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言我语] 河南高考调包案:总有扯犊子的崽和护犊子的爷【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河南高考调包案:总有扯犊子的崽和护犊子的爷
文/冯风 华中师大一附中
(一)
写下这个标题,不是咋咋呼呼,不是尖酸刻薄。
当然也不是落井下石,围攻落水者。
肯定有人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哪家父母不护犊?哪个考生不想得高分?相差了好几百分,能不急吗?狗急跳墙,人急上梁,不分哪个和哪个。
是的,每个人都有质疑不公的权利,都有维护权益的资格。何况是牵涉终身幸福的高考大事,何况是拥有“多得一分,斩落千人”之奇效的好几百分。
人同此理,人心一体,大家都知道。
可是,这四位质疑高考答题卡调包的学生和家长,玩笑也开得有点大了。
看看相关报道的关键词,就知道传播性多强,杀伤力多大。
“检察官家长”,“实名举报”,“**高考作弊、高考试卷偷梁换柱”。考生家长分别来自郑州市、洛阳市、周口市、商丘市、信阳市等地。“多人互不相识”。其中苏同学在重点高中就学,“学习严谨,平时600分+估分627分”,高考分数竟然打了五五折,只有335分,且“答题卡字迹明显为第二人所为”。身为政法系统工作人员的家长,感慨自己办案无数,也理解不了有关信息为何密而不宣。坏事传千里,不翼而飞,不胫而走,而现在有了互联网的大羽翼,自媒体的飞毛腿,马上就传遍四方,还能扇动起不小的蝴蝶效应。
从成绩调包,联想到考试舞弊,到***顶包,到自主招生内幕,到高考加分弊端,到高校招生乱象……然后是,假疫苗之痛未止,假医生又粉墨登场,假抗生素暗度陈仓,现在又来一个假高考成绩,换柱偷梁……我的天,基本都关涉孩子,都是老百姓的最后防线啊!我们的世道,还有什么是真的?
而且,据称,高招办“拒绝考生查分,拒绝翻阅查看原卷,拒绝公开有关信息”,似乎还有把真相一瞒再瞒的迹象。
几天前,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发布《致全省招生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网络上还是议论纷纷,将信将疑:被告方出的调查结果,靠谱吗?
直到昨天,河南省纪委的一纸公告,之前的民愤民怨、风风雨雨,终于开始逐渐消停了。

(二)


至于调包案的细枝末节,来龙去脉,媒体报道了很多。有多少可能性,有多少必要性,有多少风险性,该论证的都被论证过了。在这里也不赘述。
高考成绩调包事件,也该尘埃落定了。可背后的反思与追责,不应该就此停息止步。
真相可能迟到,也可能缺席,但真相必定存在于某些人的心中,只是被密封保存、被不可告人了。
苏某高考成绩335分,杨某高考230分,余某高考243分,李某高考261分。而他们的平时成绩是,苏某学考成绩1个A、7个B、1个C,杨某学考成绩2个B、7个C,余某学考成绩3个B、6个C,李某是往届生,2017年高考仅考了214分。非常地匹配!这样的平时成绩,拿学生圈子里流行的说法,就是绝对的“学渣”级别。
如果有人找这种学生调包,不是铤而走险,而是自寻短见。
而这样的考生,对自己的斤两没有一点自知吗?哪怕你考前吃了“高考灵丹”,成绩突飞猛进,可你在考场考得咋样,漏了多少空,错了多少题,总该心里有数吧?
而知子莫若父的家长,身为公职人员,对孩子成绩的关注肯定不会少,平时怎样,高考怎样,没有一点掂量吗?
如果考生有自知,还坚称自己考了500多分,600多分,试图瞒天过海,然后等着,被一个无数公众合力扔过来的正义的馅饼,砸晕过去。
如果家长有掂量,还对孩子的话坚信不疑,智子疑人,言之凿凿,理直气壮,动辄诉诸纪委。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诚信问题了。
其中有几个孩子做了“扯犊子”的事,有几个家长在做着“护犊子”的事,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肯定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闹剧,消耗了多少公共资源?透支了多少民众善意?带来了多少负面影响?引发了多少信用危机?
虽然官方的有关公告,没有秋后算账,言辞苛责,而是极尽包容,彬彬有礼,“切实维护广大考生合法权益”“维护高考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云云。
假如高考体制也是人心肉长,前一阵忍辱负重,忍气吞声,此刻会不会委屈得嚎啕大哭?或者激动得涕泗横流?然后愤慨地回击一句:你们凭什么,泼那么多的脏水到我头上?
(三)


