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结合] 张胜兵品《伤寒论》5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2-9-19 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54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72-74条条文 五苓散下)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今天是2022年的5月17号星期二,现在早上的六点半,感谢大家守候在手机或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那么今天我们讲第72条、73条和74条三条条文。


这三条条文,虽然有出现了一个新的方子,叫茯苓甘草汤,但其实际上这三条条文都是对第71条的一个补充。说白了,72、73、74这三条条文,虽然在73条出现了茯苓甘草汤,但是这三条条文仍然是对五苓散的补充说明。


好,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第71条条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那么第71条的重点呢?是提出了五苓散证。紧接着第72条:他说: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烦渴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发现没有,发现这三条都是对五苓散的补充,即便是第73条出现了茯苓甘草汤主之这么一句话,他仅仅是和五苓散做对比的,是为了说明这个渴与不渴对比,渴与不渴这个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汤它们的区别而已,仅仅是作为对比而出现了茯苓甘草汤,并不是专门来对茯苓甘草汤进行论述的。因此啊,今天我就没有写诗,没有对茯苓甘草汤来写诗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因为这个条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说茯苓甘草汤,而是为了比较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汤,主体仍然是以五苓散为主。


好,我们看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为什么我今天在讲课之前一定要把这71、72、73、74这四条条文一起说呢?那是因为这几条条文,他们都用了同样的一个文法,叫省文法。你比方说第72条。他就明显的用了省文法,为什么呢?你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如果这条条文不联系上下文的话,那么他一定不是五苓散证,而是什么,而是白虎汤证。我们只有联系了上下文,就会发现它采用的省文法,它才是五苓散证,否则它应该是脉浮数,烦渴的这个白虎汤证。


那么,我们何以知道他是用了省文法省了什么呢?且看71条后半部分,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那么紧接着第72条,他就说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由于前面已经说了,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因此,它第72条是紧接着71条的后半部分说的,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它是在脉浮数的后面省略了小便不利四个字。


那么,我们何以知道省略了小便不利四个字呢?其一,它的71条的这一个后半部分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2条发汗已,脉浮数,小便不利,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也就是说,在脉浮数的后面,省文法省掉了“小便不利”四个字。第一是为了避免和71条条文后半部分的简单的重复啊,第二,也是为了对比71条。前面71条后半部分他说若脉浮,而72条是什么?脉浮数,多了一个数字,而71条的后半部分,他说:微热,消渴者,而72条说烦渴者。是为了对比,那么这样一对比的话,他就把中间的,夹在中间,夹在脉浮和微热,消渴者中间的四个字,“小便不利”省略了,用了省文法第72条呢,只是脉上面多了一个“数”,渴的前面多了一个“烦”,


他中间就省略了,用了省文法省略了“小便不利”四个字,他把相同的部分省掉了,把不同的部分拿出来对比强调了,但是它们仍然是五苓散证,只是什么?只是一个脉数,出现多了一个“数”字。渴的前面多了一个“烦”字,它说明什么?说明它仅仅只是比前面71条条文多了一点热。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小便不利,因此它们用了共同的方子,五苓散。仅仅只是72条的条文,比71条的后半部分多了一个热,比它更热一些而已。它还是属于太阳经腑同病的五苓散证。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第72条是紧接着71条后半部分的,为了形成对比,他用了省文法,省掉了“小便不利”四个字,如果我们不联系上下文,那么你没有意识到它省略了“小便不利”四个字的话,那么,单从第72条,我们脱离上下文来讲的话,它一定不是五苓散证,它应该是白虎汤证的。我们上节课讲了五苓散证是假白虎汤证,它们的鉴别要点就是在小便利与不利,小便不利为五苓散。小便自利的话,那么应该是白虎汤证,因此我们这里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我们才会发现第72条的脉浮数,后面省略了“小便不利”四个字。


我们看第73条,第73条是紧接着第72条的。他说: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这条条文呢,那是更加的简单,简单到它用了省文法啊,省的不是一两句话,他省的不少,而73条用了省文法呢,它是紧接着72条的。因此啊,五苓散,他说五苓散的时候,一定一定有小便不利啊。但是呢,他为了对比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因此啊,他把小便利或者不利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通通的省掉了,他省掉的更多,他只是为了对比什么?为了突出渴与不渴。


他为了突出渴与不渴,把其他的内容都省略了,因此它也用了省文法。由于第73条是紧接着72条的,所以它的省文法比第72条,省得更多,那么我们仍然要推到第71条的后半部分。也就是说,他仍然有小便不利,只要出现五苓散的,没有说小便不利的,他一定用了省文法,省掉了小便不利。


