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7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中甲:麻黄附子细辛汤释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的方。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发热,恶寒甚剧,虽重衣厚被,其寒不解,脉沉微。

有的说它表里俱寒,表里同病。表寒就是外感风寒,里寒是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具体来讲,涉及到肾阳虚了。所以有的说寒伤肾肺,在第二个是暴哑了,不但治疗暴哑暴盲,所以这个方用得非常宽,但是做为原书主治里边是阳虚外感风寒,表里俱寒。

《伤寒论》上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就是心肾阳虚,心肾阳虚,心反映出是阳气者,精则神藏,阳气温养心神,肾反映出热力来源,所以肾阳虚本身就有畏寒恶寒的特点。那外来又感受风寒,那少阴并就心肾阳虚,本身特点是恶寒的,所以张仲景说:少阴病,反发热,恶寒怎么反而发热呢?说明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说明是表证,表证脉应当浮的,脉沉者,脉又沉的,又反证了阳气很虚了,不能鼓动血脉,所以简单几句,他描述了一个表里俱寒,阳虚感受风寒的一个特点。

所以他也应该有恶寒发热,外感风寒,但发热较轻,恶寒甚剧,恶寒很重,这恶寒本身有外来风寒的因素,风寒束表因素,又有本身是少阴病心肾阳虚,特别肾阳虚的基础,所以恶寒很重,虽重衣厚被,其寒不解,虽然盖得很多,穿衣服很多,内在之寒,内生之寒,不是一下子,不像较轻的这个,特别是肾阳虚以后,四肢逆冷,厥逆,不像脾胃阳虚这种不温清冷这个程度,脉呢,出现沉微,所以从这个病机,表里俱寒,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是这样一个特点。

主治


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或咽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暴哑实际上都是感受外寒以后,这要说明的,笼统说这个突然音哑的话,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在临床看,这类突发音哑往往是,不是说完全发不出,发来声音非常重浊,有些还可以由于寒性收引凝滞,本来长期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就会咽喉部分,像慢性咽炎这些,有痰气互结,有感受强烈外寒以后,寒伤心肾,就造成了闭阻肺窍。寒既然能够直中伤肾,大寒犯肾,又可以闭阻肺窍,加重这种体质的畏寒和肺窍闭阻,又出现突然的音哑。这个时候,他应该有一组表证,感受外寒,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很重要有外寒的历史,内在有阳虚基础。

所以恶寒发热同时并见,有外寒表证基础,神疲欲寐,有时候可以叫神衰欲寐,它是心肾阳虚,结合前面这个,可以恶寒很重,虽重衣厚被不渐,阳虚程度较重,加上脉沉无力,这类特点,就是既有阳虚,又有外寒直中的特点,包括暴盲,突然看不见,也是大寒犯肾。这样肾的精气不能上承,肾脏本来肾精肝血向上,濡养滋润眼睛,特别是看东西最主要靠黑的瞳仁,所以认为本身阳虚之体感受外寒,容易引起肾浊上泛,它不是肾精向上去贯注瞳仁,受寒之后,肾精不能上升,那浊阴之气上逆,肾浊上泛,造成突然失明

在临床上,这类病人也不是完全看不到,一下突然感冒以后,眼睛模糊了,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暴哑,用的老师们很多,病案也很多,暴盲医案里有,在我们这里,当然我们这在七十年代了,我们到中医学院还不久,过去在搞临床,成都中医药大学,当时叫中医学院,最早四位教授,眼科专家程大夫老师就很会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很喜欢用。

我们方剂教研室的老主任陈潮祖教授,方剂界很有名望,他伯父是个中学老师,工作很热心,晚上他不在成都市,晚上在宜宾地区辅导学生到深夜,中学生很晚才回去,当时他家里在乡下,他在学校一个人住单身宿舍,正好下大雪,雪地里回去,回去以后,中年人单身,一个人有时就偷懒一点,不烧热水洗脚,这些很麻烦,想想身体还可以,打点冷水,脚底下搓两下,赶快擦擦就将就了,比较晚了,早点休息了。

