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讲座]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朱浩杰 来源:心在线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因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死亡,常在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出现。SCD常在院外发生,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死亡率较高。

  德国慕尼黑当地时间8月26日上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8年会上,来自希腊Leipzig心脏中心的Nikolaos Dagres教授对SCD的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心源性猝死的治疗现状

  Dagres教授首先指出SCD并不少见,是院外心血管病死因之首。Martens等人研究显示,任何人群均可出现SCD,其中以70~80岁的老年人群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均存在SCD风险,其中以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的SCD较为常见。

  SCD发生机制是心脏瘢痕及心肌纤维化,心肌梗死后SCD机制及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高龄、房颤、肾功能不全、心功能情况、遗传易感性)、电解质异常、缺血、钙调节异常、心肌自律性增高/折返、自主神经张力。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及心脏核磁(钆延迟增强扫描)定量评估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评估患者发生SCD的风险。

  1. 药物治疗

  规范的药物治疗是预防SCD的基石。近30年来,随着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他汀类等药物的使用及血运重建治疗的逐渐普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逐年下降,与此同时,SCD发生率也逐渐下降。

  AI-Gobari等人研究发现,较安慰剂而言,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SCD的发生率(OR 0.69,95%CI 0.62~0.77);Ruwald Ac等发现,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其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HR 0.81,95%CI 0.58~1.13),且该效应随着β受体阻滞剂剂量的提高而逐步扩大。

  Desai As等人报道,相比接受依那普利的患者,接受ARNI治疗的患者SCD发生率更低(HR 0.80,95%CI 0.68~0.94);Pitt B等人发现接受依普立酮治疗的患者SCD发生率更低(RR 0.67,95%CI 0.50~0.91)。

  2. ICD临床应用

  除药物治疗外,ICD技术临床应用逐渐普及,进一步改善了患者预后。Moss等人随访发现,置入ICD组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患者;SCD-HeFT研究中,Bardy等人将患者分为胺碘酮组、安慰剂组、ICD治疗组随访观察,发现ICD组5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HR 0.79,95%CI 0.60~1.04,P<0.05),胺碘酮组5年死亡率与安慰剂组相似(HR 1.05,95%CI 0.81~1.36,P=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基于以上研究,ESC指南推荐规范药物治疗3个月后仍存在心衰症状(NYHA Ⅱ-Ⅲ级),预期寿命至少1年的患者置入ICD,以预防SCD。

  ICD的合理应用有待加强。Sabbag A等人报道,ICD用于SCD一级预防的年适当放电率(Average annual rate of appropriate shock)仅1%,低于既往报道,真实世界研究中报道的ICD适当放电率从2002年的17%下降至2014年的1%,提示需要进一步提高SCD危险分层的准确性,准确识别出可能从ICD一级预防中获益的人群。

  此外,DANISH研究发现,在非缺血性心脏病所致收缩性心衰患者中,预防性置入ICD并无明显的整体生存获益,尽管ICD置入组的S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R 0.50,95%CI 0.31~0.82,P=0.005)。

  3. SCD危险分层

  既往研究证实,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SCD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指标。Bauer等人研究发现,LVEF≤30%患者全因死亡率及SCD发生率均较LVEF>30%患者更高。随着心脏核磁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心脏核磁在SCD危险分层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Halliday等将接受心脏核磁检查的患者分为存在延迟强化组(LGE)及无延迟强化组,随访观察发现,存在LGE延迟强化的患者,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LGE强化组(P<0.0001)。如何进一步提高SCD危险分层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二、心源性猝死的未来展望:困惑与挑战

  CRT最佳治疗策略的选择:CRT-D还是CRT-P?

  CARE-HF研究显示,CRT较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SCD发生率(HR 0.54,95%CI 0.35~0.84,P=0.006)。Bristow MR等人发现,在严重慢性心衰患者中,与起搏器组相比,起搏器+除颤器组,在改善死亡率或住院率方面(主要终点)无明显差距,但两组在改善患者生存率方面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全因死亡率方面(次要终点),起搏器+除颤器组患者较药物治疗更低(HR 0.64,95%CI 0.48~0.86)。

  目前,一项评估慢性心衰患者接受最佳再同步化治疗的RESET-CRT研究刚刚启动,拟入选2030例符合CRT置入适应证的患者,1:1随机分为CRT-D组及CRT-P组,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对于慢性心衰患者,CRT-D与CRT-P方案孰优孰劣,我们翘首以盼。

  不同射血分数患者的SCD风险

  Makikallio TH等人研究发现,LVEF>35%的心肌梗死患者SCD发生率明显低于LVEF≤35%人群(1.8% vs. 7.5%)。Myerburg RJ等人发现LVEF<30%的人群及既往心肌梗死人群SCD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或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然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及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EF)患者如何预防SCD,仍缺乏临床经验,需要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Dagres教授最后总结,SCD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医学及社会难题,尽管SCD风险近年来已经显著下降,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SCD预防策略仍需进一步完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11: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