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7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增生性肾炎伴单克隆IgG沉积(PGNMI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增生性肾炎伴单克隆IgG沉积

具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PGNMID)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比不到1%,这是由于IgGκ(最常见的IgG3)沉积在肾小球中。IgG3具有致肾炎作用并具有高度的补体亲和能力。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范围:7-81岁),PGNMID更常见于女性(2:1)。这些患者常表现为肾病范围蛋白尿(70%)和血尿。多发性骨髓瘤很少见,必须进行骨髓活检以排除浆细胞瘤。大约30%的患者将出现血清或尿液单克隆蛋白。四分之一的病例的C3和C4含量较低。同种异体移植的复发率很高。

NO.1 光镜

病理类型包括膜增生(57%),毛细血管内增生(35%),膜性(5%)和肾小球膜增生(3%)。

在最常见的模式中,可见膜增生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有系膜细胞增多和基质扩张(图1和2)。约30%的系膜增生性病例可显示新月体形成。



图1 PAS 毛细血管内增生和小叶状增生。



图2 PAS 基底膜双轨。

NO.2  免疫荧光


可见粗颗粒的肾小球系膜和毛细血管壁IgG(IgG3最常见的亚类,其后是IgG1)染色。Kappa轻链阳性更为常见(73%)。常出现C3染色,C1q染色阳性占60%。如果是膜性病变,则有细颗粒的毛细管壁染色。肾小球外染色阴性(图3)。

图3 IgG,kappa和C3粗颗粒状系膜和毛细血管壁沉积。

NO.3  电镜

肾小球膜和内皮下可见典型的杂乱无章、无定形电子致密沉积物。在膜性病变中,偶尔还会出现上皮下沉积(图4和5)。

图4 肾小球基底膜双轨形成。蓝色箭头表示原始基底膜,红色箭头表示形成双轨的基底膜。



图5 内皮下(※※)和系膜(※)免疫型电子致密沉积物。

PGNMID患者可以单独使用激素或使用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40%的患者部分或完全恢复,约有20%的患者进展为晚期肾病。不良的预后指标是发病时血清肌酐较高,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波  
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