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64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讨论] 每年定期疏通血管很有必要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0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常常有一些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的患者,会定期要到医院或者卫生院甚至诊所去输液“疏通血管”,或半年或一年,时间间隔长短不等。他们最担心发生的就是如不疏通就会发生脑梗塞或者心肌梗塞,所以就提前输一些活血化瘀、抗血栓、扩血管或者改善循环的药,认为就堵不住脑血管了。
        而基层的一些诊所也乐此不疲,既满足病人心理又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越是基层这种每年输液疏通血管的情况越常见。
        那么,首先让我们弄清楚血管堵塞是什么原因吧。之所以会发生心脑血管阻塞,主要是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和大脑的各条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出现了斑块。斑块不断增厚会堵塞管道,直接破裂脱落也会堵塞远端的血管,使得局部血流中断,形成梗塞。
        动脉硬化斑块逐渐增长不仅会堵塞血管,更重要的是可以导致心脏或脑组织缺血甚至梗死,大部分斑块尽管并没有完全堵塞血管,但是斑块破裂也同样可以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塞。
       而这些患者通常使用的静脉输液,大多都是扩血管药物,根本就不能溶解这些斑块,也不会使斑块变小或者稳定。反而,输液导致的血管不均匀扩张,更容易加重血管盗血现象,出现一些症状,很多患者“疏通血管”时会出现头晕、乏力甚至头痛的现象,这就是血管扩张不均匀导致供血不均衡的表现。
        截至目前,医院使用的溶栓药主要有几大类,包括尿激酶、单链尿激酶、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等,可以在急性血栓形成的时候溶解血栓,使用这类药物有着严格地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可随意使用。
        平时所谓疏通血管的药物,大多数曾经“被疏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应该有认识,基本都是下面这类药物:
       1、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血塞通和疏血通注射液等五花八门的中成药制剂;
       2、改善微循环:奥扎格雷钠、倍他司汀、前列地尔、法舒地尔注射液等扩血管抗血栓类药物;
       3、营养神经活化脑细胞:脑复康、脑活素、脑蛋白水解物、甲钴胺注射液等药物。
        但就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看,对防止心脑血管病尽管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短暂失效很快,如果期待使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药物在短间内去除斑块、冲开血管是不可能的事情,中成药制剂起效和作用时间较长,要想在几天或者1-2周内溶解掉斑块血栓根本做不到,甚至毫无意义。
        输液通血管预防血栓类疾病发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循证医学认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提供最佳的治疗的证据。现在经常“常规”输液疏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是不科学、不严谨而且未经证实真正有效的办法,所以不应该广泛的推广使用。
        通常,无辜的、没有依据的、随意的输液存在一下风险:
       1.、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比如输液反应、肝肾损害、出血性并发症、过敏反应等等;
       2.、输液导致血管斑块破裂或者盗血加重重要脏器缺血,部分病人输液后反而出现心肌梗死或者脑梗塞,原因有可能与这个问题有关;
       3.、**血管,引起血管炎、微血栓等,加重脏器损害;
       4.、输液属于创伤性治疗,盲目使用可能增加血管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医生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总体药物治疗的原则应该是:能够通过口服物治疗解决问题的疾病,就不要肌肉注射,而可以通过简单的肌肉注射治愈的疾病,也绝不应该去盲目静脉输液治疗。
        那么,怎么才能有效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呢?请参照以下方法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一、严格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常见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有:
       (1)高血压病:选择平稳、缓和、有效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压达标;
       (2)高脂血症:请特别注意中老年后的血脂变化,尽管很瘦,也同样可以脂代谢障碍,要求严格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
       (3)糖尿病:如果有糖尿病,充分利用饮食、运动和药物合理控制血糖达标,才是对血管最好的帮助;
       (4)吸烟、饮酒:中老年人不可像当年年轻时候一样豪饮,应该戒烟限酒,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5)肥胖:有证据证明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有效的控制体重,过度肥胖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效果;
       (6)运动过少:应该量力而行的适量增加平时的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也就是并不剧烈的持续运动;
       (7)抑郁焦虑、熬夜、易怒和劳累:要心平气和,生活规律,平时做到劳逸结合、不熬夜、生气和过度劳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中老年人,如果有基础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应该通过严格的降脂、积极的抗血小板、合理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来进行预防。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是预防心梗和脑中风的临床常用药物,如有必要,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氯吡格雷、华法林等药物预防止疗。
        控制心脑血管发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接受科学的饮食指导、适合自己身体状况恰当运动、愉快平缓的心理状态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预防,才是最有意义的,图省事走捷径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可以让您永葆青春。只有科学的方法,才是安全有效的,祝您健康!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8-10-22 15:20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很好,很全面。我是老年人,常到医院住院治疗脑血栓病,治疗一般是先做一系列的检查,然后就是点滴通血管,营养脑细胞等药,通常10-15天出院。这二年,经朋友介绍,到诊所点滴,诊所大夫是内科医生退休,自己开的。副教授级别,效果开可以。现在看,还是不能怕麻烦,到医院检查一下再治疗更稳妥。谢谢你的文章。
3# 板凳
发表于 2018-12-25 13:52 | 只看该作者
没必要每年输液,按医生要求规律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方为上策。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4
发表于 2019-1-14 16:41 | 只看该作者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是长期口服药物。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5
发表于 2019-1-15 13:3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合理膳食、良好习惯,坚持锻炼更重要,每年体检,
6
发表于 2019-1-15 13:41 | 只看该作者
合理饮食,锻炼,良好习惯,定期体检更重要
7
发表于 2019-1-16 11:2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定期去医院是对的,目的主要不是输液,而是定期复查血管情况,了解规则二级预防服药后,脑血管情况较前比较,用药干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用药或者调整。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探讨。
8
发表于 2019-3-7 06:5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全面,同意作者的意见 ,太多的老年人盲目输液,主要是在治疗他们的心理需求。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
发表于 2019-3-14 09:40 | 只看该作者
长期规律口服药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没必要定期输液。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0
发表于 2019-5-17 06:40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好,赞。但这个在些诊所,小医院确很流行,是他们收入的一大来源。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1
发表于 2019-5-30 15:53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外行,想知道血管里的这些杂物平时我们身体自身是怎么正常排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