高考冒名和成绩调包的传闻,其实也不是头一回。
多年前,就有过一起同样沸沸扬扬的“627分改为295分”闹剧,在网络上盛传,同样的火爆。
山东省滨州市的高考生张世月,向父母谎称自己考了627分,而其家人查到的分数却是295分,缩水了一半还多。张世月姑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在网上发帖“求助”,并到学校“讨要说法”,而不明就里的网友,给予了最热情的力挺、一边倒的声援。
通过[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部门的介入调查,真相浮出水面。张世月并未考出627分,295分属实。她担心父母身体不好,一直向爸爸妈妈谎称成绩不错,并胡诌了一个高分安慰父母,且称已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继而又说“高考成绩从627分被改成295分”。张的姑姑则不加分辨,把经过发到了网上。
张世月不够诚信,不过坦诚,张世月自欺欺人;姑妈稀里糊涂,好心办坏事;网民不够理性,被轻易地利用为推波助澜的工具。
深入一点呢?多少中国家庭手持“重智轻德”的标尺,家长们宁愿相信孩子是个“天才”,也绝不承认孩子是“笨蛋”,更不愿接受孩子是“**”。把他们的假话当真话,把他们的欺骗当单纯。
而这些孩子们,心安理得地躺在襁褓里,做着无忧无虑的“巨婴”,慢慢地,他们不惮于撒谎,不惧于欺瞒,不甘于认错,不屑于敬畏。这种家教的氛围,纵容了多少“张世月”们,或者前面的某某某某们,于是他们可以像“职业骗子”一样,显得如此干练而老道。
(四)


扯远点,顺带回溯下自己的高考。
想必,每个人的高考都是说来话长,镂骨铭心的。
2017年全国卷3出了一个作文题:我看高考,我的高考。四十年高考制度,一直在负荷前行,趔趔趄趄,也一直面临攻讦,千疮百孔,体无完肤。
作为2000年到2018年十余年高考的亲历者,不得不说:高考制度总的趋势,真的在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公平。当你发现,各个领域都被精致的中国人玩弄于鼓掌,总有人钻空子找漏洞左右逢源如鱼得水,高考几乎就成了唯一还称得上公平的领域。
请问,偌大的中国,你能找到第二个领域吗?
我高考的2000年前后,也就是轰动全国的郴州嘉禾高考舞弊案那几年,地方的高考还是乱象丛生的。你可以去翻看央视记者**的嘉禾县一中考点视频,考生们绝对让人开眼界。
只见考生把答案从第一个传到最后一个,而且走动频繁,好似无人监考,如同在考平时的小检测,而且是开卷考试。嘉禾案后来致使203名考生被取消当年高考资格,77名考生相关科目成绩无效。
我记得我们那时的高考考场是没有监控的,监考的是本县教育局的老师,巡视员是市里下派的几位。本县只有一两所像样的高中,而县一中自然就是县教育局的嫡长子。老爸为儿子的高考,那可是倾尽全力的,安排监考员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个时候还没什么八项规定,设个宴招待下巡视员,灌几杯酒,巡视员同志晕晕乎乎,难得去各层楼查看一次,来了也是步履蹒跚而沉重。再说,楼道早有人通风报信。当然,我们山里娃都是老实伢子,偶尔偷瞄几眼,打***势,胆大的可以,传纸条,走动位子,就万万不敢了。
十年来,我参加高考监考有四五次。2018年,也参加了。感受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公平。
安检细化到了手表首饰,手机耳机就更不用说了。另一方面,考生是伤不起的上帝,考生要求至高无上,头疼脑热空调大小无微不至,上厕所没纸也要帮他借,一张证件遗失后,常以分秒速度就回归主人。道路禁行,交警开道,的士送考,全民助力。如此落在民生层面的全民让路,唯此至上,在偌大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恐怕也莫过于这几天,高考大戏在极度聚焦与负重下就这样年年上演。主监考坐在高清*下,活动范围真正拘囿在了三尺讲台,离开几分钟就有人过来提示。发卷收卷密封,一条龙,一丝不苟。流出一张试卷(不是答卷,答卷是特大事故),可能翻遍考点垃圾箱,少了一个试题袋、密封条,都要从半道折回来再去找。
监考不能打瞌睡,不能看书报,不能带手机进,也没手机信号,呆坐十多个小时,数着秒钟过时间。一年之中,这几乎是唯一的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冥想干想的时间。
考生身份证昭示了种种差异:有某区某街的,有某村某组的,有二十三四岁的,有十五六岁的,但这一刻,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暂时没有了富家与寒门之别,不管当年考得好与差,不管此刻是否愿意承认,在盘根错结潜流汹涌的当下,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游戏,甚至没有之一。是的,如果不是高考,或许很多人成了打工潮中一颗随波逐流的沙砾,某一座都市棋盘中身不由己的棋子。
虽然现在也是砂砾与棋子,但起码距离梦想近了一小步,或者一大步。
既然要感谢高考,也该维护下高考的那点体面和公平。
转自搜狐教育
2# 沙发
发表于 2018-8-13 15:5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成绩平时怎么样?家长们难道不清楚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16: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