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51|回复: 0

[中西医结合] 张胜兵品《伤寒论》3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38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49-52条条文)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今天是2022年的4月20号星期三,现在是早上的六点半,感谢大家守在守候在手机和电脑旁,来收听我为大家讲的伤寒论。


今天呢,我们讲第49、50、51、52、4条条文。


我们先看一下条文的原文:


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老规矩,我们先把这些条文当中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字句做一下解释,然后整个再翻译一遍,然后再剖析一遍。


我们先看第49条啊,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首先呢,我们必须要搞清脉浮数者,脉浮数者的这个数者是啥意思。这个“数”就是多的意思,快的意思比正常的脉象跳的快的,我们叫数脉。那么张仲景这里的浮数是啥意思呢?


它其实是什么呢?是浮紧带了那么一点点快,在这里的浮数是含有浮紧的味道的。一般来说,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浮紧,它又略带数的这么一个味道,这么个意思。而太阳中风表虚证的脉浮缓,是略带有迟啊,脉浮迟的意思,带了那么一点味道啊。


那么由于《伤寒论》第3条,他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是由于有一个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所以有的医家在注解伤寒的时候啊,他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如果说未发热的就是脉浮紧,如果已发热的就是脉浮数啊,也有这种解读,我们可以做参考。所以呀,这里的脉浮数是指脉浮紧而数,这么去理解啊,说白了吧,就是一个麻黄汤证的脉象啊。


这是第一个要解释的,我们接着往下看呢。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那么这个身重心悸,历代医家解释的就层出不穷啊,见仁见智。比如说很多医家把这个身重解释成什么呢?解释成这个湿,有湿气问题,所以身重。的确这个湿气困体的时候可以引发身重,但是身重是不是都是湿气问题,那得打一个问号啊。


还有心悸。心悸呢,有的医家认为通过误下法之后,导致血虚,津液虚,由于津血同源,所以呢,津液虚了就血虚,血不养心,所以心悸,这是一种说法啊。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下之后,伤阳、伤气,气虚。气虚,心无所主,所以心悸。所以呢,这个是有争议的地方。


那么一个争议是身重,一个争议是心悸。那么身重,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有的人认为是由湿气问题,所以身重,有的人认为呢,是误下以后伤气、耗气,气虚而导致的身重。而我个人认为身重虽然湿气困体可以导致身重啊,血不养心可以导致心悸,但是我更倾向于误下以后耗气,气虚乏力啊,气虚之后就会乏力,就会感觉自己支配不了自己的身体一样,或者说支配自己的身体显得比平时困难,所以他自我感觉身体沉重。所以我认为身重啊,应该是下之后气虚所引起,而并非是湿气困体的身重。


那么心悸也是同理啊,误下以后啊,耗气,气虚之后呢,如果心气虚,那么心无所主,所以就出现心悸。为什么我会认为,或者主张是由气虚引起呢?或者说由阳气虚引起呢?因为后面第64条啊,它有原文作支撑,他说: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那么这个就是什么?就是由于耗伤了阳气之后出现的叉手自冒心的心下悸。所以呢,气虚心无所主的心悸,这么去解释,我个人认为是很合理的。


因为他用的是桂枝甘草汤嘛,他并不是用的芍药甘草汤是吧?桂枝甘草汤,它是一个鼓动心阳的啊,并不是养心血的,所以血不养心而心悸,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比方说支持这个血不养心的这种说法。这个当然我这里点名并不是对前人的不尊重啊,也有人说我点名说别人解释的有问题,好像对别人不尊重,导致我最近这些课呢,从来不解读别人的一些重要医家的一些观点呢。


比方说这个著名伤寒泰斗胡希恕胡老,他就认为这里的心悸是指血不养心啊,所以他心悸。他认为这里的这个身重是指湿气困体,湿气困体有水分,所以身重。在这里呢,我持保留意见啊,我保留我本人的观点。我本人认为是,应该是下之后,误下以后啊,伤了阳气,阳气虚啊,那么就会乏力,就会自感身重。所以身重呢,有时候是湿气困体,有时候是气虚,无以支配自己的肢体。


