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62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九八二年國家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規劃
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
傷寒論校注
主編 劉渡舟
副主編 錢超塵
編寫(按姓氏筆劃爲序)
    毛雨澤 郝萬山 孫志潔 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審定 裘沛然 李培生 歐陽錡 湯萬春
内容提要
    《傷寒論》系漢張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經典著作,爲歷代習醫者必讀之書。但該書年代久遠,文字古朴,爲便於讀者習研,特編本書,名曰《傷寒論校注》。
    本書以明趙開美摹宋刻本爲底本校注而成。全書共十卷。卷一爲辨脉法、平脉法;卷二爲傷寒例、辨痓濕暍病脉證、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經病脉證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亂、陰陽易及汗吐下諸可諸不可脉證并治。每卷各專論均有“提要”,鈎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條設“校注”對原文逐條進行校注,正字形,辨訛誤,明字音,釋辭句,訓詁解難。設“按語”,對原文探微索奥,闡發新義。正文前附“校注説明”介紹本書版本和校勘方法;書末附有“校注後記”,文獻豐富,考證翔實,盡其理致,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既保持了宋本《傷寒論》原貌,又體現了近代學者研究《傷寒論》的新成就,是目前學習研究《傷寒論》的最佳版本。
重刊
    《中醫古籍整理叢書》是我社1982年爲落實[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下,組織全國知名中醫專家和學者,歷經近10年時間編撰完成。這是一次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品質最好的中醫古籍整理,是中醫理論研究和中醫文獻研究成果的全面總結。本叢書出版後,《神農本草經輯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黃帝内經素問校注》《黃帝内經素問語譯》《傷寒論校注》《傷寒論語譯》等分别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本次所選整理書目,涵蓋面廣,多爲歷代醫家所推崇,向被尊爲必讀經典著作。特别是在《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中《黃帝内經素問校注》《傷寒論校注》等重點中醫古籍整理出版,集中反映了當代中醫文獻理論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在中醫學術潑展的歷史長河中,將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30年過去了,這些著作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在中醫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的著作多成於他們的垂暮之年,是他們畢生孜孜以求、嘔心瀝血研究所得,不僅反映了他們較高的中醫文獻水準,也體現了他們畢生所學和臨床經驗之精華。諸位先賢治學嚴謹,厚積薄發,引用文獻,豐富翔實,訓詁解難,校勘嚴謹,探微索奥,注釋精當,所述按語,彰顯大家功底,是不可多得的傳世之作。
    中醫古籍浩如煙海,内容廣博,年代久遠,版本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中,散佚、缺殘、衍誤等爲古籍的研究整理帶來很大困難。《中醫古籍整理叢書》,作爲國家項目,得到了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不僅爲組織工作的賨施和科研經費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援,而且爲珍本、善本版本的調閲、複製、使用等創造了便利條件。因此,本叢書的版本價值和文獻價值隨着時間的推移曰益凸顯。爲保持原書原貌,我們只作了版式調整,原繁體字豎排(校注本),現改爲繁體字橫排,以適應讀者閲讀習慣。
    由于原版書出版時間已久,圖書市場上今已很難見到,部分著作甚至已成爲中醫讀者的收藏珍品。爲便於讀者研習,我社決定精選部分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名家名著,編爲《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出版,以饗讀者。
人民衛生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三月
出版者的话
    根據[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加强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以及衛生部一九八二年制定的《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要求,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領導下,我社在組織中醫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依據最佳版本整理古醫籍的同時,委托十一位著名中醫專家,用了七八年時間,對規劃内《黄帝内經素問》等十一部重點中醫古籍,分工進行整理研究,最後編著成校注本十種、語譯本八種、輯校本一種,即《黄帝内經素問校注》、《黄帝内經素問語譯》、《靈樞經校注》、《靈樞經語譯》、《傷寒論校注》、《傷寒論語譯》、《金匱要略校注》、《金匱要略語譯》、《難經校注》、《難經語譯》、《脈經校注》、《脈經語譯》、《中藏經校注》、《中藏經語譯》、《黄帝内經太素校注》、《黄帝内經太素語譯》、《針灸甲乙經校注》、《諸病源候論校注》、《神農本草經輯注》等十九種著作,并列入衛生部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獻研究方面的科研課題。
    在整理研究過程中,從全國聘請與各部著作有關的中醫專家、學者參加了論證和審定,以期在保持原書原貌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中醫學理論研究和文史研究的新成果,使其成爲研究重點中醫古籍的專著,反应當代學術研究的水平。因此,本書的出版,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然而,歷代中醫古籍的内容是極其廣博的,距今的年代是極其久遠的,有些内容雖然經過研究,但目前尚無定論或作出解釋,有待今後深入研究。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一九[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二月
校注説明
    《傷寒論》是漢末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撰著的一部偉大的醫學經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藥有機地融滙在一起,在六經分證的基礎上,創立了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和辨證方法,爲祖國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千七百多年來,《傷寒論》一直有效地指導着中醫學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它不但對中醫學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有着巨大的影響。
    本書原名《傷寒雜病論》,撰畢後,大約没過多長時間,這部著作就開始散亂了。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曾對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編纂成《傷寒論》,才使得這部不朽的醫學著作流傳下來。從王叔和整理以後,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零六五年)在朝廷的領導下對它再加整理校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長歲月裹,《傷寒論》曾被廣泛傳抄,因此出現了多種傳本。這種情形,在《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裏已有所反应。《傷寒論》傳本的歧出,不利於醫家的研習和使用,也不利於中醫學的發展,因此急需對《傷寒論》加以整理和校勘。於是在北宋治平年間,朝廷命林億、孫奇等人對《傷寒論》加以校勘。這部經過北宋[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認可的《傷寒論》校定本,在治平二年校勘完畢,先後刻成大小兩種字體的本子頒行,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宋本《傷寒論》的簡單來歷。宋本《傷寒論》的出現,在《傷寒論》的發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宋本《傷寒論》的校訖和頒行,結束了自王叔和以來八百年的傳本歧出、經文訛衍倒奪時有出現的混亂局面,從此我國才有一個官定的《傷寒論》標準本。自北宋治平二年到現在,又過了九百多年,宋本《傷寒論》以它隽美的刊刻、整齊的版式、精審的校勘而被無數校勘家和收藏家視爲無上珍品。
    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著名藏書家和校讎家趙開美獲得了一部原刊小字本《傷寒論》,他採用摹刻的方法把它刻印下來,收在他輯刻的《仲景全書》中。北宋原刻小字本《傷寒論》雖然早已失傳,但趙開美輯刻的《仲景全書》還有五部流傳下來,其中的《傷寒論》,從字體、版式,到墨色的濃淡,都保存了宋本《傷寒論》的原貌。目前,《仲景全書》中的《傷寒論》已成人間難得的瑰寳。我們這次校注和整理《傷寒論》所採用的底本,是北京國家圖書館收藏的《仲景全書·傷寒論》縮微膠卷本(據臺灣本拍攝)。過去有一些注釋家曾採用趙開美《仲景全書》中的《傷寒論》作爲底本進行校注,大都只取其中三陰三陽篇進行註釋闡發,對於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暍脈證并治及諸可諸不可等篇,均予删去。所以,許多讀者看到的并不是《仲景全書》中的全本《傷寒論》,而是節本《傷寒論》。我們這次整理研究《傷寒論》,抱着對底本極爲忠實的態度,不加删裁,以使廣大讀者看到趙開美摹刻的宋本《傷寒論》的全文。目前,學術界對辨脉平脉傷寒例篇及諸可諸不可諸篇聚訟不已,我們認爲,從整理古籍這個特定角度出發,對這部分文字必須加以保留,這對於全面研究《傷寒論》是很有意義的。
    本次校注所採用的主校本、參校本如下:
    《金匱玉函經》(簡稱《玉函》),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公元一七一六年)上海陳氏起秀堂刻本影印本;《註解傷寒論》,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一五四四年)汪濟川刊本;《金匱要略》,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刊古今醫統正脉本;《脈經》,一九五六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元廣勤書堂刊本影印本;《千金要方》(簡稱《千金》)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一八四九年江户醫學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千金翼方》(簡稱《千金翼》)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一八四九年江户醫學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外臺秘要》(簡稱《外臺》)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經居餘堂本影印本、《敦煌殘卷·傷寒論》復制件等。此外在校勘過程中,尚參閲了《太平聖惠方》、丹波元簡《傷寒論輯義》及陸淵雷《傷寒論今釋》等。
    這次校注《傷寒論》,有幾個問題需加説明。
    根據衛生部中醫司原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制定的《中醫古籍校注通則》的要求,重點中醫古籍的校注本包括五項内容,即提要、按語、校勘、注釋和校注後記。《傷寒論》校注本是這樣處理上述五個問題的:
    提要。提要是對有關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趙刻宋本《傷寒論》分爲十卷二十二篇,每篇寫一提要。讀者根據提要,可以掌握每篇的宏綱大旨。
    按語。按語的作用在於揭示有關條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或解釋歧義,或指出其臨床價值等,從而予人以啓迪。我們深深感到,這部分内容十分難寫。自成無己以來治《傷寒論》者不下數百家,幾乎每家都對《傷寒論》的條文發表過如同按語一類的意見,又由于注家對原文理解的深度不一,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見解也往往有不少差異,有時還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看法。我們在寫按語的時候,曾認真研究了前人和時賢的重要論著,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又注意在博採各家之長的同時而斷以己意。全書共寫按語三百三十餘條,把這些按語聯繋起來看,基本上可以反应我們對《傷寒論》的理解和主要觀點。按語寫在有關條文的後面,但不是每條必按,而是當按則按,有時則在幾個條文之後寫一個按語,以反应這幾個條文的内在聯繋。從辨不可發汗,到辨發汗吐下後共八篇,其中許多條文與前面三陰三陽篇是重複的,因此,這八篇的按語校注較少,可參看三陰三陽篇有關按語及校注。
    校勘。我們採取的主要校勘方法與原則是:
    1.凡需校勘的字句,皆於其右下角加註序號,序號外括以方括號。校語寫在相應的序號下。
    2.趙刻宋本《傷寒論》是目前最好的《傷寒論》傳本,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我們除了直接改正了其中明顯的錯字以外,其餘文字,一律不加改動。改正了的訛字,在校注後記中已作了説明。
    3.凡底本與校本不同而底本又不誤的,我們採取了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校本的字詞具有較大校勘價值的,一般均加收録寫出校語。例本書卷三:“發汗後惡寒者,虚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下出一序碼,寫了如下校語:《玉函》卷二、《脈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氣湯”。又如本書卷四:“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我們在“實”字下出一序碼,寫了如下校語:《玉函》卷二、《脈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虚實”。寫出這些校語,當然不意味着校本一定對而底本一定有誤,但是校本中的這些文字對讀者確有很大啓發。另一種是對校本中没有什麽校勘價值的某些字詞及某些虚詞,一般不加校勘,以免煩瑣。
4.對某些必須作出選擇和判斷的校勘,我們在認真研究原文和參考各家之説的基礎上,慎重地加一“是”字表明我們的取捨和判斷。例如太陽上篇桂枝加葛根湯方有“麻黄”,但是根據方意和前人的意見,本方是不當有麻黄的,於是我們在“麻黄”條下寫道:“《玉函》卷七無。是。”又比如太陽上篇芍藥甘草湯方作“白芍藥”,但是在張仲景時代,芍藥入藥,尚未區分赤白,因此我們考慮“白”字可能出於後人增益,所以在“白”字條下寫了如下校語“《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七無。是。”
    5.北宋林億、孫奇等人對《傷寒論》的校勘,作了許多工作,但限於當時的校勘體例,校語多寫作“一作某”、“一云某”,而不寫出自何書。本次校勘對宋臣所出校語一一加以核對,并大都找出宋臣引文出處。如卷一辨脈法:“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林億等在“陽氣衰也”下加注説:“一云陰氣。”究竟哪一校本寫作“陰氣”,他没有説,我們在《千金》和《太平聖惠方》裹找到了“陰氣”的出處,并寫了如下校語:“《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聖惠方》卷八作‘陰氣’。是。”考察宋臣校勘用書,對於研究《傷寒論》的不同傳本和它在歷史上發生的影響,以及對我們這次校勘工作,都有許多啓發。
    6.明趙開美摹刻宋本《傷寒論》時,把不少俗體字也沿襲下來。如陰作隂、怪作恠、微作㣲等,當然書中的俗體字不止以上這幾個。我們把書中的俗體字都改成現在通行的規範繁體字,未出注説明,以免繁冗。
    7.本書中“鞕”字,《脉經》、《千金冀方》、《玉函》、《敦煌殘卷》均作“堅”,因“鞕”字出現頻率甚高,校不勝校,故僅在本書首見處辨脈法出注説明“下同”,後見則略之。
    8.校勘與標點有密切關係。《仲景全書·傷寒論》採用的是圈點斷句法,即古人在自己誦讀的時候,在他認爲需要略作語氣停頓的地方加上一個“〇”。這種方法很容易把句子弄得支離破碎,而且帶有斷句者個人的主觀随意性,我們認爲給《傷寒論》加上準確的標點符號,改變目前《傷寒論》標點混亂的情況,是有重要意義的。我們這次在給《傷寒論》加標點時,曾參考了前人的圈點法,也參考了當代許多使用新式標點的著作,在此基礎上,重新加了標點符號。但有的句子倒底應該加什麽標點才合適,學術界一直存在分歧。如太陽上篇:“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癎,時痸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火熏之”後面是加句號好,還是加逗號好,或是加句號逗號都可以,歷來都存在分歧。我們把“若火熏之”一句看作是對症狀的描寫,句意到此已告一小段落,所以加了句號。有的學者認爲“若火熏之”説的是誤治之法,所以這句話的後面應該用逗號。現在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引起讀者的注意。
    9.底本目録各篇末無“第一、第二……第二十二”序數,今據正文補,不另出校注記。
    注釋。注釋以解釋詞義爲主,同時給較冷僻的字或容易讀錯的字加注漢語拼音和同音字。解釋詞義力求簡明,適當舉出書證以證明我們所作出的詞義訓詁是有根據的。書證都核對了原書,使用的都是第一手資料。
    校注後記。我們原寫了近六萬字校注後記,分八個專題較系統地考證《傷寒論》。這八個專題的題目是:(1)宋臣校定《傷寒論》等重要醫籍之鳥瞰;(2)北宋校定《傷寒論》所據底本考;(3)北宋校定本《傷寒論》從宋至今流傳簡史考;(4)《金匱玉函經》源流四考;(5)《傷寒論》小目考;(6)序例及諸可諸不可概説;(7)《傷寒條辨》《尚論》未復仲景原書概説;(8)《傷寒論》校勘訓詁史略。由于文字較長,今只保留(5)(6)兩部分,以從簡約。另撰寫“底本與校本”、“校勘與注釋”兩節。校注後記與校注説明兩部分前後呼應,詳略互補,讀者可結合參閲。
    我們的校注工作,從始至終都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中醫學院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關懷,也得到了全國許多專家學者的指導與幫助。這部著作也同樣凝聚着他們的大量心血。我們謹向這些支持、指導和幫助我們的同志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校注小組的全體同志,爲整理這部不朽的古典醫籍,曾對撰寫的初稿逐篇討論,反復修改,真可以説是恪盡職守,竭盡努力了。但由于水平所限,缺點不足之處,以及見仁見智之處,肯定是存在的。爲了實現“振興中醫”這個共同目標,我們衷心地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寳貴意見。
校注者 劉渡舟 錢超塵
毛雨澤 郝萬山
孫志潔 裴永清
一九[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二月二十五日
2# 沙发
发表于 2017-3-8 17:36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二)

刻仲景全書序
    歲乙未〔1〕,吾邑疫厲大作,予家臧獲〔2〕率六七就枕席。吾吳和緩明卿沈君南昉在海虞〔3〕,藉其力而起死亡殆徧,予家得大造〔4〕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術而若斯之神,因詢之。君曰:“予豈探龍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神斯也哉?特于仲景之《傷寒論》窺一斑兩斑耳!”予曰:“吾聞是書于家大夫之日久矣,而書肆間絶不可得。”君曰:“予誠有之。”予讀而知其爲成無己所解之書也。然而魚亥〔5〕不可正,句讀不可離矣。已而購得數本,字爲之正,句爲
注〔1〕歲乙未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年。
  〔2〕臧獲奴婢的賤稱。《方言》卷三:“臧、甬、侮、獲,奴婢賤稱也。荆淮海岱雜齊之間,駡奴曰臧,駡婢曰獲。燕之北鄙凡民男而聱婢謂之臧,女而婦奴謂之獲,亡奴謂之臧,亡婢謂之獲。皆異方駡奴婢之醜稱也。”
  〔3〕海虞地名,故城在今江蘇常熟縣東,晉置,隋併人常熟縣。趙開美故籍。
  〔4〕大造大功,大成就,後亦稱極大關懷、大恩大惠爲大造。《南史·袁湛傳》附馬仙埤:“蒙大造之恩,未獲上報。”
  〔5〕魚亥 魯魚亥豕的省稱,指文字形近而傳寫訛誤。《抱樸子·遐覧》:“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虚成虎。”
之離,補其脱略,訂其舛錯。沈君曰:“是可謂完書,仲景之忠臣也。”予謝不敏。先大夫命之:“爾其板行,斯以惠厥同胞。”不肖孤曰:“唯唯。”沈君曰:“《金匱要略》,仲景治雜證之秘也,盍并刻之,以見古人攻擊補瀉緩急調停之心法。”先大夫曰:“小子識之!”不肖孤曰:“敬哉。既合刻,則名何從?”先大夫曰:“可哉,命之名《仲景全書》。”既刻已,復得宋板《傷寒論》焉。予曩〔1〕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書,不啻拱璧,轉卷間而後知成之荒也,因復并刻之,所以承先大夫之志歟。又故紙中檢得《傷寒類證》三卷,所以櫽括〔2〕仲景之書,去其煩而歸之簡,聚其散而彙之一。其于病證脈方,若標月指之明且盡,仲景之法,于是粲然無遺矣,乃并附於後。予因是哀夫世之人,向故不得盡命而死也。夫仲景殫心思於軒岐,辨證候於絲髪,著爲百十二方,以全民命。斯何其仁且愛,而躋一世於仁壽之域也!乃今之業醫者,舍本逐末,超者曰東垣,局者曰丹溪已矣;而最稱高識者,則《玉機微義》是宗,若《素問》、若《靈樞》、若《玄珠密語》,則嗒焉茫乎而不知旨歸。而語之以張仲景、劉河間,幾不能知其人與世代,猶靦然曰:“吾能已病足矣,奚高遠之是務?”且於今之讀軒岐書者必加誚曰:“是夫也,徒讀父書耳,不知兵變已。”夫不知變者,世誠有
注〔1〕曩(nǎng攮) 從前。
  〔2〕櫽括 就原有文章的内容、情節,加以剪裁或概括。劉勰《文心雕龍·鎔裁》:“蹊要所司,職在鎔裁,櫽括情理,矯揉文采也。”
之,以其變之難通而遂棄之者,是猶食而咽也,去食以求養生者哉,必且不然矣。則今日是書之刻,烏知不爲肉食者大嗤乎!説者謂:“陸宣公逹而以奏疏醫天下,窮而聚方書以醫萬民,吾子固悠然有世思哉。”予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先大夫固嘗以奏疏醫父子之倫,醫朋黨之漸,醫東南之民瘼〔1〕;以直言敢諌,醫諂諛者之膏肓,故躓之日多,達之日少。而是書之刻也,其先大夫宣公之志與?今先大夫殁,垂四年而書成,先大夫處江湖退憂之心,蓋與居廟堂進憂之心同一無窮矣。”客曰:“子實爲之,而以爲先公之志,殆所謂善則稱親與?”不肖孤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