第二天感冒了,一两天以后眼睛看东西模糊了。赶快看,后来跑到(从地区跑到省城)陈老师介绍程大夫教授看,他听了病史,诊诊脉,完了,他说,大寒犯肾,问他怎么犯肾呢?他脚底在冰凉的水里,你本身在外面感受外寒了,下雪天,又在冰冷水里边,脚底那涌泉穴怎么不受寒?大寒直接犯肾,这样肾精不能上承,肾浊上泛,就造成了黑色瞳仁没有肾精,他就会看出无神,你看有很多这个眼科这些病,中医叫青盲,俗话叫睁眼瞎,外形看他没有什么坏的地方,哎,他看不见,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上面看得也无神,无神,黑瞳仁是肾精贯注,无神不是肾精是肾浊。并不是肾精缺了,他就缺一块,肾浊要上去其位,所以我们补肾精同时要泄肾浊,使肾精复归其位才能恢复。所已经常泽泻、车前这一类,你补肾精当中,要配这个。才能够通过泄肾浊,促使肾精复归其位,从那调解,所以当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了一个多礼拜,就各方面,感冒,眼睛视力都恢复了。这是这个方用于表里俱寒,内有阳虚,外感风寒,同时可以治疗寒伤肺肾的暴哑。可以治疗大寒犯肾,肾精不能上注引起的暴盲这类。通过病例,我们都觉得有一个体会了。

上次讨论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主治证候,病机分析,从病机来看是阳虚外感风寒,有的简要称为表里俱寒,所以从治法来讲,方的功用是助阳解表,这是个基础方。是体现了针对基础病,一种基本结构,这方麻黄、附子、细辛,当然谁做君药,这讨论过,有的你表里俱寒,麻黄附子联合起来做,这个我还是主张麻黄附子联合做君,但有的说这是解表剂,这都有道里,我们主要体会它的精神,麻黄附子如果联合做君,那细辛就做臣,体现出类似于一辅二主的特点。

一个臣药为两个君药服务。麻黄还是有这种发散风寒,你外感风寒嘛,你不管是外感风寒之邪,或者大寒犯肾,这它都要外来之寒,温必兼散,用麻黄发散风寒,附子温阳,温肾助阳;细辛既能助麻黄发散,又能助附子温肾,细辛说它起发肾气,起发肾气和一般温阳概念不同,有温肾作用,同时鼓舞肾阳上达。那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发源,五脏六腑之阳,非此不能发,从五脏的阳气直到体表的阳,都以肾阳为发源。

所以过去说,胃阳之气究竟来自于哪里?都有不同说法,说胃出下焦,这个好理解。胃出下焦,全身热力来源在于下焦的肾阳,元阳。肾阳所以叫元阳。肾藏精,内寓元阴元阳。有的说营卫同出中焦,那胃阳之气要出于中焦了。《内经》还说,“卫出上焦”。卫出下焦、中焦、上焦全有,究竟出于哪里?

实际上是三种提法所针对的意思不同,它有一个物质基础的来源,说卫气、营卫物质基础来源,有个热力来源,热量,热力来源,有个输布、发散到体表,有个输布途径。细辛呢,由下可以鼓舞肾气,所以说它起发肾气。古人说,鼓舞肾阳上达,成为全身热力来源之处,它有个布散。肺呢,又是一个主宣发,使阳气**输布到体表,有能使得向上的热力通过宣布到体表,那体表的卫阳之企,这热力来源。所以细辛在这里能够助附子起发肾气,助麻黄发散表寒,这是这个方的一个基本结构。麻黄附子联合是这个方基本结构。解除表里俱寒。

这是我们横向来看,外有风寒,内有肾阳不足,表里同病,所以表里同治。那治疗暴哑,刚才说主治的第二条,暴哑,那实际上是把这种表里同治的方式异病同治,从治法是转过来,变成上下同治,本来原书《伤寒论》里,是反映了表里同治之方,把它易为上下同治之剂。因为暴哑是大寒犯肾,又闭肺窍,麻黄可以开宣肺气,有助于畅通肺窍。附子呢,温肾,温肾祛内寒,可以解决大寒犯肾。内寒的因素,温阳祛寒,细辛两相兼顾,它的发散助麻黄通窍,它起发肾气,助附子祛内寒,有成为一个上下同治之方。异病同治,用药本来横向的表里同治,立起来称为上下同治。