在这里,我更倾向于是下之后的阳气虚所引起的自觉身重,而心悸呢。我刚才已经用《伤寒论》的条文,第64条条文佐证了我的想法,他这个心悸应该是阳气虚,心无所主而出现的心悸啊。胡老认为,他说误用下法之后啊,就伤了里啦,虚其里啦,所以外边这个气郁啊,气郁滞而为湿,身重就是这里头有些湿,水分停啦,所以他认为这个身重是湿气。


大家知道湿气困体出现水肿,类似于水肿,会身困啊,身体困。但是胡老这么解释呢,我觉得与他之前解释的稍有矛盾之处,因为他解释麻黄汤说,麻黄汤(证)为什么身上到处疼痛,是因为体内有水分,体表有水分,所以疼。现在他又说体表有水分,所以身重。我觉得稍有点矛盾啊。


因为我在解释麻黄汤的时候解释的很清楚,麻黄汤的疼痛是因为有寒邪瘀滞啊,才会疼痛,不是水分引起的疼痛。现在胡老又说有水分,所以身重。我觉得都用身重,都有水分来解释是否不妥?另外他说用了下法之后,会导致里虚,而且这个津血不足,津血不足,津血同源,那血不足就血不足以养心,就心跳,那么就属于心悸。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桂枝甘草汤就不能用于治疗这种心悸哟。桂枝甘草汤治疗阳气虚的心悸,叉手自冒心嘛,那桂枝甘草汤就不能治这个心悸,但是耗阳气之后出现了心悸,张仲景用的桂枝甘草汤。你误用了下法肯定也会伤阳啊。张仲景第64条说的是发汗过多,误用了汗法,误用汗法都可伤阳,你误用下法一样伤阳嘛。


我们再看一下107条条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那么这里也有尽重啊,一身尽重,那么这里的一身尽重,和我们这里的身重都出现了重啊。那么,如果说身重都要用湿气解释的话,那么107条条文这里的身重,一身尽重还是湿气吗?显然不对。


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那么这里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以及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他们都来治疗烦躁心悸的,但是他们却没有用养阴的药去治疗,没有解释成血不养心,甚至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连芍药都去掉啊,一个养阴血的药还被他去掉了。而且他们用的是火逆下之,以及以火迫劫之,那火更容易伤阴血呀,为什么这里不用养心血的方法来治疗,反倒是用桂枝甘草汤打底去温心阳来救逆呢?


很显然,张仲景所认为的汗法也好,下法也好导致的心悸,绝对不是指血不养心而心悸,而是指心阳不振,心阳虚,心气虚是这个意思啊。我举了这么多例子,无非就是为了证明我自己的观点,或许更符合张仲景本义,而并非胡希恕胡老所说的血不养心。


而倪海厦他的解释呢,就更加的没有《伤寒论》原文作支撑了。倪海厦的解释他是这么说的,他说人的身上为什么会重,是因为所有好的营养物质,食物营养本来是血的源头,用误下法之后。通通攻掉了,造成血不够了,所以四肢肌肉关节营养不足就会身重。这个营养不足就会身重的话,按照这个道理的话,那么瘦人营养不良的人,那岂不是都身重吗?


他仅仅只是误用了一次攻下法而已。他继续往下说,他说心脏缺血就会心悸啊,心脏缺血就会出现心悸的现象,这个病人用攻下法攻成了血虚,他的意思就是说攻了一次下,就攻成了血虚,他也认为是血不养心而心悸啊。但是纵观《伤寒论》出现血不养心而心悸的条文没有,而心阳虚、心气虚导致心悸。宜桂枝甘草汤打底的方剂却出现了好几个,无论是误用了汗法,误用了下法,误用了火,这个火攻法,火劫等等,张仲景通通用的是桂枝甘草汤打底,来治疗这个心悸。


相反,张仲景呢,出现过一次小建中汤证,他说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那么这个心中悸而烦者,用小建中汤主之,它是阴阳两补,气血两补,小建中汤,因为小建中汤本来就是桂枝汤里被芍药再加饴糖小建中。这个心中悸而烦,并没有用过汗法或者误下法而产生。


我们再看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你看他提到小建中汤来治疗,一个是心中悸而烦者,一个是法当腹中急痛。