萬曆己亥三月穀旦海虞清常道人趙開美〔2〕序
注〔1〕民瘼 民間疾苦。“瘼”(mò莫),病也,此引申爲疾苦。《後漢書·循史傳》:“廣求民瘼,觀納風謡,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寬息。”
  〔2〕趙開美(1563—1624)明常熟人,號清常道人。著名藏書家。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有傳。
伤寒论序
    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倫擬。故晉皇甫謐序《甲乙緘經》云: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爲《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爲十數卷,用之多驗。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
    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録》,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奥,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餘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陶景〔1〕、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開寳〔2〕中,節度使高繼冲曾編録進上,其
注〔1〕陶景 即陶弘景,爲與葛洪、胡洽對文,略去“弘”字。陶弘景,南朝人,字通明,著《本草經集注》、《肘後百一方》等。《梁書》、《南史》有傳。
  〔2〕開寳 宋趙匡胤(太祖)年號。公元九六八年至九七六年。
文理舛錯,未嘗考正。歷代雖藏之書府,亦闕於讐校,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續被其選。以爲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今先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複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請頒行。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祕閣校理臣林億等謹上
傷寒卒病論集〔1〕
    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2〕,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3〕?卒然遭邪風之氣,嬰〔4〕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賫〔5〕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鳴呼!厥〔6〕
注〔1〕傷寒卒病論集 “卒”字誤,當作“雜”。見宋·郭雍《傷寒補亡論》卷一《傷寒名例十問》。
  〔2〕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 指秦越人治虢太子尸蹷和望齊桓侯之色診斷疾病事,見《史記·扁鵲倉公傳》。
  〔3〕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語出《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此謂人若不能保身全生,則雖逐名利,是猶無皮而冀毛之附,顯然是不能得到的。  
  〔4〕嬰 遭受。
  〔5〕賫(ji基) 持。
  〔6〕厥 其。
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爲異物,幽潛重泉,徒爲啼泣。痛夫!舉世昏达,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於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1〕紀年以來,猶未十稔〔2〕,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衆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録》并《平脈辨證》,爲《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庻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禍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决診,九候曾無髣髴;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
注〔1〕建安 東漢劉協(獻帝)年號,公元一九六年至二一六年。
  〔2〕稔(rěn忍) 年。《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不及五稔。”杜預注:“稔,而甚反,熟也,穀一熟,故爲一年。”
視死别生,實爲難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國子監准尚書禮部元祐三年八月八日符元祐三年八月七日酉時,准都省送下,當月六日勑中書省勘會下項醫書,册數重大,紙墨價高,民間難以買置,八月一日奉聖旨,令國子監别作小字雕印。内有浙路小字本者,令所屬官司校對,别無差錯,即摹印雕版,並候了日,廣行印造,只收官紙工墨本價,許民間請買,仍送諸路出賣。
奉勑如右,牒到奉行,前批八月七日未時,付禮部施行。續准禮部符元祐三年九月二十日准都省送下,當月十七日勑中書省尚書省送到國子監狀,據書庫狀,准朝旨雕印小字《傷寒論》等醫書出賣,契勘工錢,約支用五千餘貫,未委於是何官錢支給,應副使用,本監比欲依雕四子等體例,於書庫賣書錢内借支,又緣所降朝旨,候雕造了日,令只收官紙工墨本價,即别不收息,慮日後難以撥還,欲乞朝廷特賜應副上件錢數,支使候指揮尚書省勘當,欲用本監見在賣書錢,候將來成書出賣、每部只收息壹分,餘依元降指揮,奉聖旨,依國子監主者,一依勑命指揮施行。
治平二年二月四日進呈,奉聖旨鏤版施行。
    朝奉郎守太子右贊善大夫同校正醫書飛騎尉賜緋魚袋臣高保衡
    宣德郎守尚書都官員外郎同校正醫書騎都尉臣孫奇
    朝奉郎守尚書司封郎中充祕閣校理判登聞檢院護軍賜緋魚袋臣林億
    翰林學士朝散大夫給事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宗正寺修玉牒官兼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兼判祕閣祕書省同提舉集禧觀公事兼提舉校正醫書所輕車都尉汝南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賜紫金魚袋臣范鎮
    推忠協謀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柱國天水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户食實封八百户臣趙概
    推忠協謀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實封八百户臣歐陽修
    推忠協謀同德佐理功臣特進行中書侍郎兼户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上柱國廬陵郡開國公食邑七千一百户食實封二千二百户臣曾公亮
    推忠協謀同德守正佐理功臣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上柱國衛國公食邑一萬七百户食實封三千八百户臣韓琦
知兖州録事參軍監國子監書庫臣郭直卿
奉議郎國子監主簿雲騎尉臣孫準
朝奉郎行國子監丞上騎都尉賜緋魚袋臣何宗元
朝奉郎守國子司業輕車都尉賜緋魚袋臣豐稷
    朝請郎守國子司業上輕車都尉賜緋魚袋臣盛僑
    朝請大夫試國子祭酒直集賢院兼徐王府翊善護軍臣鄭穆
    中大夫守尚書右丞上輕車都尉保定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賜紫金魚袋臣胡宗愈
    中大夫守尚書左丞上護軍太原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實封二百户賜紫金魚袋臣王存
    中大夫守中書侍郎護軍彭城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一百户食實封二百户賜紫金魚袋臣劉摯
    正議大夫守門下侍郎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户食實封九百户臣孫固
    太中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上柱國高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實封五百户臣范純仁
太中大夫守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上柱國汲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九百户食實封六百户臣吕大防
醫林列傳
    張機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也,受業於同郡張伯祖,善於治療,尤精經方。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後在京師爲名醫,於當時爲上手。以宗族二百餘口,建安紀年以來,未及十稔,死者三**,而傷寒居其七,乃著“論”二十二篇,証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其文辭簡古奥雅,古今治傷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書爲諸方之祖,時人以爲扁鵲倉公無以加之,故後世稱爲醫聖。
    王叔和
    王叔和,高平人也,性度沉静,博好經方,尤精診處,洞識養生之道,深曉療病之源,采摭群論,撰成《脉經》十卷。叙陰陽表裏,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神門,條十二經二十四氣、奇經八脉、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痾,纤悉備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又次《張仲景方論》爲三十六卷,大行於世。
    成無己
    成無己,聊摄入,家世儒醫,性識明敏,記向該博,撰述傷寒,義皆前人未經道者,指在定體、分形、析証。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古今言傷寒者,祖張仲景。但因其证而用之,初未有發明其意義。成無己博極研精,深造自得,本《難》《素》《靈樞》諸書,以發明其奥,因仲景方論,以辨析其理。極表裏虚實陰陽死生之説,室藥病輕重去取加减之意,真得長沙公之旨趣。所著《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大行於世。
仲景全書目録
翻刻宋版《傷寒論》全文 1
卷第一 1
    辨脉法第一〔1〕 1
    平脉法第二 12
卷第二 24
    傷寒例第三 24
    辨痓濕暍脉證第四 34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第五 38
卷第三 53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中第六 53
卷第四 92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下第七 92
卷第五 114
    辨陽明病脉證并治第八 114
    辨少陽病脉證并治第九 137
卷第六 139
    辨太陰病脉證并治第十 139
    辨少陰病脉證并治第十一 142
    辨厥陰病脉證并治第十二 154
卷第七 167
    辨霍亂病脉證并治第十三 167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脉證并治第十四 171
    辨不可發汗病脉證并治第十五 174
    辨可發汗病脉證并治第十六 178
卷第八 192
    辨發汗後病脉證并治第十七 192
    辨不可吐第十八 203
    辨可吐第十九 204
卷第九 206
    辨不可下病脉證并治第二十 206
    辨可下病脉證并治第二十一 215
卷第十 229
    辨發汗吐下後病脉證并治第二十二 229
傷寒論後序 250
校注後記 251
附言 277
方劑索引 283
  〔1〕第一 本書“第一”至“第二十二”序號爲校注者所加。

3# 板凳
发表于 2017-3-8 17:37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三)

卷第一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億校正
明 趙開美校刻
沈  琳仝校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辨脉法第一
    提要 本篇首先闡述了辨别脉象之***:脉分陰陽。大、浮、數、動、滑,爲陽脉;沉、濇、弱、弦、微,爲陰脉,以此提出辨脉之綱。繼而列舉了陰結脉、陽結脉、浮脉、沉脉、促脉、结脉、動脉、弦脉、芤脉、革脉等諸多病脉之象及其所主之病:或在表、或在裏、或爲邪實、或爲正虚、或正虚與邪實相兼、或病在氣、或病在血、或病在藏、或病在府。並以寸口脉和趺陽脉相互對比,亦體現“握手必及足”的诊脉方法及其臨證意義。
問曰:脉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脉〔1〕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脉沉、濇、弱、弦、微〔2〕,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脉者生,陽病見陰脉者死。
  〔1〕凡脉 《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洪”字。
  〔2〕微 《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緊”字。
    按語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别陰陽。”本條即承《内經》之旨,以陰陽爲辨脉之綱。
    問曰:脉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爲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脉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鞕〔1〕,音硬下同。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1〕鞕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堅”。“鞕”(yìng硬)同“硬”,堅也。下同。高繼冲進獻本傳自隋,故避隋文帝楊堅名諱,以“鞕”字代之。
    按語 “陽結”與“陰結”,旣指脉,又指證。就脉而言,浮數皆爲陽脉,浮數相合爲陽結;沉遲皆爲陰脉,沉遲相合爲陰結。就證而言,陽结證與陰結證乃陰陽偏盛之證,陽结者,病在陽明,陰結者,病在太陰,所謂“實則陽明,虚則太陰”也。
    問曰:病有洒淅〔1〕惡寒,而復〔2〕發熱者何?答曰:陰脉不足,陽往從〔3〕之,陽脉不足,陰往乘〔4〕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陽脉浮,一作微陰脉弱者,則血虚,血虚則筋急也。其脉沉者,榮〔5〕氣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6〕,則血留不行,更〔7〕發熱而躁煩也。
  〔1〕洒淅(xiǎn xī顯吸)寒慄貌。《素問·調經論》:“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王冰注:“洒淅,寒貌也。”
  〔2〕復 反也。
  〔3〕從 隨。陽在上,陰在下,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以上就下,故曰從。
  〔4〕乘 凌也。陽在上,陰在下,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以下凌上,故曰乘。
  〔5〕榮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營”。
  〔6〕燒針 即火針,燔針。
  〔7〕更 再,又。
按語 上條言陽結、陰結邪實之脉證,本條則以寸尺之脉而論陰陽從乘之虚證。陰陽從乘之義所包甚廣,不可拘泥於句下。
脉藹藹〔1〕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一云秋脉。
  〔1〕藹藹(ǎi矮) 盛大之貌。《爾雅·釋訓》第三:“藹藹、濟濟,止也。”郭璞注:“皆賢士盛多之容止。”
    脉累累〔1〕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2〕。一云夏脉。
  〔1〕累累 强直而連連不斷貌。
  〔2〕陰結也 《玉函》卷二此條下有“脉聶聶如吹榆莢者,名曰散也。”
    脉瞥瞥〔1〕如羹上肥〔2〕者,陽氣微也。
  〔1〕瞥瞥(piē撇) 瞥通潎,虚浮貌。《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作“撇撇”。
  〔2〕羹上肥 肉汁上漂浮的脂沫。《爾雅·釋器》:“肉謂之羹”。郝懿行《義疏》:“古者名肉汁爲羹”。
    脉縈縈〔1〕如蜘蛛絲者,陽氣〔2〕衰也。一云陰氣。
  〔1〕縈縈(yíng營) 纖細貌。
  〔2〕陽氣 《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皆作“陰氣”。
    脉綿綿〔1〕如瀉漆之絶〔2〕者,亡其血也。
  〔1〕綿綿 連綿柔軟貌。
  〔2〕瀉漆之絶 謂脉來如漆汁下落的狀態,前大而後細,連綿柔軟之狀。《離騷》:“雖萎絶其何傷兮。”王逸注:“絶,落也。”
    脉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脉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1〕。一作縱。脉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脉。
  〔1〕促 《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作“縱”。
    陰陽相摶〔1〕,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脉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2〕動摇者,名日動也〔3〕。
  〔1〕摶 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今存五部皆作“摶”,與“搏”形近而訛爲“搏”,今正。
  〔2〕厥厥 動摇不定貌。
  〔3〕名曰動也 《敦煌殘卷》作“名爲動脉”。
    陽脉浮大而濡,陰脉浮大而濡,陰脉與陽脉同等者,名曰緩也。
    脉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緊者,如轉索無常〔1〕也。
  〔1〕轉索無常 謂脉來如正在絞動的繩索,緊而有力。《小爾雅·廣器》:“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常”,恒也。“無常”,謂轉動不定。
    脉弦而大,弦則爲减〔1〕,大則爲芤〔2〕,减則爲寒,芤則爲虚,寒虚相摶〔3〕,此名〔4〕爲革〔5〕,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1〕减 减少。弦爲陰,陰盛則陽虚。
  〔2〕芤 芤脉。《本草綱目》卷二六《菜·葱》:“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從孔,芤脉象之。”
  〔3〕摶 宋版《傷寒論》作“摶”,後世訛爲“搏”,今正。
  〔4〕此名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并作“脉即”。
  〔5〕革 革脉。弦而芤曰革。如按鼓皮,外堅而内空。《瀕湖脉訣》:“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爲本虚,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發戰,以脉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按語 傷寒病解有“戰汗”和“汗出”兩種形式。戰汗而解者,爲正氣本虚;直接汗出而解者,則爲正氣不虚。根據臨床觀察,汗後病有解者,亦有不解者。戰而不解者,仍可再戰,汗而不解者亦同。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發汗、若〔1〕吐、若下、若亡血,以内無〔2〕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1〕若 或。
  〔2〕無 通“亡”。
    按語 承上條又論不戰、不汗而病解之理:待正氣恢復,陰陽自和而病解,即太陽病中篇所云“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之義。
    問曰:傷寒三日,脉浮數而微,病人身〔1〕凉和者,何也?答曰:此爲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2〕汗出也;脉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1〕身 《玉函》卷二“身”下有“自”字。
  〔2〕濈(jí吉)然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和而汗出貌”。
    問曰:脉〔1〕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脉陰陽爲和平,雖劇當愈。
  〔1〕脉 診也。
    按語 寸、關、尺三部之脉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反应陰陽已趨平和,故病雖劇而當愈。
    師曰:立夏得洪〔1〕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2〕,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須〔3〕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4〕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時脉,故使然也。四時倣此。
  〔1〕洪 《敦煌殘卷》作“浮”。
  〔2〕本位 弦洪毛石之脉分别在春夏秋冬出現,即是本位脉象。因其爲四時所見的應時之脉,故其下亦稱“時脉”。
  〔3〕須 《太平聖惠方》卷八“須”下有“大”。
  〔4〕濈濈 汗出和緩暢快貌。
    按語 病得“時脉”,謂時旺之候,正氣得助,故其病易解。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按語 由病何時得而推知病在何時愈,其理在於陰陽相得而自和。然臨床中,影響病愈與否的因素甚多,不可據此條刻舟求劍,當以四診合參爲貴。
    寸口脉浮爲在表,沉爲在裹,數爲在府,遲爲在藏。假令脉遲,此爲在藏也。
    趺陽脉浮而濇,少陰脉如經〔1〕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氣實血虚也。今趺陽脉浮而濇,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虚也。以少陰脉弦而浮〔2〕一作沉。纔見,此爲調脉,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3〕膿也。《玉函》作溺。
  〔1〕如經 如常。
  〔2〕浮 《太平聖惠方》卷八、《敦煌殘卷》作“沉”。是。
  〔3〕屎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太平聖惠方》卷八作“溺”。