第72条,他说了一个单独一条条文说的五苓散证,那一方面,他是为了说明五苓散证,他有微热和烦渴的区别,另外一方面他是为了承上启下,起到衔接第71条引出第73条的这么一个作用。比如说五苓散,它既可以治疗脉浮而微热消渴的,也可以治疗脉浮数反渴的,但是他们都有小便不利,因为他们都是经腑同病,太阳经腑同病的,这个太阳蓄水证嘛。


那么第72条说了之后呢?第73条紧接着出现了,就说明什么?说明了这个73条的也是省略了小便不利啊,只是为了突出渴与后面不渴形成对比和反差啊,用来通过渴和不渴来这一个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


那么为什么第73条它把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拿出来鉴别呢?那是因为五苓散证是太阳膀胱蓄水证。就是水停在了膀胱下焦部位的膀胱。而茯苓甘草汤呢,它也叫苓桂姜甘汤,它是治疗什么呢?是治疗胃虚水停的,也就是说,第73条条文是为了鉴别水停在膀胱和水停在胃,他们最大的,最典型的,最明显的,反差最明显的这个症状是渴和不渴。


因为五苓散是膀胱蓄水,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渴,津液不能上承呢,那么这个人他就会饮水自救。津液不能上承,他就需要水,需要水呢,于是乎就出现了渴,这是膀胱蓄水的五苓散证。但是茯苓甘草汤证呢,是胃虚水停,那么胃中本来就有停水,无需引水自救,所以他不渴。因此这个水停在膀胱会影响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出现饮水自救的渴。茯苓甘草汤证呢,它是胃虚水停,胃中本有停水,它不需要饮水自救,因此它不渴。所以停在胃里的水和停在膀胱的水,它对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出现了渴与不渴的这种截然相反的临床表现。


所以第73条虽然出现了茯苓甘草汤证,但是它仍然是以五苓散为主的,茯苓甘草汤在这里只是一个配角,主角还是五苓散。因此,茯苓甘草汤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重点。


在第356条条文,他说,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于胃必作利也。在第356条的时候呢,提到的茯苓甘草汤可以治疗水厥。而本条呢,只是作为对五苓散的一个鉴别。


那么第73条啥意思呢?他说,伤寒啊,就是外感风寒,通过发汗之后呢,汗出了之后,出现口渴而小便不利的,所以这个汗出而渴者,后面省略了,用了省文法,省略了“小便不利”四个字啊,发汗后,汗出而出现口渴,小便不利的,属于太阳膀胱蓄水证,用五苓散治疗。不渴的,那么它前面省略了什么呢?发汗后啊,汗出而不渴的,属于胃虚水停,用茯苓甘草汤来治疗。


那么茯苓甘草汤的组成成分。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为三服。


那么通过它的组成成分,我们发现什么?我们发现它和这个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很相似,只是姜、术、枣的不同。我们在前面的条文里面早就把这个三个方子进行了对比啊,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早就进行了对比,在这里我也不想啰嗦。但是呢,我还是想提一提,如果大家要详细的区分它们三个方子的话,大家可以在前面条文里面啊,再反过去听,因为我在讲苓桂枣甘汤的渴的时候,把苓桂术甘汤和苓桂姜甘汤都已经讲的很详细了。


它们为什么会有姜术枣的区分?因为这三个药的不同而产生的临床表现和结果完全不一样。那么这三个方子呢,都是在有表证发汗之后引起的,那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有桂枝甘草汤。那么桂枝甘草汤是什么呢?是发汗后伤及心阳啊,其人叉手自冒心,欲得按者的这个心阳不足的桂枝甘草汤,那么桂枝甘草汤在这个地方呢?它们共同有桂枝甘草汤,其实是温心阳。


温心阳啊,这一个温化水湿。只不过苓桂枣甘汤是心阳虚上不制下,下焦寒饮悸动,欲将作奔豚的这一个欲作奔豚的苓桂枣甘汤啊。而苓桂术甘汤是汗后,心脾阳虚,中阳不足之痰饮。而本条的苓桂姜甘汤,也就是茯苓甘草汤啊,它是汗后伤阳,是心胃阳虚了,不是心脾阳虚啊。苓桂术甘汤是心脾阳虚,心脾阳虚,很明显它有白术。而苓桂姜甘汤,它里面有生姜,没有白术啊,他是心胃阳虚。


为什么有心阳虚?因为都有桂枝甘草汤啊。心胃阳虚,阳虚水停于胃,那么这个生姜在这里是温胃化饮,走而不守,能通阳达四肢,因此它还能治水厥。这是为什么,这个茯苓甘草汤能够治疗水厥,也就是第356条的条文啊,是因为有水饮在胃,导致阳气被胃中之水遏制,使其不能到达四肢,因此出现四肢厥逆,所以它叫水厥。因水而引起的厥,那么用的是茯苓甘草汤,也就是苓桂姜甘汤,因此这个生姜在这里能温胃化饮,走而不守,通阳达四肢,能够治疗胃虚水停以及由胃虚水停引起的厥逆,也称之为水厥啊。