条文里面从来就没有提到过误用了汗法,或者误用了下法,而用小建中汤的,是不是,而误用的汗法和误用了下法导致心悸的,通通都是桂枝甘草汤来打底的。无论是桂枝甘草汤还是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都是桂枝甘草汤来打底的,证明了什么?证明了心悸无论是汗法还是下法,都是出现了什么?心阳虚或者心气虚、心阳不振啊。心的阳气虚而出现的心悸绝非是血不养心的啊,那完全是一种臆想和猜测。


关于身重心悸,我们就解释到这里,我们接着往下看,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好,这个我必须要解释一下,寸关尺的尺部在《伤寒论》里面是候里证的,主里证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寸关尺的尺部左尺候肾,右尺候命门,并不是这样的啊。在张仲景《伤寒论》里面所说的尺它是指里,是指里证,而尺中脉微是里虚的意思。


而这个微也不是我们现在的微脉。这个微是指什么?是指比寸关两部相对而言的力量要小,脉形要小,力度要小等等。也说寸关尺三部不一样啊,尺部侯里证,那么这个里证但凡是和寸关部比起来有不同,那么它肯定内部,也是里证它会不一样。而尺中脉微就是候的是里虚证,在这里它是为了表达里虚,用这个尺脉绝对不能误认为是肾虚啊。


那么在第49条里面说了,尺中脉微,此里虚。既然有这一句话打底,于是乎呢,我们就看第50条。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然者,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这个尺中迟者,这个尺迟,这个寸关尺的尺,还是指的是里证,而这个迟呢,绝非我们今天所说的迟脉、数脉的迟。我们已经确认了尺脉候里,就主里证。尺脉只要是有弱、迟、涩等等其他的一些这个阴脉啊,这个阴脉是指一些阴阳相对的啊,这一些脉,那么就是代表了里虚。


第49条说尺中脉微,此里虚。第50是要说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为什么能用尺中迟?也是里虚,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嘛?后面说了。


而《伤寒论》里的迟,以尺中迟者,这个迟不是今天的迟脉数脉的迟,而是什么?而是相对于他前面所说的脉浮紧者,有相对于浮紧来说,它会有一些营血涩滞不足之状,而表现出偶尔有所涩滞感,比寸关两部的浮紧脉要显得迟一些,因为它有涩滞感嘛,涩滞感是一种荣血不足的表现吗?


所以这个迟一定要注意,好多医家把它翻译成脉迟,如果把它翻译成脉迟的话,那就不得了了。好,假设他是脉迟,我们看一下啊,整条条文: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那么我们整个看下来就发现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前后矛盾。脉浮紧者,好脉浮紧者也,就说他的脉是浮紧的,假令尺中迟者,别说其他的,纵观此三部脉,只有尺脉是迟脉,而寸脉和关脉都是浮紧脉,你认为这可能吗?同样一条脉搏,寸脉和关脉是浮紧脉,我们已经说过了,浮紧,他是带了那么一点点数的意思在里面的。也就是说,寸关脉是数脉,而尺脉却是迟脉,在同一条脉上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在现实当中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


因此,好多医家把尺中迟者的这个迟理解成迟脉,那是大错特错,那是对《伤寒论》里面的脉学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产生的一种误解,这个迟一定不是迟脉,而是指相对于寸关两部的浮紧来说稍显的涩滞啊。有涩滞感,绝对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啊,慢,跳的很慢的意思,而是具有涩滞感,代表了什么?你荣血不足,代表了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也就是后面所说的啊。


所以我们搞清楚啊,第一次尺脉候的是里证,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肾虚,第二,无论他说的尺脉微也好,迟也好,涩也好,通通不是指真正的字面意识的脉象。也就是说与我们今天所说的28脉,《濒湖脉学》或者大学教室里所说的脉学是完全不同,而他们(《伤寒论》)这个脉有时候只是为了表达一种,形状和前面的对比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你比方说脉促,我们之前不讲过脉促吗?