    按語 趺陽脉浮而濇,知下利緣于脾;太谿脉滑而數,知便膿血因于腎。此乃仲景握手必及足之诊法,以補“獨取寸口”之不逮。
    寸口脉浮而緊,浮則爲風,緊則爲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1〕,榮衛倶病,骨節煩疼〔2〕,當發其汗也。
  〔1〕榮 《玉函》卷二作“營”。
  〔2〕煩疼 劇疼、甚疼。《周禮·司隸》:“則役其煩辱之事,鄭玄注:“煩,猶劇也”。
    按語 本條論風寒傷人之病理變化與脉證特點,後世“三綱”分類之説即源于此。
    趺陽脉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脉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1〕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爲也。榮〔2〕衛内陷,其數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氣噫而除〔3〕。何以言之〔4〕?本以〔5〕數脉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6〕,大便鞕,氣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7〕,潮熱發渴,數脉當遲緩,脉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脉不時〔8〕,則生惡瘡也。
  〔1〕動 猶傷也。“傷”與”動”對舉,是“動”猶“傷”也。
  〔2〕榮 《玉函》卷二作“營”。
  〔3〕氣噫(ài噯)而除 氣機因噫氣而暢通。
  〔4〕何以言之 《玉函》卷二下有“脾脉本緩”四字。
  〔5〕本以 《玉函》卷二作“今”。
  〔6〕治 旺也。《素問·逆調論》:“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王冰注:“治者,王也。”“王”通“旺”。  '
  〔7〕殺穀 消穀,消化飲食。《爾雅·釋詁上》:“殺,克也。”引申作消化。
  〔8〕數脉不時 數脉始終不退。
    按語 本條當着眼于“跌陽脉遲而缓,胃氣如經”之義,知跌陽脉之常,便可藉以衡其變也。
    師曰:病人脉微而濇者,此爲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1〕衣;冬月盛寒,欲裸〔2〕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3〕,使〔4〕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虚冷,以陽氣内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裹,胃中煩熱,以陰氣内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脉遲濇,故知亡血也。
  〔1〕複 《太平聖惠方》卷八作“厚”。
  〔2〕裸 原作“祼”。據《註解傷寒論》卷一改。露也。
  〔3〕此醫發其汗 《敦煌殘卷》作“醫數發汗”。
  〔4〕使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令”。
    按語 本條論大汗傷陽,大下傷陰之脉證。文中“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之説,應當活看。
    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脉遲尚未可攻。
    按語 文中的“府者”、“藏者”,即表證、裏證之代言。表證當汗,發汗宜透,透則邪解而熱去;裏證當下,下之當慎。古人云:汗不厭早,下不厭遲,其斯之謂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静乍亂〔1〕,此爲命絶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髪潤,喘不休者,此爲肺先絶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摇頭者,此爲心絶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2〕者,此爲肝絶也。環口黧黑,柔汗〔3〕發黄者,此爲脾絶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爲腎絶也。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絶,若陽氣前絶,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絶,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熱也。
  〔1〕乍静乍亂 忽而安静,忽而煩躁。
  〔2〕四肢漐習 四肢振顫摇動不休貌。
  〔3〕柔汗 冷汗。
    按語 五藏命絶之脉證,乃是決死生預後之方法,當结合臨床進一步研究。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爲大逆〔1〕,浮則無血〔2〕,大則爲寒,寒氣相摶,則爲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䭇。音噎,下同。
  〔1〕大逆 大錯。“逆”,錯也,謂誤治。《廣雅疏證》卷五下:“逆,錯也。”王念孫疏:“卷三云,逆,亂也。亂亦錯也。”
  〔2〕浮則無血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浮爲氣,故曰無血。”“無血”猶言血分無病。
    趺陽脉浮,浮則爲虚,浮虚相摶,故令氣䭇,言胃氣虚竭也。脉滑則爲噦〔1〕,此爲醫咎,責虚取實,守空迫血〔2〕,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1〕噦(yuē) 呃逆。
  〔2〕責虚取實,守空迫血 求病爲虚,反以治實證之法治之;對空虚之證,反更劫迫陰血。此泛言誤治。
    諸脉浮數,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
    脉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1〕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2〕。遲爲無陽〔3〕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1〕惕 趙開美本《傷寒論》、日本安政翻刻宋本《傷寒論》、《仲景全書·注解傷寒論》均作“愓”(dàng),動也。作“愓”義長。《註解傷寒論》卷一作“愓”。是。
  〔2〕差(chāi)遲 病愈的時間延遲。“差”通“瘥”。《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謂之差。”
  〔3〕無陽 猶***氣虚。
    寸口脉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内慄〔1〕也。表氣微虚,裏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强頸攣,腰痛脛酸,所爲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爲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虚,裏氣微急,三焦相溷〔2〕,内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鬱,藏氣相熏,口爛食齗〔3〕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爲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黄,與熱相摶,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則爲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4〕微,陰無所使,客氣内入,嚏而出之,聲嗢〔5〕乙骨切。咽塞。寒厥相追〔6〕,爲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倶厥〔7〕,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盍〔8〕,一作闔。清便下重〔9〕令便數難,齊築湫痛〔10〕,命將難全。
  〔1〕内慄 内心感到寒慄。成無己《傷寒明理論》:“慄者,心戰也。”
  〔2〕溷(hǔn混) 混亂也。《説文·水部》:“亂也。一曰水濁。”
  〔3〕食齗(shí yín蝕齦) 牙齦糜爛。“食”通“蝕”。“齗”同“齦”。
  〔4〕厥 乃。《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5〕聲媪(wā襪) 出聲不利。亦作“嗢”。《説文·口部》“嗢”字下段玉裁注:“䯉,咽中息不利也。與嗢音義同。”
  〔6〕相追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相逐”。
  〔7〕厥 盡也,竭也。
  〔8〕盍 《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一并作“闔”。
  〔9〕清便下重 大便有後重感。“清”即“圊”用如動詞。“清便”即解大便。本論“清血”“清膿血”之“清”,義皆同此。
  〔10〕齊築湫痛 《註解傷寒論》卷一“齊”作“臍”。寒氣壅聚而致臍腹疼痛如擣。“築”,擣也,此謂疼痛如杵擣之狀。“湫”(qiū秋),《左傳·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杜預注:“湫,集也。”此指寒氣壅聚。
    按語 本條論清邪中上,濁邪中下之脉證,以及三焦之邪相混而使表裏不通之病變。重點指出中焦不治與邪氣内陷之病機,從而説明脾胃之氣對疾病傳變和預後的重要意義。
    脉陰陽倶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1〕,其人微發熱,手足温者,此爲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爲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1〕以來 《註解傷寒論》作“已”。
    按語 脉陰陽倶緊,伴見足冷涕出,爲表裏倶寒,陽氣衰微之徵。如見陽氣復的“手足温”爲欲解,若“反大熱者”,乃真寒假熱也,故難治。
    脉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脉獨不解;緊去入〔1〕安,此爲欲解。若脉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爲晚發,水停故也,爲未解;食自可者,爲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煩,目重臉〔2〕内際黄者,此欲解也。
  〔1〕入 《玉函》卷二、《敦煌殘卷》皆作“人”。
  〔2〕臉 《傷寒論條辨》卷七作“瞼”。是。
    脉浮而數,浮爲風,數爲虚,風爲熱,虚爲寒,風虚相摶,則洒淅惡寒也。
    脉浮而滑,浮爲陽,滑爲實,陽實相摶〔1〕,其脉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脉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爲不治。
  〔1〕陽實相搏 《太平聖惠方》卷八作“浮滑相摶”。
    按語 脉浮滑而數疾,症見發熱汗出,此即《素問·評熱論》所言:“有病温者……而脉躁疾不爲汗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故謂不治。
    傷寒欬逆上氣,其脉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按語 傷寒欬逆上氣,邪氣實也;脉散,正氣衰也。邪盛正衰,形氣已損,故主死。

4
发表于 2017-3-8 17:39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四)

    平脉法第二
    提要 本篇論述平人之脉、四時平脉、陰陽相等之平脉等。“平脉”亦有辨脉之義,故篇中也闡述了多種病脉,如四時太過與不及之脉,藏府陰陽乘侮之脉,百病錯雜之脉等。
   辨脉篇以陰陽爲辨脉之綱,本篇則用五行生克理論以分析疾病縱横順逆及生死預後之法,兩篇合觀,脉法備焉。
    問曰:脉有三部,陰陽相乘〔1〕,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脉,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2〕,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爲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3〕周旋,水下百刻〔4〕,一周循環〔5〕。當復〔6〕寸口,虚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虚,寒則牢堅〔7〕,沉潛水滀〔8〕,支飲急弦。動則爲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大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9〕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别焉。知其〔10〕所舍,消息〔11〕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爲子條記,傳與賢人。
  〔1〕陰陽相乘 即陰陽相依,陰陽互根之意。“乘”,因也。
  〔2〕經常 “經”、“常”同義,規律。
  〔3〕漏刻 古計時器,亦稱“刻漏”、“壺漏'
  〔4〕百刻 《脉經》卷五作“二刻”,小注云:“臣億等詳水下二刻,疑,檢舊本爲此”。《註解傷寒論》卷一亦作“二刻”。
  〔5〕一周循環 《脉經》卷五作“脉一周身”。
  〔6〕當復 《脉經》卷五作“旋覆”。
  〔7〕牢堅 《脉經》卷五作“緊弦”。
  〔8〕水滀(chù搐) 水停聚。又讀爲(xù旭),義同。
  〔9〕終必 《註解傷寒論》作“中必”。
  〔10〕知其 《脉經》卷五作“知邪”。
  〔11〕消息 謂進退、斟酌。“消”,消减。“息”,增長。
    按語 本條爲平脉法之綱領。指出脉會寸口,隨呼吸而往來;脉應四時,隨時氣而改變。並闡述了五藏之平脉與病脉,對照合參,使人知常以達變。
    師曰:呼吸者,脉之頭〔1〕也。初持脉,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内虚外實也。初持脉,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内實外虚也。
  〔1〕頭 源頭。《難經》有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之説。脉隨氣之出入而行,故言“呼吸者,脉之頭也”。
    按語 氣爲血帥,脉隨呼吸而行。《内經》言:來者爲陽,去者爲陰。出以候外,入以候内。故可據脉來去之疾遲,以測内外虚實之病變。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願聞其説。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卧,師到診其脉,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當浮大,今脉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裏有病者,脉當沉而細,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卧,此熱已去也。設令脉不和,處言〔1〕已愈。設令向壁卧,聞師到,不驚起而盻〔2〕視,若三言三止,脉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脉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1〕處言 斷言。《漢書·谷永傳》:“臣愚不能處也”。顔師古注:“處謂斷決也”。
  〔2〕盻(xì細) 《説文·目部》:“恨視也”。按,作“盻”疑誤。古書“盻”與“眄”(miǎn)常混。“眄”謂斜眼看。此句作“眄”爲是。
    師持脉,病人欠者,無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摇頭言者,裏痛也。竹遲者,表强也。坐〔1〕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脚〔2〕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3〕者,心痛也。
  〔1〕坐 古人坐狀,兩膝着地,臀着於足跟。
  〔2〕脚 《脉經》卷一作“膝”。“脚”,小腿。《説文·肉部》:“脚,脛也”。
  〔3〕如懷卵物 謂雙手護腹懼人觸碰之狀。
    按語 欠者、呻者、言遲者、是聞診以審病;摇頭者、行遲者、坐而伏者等,是望診以察病。藉此以明望、聞之診的臨床意義。
    師曰:伏氣〔1〕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脉之。若脉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痺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1〕伏氣 伏藏於體内的邪氣。
    按語 本條論伏氣爲病。文中所舉脉證,成無己認作是少陰伏氣,學者當舉一反三,而窮各藏伏氣之爲病。
    問曰:人〔1〕恐怖者,其脉何狀?師曰:脉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1〕人 《脉經》卷一、《註解傷寒論》卷一下有“病”字。是。
    問曰:人不飲,其脉何類?師曰:脉自濇〔1〕,唇口乾燥也。
  〔1〕脉自濇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其脉自濇”。
    問曰:人愧者,其脉何類?師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問曰:經説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脉,然尺中時一小見,脉再舉頭一云按投。者,腎氣也;若見損脉來至,爲難治。腎爲脾所勝,脾勝不應時。
    按語 以菽豆多少來比喻切脉之輕重,其説始於《難經》,乃爲約畧之義,旨在言诊脉有舉按之法,以察五藏之病。
    問曰:脉有相乘〔1〕,有縱有横,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1〕乘 凌也,謂欺凌、剋伐。《漢書·杜欽傳》:“婦乘夫。”顔師古注:“乘,凌也。”
    按語 本條運用五行生克乘侮之理,以決脉之相乘順逆之變。張隱庵認爲可用“相乘而當”與“相乘不當”兩類解釋,允稱言簡意賅。
    問曰:脉有殘賊〔1〕,何謂也?師曰:脉有弦、緊、浮、滑、沉、濇,此六脉名曰殘賊,能爲諸脉作病也。
  〔1〕殘賊 傷害。“殘”,傷也。“賊”,害也。此謂邪氣傷人所見之脉。
    問曰:脉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爲作湯,比還送湯〔1〕,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2〕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3〕。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爲災怪耳。
  〔1〕送湯 《脉經》卷一“湯”下有“之時”二字,是。無“如食頃”。
  〔2〕前來 《脉經》卷一“來”下有“脉時”二字。是。
  〔3〕災怪 出於意料的變化。
    問曰:東方肝脉,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脉微弦濡〔1〕弱而長,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藏傷,故知死也。
  〔1〕濡(ruǎn輭) 通“輭”。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凡脉言濡,皆讀輭。”
    按語 本條以肝藏平脉爲標準,推論肝病邪退病愈之生脉與藏真無胃氣之死脉。《内經》云:脉以胃氣爲本,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即此之謂。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脉洪大而長,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脉來頭小本大〔1〕,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爲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1〕大 《註解傷寒論》卷一“大”下有“者”字。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剋西方金,法當癰腫,爲難治也。
    按語 辨脉法篇以陰陽爲辨脉之綱,此則以五行生克之理推其疾病預後之順逆。《素問·脉要精微論》:“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
    間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脉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脉應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倣此。
    按語 脉與四時相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也。如二月得毛浮脉,乃春見秋脉,爲金剋木,脉時相逆,故至秋死。舉此以例其餘。
    師曰:脉肥人責〔1〕浮,痩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痩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1〕責 求也。此謂求其病因。
    按語 此以“肥人當沉……痩人當浮”爲例,説明診脉之法不僅僅有陰陽、五行之理,還應結合病人之體质和禀賦,方不致誤。
    師曰:寸脉下不至關,爲陽絶;尺脉上不至關,爲陰絶,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剋之〔1〕也。
  〔1〕月節剋之 謂與病證相剋的月令節氣。如前述二月得毛浮脉,是肝病得肺脉,金來剋木,從而推知至秋金旺時則死,即爲“月節剋之”之義。
   按語 經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竭,寸脉不下至關,尺脉上不達關,是爲陰陽之氣離決之兆,故主死。
    師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1〕,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無穀神〔2〕,雖困無苦。'
  〔1〕王氣 藏府的生氣,“王”通“旺”。
  〔2〕穀神 水穀精微之氣。
    按語 所言脉病而人不病,是指真藏脉見,而病證尚未顯露,非真無病。名曰行屍者,指生氣已絶,將短期而死之謂。
    問曰:翕奄沉〔1〕,名曰滑,何謂也?師曰:沉爲純陰,翕爲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脉滑,關尺自平。陽明脉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脉微滑,滑者,緊之浮〔2〕名也,此爲陰實,其人必股内汗出,陰下濕也。
  〔1〕翕奄沉 脉大而盛,又忽而沉,亦即來盛去衰之意,故名曰滑。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翕,起而盛動於上,旋復叢聚而合也。”“翕,忽然覆也。沉没於下也。”
  〔2〕緊之浮 浮而有力。“緊”,謂脉有力。“之”猶“而”。
    問曰:曾爲人所難,緊脉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脉緊也。假令欬者,坐〔1〕飲冷水,故令脉緊也。假令下利以胃〔2〕虚冷,故令脉緊也。
