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士懋:患者看疗效,中医师看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3-28 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李士懋:中医疗效不能只停留在经验上

《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而张仲景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的巍峨大厦,使医经与经方水***融,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欲登堂入室,就必须悟透中医理论,而且——疗效是硬道理。

中医若想提高疗效,不能停留在经验医学上。中医的传承,除做人、医德方面外,专业方面有三个层次:一是传承思辨体系,一是传承学术思想,一是传承临床经验,三者皆很重要,但有上中下之分。上者,乃思辨体系,此即授人以渔。停留在经验医学上的疗效,必然是低层次的,所以,临床中关键要有高层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中医的优势,首先在于它的理论。

溯本求源方可驾驭百病

无论哪个学科的学术必须有理论体系作支撑、指导,才能不断进步,中医也不例外。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体系的第一个字即是辨,《伤寒论》每篇标题的第一个字也是辨,此大有深意。中医为什么要辨,辨什么,怎么辨,辨的目的是什么,辨的理论指导是什么,辨的依据是什么,辨的标准是什么等,皆须明确。

辨证论治是指导每个医生如何治疗疾病、如何提高疗效的核心理论,但恰恰在这一核心特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究竟如何辨证论治,有人说抓主症,有人说抓要素,有人说方证相应……我认为应溯本求源,本即经典,源在临床。只有苦读经典,认真去领悟经典,用它去指导临床,不断从临床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中医才能不断发展。几千年来,中医就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

临床中,我们能明确中医病名以及西医病名固然好,可是在不能明确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时,中医能不能治?只要明确了是什么证,照样可治。而证不明确,即使知道了中医和西医病名,仍然无法治。以脾虚证为例,几乎所有内外妇儿各科各病都存在着脾虚证,只要脾虚证诊断明确,就可以驾驭内外妇儿百病。

让中医人信中医爱中医

何谓中医的正确道路?凡以平脉辨证思辨体系指导临床实践者,即为中医的正确道路。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孰优孰劣?衡量的标准就是平脉辨证。如今,各种学说、论文、著作、成果铺天盖地,孰是孰非?判断的标准依然是平脉辨证。中医辨的是证,治的是证,而脉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灵魂。

中医的历次重大发展都源于对急症的突破。中医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我们应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正确引导中医的方向、道路以提升疗效,发扬祖国医学首先在急症领域的作用。道路对了,事半功倍;道路错了,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走上歧途。

现在面临着这样一个歧途问题,中医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为什么这样讲呢?虽然国家重视、形势大好,但中医队伍本身面临着学术异化、学术萎缩和学术混乱的危机。人才流失,中医如何发展?国家为什么给中医评国医**,而西医不评呢?显然是国家对中医予以支持和鼓励,因为中医是弱势学科。中医为何沦落为弱势学科?是中医学科体系不行吗?非也。主要是后人未能把中医的精髓传承好,致使一些中医老前辈奋笔疾呼“中医要姓中”。

1956年,我作为北京中医学院第一届的大学生,伴随着中医改革的道路近60年。我认为中医要强大,不是[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或学术管理部门下达一个文件就能解决,要将学术真正扭转过来,要溯本求源,从经典上下功夫,引导全体中医人员、各民族从事急症人员能够走向正确的道路,这应是学会当仁不让的责任和义务。

中医同仁要坚定方向,要有信心,要有学术自信。信心从哪儿来?真正体会到中医理论的价值及它在临床的疗效,中医人才能相信它、热爱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3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