用这个方也能治水肿,包括像麻黄附子甘草汤也可以治水肿。但麻黄附子甘草汤比这个方缓和,轻证,比较缓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可以治疗水肿,也是立起来上下同治,肺肾同病,寒邪引起肺气不宣,水道不通,泛滥,肾阳不足,不能温阳化气,水湿潴留,那你既可以用麻黄来开宣肺气,畅通水道,又用附子来温肾阳,助阳化气,细辛既能助麻黄开宣,又能温散水气,又助附子温肾阳,起发肾气,所以一方治多病。

这个方是临床很常用的。应该有它一定的地位,现在当二类方,有的医生很喜欢用这个方。成都有一位挺有名的中医院院长,用这方用得很好。我们学生跟他实习,他这方加减化裁治很多病,大家喊他麻辛附老师。实际上有很多名医,别人都喊他,比如说擅长用甘露消毒丹的,就喊他甘消老师。因为像夏季湿热重时,他一方都在这个变化了,所以这个方是用得很多的。

一般我们使用附子,刚才课间谈到附子,喜欢和芍药同用,比较安全。现在附子加工的比较好了,但是有的附子用量可以增大,用的较大,和芍药同用,一般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附子量增大,芍药量也增大;附子量越大,芍药量也增到它的三分**左右,甚至于跟它差不多。

证治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 ,恶寒重,发热轻,因为表里俱寒,神疲欲寐,脉沉。这里写神疲欲寐,当然和典型的像四逆汤证神衰欲寐,但欲寐,程度有不同。典型的四逆汤证那种心肾阳虚,一般来说,用这个方的时候,心肾阳虚来相比四逆汤证轻一点。

使用注意


如果少阴心肾阳虚比较突出,即使感有一些表寒,表里俱寒,那还是要照顾到温里,避免阳气浮越,所以这一条就补充这个了。如果它加重,心肾阳虚重了,标志是四肢厥冷,很冷,下利清谷,脾肾阳虚。而且脉不仅仅是沉,脉微欲绝。这个时候要回阳救逆,先温其里,后攻其表。一般情况先治表,但遇到像阳气浮越要脱,那你先要回阳救逆,如果再行散的话,加重阳虚欲脱,阴盛格阳的这种可能性。这是使用注意。

随证加减


阳虚又见气虚甚者,加黄耆、人参。
兼咳嗽者,加半夏、杏仁。
兼湿滞经络,加苍朮、独活。

阳虚又见气虚甚者,加黄耆、人参。这个是多见的情况。在《伤寒论》时代,气候很冷,非常强调阳,温阳气,化津液。益气的运用,宋以后用的更多,所以后来的,包括后面要讲的再造散这类,都是不仅用附子,还要加参、耆。为什么呢?既然内在阳虚,内生之寒温必兼补,要温补结合。虽然有外来之寒,麻黄、附子相配,外来之寒,温必兼散,但是心肾阳虚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寒要温补结合。所以多加黄耆、人参。 这类证兼咳嗽,肺气不宣,可以结合化痰降逆,半夏、杏仁一类的。

湿阻经络,那就是说,既有阳虚,又感受外寒,外寒风寒又夹湿,反映出外来风寒湿,一般来说,会引发痹证,要注意除湿止痛。既要散风寒,又要除湿止痛。这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2# 沙发
发表于 2018-4-5 07:1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透彻清晰明了,值得收藏。顺便问一下,半夏能与附子同用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板凳
发表于 2018-4-5 10: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麻附辛,治少阴病一个很好的方子。
4
发表于 2018-4-5 19:07 | 只看该作者
zuohc1976 发表于 2018-04-05 19:07:00
很好,透彻清晰明了,值得收藏。顺便问一下,半夏能与附子同用吗? ...

在临床中半夏,附子可同用,以仲圣的附子粳米汤为例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18: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