  〔1〕坐 因也。《樂府·陌上桑》:“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旉。”
  〔2〕胃 《註解傷寒論》卷一下有“中”。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榮氣盛,名曰章。章者暴澤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綱。綱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衛氣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氣動迫怯。榮氣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惵卑相摶,名曰損。損者,五藏六府俱乏氣虚惙故也。衛氣和,名曰緩。缓者,四肢不能自收。榮氣和,名曰遲。遲者,身體俱重,但欲眠也。緩遲相摶,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按語 榮衛之氣會見於寸口,故寸口之脉以測榮衛。文中高、章、綱,乃指邪氣之有餘;“名曰缓,榮氣和,名曰遲,缓遲相摶,名曰沉”,論陰陽平和之象也,觀下條可證。
    寸口脉緩而遲,緩則陽氣長〔1〕,其色〔2〕鮮,其顔〔3〕光,其聲商〔4〕,毛髪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鞕,陰陽相抱,榮衛倶行,剛柔相得〔5〕,名曰强也。
  〔1〕長(zhǎng掌) 生長。
  〔2〕色 《説文·色部》:“顔氣也。”
  〔3〕顔 《説文·頁部》:“眉之間也。”
  〔4〕商 五音之一,屬金,合之於肺。
  〔5〕得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搏”。
    趺陽脉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强,持實擊强,痛〔1〕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2〕也。
  〔1〕痛 病也。《説文·疒部》:“痛,病也。”
  〔2〕坐作瘡 乃産生創傷。“作”,産生。“瘡”同“創”。
    按語 “胃氣實”、“脾氣强”,言邪氣之盛,非正氣强也。脾胃邪氣相搏,故令腹痛,譬若以手把刃,豈非自貽其害。
    寸口脉浮而大,浮爲虚,大爲實,在尺爲關,在寸爲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趺陽脉伏而濇,伏則吐逆,水縠不化,濇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
    按語 上條論浮大而虚之脉,主正虚邪實。見于寸則飲食不入爲之“格”;見于尺則二便不出爲之“關”。本條又從跌陽脉見伏濇,主中州脾胃氣機鬱而不暢,故亦可出現“關格”之證。一在于陰陽之不濟,一在于升降之乖戾。
    脉浮而大,浮爲風虚〔1〕,大爲氣强〔2〕,風氣相摶,必成隱[疒軫],身體爲痒。痒者,名泄風,久久爲痂癩。眉少髪稀,身有乾瘡而腥臭也。
  〔1〕風虚 即虚風,指八方不正之氣。
  〔2〕氣强 謂邪氣强。
    寸口脉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爲血,血寒則發熱。衛爲氣,氣微者心内飢,飢而虚滿,不能食也。
    按語 寸口可候榮衛之虚實。榮衛亦即氣血之義,淺而言之謂榮衛,深而言之則謂氣血,故曰“衛爲氣”、“榮爲血”。葉天士所云“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則從温病角度闡述了衛氣榮血深淺層次及發病的相互關係。
    趺陽脉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爲難治。
    寸口脉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也。一作下。
    趺陽脉緊而浮,浮爲氣,緊爲寒,浮爲腹滿,緊爲絞痛,浮緊相摶,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脉不出,其陰腫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濇,微者衛氣不行,濇者榮氣不逮〔1〕,榮衛不能相將〔2〕,三焦無所仰〔3〕,身體痺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虚者,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4〕;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1〕逮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足”。“不逮”,猶不及,不足。
  〔2〕相將 相協調。
  〔3〕仰 依賴,仰給。
  〔4〕酢吞 吞酸。“酢”(cù醋),後作“醋”。
    按語 寸口脉微而濇,知榮衛兩虚。而榮衛不能相將,又使三焦之氣無所仰賴,則可發生既有榮衛兩虚之證,又有上、中、下三焦之氣不歸其部的各自病證,這是繼《内經》之後對榮衛生理方面又一新的認識。
    趺陽脉沉而數,沉爲賨,數消穀,緊者病難治。
    寸口脉微而濇,微者衛氣衰,濇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黄;榮氣不足,面色青。榮爲根,衛爲葉,榮衛倶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欬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陽脉浮而芤,浮者衛氣虚〔1〕,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摶,宗氣微衰〔2〕,四屬斷絶。四屬者,謂皮、肉、脂、髓。俱竭,宗氣則衰矣。
  〔1〕虚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衰”。
  〔2〕微衰 《註解傷寒論》卷一作“衰微”。
    寸口脉微而緩,微者衛氣疎,疎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穀消而水化也。穀入於胃,脉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疎,三焦絶經,名曰血崩。
    按語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衛氣疎,疎則其膚空”,這是本條主筆;“缓者胃氣實,實則穀消而水化也”,乃是賓筆。今衛疎而榮盛,外不能固密皮膚而氣疎,内不能衛固其血而血崩。衛虚而失度,則三焦絶經,無氣以温。由此可見榮衛貴在相將而最忌相離。
    趺陽脉微而緊,緊則爲寒,微則爲虚,微緊相摶,則爲短氣。
    少陰脉弱而濇,弱者微煩,濇者厥逆。
    趺陽脉不出,脾不上下〔1〕,身冷膚鞕。
  〔1〕脾不上下 指升降失司。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言其不能灌輸水穀之精氣以榮養於周身之上下也。”
    少陰脉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爲尸厥,當刺期門、巨闕。宗氣者,三焦歸氣也,有名無形,氣之神使也。下榮玉莖,故宗筋聚缩之也。
    寸口脉微,尺脉緊,其人虚損多汗,知陰常在,絶不見陽也。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爲寒。諸乘寒〔1〕者,則爲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濇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1〕乘寒 被寒邪所傷害。
    按語 本條近於篇末,舉“寸口諸微亡陽……諸緊爲寒”,對陰陽氣血,虚貫寒熱的脉證畧加概括,具有總結之義。更以“胃無穀氣,脾濇不通”而寒邪上乘致厥、冒等證,加深對脾胃中氣重要作用的認識。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1〕十一頭〔2〕?師曰:五藏六府相乘〔3〕,故令十一。
  〔1〕反適 反而適合。
  〔2〕十一頭 十一種,此指五藏六府之脉象。
  〔3〕相乘 相加。
    按語 脉以胃氣爲本,濡弱之脉主有胃氣,故内寓於五藏六腑之脉中。如肝脉有胃氣,則弦而濡弱。凡弦、鈎、毛、石諸脉無一例外,此“適十一頭”之大意。
    問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師曰:諸陽浮數爲乘府。諸陰遲濇爲乘藏也。
    按語 脉分陰陽、内應於藏府。六府爲陽,泄而不藏;五藏爲陰,藏而不泄。因而府病多實而藏病多虚,故云“諸陽浮數爲乘府,諸陰遲濇爲乘藏也”。

5
发表于 2017-3-8 17:4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五)

卷第二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億校正
明 趙開美校刻
沈  琳仝校
傷寒例第三 辨痓濕暍脉證第四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第五
    傷寒例第三
    提要 本篇可視爲外感熱病學的概論,傷寒辨證之規範。内容包括四時正氣之序、預防傷寒之法、感而即病之傷寒、伏氣所發之温病與暑病、時行疫氣之寒疫與冬温、新感激發伏邪的温瘧、風温、温毒與瘟疫、六經傷寒與兩感爲病等,并以斗曆候氣法占測正令,以驗太過與不及,還對外感病的治療、護理及預後作了原則性的論述。
    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
    春正月節斗指艮 雨水正月中指寅
驚蟄二月節指甲 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節指乙 穀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節指巽 小滿四月中指巳
芒種五月節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節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節指坤 處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節指庚 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節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節指乾 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節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節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爲一候,氣亦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
    《陰陽大論》〔1〕云:春氣温和,夏氣暑熱,秋氣清凉,冬氣冰列〔2〕,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爲病,以傷寒爲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爲温病,至夏變爲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3〕,非時行〔4〕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5〕,夏時應熱〔6〕而反大凉〔7〕,秋時應凉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爲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曆〔8〕占〔9〕之。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爲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凉。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爲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爲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爲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爲病也〔10〕。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爲〔11〕冬温。冬温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温復有先後,更相重沓〔12〕,亦有輕重,爲治不同,證如後章。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爲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爲温病。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爲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爲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爲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爲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爲二十四氣〔13〕。然氣候亦有應至仍〔14〕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但天地動静,陰陽鼓擊〔15〕者,各正一氣耳。是以彼春之暖,爲夏之暑;彼秋之忿,爲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16〕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人變病焉。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小人觸冒,必嬰〔17〕暴疹〔18〕。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病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19〕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20〕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21〕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採仲景舊論,録其證候、診脉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1〕陰陽大論 漢以前醫籍,今佚。
  〔2〕冰列 《註解傷寒論》卷二作“冷冽”,《外臺秘要》卷一作“凜冽”。
  〔3〕觸寒所致 《外臺秘要》卷一作“觸冒寒冷之所致”。
  〔4〕時行 《太平聖惠方》卷八“時”作“天”。
  〔5〕而反大寒 《註解傷寒論》卷二“反”作“復”。
  〔6〕應熱 《註解傷寒論》卷二“熱”上有“大”字。
  〔7〕大凉 《外臺秘要》卷一作“大冷”。
  〔8〕斗曆 根據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位的變化,來確定季節和節氣的一種方法。
  〔9〕占 測候。
  〔10〕九月十月……即爲病也 此五十四字,《註解傷寒論》卷二爲
注文。
  〔11〕爲 《註解傷寒論》卷二作“曰”。是。
  〔12〕重沓(chóng tà蟲踏) 重疊。此指冬温發病有先後參差不齊、重疊交叉的現象。
  〔13〕氣 《註解傷寒論》卷二下有“也”。是。
  〔14〕仍 《註解傷寒論》卷二作“而”。是。
  〔15〕陰陽鼓撃 陰陽相互鼓動、推進。
  〔16〕一陽爻升,一陰爻降 喻一分陽氣長,一分陰氣消。“爻”(yáo摇),本爲交錯變化之義,《易》把組成卦的基本符號亦稱作爻。一爲陽爻,一爲陰爻。十月爲冬之始,陰氣最盛,用六陰爻來表示,而爲(坤)卦。陰極則陽生,到十一月中冬至節後,陽氣漸長,陰氣始消,故十一月的卦象則增一陽爻,減一陰爻,而爲(復)卦,此即謂“一陽爻升,一陰爻降。”
  〔17〕嬰 纏染,遭受。
  〔18〕暴疹 暴病。“暴”(pù),“曝”本字,此通“暴”(bào),謂急疾猛烈。“暴”原作“曝”後隸書變爲一字。“疹”(chèn衬),病。
  〔19〕人 《外臺秘要》卷一下有“得”。是。
  〔20〕醫人 《外臺秘要》卷一無“人”。
  〔21〕宜 《外臺秘要》卷一作“以”。
    按語 所言感而即病者爲傷寒,感而不即病,至時而發者爲温病,實爲後世伏氣温病説之淵源。觀文中“傷寒爲病,逐日淺深”、“醫人不依次第治之,則不中病”,審知傷寒病的傳經之説確有所本。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1〕;物性剛柔,飡居〔2〕亦異。是故黄帝興四方之問〔3〕,岐伯舉四治之能〔4〕,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1〕土地温凉,高下不同 《外臺秘要》卷一作“土地高下,寒温不同。”
  〔2〕飡居 飲食居處。“飡”,《太平聖惠方》卷八作“餐”。“飡”爲“餐”或字。
  〔3〕四方之問 指《素問·異法方宜論》中關於四方地域、風土習俗的差異,對疾病之影響與治法之不同的討論。
  〔4〕四治之能 指《素問·異法方宜論》中所言砭石、毒藥、微針、灸焫等四種療法的作用。
    按語 學習本條,當結合《素問·異法方宜論》。方土、氣候、飲食、體质各有所異,病證與治法也有相應的不同,故有“四方之問”和“四治之能”。這既是中醫學整體觀的體現,也是中醫學因地治宜、因人治宜原則的體現。
    凡傷於寒,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按語 此條源於《素問·熱論》。
    尺寸倶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脉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强〔1〕。
  〔1〕强(jiàng犟) 不柔和。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脉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鼻乾,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脉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1〕。
  〔1〕已 病愈。《廣雅·釋詁》卷一下:“已,瘉也。”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脉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脉貫腎絡於肺,繋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脉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1〕而囊縮。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
  〔1〕煩滿 即煩悶。“滿”(mèn悶),胸中氣悶,此義後作“懣”,亦作“悶”。本論凡“胸滿”、“脇下滿”、“喘滿”之“滿”,音義皆同此。
    按語 以上六條,本《素問·熱論》而論六經病證特點,證皆属實熱,無虚寒之情,故以汗下兩法爲治。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倶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讝之廉切,又女監切,下同。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1〕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藏府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2〕,大氣〔3〕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4〕,寸尺陷者,大危。若更感異氣,變爲他病者,當依後壞病證〔5〕而治之。若脉陰陽倶盛,重感於寒者,變成温瘧。陽脉浮滑,陰脉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爲風温。陽脉洪數,陰脉實大者,更遇温熱,變爲温毒,温毒爲病最重也。陽脉濡弱,陰脉弦緊者,更遇温氣,變爲瘟疫。一本作瘧。以此冬傷於寒,發爲温病。脉之變證,方治如説。
  〔1〕漿 泛指湯水。《素問·上古天真論》:“以酒爲漿”,吳昆注:“古人每食,必歠湯飲,謂之水漿。”
  〔2〕少腹微下 言少腹拘攣之證微有緩解。
  〔3〕大氣 此言邪氣。
  〔4〕間 病愈。《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謂之差,或謂之間。”
  〔5〕壞病證 因誤治而使病證惡化,謂之壞病或壞證。
    按語 本條闡述了三個問題:一、論六經兩感證,并以“藏府不通,榮衛不行”以釋“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之機理。二、證非兩感,邪氣又不傳經,更無異氣所傷者,可俟正復邪衰而病少愈,以示陰陽有自和之機。三、舉温瘧、風温、温毒、瘟疫爲例,以詳冬傷於寒,發爲温病之變。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翼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説,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爲家有患,備慮之要。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如或〔1〕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爲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1〕如或 《註解傷寒論》卷二作“若或”。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人裏則不消矣,未有温覆而當不消散者。不在〔1〕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2〕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爲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1〕在 《爾雅·釋詁》下:“察也。”
  〔2〕除 敦煌P.3287作“徐徐”。
    按語 本條論表裏同病而裏不虚的治療次第——必遵先表後裏之序。不爾則内虚而邪入,變證百出。
    夫陽盛陰虚,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虚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虚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爲治乃誤,使病者殒没,自謂其分。至令寃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凡兩感病倶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裏,本自不同。而執迷用意〔1〕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裏。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2〕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3〕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4〕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5〕,夫何遠之有焉?
