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目诊之五轮八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五轮八廓
中国古代医家阐述眼与脏腑相互关系并指导诊治眼病的两种学说。五轮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的合称 。它将眼由外向内划为5个部分 ,分属于不同的脏腑 ,胞睑为肉轮属脾胃,两眦血络为血轮属心与小肠,白睛为气轮属肺与大肠,黑睛为风轮属肝、胆, 瞳孔为水轮属肾与膀胱。从而把眼局部与脏腑统一成为一个整体,藉以说明眼的生理 、病理现象,指导眼部的辨证论治。如肉轮疾患多与脾胃病变有关;血轮疾患多与心、小肠病变有关;气轮疾患多与肺 、大肠病变有关;风轮疾患多与肝、胆病变有关;水轮疾患多与肾、膀胱病变有关。因此,在临床上可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来推断相应脏腑的内在病变。五轮学说 应用虽然普遍 ,但不宜生搬硬套 。八廓是中医眼科在外眼划分的8个部位 ,历代命名繁多,一般多用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或八卦名称来命名。即天(乾)廓、地(坤)廓 、风(巽)廓 、雷(震)廓 、泽(兑)廓、山(艮)廓 、火(离)廓 、水(坎)廓 。至于八廓的位置,内应脏腑以及临床意义等,历代各家说法不一。因此 ,其临床应用远不及五轮学说普遍。
2正文编辑
中国古代医家阐述眼与脏腑相互关系,并指导诊治眼病的两种学说。分别由五行、八卦说衍化而来。五轮指风轮、气轮、肉轮、血轮、水轮,是将眼划分为五个部位,分属于不同的脏腑,从而把眼局部与脏腑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用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眼病的辨证论治。八廓是将白睛按八卦的部位划出八个不同的方位,而后各隶属于六腑、心包和命门。 当眼睛发病时,可通过观察白睛呈现的血脉丝络的方位及其色泽、粗细、多寡等,为眼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五轮与八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一般通称为五轮八 廓。这两种学说在过去对中医眼科曾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推移,五轮在临床上尚有某种参考意义,而八廓则因历代医家在部位划分、脏腑分属上极不统一, 而且相互矛盾,很难指导临床,故已很少应用。
3五轮编辑
五轮图五轮图   在现存医籍中以宋代《太平圣惠方》的记载为最早。历代多数医家认为其理论依据源于《灵枢·大惑论》,论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 之窠为眼,……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指出了眼的各个部位与脏腑的内在联系。在分属关系上,历代虽有差异,但大体是一致的,即胞睑属脾胃为肉轮,内外两 眦属心和小肠为血轮,白睛属肺和大肠为气轮,黑睛属肝胆为风轮,瞳神属肾与膀胱为水轮,合称五轮(图1)。所谓轮者乃比喻眼睛圆而转动似车轮之意。五轮之 说的实用价值是强调眼与脏腑密不可分,轮之有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在临床上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的内蕴病变,因而对眼病的辨证深入了一 步。然而五轮之说不足之处难免明显。例如白睛发黄,病位虽在气轮,而病之本不在肺,多系脾胃湿热蕴蒸所致。再如水轮病变,绝非皆用补肾之剂所能包治。故临 证之际既要详查眼之五轮,又不可拘泥于五轮,而应从整体出发,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借助各方面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八廓 指水廓、风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泽廓、山廓(图2)。“廓”取城廓护卫之意。首见于宋元间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所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 集》,但无形又无位,即尚未配有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与八位(天水山雷风火地泽)。直到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才为八廓配上了八卦与八位。明代以 后,八廓在名称、配属和配位上,一直混乱无章,除天、风、火、地四廓说法一致外,其他均有分歧,特别是山廓就有五种不同的说法。至于八廓的部位在《世医得 效方》、《银海精微》、《审视瑶函》、《医宗金鉴》、《银海指南》、《医学入门》六本书中也不相同。而八廓的实用价值,在一些推崇八廓的眼科著作中,也很难找到实际应用的例子。
4八廓编辑
八廓图八廓图 八廓是对五轮的补充,以期更全面的将眼科各部和脏腑进行联系。在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次提及八廓这一名称。在《仁斋直指方论》中亦载有八廓内容,并有了关泉、养化等八种廓名,并分别与小肠、三焦等脏腑联系,但此时尚处于有名无位的初级阶段。
金元时期,中医眼科随着整个中医学术界的活跃,也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此时还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眼科专著。如《银 海精微》,旧提孙思邈撰,现经考证多认为成书于元末,因道家称眼为“银海”故有此名。书中强调“目为五脏之精华”,对五轮八廓学说非常重视。书中对五轮的 名称、部位、脏腑归属三者关系做了详细的论述,将五轮学说最终确定下来,并为后世眼科所宗。书中还进一步发展了宋代眼科72证的说法,列举了80种不同的 目疾,并逐一附图,以说明其病位、症状。同时也首次将五轮学说初步融合于这80种目疾当中,用于分析病机,指导治疗。
八廓理论的演变较五轮学说更为复杂,其眼部部位与脏腑分属,各书中记载差异很大。至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将八廓 在眼中划分出一定的部位,配属于相应的脏腑,并以八卦中天、水、山、雷、风、火、地、泽为八廓命名。《银海精微》则大体沿用《世医得效方》命名与脏腑方位 配属,并有初步运用的例证。“天廓属大肠,传送,肺金,乾卦。火廓属心,抱阳,命门经,离卦。地廓属脾胃,水谷之海,坤卦。水廓属肾经,会阴,坎卦。山廓 属胆经,清净,艮卦。风廓属肝经,养化,巽卦。雷廓属心,小肠经,关泉,震卦。泽廓属膀胱经,津液,兑卦(《银海精微·八廓图式》)
五轮八廓学说作为眼科独特的辨证理论,经多次演变后,最终于元代定型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尤其是五轮学说,已成为中医目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直沿用至今。[1]

2# 沙发
发表于 2017-12-12 20:48 | 只看该作者
五轮八廓学说作为眼科独特的辨证理论,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尤其是五轮学说,已成为中医目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直沿用至今。
长知识了,谢谢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02: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