它们三个方子都是汗后伤及了心阳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苓桂枣甘汤是伤及心阳之后的欲作奔豚。苓归术甘汤是伤及心阳以外,还伤了脾。所以呢,苓桂术甘汤是治疗心脾阳虚的中阳不足之痰饮。而茯苓甘草汤,也就是苓桂姜甘汤呢,它除了汗后伤及心阳以外,他还伤及了胃阳,那心胃阳虚,胃虚水停,水停于胃,那么就引起了什么?那么就引起了水厥,以及这个心下悸,胃中振振有水声等等。说白了吧,就是茯苓甘草汤它省略的那一些部分呐。


好,那么我们是不是很简单的呢?苓桂枣甘汤的大枣是培土治水,那么防止下焦寒饮上逆成奔豚的。苓桂术甘汤的术是白术,他是来健脾的,治疗中阳不足痰饮,而姜呢,它是温胃化饮的,它是治疗胃虚水停以及水厥证的。


所以呀,第73条非常简单,用了省文法。他在这里呢,只是对比了膀胱蓄水的五苓散证和胃虚水停的茯苓甘草汤证,他为了强调渴与不渴,结果呢,省文省得一塌糊涂。五苓散呢,我们尚且可以认为它只是省了这一个“小便不利”四个字儿,茯苓甘草汤呢,他甚至省了一段文字。


好,我们看第74条条文,第74条文他说: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刚才我们讲了茯苓甘草汤能够治疗水厥,第74条呢,又出现了一个水逆,这个我们要区分看待啊。水厥是由于胃中有水,导致阳气不能达四肢,而四肢厥冷的这种症状。而水逆呢?是指下焦膀胱,下焦蓄水啊,就是太阳蓄水证引起了什么?这个水气上逆,引起胃失和降,水入则吐的这种临床表现,我们称之为水逆。只不过,水逆是这个太阳蓄水的重证而已啊。


因为太阳蓄水的轻证不会出现水逆,它会出现什么?烦渴啊,或者是渴,那么只有重证才会水逆,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烦啊,然后呢,拼命的喝水,喝了水呢,又不解渴,那么水到了胃之后呢,它又不能往下走,为什么呢?因为膀胱早就有水了,当膀胱的水蓄到什么?蓄到不能再蓄的时候,你的胃如果再受水的话,必吐之。因此,太阳蓄水重证就是指太阳膀胱的水蓄到不能再蓄,已经不能再接受水了,再接受就只能吐出去了。所以它是个膀胱蓄水重证啊,才称为的水逆。


第74条啊,太阳中风,发热恶寒,已经有六七天了,不但表证没有解呢,反而呢,还增加了心烦啊,六七日不解而烦吗?邪气随经入里,扰乱气机,三焦水道不通,经腑同病膀胱蓄水,这个膀胱蓄水是邪气通过太阳膀胱经已经入了一部分到膀胱腑,所以它表里同证,经腑同病,那么一部分的寒邪入了太阳膀胱腑,就引起了气化不利。


那么表证是指太阳表证的发热,恶寒。里证是指太阳膀胱蓄水,既有太阳表证,又有膀胱的腑证,因水蓄于下焦,气化不利,津液不能正常的输布,不能上承于口,口中就缺乏津液,因此就渴欲饮水。由于气化不利呀,扰乱的气机而出现胃失和降,因此所饮之水呀,这个胃无法受纳,逆而上行,则入水即吐。当然,我刚才已经讲过了,是膀胱蓄水重证才会水逆啊,为什么?因为膀胱已经不能再蓄水了,蓄到不能再蓄的时候,就无需再蓄。于是乎呢,这个胃不能再受一点点水了,再受水,膀胱受不了了,因此它就反而将水拒而不受纳,因此呢,水入则吐。


那么由于膀胱蓄水重证无法再受水,但是他津液不能上承的这个情况仍然是存在的,因此他还是想喝水,于是乎呢,这个病人就喝了吐,吐了喝,喝了再吐,吐了再喝,这种现象叫水逆,属于蓄水重证。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个喝了吐,吐了喝的这种情况呢?必须要什么?化气行水。也就是什么?将膀胱里的这个水系蒸腾气化,能够让它上承于口,那么它就不会再口渴,那么将一部分废水从小便排走,一部分上承,一部分排走,这就是五苓散。


当然了,另外桂枝还可以解表啊,所以呢,它是用五苓散蒸成气化,以及利废水、利小便。它不是小便不利吗?利小便又能蒸腾气化,使津液上承,还能解表,所以仍然用五苓散来治疗。


那么这一种水逆现象在尿毒症的病人身上表现得很多,还有一些癌症晚期病人身上也表现了很多,因此,我常用五苓散配合其他方药辨证加减来治疗尿毒证,或者癌证晚期的小便不利,加呕吐,这些临床表现。