  〔1〕用意 《註解傷寒論》卷二作“妄意”。
  〔2〕舉錯 舉措,舉動。“錯”通“措”。《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阮元《論語注疏校勘記》云:“毛本錯作措,疏仍作錯。”
  〔3〕詭 欺罔,强辯。
  〔4〕翕習 盛貌,此喻顯赫的榮華。《後漢書·蔡邕傳》:“隆貴翕習,积富無崖。”
  〔5〕近取諸身 語出《易·繋辭下》,孔穎達《正義》:“近取諸身者,若耳目鼻口之屬也。”此言從身邊的事物中受到啓發。
    按語 本條指出對“兩感”之治,應有先後之分。若混而不分,表裏同治,逆其病機,必致變證百出。
    凡發汗温煖〔1〕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病重者,一日一夜當晬時〔2〕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1〕温煖 《註解傷寒論》卷二作“温服”。是。
  〔2〕晬时 謂一日一夜十二時辰已盡。“晬”(zuì)醉),終也。
    按語 讀本條當詳參太陽病上篇桂枝湯方後注,以明發汗之法度和規矩。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忽然大汗出,是爲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爲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强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復數也。
    凡得病,厥〔1〕脉動數,服湯藥更遲,脉浮大减小,初躁後静,此皆愈證也。
  〔1〕厥 其。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1〕。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2〕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爲災,并中髓也。
  〔1〕五十九穴 指《素問·水熱穴論》《刺熱論》《靈樞·熱病》等提到的用於治療温熱病的五十九個穴位。
  〔2〕三十穴 《註解傷寒論》卷二作“三十九穴”。
    脉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損。
    脉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損。
    脉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損。
脉盛身寒,得之傷寒;脉虚身熱,得之傷暑。脉陰陽倶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陰陽倶虚,熱不止者死。脉至乍數乍疎者死。脉至如轉索,其日死。讝言妄語,身微熱,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
    辨痙濕暍脉證第四痓音熾,又作痙,巨郢切,下同。
    提要 本篇所論痙、濕、暍三病,皆與外邪有關,也皆從太陽經開始,故合爲一篇討論並與傷寒互相鑑别。
   痙病,外感内傷均可引起。本篇主要論述了外邪所致的“剛痙”和“柔痙”之脉證特點。
   濕病,有内濕與外濕之分。本篇所論之濕病,主要是濕著關節或濕留肌腠的外濕爲患,即風濕證和濕痹證。
   暍即暑病。本篇所論暍病,有暑病挟虚、挟濕、及暑熱盛實三種情况,大體上概括了暑病的主要證候。
    傷寒所致〔1〕太陽病痙〔2〕濕暍〔3〕此〔4〕三種,宜應别論,以爲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1〕傷寒所致 《玉函》卷二無。
  〔2〕痙 《玉函》卷二作“痙”。是。“痙”(jìng敬),風强病也。《説文·疒部》:“痙,强急也。”成無己《註解傷寒論》卷二注云:“痓,當作痙,傳寫之誤也。痓者,惡也,非强也……痙者,强也。”
  〔3〕暍(ye噎) 中暑。《説文·日部》:“暍,傷暑也。”
  〔4〕此 《註解傷寒論》卷二、《玉函》卷二均無。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1〕。
  〔1〕痓 《玉函》卷二作“痙”。是。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1〕,《病源》云惡寒。名曰柔痓〔2〕。
  〔1〕而不惡寒 《註解傷寒論》卷二無“而”字,“寒”下有“者”字。
  〔2〕痓 《玉函》卷二作“痙”。是。
    按語 上兩條論柔痙與剛痙。既稱爲痙,自當見項背强直、口噤不開、甚至角弓反張等痙病的主證。
    太陽病,發熱,脉沉而細者,名曰痓〔1〕。
  〔1〕痓 《玉函》卷二作“痙”。是。《金匮要略》卷上“痓”下有“爲難治”三字。
    按語 證屬陽病見陰脉,邪實而正虚,故《金匱要略》言“爲難治”。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1〕。
  〔1〕痓 《玉函》卷二作“痙”。是。
    病〔1〕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脉赤〔2〕,獨頭面〔3〕摇,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4〕。
  〔1〕病 《玉函》卷二、《金匱要略》卷上下均有“者”。
  〔2〕目脉赤 《金匱要略》卷上作“目赤”。
  〔3〕面 《金匮要略》卷上作“動”。
  〔4〕痓病也 《玉函》卷二作“爲痙”。是。《金匱要略》卷上下有“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虚,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脉如蛇。”
    按語 本條論傷於風陽之邪而成疫病。
    概而論之,痙病或因風寒、風熱、風濕之外邪客於經脉所致。或緣發汗太過、新産、金創、出血太多、陰虚血少、經筋失濡而成。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脉沉而細〔1〕一作緩者,此名濕痹〔2〕。一云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3〕熏黄。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4〕,舌上如胎者,以丹田〔5〕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6〕,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1〕脉沉而細 《玉函》卷二作“其脉沉緩”,《脉經》卷八作“脉沉而緩”。
  〔2〕濕痹 《玉函》卷二作“中濕”。
  〔3〕似 《金匱要略》卷上無。
  〔4〕小便不利 《脉經》卷八作“小便利”,下有小注“云不利。
  〔5〕丹田 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卷七注:“下焦也。”
  〔6〕得水 《玉函》卷二作“飲”。
    按語 本條論濕痹脉證與治法,兼論濕家之證候特點,以及濕家忌下的原則。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按語 上條論治濕當利小便,本條則言治濕禁攻大便,是知凡病有其治,亦必有其禁,非獨濕病爲然也。
    問曰〔1〕: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2〕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3〕,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4〕者,風濕俱去也。
〔1〕問曰《金匮要略》卷上無。
〔2〕醫《玉函》卷二、《脉經》卷八作“師”。是。
〔3〕濕氣在《玉函》卷二作“濕氣仍在”,《脉經》卷八作“濕氣續
在”。
〔4〕出汗《註解傷寒論》卷二、《金匮要略》卷上作“汗出”。
    按語 濕家禁汗。今又論風濕相摶之可汗,乃治濕之變法也。然必以微似汗出者爲佳,擇風和日麗天氣行之,則風濕之邪一汗而蠲,方不遺風去濕留之弊。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黄而喘,頭痛鼻塞〔1〕而煩,其脉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内〔2〕藥鼻中則愈。
〔1〕塞《千金翼》卷九作“窒”。
〔2〕内(nà納) 加入、塞入,此義後作“納”。
    按語 納藥鼻中,乃因勢利導之法,注家多主張用瓜蒂散。瓜蒂散力偏苦寒,而病狀中又見“發熱面黄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脉大”,可見本證當屬濕熱之邪閉鬰於上所致。故對文中“病在頭中寒濕”之“寒”字,當作“邪”字解。太陽病下篇有“病如桂枝證   氣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爲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其“寒”字亦是“邪”字之義。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1〕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2〕。
〔1〕日晡所申時前後,即下午三時至五時前後。“日晡”爲申時别稱。“所”,不定之詞,表約數。
〔2〕也《金匱要略》卷上,下有“可與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湯”。
    按語 本條言風濕病之成因及證候特點,《金匱要略》言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湯。
    太陽中熱者,暍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1〕。
〔1〕渴也《玉函》卷二、《脉經》卷八下有“白虎湯主之”,《金匮要略》卷上無“也”字,下有“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1〕。
〔1〕所致也《玉函》卷二下有“瓜蒂散主之”,《金匱要略》卷上下有“一物瓜蒂湯主之”。
    按語 上條論太陽中熱,爲暑熱傷氣;本條論太陽中暍又復傷冷水,爲暑濕傷形。《金匱要略》前證治宜白虎加人參湯,後證治以一物瓜蒂湯。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1〕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温針〔2〕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1〕洒洒(xiǎn顯)然 寒貌。
〔2〕温針與燒針同類,詳法待考。
按語 本條論中暍挾濕之脉證,治當清暑益氣兼以化濕。發汗、温針、攻下諸法皆當禁用。

6
发表于 2017-3-8 17:4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六)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第五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提要 本篇共三十條。前十一條主要論述了太陽病提綱證,太陽病分類,辨傳與不傳,以及病發陰陽與真假寒熱。後十九條則闡述了太陽中風證,桂枝湯加減證及其禁忌證,并舉若干誤治救逆之方法。
    太陽中風,陽浮陰弱。熱發汗出惡寒,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第一。五味。前有太陽病一十一證。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第二。用前第一方。
    太陽病,項背强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第三。七味。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桂枝湯主之。第四。用前第一方。下有太陽壞病一證。
    桂枝本爲解肌,若脉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第五。下有酒客不可與桂枝一證。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第六。下有服湯吐膿血一證。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主之。第七。六味。
    太陽病,下之後,脉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第八。四味。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第九。五味。
    太陽病,八九日如瘧狀,熱多寒少,不嘔,清便自可,宜桂枝麻黄各半湯。第十。七味。
    太陽病,服桂枝湯,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第十一。用前第一方。
服桂枝湯,大汗出,脉洪大者,與桂枝湯。若形似瘧,一曰再發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湯。第十二。七味。
    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第十三。五味。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脉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湯。第十四。七味。
    服桂枝,或下之,頭項强痛,發熱無汗,心下滿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第十五。六味。
    傷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脚攣急,與桂枝,得之便厥,咽乾,煩躁,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厥愈,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脚伸。若胃氣不和,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第十六。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并二味。謂胃承氣湯、四逆湯并三味。
    太陽之爲病,脉浮,頭項强痛而惡寒。
    按語 本條可視爲太陽表病提綱,因爲它概述了太陽表病所共有的脉證特點。從中還可體現出太陽表證與太陽經脉的走行有着直接關係。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脉緩者,名爲中風。
    按語 太陽中風證爲太陽病表證之一,故脉缓當兼浮象,證尚可見頭項强痛。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脉陰陽俱緊者,名爲傷寒。
    按語 太陽傷寒證,亦爲太陽表證之一,故脉當浮緊,並見頭項强痛。中風與傷寒爲太陽表病中虚實兩類不同證候,風寒之辨,在於脉之浮缓與浮緊、證之有汗與無汗。對“脉陰陽俱緊”,注家有以尺寸釋陰陽者,有以浮沉釋陰陽者。《難經》云:“關前爲陽,關後爲陰”,故此處之陰陽,似以前説爲允。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脉若静者,爲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脉數急者,爲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爲不傳也。
    按語 以上兩條,據脉證之變化以詳病傳與否,足見脉證是診斷疾病最重要的依據。《素問·熱論》云:“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曰陽明受之……”然本論中有傷寒一日而傳者,有傷寒二三日而不傳者,亦有太陽病得之八九日仍在表者,説明傳與不傳,不在日數之多寡,而在脉證之變化。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温病。若發汗已〔1〕,身灼熱者,名風温。風温爲病,脉陰陽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癎,時痸瘲〔2〕,若〔3〕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1〕若發汗已……再逆促命期此七十八字,《註解傷寒論》卷二另作一條。
〔2〕痸瘲(chì zòng翅縱) 抽搐。“痸”同“瘛”。《説文·疒部》“瘛”字,段玉裁注:“瘛之言掣也,瘲之言縱也。”縮伸抽動不已,故曰“瘛瘲”。
〔3〕若《玉函》卷二作“復以”。
    按語 中風、傷寒、温病、風温,皆有發熱一證,惟汗出而惡風者爲中風、無汗而惡寒者爲傷寒、不惡寒而口渴者爲温病、汗出與口渴並見而一身灼熱者名風温。注家有將“風温”解作誤治之壞病者,然本條有“風温爲病”之語,傷寒例中風温與温瘧、温毒等又相提並論,故將其作爲獨立病名看待似合仲景原意。“温病”與“風温”邪氣久伏,最易傷陰竭液;“中風”與“傷寒”中邪即病,最易耗傷陽氣,兩類病證治法大異,故此條實有與前述中風、傷寒相鑑别之意。
   對“若火熏之”,注家有作證狀解者,亦有作誤治方法解者,二説可並存,本書從前説。
    病〔1〕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2〕,七日愈。發於陰〔3〕,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4〕故也。
〔1〕病《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二上均有“夫”字。
〔2〕發於陽《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二此下有“者”宇。
〔3〕發於陰《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二此下有“者”字。
〔4〕陽數七,陰數六七爲火的成數,屬天屬陽,故曰“陽數七”;六爲水的成數,屬地屬陰,故曰“陰數六”。《尚書·洪範》:“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孔穎達疏:“《易·繫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數。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數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於是陰陽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謂之成數也。”
    按語 陰陽總统六經而驗之於寒熱:有發熱則知病發於陽,無發熱則知病發於陰。從陰陽之本入手,並作爲辨證論治的總綱,乃提綱挈領之法。《玉函》將本條置於六經病之首,其意可鑑。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1〕,使經不傳則愈。
〔1〕針足陽明針刺足陽明經的穴位。周禹載《傷寒論三注》:“於趺陽脉穴針之。”陳修園《傷寒論淺注》:“宜針足陽明三里穴。”
    按語 “行其經”,指邪在太陽本經。“欲作再經”,謂邪氣欲傳他經。“針足陽明”,乃是迎頭先瀉其邪,而使其不傳。此所言“行其經”、“再經”、“使經不傳”,已明明道出了傷寒之邪有經之可居,亦有經之可傳。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1〕。
〔1〕從巳至未上從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以前。“上”猶前也。《吕氏春秋·安死》:“自此以上者”,高誘注:“上猶前也。”《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二無“上”字。
    按語 “從巳至未上”,爲太陽經氣自旺之時,此時抗拒邪氣之力最爲充盛,故爲欲解之時。六經病各有欲解時,它反映了疾病與時間的關係,值得進一步探討。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按語 吳人駒曰:“經中凡勿藥而俟其自愈之條甚多。今人凡有診視,無不與藥,致自愈之證反多不愈矣。”《素問·熱論》云:“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其愈皆以十日以上”,是大邪已去而正氣漸復也。
    病人身太〔1〕熱,反欲得〔2〕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1〕太通“大”。《廣雅疏證》卷一上:“太亦大也。”《註解傷寒論》卷二“太”作“大”。是。
〔2〕得《註解傷寒論》卷二下有“近”字。
    太陽中風〔1〕,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2〕,翕翕〔3〕發熱,鼻鳴乾口區者,桂枝湯主之。方一。
    桂枝三兩,去皮〔4〕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5〕
    右五味,㕮咀〔6〕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温,服一升。服已須臾,歠〔7〕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温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8〕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9〕,一日一夜服,周時〔10〕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11〕、酒酪、臭惡等物。
〔1〕風《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脉”字。
〔2〕嗇嗇(sè色)惡寒,淅淅(xī息)惡風 “嗇啬”“淅淅”互文,謂畏惡風寒貌。
〔3〕翕翕(xī吸) 發熱輕淺貌。
〔4〕去皮《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七無。
〔5〕擘(bāi掰) 以手裂物。
〔6〕㕮咀(fǔ jǔ府舉) 本義爲咀嚼。將生藥於臼中搗碎,令如嚼碎之狀,故亦謂之㕮咀。陶氏《名醫别録》:“凡湯酒膏藥舊方皆云㕮咀者,謂秤畢搗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細末也。”
〔7〕歠(chuò綽) 《説文·欠部》:“飲也。”
〔8〕漐漐(zhé折) 謂小汗潮潤貌。
〔9〕若病重者……乃服至二三劑此三十五字《外臺秘要》卷二作“若病重者,晝夜服,特須避風。若服一劑,晬時不解,病證不變者,更當服之。”
〔10〕周時滿十二時辰。《後漢書·班彪傳》:“周以鉤陳之位”,李賢注:“周,環也。”“環”猶滿也。《玉函》卷七“周”作“晬”。
〔11〕五辛五種辛味之蔬菜。《天臺戒疏》:“舊云五辛,謂蒜、慈葱、興渠、韭、薤。”此泛指有**味的蔬菜。
    按語 桂枝湯外能解肌祛風,諧和榮衛,内能燮理陰陽,調和脾胃氣血,臨牀應用十分廣泛,不僅用於外感,亦多用於雜病。方後注中煮藥、服藥、藥後護理及發汗要求、飲食禁忌等,乃爲“藥法”。論中諸方之後凡有“如前法”或“禁如藥法”等語,即是指此而言。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
    按語 柯韻伯云:“此條是桂枝本證,辨證爲主,合此證即用此湯,不必問其傷寒、中風、雜病也。”句首不冠“中風”二字,顯與上文有别,它擴大了桂枝湯的使用範圍。
    太陽病,項背强几几〔1〕,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方三。
    葛根四兩 麻黄〔2〕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3〕,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4〕、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5〕及禁忌。臣億等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黄,今證云汗出惡風,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云無汗、惡風,正與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湯,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1〕几几(jǐn緊) 緊固拘牵不柔和貌。“几”讀音同“卺”(jǐn),與“掔”(jiān)音近而通假。《説文·己部》“卺”下許慎曰:“讀若《詩》云赤舄几几。”段玉裁注:“許讀同几,今居隱切。”《説文·手部》“掔”下引《詩》“赤舄几几”作“赤舄掔掔”。成無己注云:“几几,音殊,短羽鳥飛𠘧𠘧也。”“几几者,伸頸之貌也,動则伸頸摇身而行,項背强者,動则如之。”故成釋非。
〔2〕麻黄《玉函》卷七無。是。《類證活人書》卷十二云:“伊尹《湯液論》桂枝湯中加葛根,今監本用麻黄誤矣。”
〔3〕二兩《玉函》作“三兩。”
〔4〕麻黄《玉函》卷七無。是。
〔5〕將息調養,休息,養息。《詩·四牡》:“不遑將父。”鄭玄注:“將,養也。”《説文·心部》“息”下,段玉裁注:“人之氣急日喘,舒曰息,引申爲休息之稱。”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四。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仍不解者,此爲壞病,桂枝〔1〕不中與之也。觀其脉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2〕本爲解肌〔3〕,若其人脉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4〕此,勿令誤也。五。
