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14|回复: 0

[经验交流] 首发症状为腹痛,最终诊断竟是白血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病因众多,涉及多个系统疾病,笔者曾接诊过1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现分享出来,以丰富大家对腹痛患者的认识。


✎病例摘要
一般资料:患者,男,17岁,学生。


主诉:腹痛1月余,伴发热1周,加重1天。


病史: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部疼痛,呈间断性胀痛,程度可忍受。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间有干咳、乏力,偶有鼻衄,无咽痛、恶心、呕吐、腹泻、黑便,有排气。1天前不慎摔倒后,右腹部疼痛加重,改变**及自行口服止痛药症状未缓解,于我院急诊外科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神清,精神差,贫血貌,血压101/54mmHg,心律90次/分,体温39.4℃,呼吸2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右腹尤甚,墨菲氏征阴性,肝脾未及,肝区、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GB)44g/L,血小板(PLT)14×109/L,血小板压积1.57ng/ml,C反应蛋白52mg/ml,肝肾功能、淀粉酶、脂肪酶、尿常规、凝血、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大便潜血阳性。腹部B超提示肝脏增大,脾大,右下腹肠管结构紊乱,肠壁增厚,部分阶段不除外肠套叠。


初步诊断:1.急性腹膜炎;2.肠套叠?3.贫血;4.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


诊疗经过:因患者病情危重转入急诊抢救室,并予以禁食水、胃肠减压、抗感染、输红细胞和血小板等对症治疗。继续完善腹部增强CT提示盲肠及升结肠肠壁广泛增厚水肿,暂无坏死、穿孔及梗阻征象;血管CT、肿瘤常规、结核、病毒、免疫等检查未见异常,请外科医生会诊后表示手术风险大,建议内科保守治疗。


如何得出正确诊断?


结合此患者的症状、体征、初步检查结果,可以基本排除肝胆道胰腺系统疾病、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泌尿系结石可能,但我还进行了以下鉴别:


1.感染性肠炎:早期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等腹膜**症状,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或有毒素颗粒出现,当腹腔内积液增多时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此患者虽有急性腹膜炎体征、发热,但检查细菌、病毒、结核等感染指标均无异常,且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故可排除。


2.缺血性肠病:可见间歇性腹痛、便血、发热等,可通过D-二聚体水平来评估是否有血栓及栓塞。腹平片可见指压痕征;腹部CT可见肠系膜上动脉不显影、腔内充盈缺损,有条件者还可做动脉造影。此患者血管CT未见明显异常,暂不考虑缺血性肠病。


3.原发性胃肠恶性肿瘤: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结果,且内镜下的常规活组织检查(活检)因组织块小、取材部位浅或变压、变形等影响,导致阳性率低,往往需要多部位活检才能确诊。此患者年龄小,肿瘤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故暂不考虑该诊断。


诊疗至此,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因此我再次回顾病情:患者以腹痛、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腹痛明显,血常规提示两系明显降低,影像学检查也无急腹症征象,此时应考虑此患者有无血液病的可能。


故建议患者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查,结果提示原始细胞占74%。面对此结果,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进一步做了骨髓穿刺+活检,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且胶囊内镜下可见全段小肠多发溃疡。最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肠浸润,遂转入专科进一步治疗。


ALL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感染、出血及白细胞浸润,急性白血病患者甚至整个消化道均可受到浸润,以胃、小肠较为显著;胃肠道还可形成结节、溃疡、坏死及出血,以黏膜及黏膜下层为主,有时可发生黏膜剥脱和假膜形成,病变肠段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坏死、穿孔。


正是由于ALL的临床表现与临床常见疾病的表现相似,所以往往在患者首诊时,很多医生没有考虑到该疾病,从而导致治疗不佳,甚者耽误治疗时机。


如何接诊腹痛患者?


腹痛常可涉及内、外、妇等多个学科,且腹痛患者多数初次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因此,接诊医生能否结合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发散临床思维,最终做出正确的诊断很重要。


如上例患者,当遇到以发热、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血常规异常的,应除外有无血液相关疾病,并及时完善白细胞分类,必要时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以确诊。对于本机构诊断困难,检查条件受限者,应及时请上级医院进行会诊或直接上转,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接诊腹痛患者时,我们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病情是否稳定,如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等一般情况,评估患者对睁眼、言语、运动等的反应性,并估计大脑、四肢的血流灌注,有无意识障碍、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


通过记录和回顾这些生命体征,我们再进一步寻找腹部体征,如压痛、反跳痛、板状腹、搏动性包块等,还可进行直肠指检,以明确有无出血,排除直肠癌、内外痔等疾病。对于病情严重者,我们应及时给予床旁超声以明确有无主动脉瘤、夹层、腹腔积液等;对病情不稳定者,应采取紧急措施稳定病情。


其次,我们应先排出需要急诊外科手术的患者,如伴有搏动性包块、休克者。须注意,若腹痛同时伴有低血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很有可能存在危及生命的腹腔病变,接诊医生应判断是否需要外科医生会诊及需要手术的可能性。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我们应根据患者的病史特点再次评估病情。此时,能否全面收集病史尤其重要,包括发病诱因、疼痛类型、部位、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伴随症状等,还有腹部检查的“视、听、叩、触”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


这里特别说一点,现在很多医生都是以“抽血+检查”的固定模式来诊察疾病,往往忽视了查体的重要性。举一个例子:


一女学生,18岁,自诉“右下腹痛20小时”,腹部查体见腹部平坦,腹肌稍紧张,右下腹及小腹部有深压痛,可疑性反跳痛。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5%,无腹泻、发热,且患者是学生,无性生活史,月经规律正常。


接诊医生考虑急性阑尾炎可能,予抗生素治疗,但腹痛未缓解。再次查体时发现移动性浊音弱阳性,B超检查提示腹腔积液。予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不凝血。最后请妇科会诊,并手术证实为黄体破裂出血。


这个例子说明,详细查体是确诊不可或缺的一步。


对于病因、诊断尚不明确的腹痛患者,再次行腹部检查时应评估腹痛的程度和变化情况,并在确保患者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及早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在上转之前,建议此类患者应禁食水,并开放静脉通道补液,及早纠正血容量不足。


此外,可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疼痛,有研究显示,给予急性腹痛患者镇痛药物后,并不影响医师对急性外科情况的判断,且弥漫性压痛有可能转为局限性并形成包块,而容易被触诊。


另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控制呕吐、留置胃管等处理,避免剧烈呕吐引起贲门撕裂等;但在病因未明时,不建议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除非患者出现高热、寒颤等全身感染表现,以免掩盖病情,造成严重并发症。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曾说过:“思维的危机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危机”,在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基层医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加强正确临床思维的培养,开阔视野;在日常的接诊工作中,也应该积极思考,总结经验,提高诊疗能力,为基层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原文刊登于《基层医院·医师在线》杂志第306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8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