你可以到当地找好一点的中医看看
发表于 2006-1-1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就是很难啊,也很难看出谁好啊。我们医院的中医都很萎缩。
发表于 2006-1-1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对中西医治疗很好的
请相信中医吧
胃不好敌人可以用中医了。
现在中医对胃的**性还小,应用中医可以的
发表于 2006-4-9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光烈是福建省著名老中医,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专家之一,享受***[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特殊津贴。现任福建省南安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从医6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继承,老师近几年来运用自拟吴氏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15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其中男65例,女8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8岁,平均38.7岁。病程最长为15年,最短为半年。胆囊结石86例,胆总管结石45例,肝内胆管结石19例。结石最大为1.0cm×0.7cm,最小为0.5cm×0.4cm。

    对照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 69例,最小18例,平均为37.8岁。病程最长为15年,最短为3个月。胆囊结石31例,胆总管结石14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结石最大1.0cm×0.5cm,最小0.4cm×0.3cm。

    2组临床表现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脘腹部疼痛,时轻时重,并痛引肩背,腹胀便秘,口苦纳呆,厌油恶心,上腹压痛,舌红,苔黄,脉弦或皮肤、巩膜黄染等。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有结石确诊为依据。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吴氏利胆排石汤”内服。基础方:柴胡9g,木香6g,郁金12g,黄芩9g,金钱草30g,冬葵子15g,王不留行30g,黄芩9g,大黄12g(后下),薏仁15g,白术12g,内金9g,甘草9g,水煎服,每日一剂。加减法:气滞型加陈皮、枳壳;湿热型加龙胆草、川连;脓毒型加生地、连翘、蒲公英;阴虚型加甘杞子、元参;腹痛者加延胡索、川栋;腹胀甚者加半夏、代赭石;发热恶寒者加银花、连翘;有黄疸者加茵陈、栀子。

    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200mg,每日4次。

    2组均连续服用15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变化,分别应用1~2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判定。(1)痊愈:用药1~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检查结石消失。(2)好转:用药1~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减轻,B超检查结石较治疗前减少或变小。(3)无效:用药1~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B超检查结石无变化。

    治疗组150例中痊愈75例,好转6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50例中痊愈15例,好转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体会

    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肝胀”、“胆胀”等范畴。其病因吴老认为系因外邪侵袭,郁而不达,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以致肝疏泄;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湿热内生,郁而化热熏蒸于肝胆;或因脾虚气亏,统摄无权,气滞血瘀等,致肝失疏泄,胆腑失于通泄。胆为中清之腑,若湿热与中清之汁互结,郁阻胆道,日久则形成沙石。治当以“通降”为主,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化瘀理痛,健脾和胃为辅。

    吴氏利胆排石汤药用柴胡、木香、郁金疏肝利胆,改善肝脏代谢紊乱,稀释胆液,加快流速,加强肝胆管内冲洗作用,推动结石下移;金钱草、黄芩清利肝胆之湿热,退黄排石;五灵脂、蒲黄理气行血散瘀而止痛,可缓缓解平滑肌痉挛,为痛引肩背必用之药;冬葵子性滑而下;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以迅速直达病所,以助下石;大黄通腑泄热,推陈致新,通利水谷之道;白术、薏仁补脾利湿,增进食欲,与苦寒之剂以配伍,可免害胃之弊;内金消石顾护脾胃;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通腑排石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扩管解肌、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增强胆囊收缩等功能,具有消解溶石等作用。

    吴老认为本病病程长,久服清利之品,大多本虚里实,在治疗上应刚柔相济、补泄结合,注意调和木土,健运脾胃,通降胆气,有利于胆石的排出,不必拘泥于胆病忌补之说。胆石症是全身性代谢障碍的疾病,胆石排出之后,自觉症状消失,善后亟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常用黄芪、党参、大枣补脾益气以扶正,金钱草、王不留行以消除残存之湿热,煎后代茶常服,既增强体质,又可防止胆石症之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23: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