〔1〕桂枝《千金翼》卷九作“桂枝湯”。是。
〔2〕桂枝《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二作“桂枝湯”。
〔3〕桂枝本爲解肌……勿令誤也此三十一字,《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二另爲一條,較當。
〔4〕識(zhì志) 通“誌”,銘記。《周禮·保章氏》:“以志星辰口月之變動。”鄭玄注:“志,古文識。識,記也。”
    按語 本條文意可分兩段,一論壞病及其救治之法;二强調了桂枝湯的作用在於解肌,與麻黄湯之發汗不同,故太陽傷寒表實證不可誤用。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按語 陸淵雷云:“酒客,謂素常嗜飲之人。病,謂太陽中風也。此條所言,殊不可泥。愚嘗治酒客中風,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證悉具,以本論有酒客不可與桂枝之戒,乃書防風、蘇葉等俗方與之,明日病如故……乃與桂枝湯中去草棗,加葛花、枳棋子以解酒,應手而愈……又其後遇酒客,則用桂枝原方,不復加味,雖愈期有遲速,從無得之而嘔者。”由此可見酒客病中風應不禁用桂枝湯。而禁用桂枝湯者,當系因酒而病者,即如程應旄所謂“酒客脉浮,汗自出,似風傷衛”者。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1〕佳。六。
  〔1〕子 《千金翼》卷九作“仁”。
  按語 喘家復感中風,以桂枝湯治太陽中風,加厚朴杏子利肺氣兼以治喘。然喘家爲久淹之疾,用之尚難根除,故曰“加厚朴杏子佳”,而不言“主之”。
    凡〔1〕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1〕凡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無。
    按語 “其後必吐膿血”句,乃是預料之詞。桂枝湯辛温助陽,服後吐者,言其内熱盛也,故日後多見熱傷氣血之吐膿血證。综觀全文,意在指出内熱盛者,不可與桂枝湯。傷寒例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其意更明。
    太陽病,發汗,遂漏〔1〕不止,其人惡風〔2〕,小便難,四肢微〔3〕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方七。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4〕,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5〕,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1〕漏謂汗出淋漓不絶。“漏”通“漊”《説文·水部》:“漊,雨漊漊也。”段玉裁注:“漊漊猶縷縷也,不絶之貌。”亦轉爲“淋”、“漓”、“瀝”。
〔2〕惡風《太平聖惠方》卷八作“必惡寒”。
〔3〕微《太平聖惠方》卷八作“拘”。
〔4〕甘草三兩《玉函》卷七作“甘草二兩”。是。
〔5〕本云校勘語。别本云,亦稱“舊云”。太陽病中篇柴胡加芒硝湯中半夏二十銖,下有“本云五枚”,發汗吐下後病篇作“舊云五枚”。《玉函》凡“本云”皆作“本方”。按,“方”字誤,當作“云”。
    按語 發汗至於汗出淋漓不止,豈特傷陽,陰亦耗矣。於桂枝湯中加附子乃爲固陽攝陰之法,以扶陽爲先,陽復則汗止,汗止則陰復。
    太陽病,下之後,脉促〔1〕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方八。促,一作縱。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1〕脉促 脉急促,不拘於時一止。
    按語 誤下之後,心胸之陽受損,陰氣乘之而上,故證見胸滿氣短而脉促。桂枝湯去芍藥,乃治陽以遠陰,實有桂枝甘草湯辛甘化陽之意。
    若微寒〔1〕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2〕。方九。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1〕寒《註解傷寒論》卷二、《玉函》卷二上均有“惡”。是。
〔2〕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本條《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二皆與上條并爲一條,則文義連貫,爲是。
    按語 上條所言之證又兼見微惡風寒,則知陽虚爲甚,故于上方再加附子一枚,而爲温陽消陰之計。仲景補心陽用桂枝、補腎陽用附子,心腎兩虚而胸滿不解,則用桂枝去芍藥而加附子。若云此條是脉微而惡寒,則仲景必用四逆湯無疑。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1〕自可〔2〕,一日二三度發。脉微緩者,爲欲愈也;脉微而惡寒者,此陰陽倶虚,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湯。方十。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黄湯三合,并爲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苟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黄湯方,麻黄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箇。今以算法約之,二湯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甘草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三箇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箇,合方。詳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湯。
〔1〕欲本書卷七作“續”。
〔2〕欲自可《玉函》卷二作“自調”。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則愈。十一。用前第一方。
    按語 本條所論邪盛於經,而取先針後藥之法,啟迪醫人當度量病邪之微甚,採取综合治療之手段,而不應拘於一格。
    服桂枝湯,大汗出,脉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湯。方十二。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黄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切 杏仁十六箇,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黄湯一分,合爲二升,分再服。今合爲一方,將息如前法。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黄湯方,麻黄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箇。今以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藥、生薑各一兩六銖,甘草二十銖,大棗五枚。麻黄湯取九分**,即得麻黄十六銖,桂枝十銖三分銖**,收之得十一銖,甘草五銖三分銖之一,收之得六銖,杏仁十五箇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箇。二湯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兩十七銖,麻黄十六銖,生薑、芍藥各一兩六銖,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杏仁十六箇,合方。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十三。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灸,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1〕
    右五味〔2〕,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三兩本書卷七作“二兩。”
〔2〕右五味……日三服《外臺秘要》卷二作“右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米,内諸藥,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脉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1〕。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方十四。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黄 甘草各十八銖,炙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蛛,碎,綿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2〕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當裁爲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爲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越婢湯方,麻黄二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石膏半斤,大棗十五枚。今以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藥、生薑各十八銖,甘草十二銖,大棗三枚。越婢湯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銖,生薑九銖,甘草六銖,石膏二十四銖,大棗一枚八分之七,棄之。二湯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藥、甘草、麻黄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銖,石膏二十四銖,大棗四枚,合方。舊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當云桂枝二也。越婢湯方,見仲景雜方中,《外臺秘要》一云起脾湯。
〔1〕發汗《脉經》卷七、《玉函》卷二均作“復發其汗”。《註解傷寒論》卷二作“更汗”。
〔2〕煮《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上均有“先”。
    按語 桂枝麻黄各半湯、桂枝二麻黄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乃爲太陽表證所設,以補桂枝湯、麻黄湯治療之不逮。凡太陽病多日不解,邪氣有減但正氣亦弱,宜於此三方中求之。
   本條所言桂枝二越婢一湯證與太陽中篇之大青龍湯證,同爲外有表寒而内有鬱熱,但此輕而彼重。“脉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當與大青龍湯證中“若脉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之句相參,皆含有正虚禁汗之意。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强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方十五。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灸 生薑切 白术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等、白术。
    按語 注家對本條有争議,焦點在于表邪之有無和“去桂”還是“去芍”。
    據原文分析,“服桂枝湯,或下之”而病仍不解,説明既無太陽表邪,亦非陽明裏實。方後注云:“小便利則愈”,仲景道破了本證之根蒂在于水飲之邪爲害。治療使小便通利,水邪得去,陽氣得通,則諸證可釋。即葉香岩所説:“通陽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從利小便法可通陽而悟出本方能治頭項强痛與翕翕發熱之理,則思過半矣。
    傷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脚攣急,反與桂枝〔1〕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脚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方十六。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2〕芍藥 甘草各四兩,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黄四兩,去皮,清酒〔3〕洗〔4〕 甘草二兩,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1〕桂枝《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二下有“湯”字。
〔2〕白《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七無。是。
〔3〕清酒障米酒。《周禮·天官冢宰下·酒正》:“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鄭玄注:“清酒,祭祀之酒。”“今中山冬釀接夏而成。”賈公彦疏:“昔酒者,久釀乃熟,故以昔酒爲名。”“清酒者,此酒更久於昔,故以清爲號。”三酒皆用米釀。
〔4〕洗《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二作“浸”。
    按語 本條論述了傷寒挾虚誤汗之變證及其救治的方法。誤治之後,虚實寒熱互呈,陰陽轉化無常。其治或扶陽,或益陰,或和胃,或回陽,皆據證施,活潑無礙,充分體現了“觀其脉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原則。
    問曰:證象陽旦〔1〕,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讝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温,兩脚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爲風,大爲虚,風則生微熱,虚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内結,讝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讝語,故知病可愈。
〔1〕陽旦指陽旦湯,亦即桂枝湯。《金匱要略·婦人産後病脉證治》“陽旦湯”下,宋臣林億等注:“即桂枝湯”。
    按語 本條義在解釋前文,並補充了前文諸般病機之所略。

7
发表于 2017-3-8 17:4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七)

卷第三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億校正
明 趙開美校刻
沈  琳仝校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中第六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見太陽陽明合病法。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了太陽傷寒表實無汗之麻黄湯證,及其加減證和禁忌證,兼述了太陽陽明合病之葛根湯證,補述了桂枝湯治療雜病之榮衛不和的自汗出證。在論太陽經邪之後,又簡述了蓄水于下之五苓散證、火鬱于上之梔子豉湯證、少陽氣鬱兼三焦不暢之小柴胡湯證、熱與血结之桃核承氣湯證和抵當湯、丸證。更以太陽病誤治後之變證,以五臟病爲例論述了心陽虚心悸之桂枝甘草湯證、脾虚水氣上冲之苓桂术甘湯證、邪熱壅肺作喘之麻杏甘石湯證、腎陽虚水泛之真武湯證等。
   統觀全篇,所賅甚廣:外則論榮衛之不和,内則論氣血之失暢,上則論火鬱胸膈,下則論水蓄膀胱,兼及五藏雜病證治。
    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第一。七味。
    太陽陽明合病,必自利,葛根湯主之。第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後第四方。
    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第三。八味。
    太陽病,桂妓證,醫反下之,利不止,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第四。四味。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第五。四味。
    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麻黄湯主之。第六。用前第五方。
    太陽病,十日以去,脉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設胸滿痛,與小柴胡湯。脉但浮者,與麻黄湯。第七。用前第五方。小柴胡湯,七味。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第八。七味。
    傷寒,脉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大青龍湯發之。第九。用前第八方。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小青龍湯主之。第十。八味,加滅法附。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小青龍湯主之。第十一。用前第十方。
    太陽病,外證未解,脉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第十。五味。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第十三。七味。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爲逆,解外宜桂枝湯。第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復下之,脉浮者,當解外,宜桂枝湯。第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在,發汗已,發煩,必衄,麻黄湯主之。第十六。用前第五方,下有太陽病,并二陽并病四證。
    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第十七。用前第五方。一法用桂枝湯。
    脉浮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第十八。用前第五方。
    病常自汗出,榮衛不和也,發汗則愈,宜桂枝湯。第十九。用前第十二方。
    病人藏無他病,時自汗出,衛氣不和也,宜桂枝湯。第二十。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衄,麻黄湯主之。第二十一。用前第五方。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裹,當發汗,宜桂枝湯第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熱煩,脉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第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下别有三病證。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嘔不渴,無表證,脉沉微者,乾薑附子湯主之。第二十四。二味。
    發汗後,身疼痛,脉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第二十五。六味。
    發汗後,不可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湯。第二十六。四味。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第二十七。二味。
    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第二十八。四味,下有作甘爛水法。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第二十九。五味。
    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頭眩,脉沉緊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主之。第三十。四味。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虚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第二十一。三味。
    發汗若下之,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第三十二。五味。
    發汗後惡寒,虚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與調胃承氣湯。第三十三。三味。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躁,不能眠,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第三十四。五味,即猪苓散是。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第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第三十六。四味。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裹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第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下别有三病證。
    發汗吐下後,虚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第三十八。梔子豉湯二味。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並三味。
    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第三十九。用上初方。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梔子豉湯主之。第四十。用上初方。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卧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第四十一。三味。
    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第四十二。二味。下有不可與梔子湯一證。
    太陽病,發汗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瞷,真武湯主之。第四十三。五味。下有不可汗五證。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禹餘粮丸主之。第四十四。方本闕。下有吐蚘,先汗下二證。
    傷寒,醫下之,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裹。後身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裹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第四十五。桂枝湯用前第十二方。四逆湯三味。
    太陽病未解,脉陰陽倶停。陰脉微者,下之解,宜調胃承氣湯。第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云,用大柴胡湯。前有太陽病一證。
    太陽病,發熱汗出,榮弱衛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宜桂枝湯。第四十七。用前第十二方。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脇滿,不欲食,心煩喜嘔者,小柴胡湯主之。第四十八。再見柴胡湯,加減法附。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第四十九。用前方。渴者屬陽明證附,下有柴胡不中與一證。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項强,脇下滿,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第五十。用前方。