比如说曾经我就治过一个膀胱癌啊,也治过一个卵巢癌,他们都出现过什么五苓散的水逆证,就是小肚子很胀,在《伤寒论》称之为苦里急啊,少腹苦里急,那么小肚子不舒服,其实是下焦的肿瘤引起的膀胱蓄水啊,比如说这个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宫的癌或者肠道的癌症啊,那么它们肿瘤压迫引起的这一个膀胱蓄水啊,小便不利,甚至小便点滴不出的都有,而且呢,不仅喝水吐,吃东西也吐。


这种情况呢,我们就可以将五苓散呐,配合一些对他的证,比方说他阳虚的话,我们还可以用啊,金匮肾气丸和吴茱萸汤来配合五苓散,来治疗这一种由癌症引起的小便不利,而喝水即吐的水逆证,所以我们不要仅仅看他是表里证啊。太阳经腑同病,我们一定要看它在临床当中,只要出现了小便不利,饮水即吐,下焦有蓄水的都可以用五苓散来治,管他是不是癌症呢,还是尿毒症呢,只要他是膀胱蓄水就行了。因为水逆是膀胱蓄水重证嘛,所以说你不管它是由这个表证发展而来,也就是这个管你是不是有中风,发热,哪怕你是癌症引起的,是尿毒症引起的,无论有无表证,只要你有小便不利啊,入水即吐的这种水逆证的话,就可以用五苓散。


那么好多下焦部的癌症啊,我刚才所讲的肠癌啊,前列腺癌,膀胱癌,子宫内的,比如说附件,卵巢啊,宫颈等等这些癌症都可能会引起小便不利,下焦蓄水,说白了他们都可以产生腹水啊,而且腹水严重的时候,他们喝水是想吐的,那么这就是没有表证的水逆证,而五苓散无论有无表证,它都可治疗啊,所以我在抗癌的过程当中,五苓散这个用的非常的广泛。


当然尿毒证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尿毒症是什么?是小便不通,而胃又拒纳。因此,它会出现小便不利和呕吐同时出现,在中医上我们可以把它轻的称之为癃闭,重的称之为关格,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它属于这个蓄水重证的话,我们仍然可以用五苓散,只不过我们还要参考不同体质病人的情况和其他的方,合方运用啊,不是单方运用。单方运用五苓散,想去治疗一个很严重的尿毒症,或者是一个肿瘤癌症的水逆证的话,那力量是有限的啊,一定要合方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合方。至于合什么样的方,那么我们仍然会遵循张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十二字箴言。


我曾经治过一例,这个由于卵巢癌啊,最后发展成这个蓄水重证的,那么病人明显的反应就是他的小肚子胀得像个球啊。真的就像张仲景所说的啊,小腹苦里急啊,而且呢,小便不通,点滴不出,喝水呢,喝多了就想吐,喝的不多呢,就总因为他没小便嘛,所以啊,他的下肢都肿了,小便又不通,小肚子又苦里急,喝水喝多呢,就想吐。这个时候呢,我跟他用的是济生肾气丸加五苓散啊,而且还用了五皮饮合方来治疗的,最后小便通了,这些症状都解决了,因为小便通,水肿它就能解决,因为这个水湿它有出处嘛,有出路嘛。


那么水湿有出路,小便通了之后呢,那么由于下焦蓄水引起的这个气机逆乱,胃失和降的呕吐,自然而然就好了。因此这个病出现了,虽然说又有水肿,又有小便不利,又有呕吐等等这么多情况,但他重点仍然在于什么?利小便,小便利则愈。


因此我们用肾气丸也好,用五苓散也好,用五皮饮也好。都是为了温阳利水啊,小便一通他就很好,就那么简单。那么其他的肿瘤、尿毒症、肾炎等等等等,道理和这是一模一样,你不要看他的病不一样,它的机理是一模一样就够了。这叫什么?这叫异病同治。


虽然说有各种肿瘤的腹水后遗证的不同,有尿毒症的不一样,有肾炎的不同呢,他们的病的名字,你看肾炎吧,癌症这个腹水吧,尿毒症吧,但是他们的机理都是什么?都是膀胱蓄水重证,小便不利,因此,都可以用五苓散和其他的这个方子在一起加减化裁治疗。小便利则愈,你不要看他是什么病,那些西医的病名会吓死你,但是你要分析好机理,把他的机理分析清楚之后,你就会明白,哦,原来这就是《伤寒论》的一条普通条文而已啊,这有什么好难的,不足为道也,五苓散主之,利小便利则愈,如此而已。


那么,何以有如此霸气呢?哈哈,我们用苏东坡的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来结束今天的讲课。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好,那么今天的课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我们所有学习《伤寒论》的人,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今天的讲课就到这里,我们明天的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21:1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