难道脉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是这个促脉吗?心律不齐的脉吗?有这个脉搏有停止的脉象吗?不是的,那个促脉只是有点快而已。伤寒那里的脉,促脉是指有点快的意思,是急促的意思,绝对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促脉。


所以我们在学《伤寒论》的脉象的时候,第一一定要搞清楚,是张仲景为了表达一种形象的,表达一种内部气血的在脉搏上的表现而用的词语,这是第一。第二,他用的这些对于脉的描述的词语一定是有对比的,绝对不是突然出现了之后,属于我们今天所讲的28脉中的哪一部脉。那绝对不可能,而后世医家把脉,脉学发展了之后啊,借用了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这些词语,而把它代表了其他的意思而已,绝对不是指张仲景的本意啊,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当然,这也是我一家之言,是我个人对《伤寒论》,对张仲景脉学的一种体会啊,是否有道理,各位自己下去查资料对比,以及结合临床实践看是否有道理啊?我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很多名垂青史的医家把这个迟脉释成慢啊,那是我张某人无法赞同的地方,虽然他们对历史有贡献,对中医有贡献啊,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也都是神医,看了很多疑难杂症,但是对《伤寒论》的理解啊,我有和他们不同的地方,我仍然会保留自己的观点,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也正是由于有和而不同的这种理解和医学的传播,才能够让中医学继续的发展下去,正所谓师古而不泥古嘛?我们既要继承这个先辈的,前辈的这个好的地方,我们也要发扬啊,也要发扬他们有一些没有兼顾到,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这才是一种良性循环。


当然,我的《伤寒论》讲完,肯定有很多人也会对我的里面有一些不太准确的地方进行解读。在这里,后世有任何医家来解读我所考虑不足的地方,我张某人九泉之下都会感激他,感谢他,绝对不会认为他不尊重我。


第52条和第53条啊,很简单,那么他这么简单的话放在这里,是有它深远的用意的。


他说: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啊,刚才是不是有点口误啊,这是第51条和第52条两条条文,第51条和第52条两条条文啊,我是不说成了52、53呐,因为有的版本不同啊,它可能条文的顺序也不同,但是我讲的版本是宋版《伤寒论》。宋版《伤寒论》这里它是第51条和第52条啊。


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那么这两条是承接我们刚才所讲的第49和第50条的,也就是说它是做对比来的。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凡太阳伤寒表实证,它的尺脉没有出现脉微,没有出现脉迟,都可以考虑用麻黄汤来发汗治疗。


也就是说,我们在第49条讲了尺中脉微,此里虚,以及第50条的假令尺中迟者,都不能够直接用麻黄汤,因为他是脉迟,说明了里虚,第51条和第52条呢,他没有尺脉的微,尺脉的迟,因此呢,是可以用麻黄汤的。这第51条第52条,就是为了解释在尺脉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无论脉象是浮紧还是浮数,都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就这么个意思。只是为了对比啊,说明了尺脉的问题而已。而尺脉候里啊,尺脉的微也好,尺脉的迟也好,都是一种对比,而绝非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微脉或者迟脉,就这么个意思。


好,那么我们现在呢,就把第49条到第52条这4条条文呢,就把它完整的翻译一遍啊,刚才我们已经该解释的已经解释了。


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翻译过来就是脉象浮数,病在表,按照道理,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如果反而用了攻下的方法来治疗,则会损伤在你的阳气,阳气虚,气虚乏力,则会感觉到身重,心阳不振,心气虚则心无所阻而心悸。


这种情况呢,就不能再用发汗的办法来治疗,这个时候应当扶正补虚,使正气充实,津液自和就能自然汗出而痊愈。之所以是这样呢,是因为病人的尺部脉象啊,比寸关脉象会弱一些,这是里虚的表现,里虚的征象。所以呢,必须通过治疗。须表里实这里呢,是要通过治疗的,在表里正气充盈,津液自和并能自汗出而痊愈,这里叫须表里实,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的,一般可以选用小建中汤或者桂枝新加汤来治疗。


这个桂枝新加汤是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个新加汤啊。关于这个新加汤,我们在第62条会重点详细的讲解啊,这里我们就不详解,总之新加汤可以治疗虚证的,可以治疗有里虚而表邪未净的这种情况啊。


其中一部分人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的,因为这种情况就是说,对于里虚来说,张仲景说了两个方面啊,一个方面就是说可以借助饮食的调养,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就能够驱邪外出,可以自汗而愈。另外一方面,如果说他不能够自愈,虽然等了很久,正气仍然没有得到恢复,表邪也不能自汗出而愈。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可以用小建中汤来扶正补虚,正所谓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嘛,或者也有医家提出用桂枝新加汤来补虚解瘀血。


那么,关于这个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我在上节课讲的非常详细啊,在这里我就不啰嗦了,如果想知道狭义或者广义的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的话,你去听上一节课就可以了。