    傷寒陽脉濇,陰脉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第五十一。用前方。小建中湯六味。下有嘔家不可用建中湯,并服小柴胡湯一證。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第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微煩者,大柴胡湯主之。第五十三。加大黄,八味。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發潮熱,柴胡加芒消湯主之。第五十四。八味。
    傷寒十三日,過經讝語者,調胃承氣湯主之。第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二方。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宜桃核承氣湯。第五十六。五味。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身重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第五十七。十二味。
    傷寒腹滿讝語,寸口脉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第五十八。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門。第五十九。下有太陽病二證。
    傷寒脉浮,醫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第六十。七味,下有不可火五證。
    燒針被寒,針處核起,必發奔豚氣,桂枝加桂湯主之。第六十一。五味。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第六十二。四味,下有太陽四證。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微溏,與調胃承氣湯。第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在,脉微沉,不結胸,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少腹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第六十四。四味。
    太陽病,身黄,脉沉結,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第六十五。用前方。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九。第六十六。四味。下有太陽病一證。
    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1〕,葛根湯主之〔2〕。方一。
    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減二升,去白〔3〕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倣此。
〔1〕風本書卷七、《玉函》卷二、《外臺秘要》卷二“風”下有“者”字。
〔2〕葛根湯主之《脉經》卷七作“屬葛根湯”。
〔3〕白《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作“上”。
    按語 本條與前桂枝加葛根湯證相比較,兩證僅在無汗與有汗之分,故其治療方藥亦只是有無麻黄之别。
    太陽與陽明合病〔1〕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方二〔2〕。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後第四方。
〔1〕合病二陽或三陽同時受邪而發病。本論用“合病”凡七處,計有太陽陽明合病三條,太陽少陽合病一條,三陽合病兩條,陽明少陽合病一條。
〔2〕方二《千金翼》卷九下小注:“用上方,一云用後葛根黄芩黄連湯”。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樞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方三。
    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1〕,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2〕,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減二升,去白〔3〕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麻黄三兩《玉函》卷七作“麻黄二兩”。《註解傷寒論》卷三“麻黄”下有“湯泡去黄汁,焙干稱”。  -
〔2〕生薑二兩本書卷七作“生薑三兩”。
〔3〕白《玉函》卷七作“上”。
    按語 上兩條論述太陽、陽明兩經合病。因未入裏,故應見二陽經表之證。至於嘔吐和下利,是因經邪不解而影響胃腸之氣不和,胃不和則嘔,腸不和則利。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1〕不止,脉〔2〕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方四。促,一作縱。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黄芩三兩 黄連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1〕利遂《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遂利”。
〔2〕脉《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其”。
    按語 誤下後利遂不止,應分清寒熱。葛根黄芩黄連湯證爲表裏皆熱之“協熱利”。凡下利而兼發熱、惡寒,其人小便黄赤者,服此湯多效。本條與太陽下篇中桂枝人參湯證條之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的“協熱利”比較,此熱彼寒,虚實自分。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1〕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方五。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2〕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箇,去皮尖〔3〕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4〕,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1〕惡風《千金要方》卷九作“惡寒”。
〔2〕去皮《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無。
〔3〕杏仁七十箇,去皮尖《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箇”作“枚”。《玉函》無“去皮尖”。《千金要方》“枚”下有“喘不甚,用五十枚”。
〔4〕覆取微似汗《玉函》卷七作“温覆出汗”。
    按語 本條論太陽傷寒證治。寒爲陰邪,其性收歛,故能外閉衛陽而内滞榮陰,出現諸般疼痛。其痛之理,猶如《素問·痹論》所云:“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黄湯。用前第五方。
    按語 雖言太陽陽明合病,但證情以喘而胸滿爲主,其腹不滿,故知邪氣侧重在太陽,宜麻黄湯。如侧重在陽明而見下利之證,則宜葛根湯主之,以麻黄入太陽而葛根入陽明也。
    太陽病,十日以〔1〕去〔2〕,脉〔3〕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脉但浮者,與麻黄湯。七。用前第五方。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參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4〕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以《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已”。
〔2〕去猶過也。
〔3〕脉《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上有“其”字。
〔4〕煎將液汁加熱濃縮。
    按語 本條論太陽病日久的三種轉歸:一爲邪退正復,其病已解;二爲太陽之邪内傳少陽;三爲時間雖久,邪仍在表。從而示人判斷疾病之傳變與否,當以脉證爲據。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1〕,此爲逆也。大青龍湯方。八。
    麻黄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2〕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枚〔3〕,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4〕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5〕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虚,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1〕筋惕肉瞤筋肉抽動。《仲景全書·註解傷寒論》“惕”作“愓”,“愓”者動也,“惕”者敬也(見《説文》)。作“愓”義長,與“瞤”義相應。《説文·目部》:“目動也。”段玉裁注:“《素問》肉瞤瘛,注動掣也。”肉瞤,在此作肌肉跳動。
〔2〕去皮《玉函》卷七無。
〔3〕十枚《玉函》卷七、《千金要方》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三、《金匱要略》卷中皆作“十二枚”。
〔4〕碎《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下有“綿裹”。
〔5〕温粉炒温之米粉。
    按語 大青龍湯證爲外有表寒,内有鬱熱所致。外寒不解則鬱熱不宣,乃致煩躁。大青龍湯是表裏雙解之峻汗劑,正虚之人不可妄投。
    傷寒脉浮緩,身〔1〕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2〕青龍湯發之。九。用前第八方。
〔1〕身《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其”。
〔2〕大《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上有“可與”二字。
    按語 尤在涇認爲本條是表寒化熱,熱將入里,故脉由緊變缓,證由身疼變爲身重。聯繫上條,可以把本條視爲大青龍湯證的進一步發展。
   《金匱要略》云:“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故部分注家將本條與《金匱》之溢飲證相參,認爲是發越溢飲之邪,其義亦可參。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1〕,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方十。
    麻黄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2〕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3〕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減一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4〕。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黄,加蕘花,如一雞子,熬〔5〕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黄,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6〕。且蕘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7〕。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1〕乾嘔發熱而欬《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咳而發熱”。
〔2〕去皮《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無。
〔3〕洗《玉函》卷二無。《注解傷寒論》卷三作“湯洗”。
〔4〕一升《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加減法”三字。
〔5〕熬炒、烘、焙。《説文·火部》:“熬,干煎也。”《方言》卷七:
“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關西隴冀以往謂之㷶,
秦晉之間或謂之㷅。”“㷅”同“炒”,“㷶”與“焙”聲近意通。
〔6〕若渴……去皮尖此七十字《註解傷寒論》不作原文而作爲注釋之文。
〔7〕且蕘花不治利……疑非仲景意此二十字《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三無。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1〕者,此〔2〕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十一。用前第十方。
〔1〕渴《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渴”上并有“而”字。
〔2〕此《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下有“爲”。
    按語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是對本證外寒内飲之病機的概括。小青龍湯集麻黄、細辛、桂枝于一方,通散之力較峻,易動陽耗陰,故不宜久服。一旦病情轉缓,投苓桂术甘湯爲宜。
    太陽病,外證未解,脉浮弱者〔1〕,當以汗解,宜桂枝湯〔2〕。方十二。
    桂枝去皮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須臾歠熱稀粥一升,助藥力,取微汗。
〔1〕脉浮弱者《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其脉浮弱”。
〔2〕宜桂枝湯《玉函》卷七作“桂枝湯主之”。
    按語 自此以下四條,擴展了桂枝湯的治療範圍。歸納其義有三:一,在論麻黄湯諸證後又論述桂枝湯證,示人對太陽表病脉證進行虚實對比。二,凡屬于太陽病,脉見浮弱者,此時不論有汗無汗,均應捨證從脉,不用麻黄湯發汗,而要取桂枝湯以解肌。三,在小青龍湯證之後,再論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乃是對比鑑别,以揭示咳喘證辨證論治之内涵。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1〕。方十三。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朴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千金翼》卷九作“宜桂枝湯”,又下有“一云麻黄湯”五字小注。又《千金翼》卷九另有一條作“宜麻黄湯”又下有“一云桂枝湯”五字小注。
    太陽病,外證未解〔1〕,不可下也,下之爲逆,欲〔2〕解外者,宜桂枝湯。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1〕未解 《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三“解”下有“者”。
  〔2〕欲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無。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脉浮者不愈。浮爲在外,而反下之,故〔1〕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當須解〔2〕外則愈,宜桂枝湯。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1〕故《玉函》卷二、《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知”字。
〔2〕解《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下有“其”字。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黄湯主之。十六。用前第五方。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1〕無汗,自衄者,愈。
  〔1〕身 《玉函》卷二上有“其”。
    按語 上兩條論表邪不從汗解而從衄解。衄以代汗,汗血同源,故衄解又稱“紅汗”。
   發汗後衄解,責之太陽病八九日不解的“陽氣重”;不發汗而衄解,责之風寒在經,不得隨汗而出。兩條合觀,以見衄以代汗之機。
    二陽併病〔1〕,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乏爲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2〕者,陽氣怫鬱〔3〕在表〔4〕,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5〕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6〕,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脉濇故知也。
〔1〕併病一經證候未罷,又出現另一經證候,二經證候有先後次第之分者,謂併病。本論言併病者凡五處,太陽陽明併病二條;太陽少陽併病三條。
〔2〕缘缘正赤滿面通紅貌。
〔3〕怫鬱悒鬱,憂鬱,鬱悶。此引申爲陽氣被外邪所抑鬱。
〔4〕在表《玉函》卷二作“不得越”。
〔5〕不徹《脉經》卷七作“不大徹”。
〔6〕若發汗不徹……不得越此十五字《玉函》卷二無。
    按語 太陽陽明併病,須辨併於經和併於腑。併于陽明腑,其人續自微汗出,不惡寒;併于陽明經者,其人面色緣緣正赤,發熱和額頭痛亦常可見。
    脉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1〕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裏虚,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1〕乃《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而”。
    脉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1〕?以〔2〕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1〕知然《玉函》卷二作“故”。
〔2〕以《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此爲”。
    按語 上條尺脉微爲陽氣不足,本條尺脉遲爲陰氣不足。凡陰陽之氣虚者,雖有表證,亦不耐攻伐,故均禁用麻黄湯發汗。許叔微治傷寒挾虚者,用小建中湯加當歸、黄芪之法,可資參用。
    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1〕。十七。用前第五方。法用桂枝湯。
〔1〕麻黄湯《玉函》卷二下有“一云桂枝湯”。《脉經》卷七作“屬桂枝湯證”。
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十八。用前第五方。
病常自汗出者,此爲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脉中,衛行脉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十九。用前第十二方。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二十。用前第十二方。
    按語 以上兩條説明了桂枝湯有調和榮衛之功,故不但可愈太陽中風之榮衛不和,亦可療雜病之榮衛不和的自汗出證。
    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二十一。用前第五方。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1〕承氣湯。其小便清〔2〕,一云大便青。知〔3〕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
〔1〕與《玉函》卷二作“未可與”。
〔2〕小便清者《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大便反清”。《脉經》卷七“大便反清”下有小注云“一作小便者”。
〔3〕知《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此爲”。
按語 通過辨小便顏色,以測知病之表裏之情,這在臨床實踐中,頗有一錘定音之義。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脉〔1〕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
〔1〕脉《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其”。
    按語 汗後餘邪未解,不堪再用麻黄湯峻汗,而以桂枝湯代行其事。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1〕陽自和者,必自愈。
〔1〕陰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而”字。
    按語 仲景從病之本在於陰陽不和,推及病之愈由于陰陽自和,可謂善於發揚《内經》治病必求于本之義。無論治病用何法、何方、何藥,必使其陰陽自和方爲上策。其言甚簡,其義無窮,臨床醫工應奉爲施治准則。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1〕,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1〕小便不利者《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其人小便不利”。
    按語 “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乃是“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的具體説明。非獨如此,陽明病之大便鞕,當問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以津液當還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亦是陰陽自和的例證。故治病不但要以陰陽自和爲前提,更應注視陰陽自和的表現及其調諧作用,這一點更爲重要。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脉微細。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1〕,脉〔2〕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方二十四。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1〕無表證《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
“而”字。
〔2〕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其”字。
    按語 煩躁一證,當分陰陽寒熱。“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脉見沉微,知陽虚已甚。晝則陽氣得助,夜則陰氣得助,故陽虚之煩踩為晝發夜安。
    發汗後,身〔1〕疼痛,脉〔2〕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薹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3〕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
    右六味〔4〕,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5〕,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1〕身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體”字。
  〔2〕脉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其”字。
