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7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管道管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管道管理
急危重患者的转运,是检验医疗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而危重患者转运中的管道管理,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每一个连接在患者身上的管道,都支撑着患者的生命安危,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运护士要把护理安全的重点,聚焦在管道管理上面。
危重患者转运过程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着管道的安全,更关乎患者的转运结果。因此转运护士要在患者转运前做好充分的评估转运风险,做出相对应的管理安全措施,安全交接,从而降低风险,达到安全转运的目的。
危重安全转运原则和基础
1、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这一点很重要。医护人员是保障患者转运安全的基础。
2、必要的设备和转运交通工具    医护人员要对转运工具和设备做好评估。
3、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       转运前必备的工作程序。
4、全面监测        从头到脚,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无误。
5、稳定病情       病情稳定后,方可转运。
6、反复评估病情     评估穿**整个转运过程。
7、不间断的监护     由医护人员协力完成。
8、完善交接        善始善终。
9、文书记录        转运者留下护理文字记录。
一、转运前患者的护理评估
1.责任护士应对患者身上所有管路,进行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
A. 患者腕带信息
B. 转运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C. 给药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D. 通气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E. 氧源,电源的配备和检查
F. 静脉通路放置妥当,给药途径通畅
G. 便携监测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H. 所有线路和管道放置妥当
2. 保持呼吸道通畅。一些紧急情况如患者需气管插管,存在气胸等,应先处置后再转运。对于昏迷患者应确保气道通畅,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携带气管插管用物。为防止患者发生气管插管移位,对于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固以防运送过程中不慎将插管滑脱。
3、维持有效的血管用药通路。失血患者应有两路以上静脉留置通路。如有配血,可先提取备用。评估静脉用药,保证运送过程中有足够的备药。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检查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将有创测压通路置于显眼处,以显著标记标明血管活性药物。
4.尽量以整床转运,以避免多次搬动造成管道脱开等。转运仪器需固定在转运床上。
5.转运前对原发疾病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控制其原发病发作并预防复发。肠梗阻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安置鼻胃管;转运时间较长或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转运前需要安置尿管等。
6.、检查各引流管、胸管、胃管等固定情况,清空尿袋。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以便与转运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对照。
二、转运中的管道维护
1. 转运途中应将患者妥善固定,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特别注意防止气管插管的移位或脱出、胸腔闭式引流管、静脉通道的堵塞和滑脱等。
2、重症患者转运时必须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脉搏、无创血压及呼吸频率。因肢体活动影响无创血压的准确性,条件许可尽可能使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如病情需要,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治疗,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血管活性药物。
3、转运期间的监测治疗水平应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尽可能降低转运过程对患者原有监测治疗的影响,转运过程中不应随意改变已有的监测治疗措施。
4.护送人员必须记录转运途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监测指标、接受的治疗、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等,并记入病历。应为接收方提供相关记录, 力争做到转运前后监测治疗的无缝衔接。
5.机械通气患者需要记录气道插管深度,监测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吸呼比,氧气{MOD}情况等,有条件可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频繁躁动者,可适当应用镇痛、镇静剂,但应尽可能保留其自主呼吸。
三、转运后的交接
详细交接各种管道: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并在转运单交上做好记录。
参考文献
1、张卫,郑宏,董海龙。围手术期患者转运专家共识
(源自:中卫护研院)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