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所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那么翻译过来就是:脉象浮紧的是太阳伤寒证的这种脉象,按照道理呢,应该出现身体疼痛等太阳伤寒的一些表证,治应该用发汗解表的方法,但是如果出现了什么呢?出现了尺部相对于寸关之浮紧来说,稍显的有一些涩滞不足之状的脉象的话,这不能发汗。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尺脉呀,它的迟是主营气不足,阴血虚少。发汗呢,会更加伤营血,引起变证和坏证。那这个怎么办呢?这个和第49条条文是一样的处理方法,因为营血不足,血少故也嘛,那不就用小建中汤来补一下虚,或者是用桂枝新加汤来补虚兼以祛邪不就行了吗?


而第51条和第52条,其实实际上是不用翻译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就是麻黄汤的这一个条文的一个缩写版而已,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说白了,它的意思应该是什么呢?脉浮应该带有紧啊,它应该是省略了主病在表,那么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呢,它省略了什么呢?省略了发热,恶寒,身疼痛。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省略了这么多的症状。那这个其实是什么呢,那这个其实是以脉代证的一种表述法,第51条和第52条都是以脉代证。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说了一个脉,那代表了整个麻黄汤的证,省略了,把其他的都省略了。


第52条:脉浮而数的可发汗,与麻黄汤,脉象浮而数的主病在表,可以用发汗的办法来去来治疗。而他以脉代证省略了什么?省略了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这些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一些其他证状啊,是宜用这个麻黄汤来治疗这么简单。以脉代证,用脉象来代表整个麻黄汤证的临床表现。用麻黄汤治疗,他说这两句其实就是为了对比前面两条的尺中迟,以及这个尺脉微啊,第49条的这个尺中脉微,尺里虚,以及第50条的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就是为了这个回应这个尺脉,所以才多出了第51和52两条条文的,以脉带证的麻黄汤,就这么简单,说白了。


其实这个以脉代证包含了什么呢?包含了3条,前面的3条内容,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是第一条和第三条。这是《伤寒论》对于伤寒的描述。太阳伤寒的描述。第35条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3条条文合在一起,在第51条和52条就变成了什么,以脉代证,51条就说一个脉浮。52条就说一个脉浮而数。


其实,第51条和第52条的脉浮或者脉浮而数,已经代表了或者说以脉代证,代替了第1条、第3条和第35条的所有内容。


那么时常有人问我说,我在注解《伤寒论》的时候啊,为什么那么多的名垂青史的医家解释的东西,只要不够完美的,你都要去用自己的解释去解释呢?而你在没有别人解释的情况下,你是怎么用自己的想法去解释,还有勇气表达出来呢?


其实啊,如果说这个条文无论是任何有名的医家解释出来,如果过不了我心理这一道坎,过不了我这个关,我自己无法去用他的想法去理解的时候。我肯定会用自己的理解去理解,而且我一定要用很多的东西来佐证我的想法,我才会讲出来。我绝对不是空口瞎说话,凭想象的。只不过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我看待问题的时候啊,我不会只看到眼前的这种表象啊,我们应该要什么呢?要高屋建瓴,要放大格局啊,要从整体,要有整体观,从全面的来看待问题。才能够什么呢?看清事物的本质。


有的医家即便是在解释上,表面上很有道理,能通过,如果没有佐证,没有其他的条**佐证,那么很有可能他并非是张仲景本意。那么这个时候,我就会在想,张仲景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而且我认为《伤寒论》里的东西也是张仲景的东西,你要去理解他的话,你只能用他本人的东西去佐证他,去验证你的想法。你要么用《伤寒论》的其他条文,要么用《金匮要略》去佐证你的想法,这样才能够站得住脚啊,才能够有说服力。仅凭自己的想象去解释,那肯定是不够的啊,这是我个人的观点。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做到透过表象看本质,高屋见顶的放大格局的看待事物呢?


王安石有诗云。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层层的浮云遮住了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所以我们在学医上也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基础知识打牢啊,然后自己解释给自己听,一定要解释的通。如果你自己解释,自己听都觉得很牵强的话,你就不要解释给别人听了。


我希望大家以后在无论是学习《伤寒论》,还是在平时做事做人过程当中都要透,学到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这种本事。我们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好,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