  〔3〕桂枝加……新加湯 此十七字《玉函》卷七、《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皆作“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
  〔4〕味 《玉函》卷七下有“㕮咀四味”。
  〔5〕云 《玉函》卷七作“方”。
    按語 汗後正虚身痛,治用新加湯,以補榮衛氣血之不足,其身痛自愈。本方在臨床上用以治療婦女產後,或失血後身痛,脉見沉遲無力者,甚佳。
    發汗後,不可更行〔1〕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仁〔2〕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六。
    麻黄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箇,去皮尖 甘草二兩〔3〕,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4〕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5〕,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6〕。
〔1〕更行猶言再用。《周禮·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鄭玄注:“行,猶用也”。
〔2〕仁《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子”。
〔3〕二兩《玉函》卷七作“一兩”。
〔4〕煮《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注解傷寒論》卷三上有“先”。是。
〔5〕煮取二升本書卷四作“煮取三升”。
〔6〕黄耳柸“柸”,《千金翼》卷十作“杯”。本書卷四亦作“杯”。“耳杯”爲古代飲器,亦稱羽觴,橢圓形,多爲銅制,故名,實容一升。
    按語 麻黄湯治無汗之喘,功在散寒;麻杏甘石湯療有汗之喘,功在清熱。寒熱皆用麻黄者,以麻黄善能宣肺而爲治喘之聖藥。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方二十七。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按語 心陽虚心悸證,治用桂枝甘草湯,要注意以下三點:一,要保持藥味單捷之特點;二,桂枝用量要大于甘草一倍;三,藥要一次頓服。如此,方可温復心陽。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方二十八。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爛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按語 欲作奔豚之證,非奔豚已發,乃水氣悸動于下之狀。以理測知,本證當有小便不利一證,治用苓桂棗甘湯,通陽利水以伏其邪。製甘爛水法,當進一步研討。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九。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1〕二兩 人參一兩
    右五味〔2〕,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甘草 《註解傷寒論》卷三、《千金翼》卷十下有“炙”字。是。
〔2〕味《玉函》卷七下有“㕮咀”二字。
    按語 氣滯脾虚兼濕邪,乃是本條腹脹之因。
    下利腹滿用“理中”,便鞕腹滿用“承氣”,如大便不瀉不秘,或脾家虚實相兼之腹滿者,用厚薑半甘參湯多驗。
    傷寒若吐、若下後〔1〕,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2〕,脉沉緊,發汗則動經〔3〕,身爲振振〔4〕摇者,茯苓桂枝白〔5〕术甘草湯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术〔6〕甘草各二兩,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7〕。
〔1〕若吐、若下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吐、下、發汗後”。《玉函》卷二作“若吐、若下、若發汗”。
〔2〕眩目眩。《説文·目部》:“眩,目無常主也。”《釋名·釋疾病》:“眩,懸也,目視動亂如懸物摇摇然不定也。”
〔3〕動經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傷動經脉。”
〔4〕振振動摇不定貌。
〔5〕白《脉經》卷七無。
〔6〕白术《金匱要略方論》卷中、《玉函》卷七作“白术三兩”。
〔7〕服《玉函》卷七下有“小便即利”。
    按語 本條論心脾兩虚之水氣上衛證治。臨證觀察,水氣上衛之見證甚多,可見胸滿、心悸、短氣、欬嗽、眩暈、咽喉不利等。仲景概稱“氣上冲胸”,乃省文也。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虚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一。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1〕,以水五升〔2〕,煮取一升五合,去淳,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3〕。
〔1〕味《玉函》卷八下有“㕮咀”。
〔2〕五升《玉函》卷八、《千金翼》卷十作“三升”。
〔3〕疑非仲景方《玉函》卷八、《千金翼》卷十無。“方”《註解傷寒論》卷三作“意”。
    按語 本條論陰陽兩虚之證治。從“惡寒”一證領會,當以陽虚爲主,其脉自當沉微。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方三十二。
    茯苓四兩〔1〕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2〕,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3〕
〔1〕茯苓四兩《註解傷寒論》卷三作“六兩”。
〔2〕三升《玉函》卷八作“一升二合”。《千金翼》卷十作“二升”。
〔3〕二服《千金翼》卷十、《註解傷寒論》卷三作“三服”。
    按語 茯苓四逆湯爲四逆湯加人參茯苓而成。成無己認爲,薑附以扶腎陽,茯苓人參以養心陰。
    發汗後惡寒者,虚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1〕。方三十三。《玉函》云,與小承氣湯。
芒消半升 甘草二兩,炙 大黄四兩,去皮,清酒洗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兩沸,頓服◦
〔1〕與調胃承氣湯《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氣湯”。
    按語 寫熱而及寒,言實又論虚,對比求辨,明晰隨證施治之理。
    太陽病,發汗後,大〔1〕汗出,胃中乾〔2〕,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3〕,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4〕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即猪苓散是。
    猪苓十八銖,去皮〔5〕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术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右五味,擣爲散〔6〕,以白飲〔7〕和服方寸匕〔8〕,日三服。多飲煖水〔9〕,汗出愈。如法將息。
〔1〕大《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若”。
〔2〕乾《脉經》卷七作“躁煩”。“乾”下“煩躁”無。
〔3〕欲得飲水者《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其人欲飲水”。
〔4〕消渴此指渴而多飲之症狀,非指多飲、多食、多尿的消渴病。
〔5〕去皮《玉函》卷七無“去皮”。《千金翼》卷九作“去黑皮”。
〔6〕擣爲散《金匱要略》卷中、《玉函》卷七、《註解彳寡寒論》卷三作“爲末”。《千金要方》卷十作“水服”。
〔7〕白飲白米飲。《千金要方·脱肛》猪肝散條有“若不能酒,與清白米飲亦得。”
〔8〕方寸匕量器。宋《政和證類本草·序例》:“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爲度。”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録》考秦漢一寸約爲今**點三釐米,是知方寸匕即邊長約爲二點三釐米的方形藥匙。
〔9〕多飲煖水《千金要方》卷十無“煖”字。
    按語 本證爲太陽表裏氣化不利之蓄水證治。五苓散解表化氣,外疏内利。
   
8
发表于 2017-3-8 17:46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版]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八)

    發汗已〔1〕,脉浮〔2〕數,煩〔3〕渴者,五苓散主之。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
  〔1〕已 《玉函》卷二作“後”。
  〔2〕浮 《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而”。
  〔3〕煩 《脉經》卷七上有“復”。
    按語 既爲太陽蓄水證,自當有小便不利。仲景不言,是其省文。五苓散既可開鬼門,又能潔净府。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方三十六。
    茯苓二兩〔1〕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茯苓二兩《玉函》卷七作“茯苓三兩。”
    按語 五苓散證爲水蓄于下,茯苓甘草湯證爲水停於中,故前者口渴而後者不渴。厥陰病篇中有“傷寒厥而心下悸,當先治水、宜服茯苓甘草湯”之語,當與此合觀,以全茯苓甘草湯之證治。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裹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1〕水逆,五苓散主之。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
〔1〕名曰《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此爲”。
    按語 本條補述了五苓散可治療“渴欲飲水,水入則吐”之“水逆”證。證情中自有小便不利者,乃詳于前而略于後。
    未持脉時,病人手叉〔1〕自冒心,師因教試令欬,而不〔2〕欬者,此必兩耳聾無聞〔3〕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虚故如此〔4〕。發汗後,飲水多〔5〕必喘,以水灌之〔6〕亦喘。
〔1〕手叉《玉函》卷二、《脉經》卷七作“叉手”。
〔2〕不《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即”字。
〔3〕聾無聞《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無所聞”。
〔4〕如此《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也”。
〔5〕多《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者”。
〔6〕以水灌之以冷水洗浴。太陽病下篇“以冷水潠之,若灌之”、不可下病篇“汲水灌其身”,“灌”字均指洗浴。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爲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1〕。發汗吐下後〔2〕,虚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复顛倒,音到,下同。心中懊燶〔3〕,上烏浩、下奴冬切,下同。梔子豉〔4〕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5〕主之;若樞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三十八。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6〕,擘 香豉四合,綿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7〕二升半〔8〕,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爲二服,温進一服,得吐〔9〕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10〕
    梔子十四箇,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綿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11〕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 生薑五兩 香豉四合,綿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1〕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玉函》卷二、《千金翼》卷十無。
〔2〕發汗吐下後《脉經》卷七上有“傷寒”。
〔3〕心中懊燶《外臺秘要》作“心中苦痛懊憹”。“懊憹”(ào náo奧撓),煩悶殊甚,而又難以名狀。
〔4〕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無。
〔5〕梔子甘草豉湯《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梔子甘草湯”。
〔6〕箇《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註解傷寒論》卷三作“枚”。
〔7〕得《千金翼》卷九作“取”。
〔8〕二升半《外臺秘要》卷二下有“去滓”。
〔9〕吐《玉函》卷七、《千金翼》卷九上有“快”。
〔10〕掘子甘草豉湯方《千金翼》卷十不載本方,但云:“於梔子湯中加甘草二兩即是”。
〔11〕吐《玉函》卷七上有“快”。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1〕者,梔子豉湯主之。三十九。用上初方。
〔1〕窒《脉經》卷七作“塞”。《千金要方》卷九下并有“氣逆搶心”四字。《説文·穴部》:“窒,塞也”。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1〕,梔子豉湯主之。四十。用上初方。
〔1〕未欲解也《玉函》卷二作“此爲未解”。
    按語 以上三條,論汗吐下後熱鬱胸膈之證,或虚煩不眠、或心中懊憹、或胸中窒塞、或心胸结痛,證狀雖異而病機相同,故均以梔子豉湯治之。至于少氣者加甘草、嘔者加生薑,乃示人隨證加減之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方四十一。
    梔子十四箇〔1〕,擘 厚朴四兩,灸〔2〕,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黄〔3〕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4〕者,止後服。
〔1〕箇 《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註解傷寒論》卷三作“枚”。
〔2〕炙 《註解傷寒論》卷三作“薑炙”。
〔3〕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黄《玉函》卷七無“水浸”。《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三“炙令黄”作“去穰炒”。
〔4〕吐《千金翼》卷十上有“快”。
    傷寒,醫以丸〔1〕藥大下之〔2〕,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方四十二。
    梔子十四箇,擘 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3〕者,止後服。
〔1〕丸《玉函》卷二作“圓”。
〔2〕之《千金翼》卷十作“後”。
〔3〕吐《玉函》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快”。
    按語 火鬱于上,寒居于中,治以梔子乾薑湯,行温清并用之法。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按語 脾虚便溏之人,禁用梔子湯。推而廣之,凡苦寒之品皆在所禁。如因病情所需而又不能不用時,應宗梔子乾薑湯法。
    太陽病發开,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一作僻地〔1〕者,〔2〕武湯主之。方四十三。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术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振振欲擗地肢體顫動欲仆倒於地。《廣雅》卷一:“振,動也。”“振振”,顫動不止貌。“擗”通“仆”,《脉經》正作“仆”。“仆”,跌倒。
〔2〕真 《千金翼》卷十作“玄”。
    按語 腎主水,在于陽氣之温化,汗出亡陽,腎失温化,則水寒之邪内生。治用真武湯,扶陽消陰以制水。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1〕則痓〔2〕。
〔1〕汗出《注解傷寒論》卷三作“發汗”。
〔2〕痓《玉函》卷五作“痙”。《脉經》卷七下有注云“一作痙”。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1〕,直視〔2〕不能眴,音唤,又胡絹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1〕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玉函》卷五作“汗出則額陷,脉上促急而緊”。《脉經》卷七作“汗出必額陷,脉上促急而緊”。《千金翼》卷十作“汗出必額上促急”。
〔2〕直視《千金翼》卷十無“直視”以下八字。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1〕則寒慄而振。
〔1〕發汗《玉函》卷五、《脉經》卷七作“汗出”。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粮丸〔1〕。四十四。方本闕。
〔1〕與禹餘粮丸《千金翼》卷十無。《註解傷寒論》卷三“丸”下有“闕”。
    病人有寒,復〔1〕發汗,胃中冷,必吐蚘〔2〕。一作逆。
〔1〕復反也。
〔2〕鱿《千金翼》卷十下有“一云吐逆”四字小註。
    按語 以上七條,論禁汗之理及誤汗之變。其禁汗之理,無外陰陽氣血已虚,故有“强人傷寒發其汗,虚人傷寒建其中”之説。今世之益氣解表、滋陰解表、助陽解表等法,即是爲虚人傷寒所設,頗可參用。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爲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爲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爲逆;若先下之,治不爲逆。
    按語 證有表裏,病有缓急,故其治療應有先後缓急之分。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1〕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四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1〕救猶治。
    按語 承上條表裏先後缓急之治法,舉例陳述先表後裏雖爲治法之常,而裏虚之人又當行先裏後表治法之變。知常達變,方可云醫。
    病〔1〕發熱頭痛,脉反沉,若不差,身體疼〔2〕痛,當救其裏。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1〕病《玉函》卷六、《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上有“師曰”。
〔2〕疼《玉函》卷六上有“更”字。
    按語 從“若不差”三字推敲,似已用過温經解表之法。其所以不差者,恐藥不勝病,温陽之力薄也。故改用四逆湯法,以温固其本。
    太陽病,先下〔1〕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2〕表裏倶虚,其人因致冒,冒家〔3〕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4〕然后復下之。
〔1〕先下《玉函》卷六、《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之”字。
〔2〕以此《玉函》卷六、《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無。
〔2〕冒家 《玉函》卷六、《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下有“當”字。
〔4〕裏未和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無。《註解傷寒論》卷三“裹”上有“得”字。
    按語 “冒”而汗出病愈與“戰”而汗出邪解,其理相近,皆爲本虚而邪氣微也。
    太陽病未解,脉陰陽倶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脉微〔1〕一作尺脉實者,下之而解〔2〕。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云用大柴胡湯。
〔1〕陰脉微《脉經》卷七無“脉”字。下有小字注云“陰微一作尺實”。
〔2〕下之而解《脉經》卷七下有“屬大柴胡湯證”。
    按語 對于戰汗來説,有一戰而汗出病解者,有經兩次戰汗而邪去人安。至于正虚之人,戰而不汗,必以扶正之品,助其汗出而愈。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爲榮弱衛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四十七。方用前法。
    按語 此條應與太陽病上篇“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桂枝湯主之”合參。“榮弱衛强”是對太陽中風證病機的總概括。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脇苦滿,嘿嘿〔1〕不欲飲食,心煩喜嘔〔2〕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四十八。
    柴胡半斤 黄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3〕,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括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則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藥三兩;若脇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1〕嘿嘿《註解傷寒論》卷三作“默默”。“嘿嘿”(mò默),又寫作“嚜嚜”、“墨墨”,心中鬱悶不爽貌。《素問·刺腰痛篇》:“默默然不慧。
〔2〕喜嘔善嘔,好嘔。
〔3〕味《玉函》卷七下有“㕮咀”。
〔4〕牡蠣四兩《千金翼》卷九作“牡蠣六兩”。
    按語 本條論少陽病證治***。少陽爲甲木,其氣喜條達忌抑鬱。少陽氣鬱,疏泄失司,可病及肝膽,乘于脾胃,内連三焦,故病兼肝脾不和、三焦不暢等諸多證情。然其病機却在於“鬰”,故以小柴胡湯疏氣解鬰而和寒熱。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脇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1〕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一云藏府相違,其病必下,脇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四十九。用前方。
〔1〕嘿嘿《註解傷寒論》卷三作“默默”。
    按語 承上條,對小柴胡湯證在病因、病机、證候特點上又作了更進一步的説明。
    得病六七日,脉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温。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脇下滿痛,面目及身黄,頸項强,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按語 上兩條論小柴胡湯所治之廣,本條則指出小柴胡湯所治之禁。既知其治廣,又曉其治禁,方可正確使用而無害。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强,脇下滿,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五十。用前方。
    按語 三陽證見,因有少陽參其間,汗下之法禁用。今治從少陽,待少陽樞機一利,則可令太陽之氣得開,陽明之氣得闔,諸證悉解,乃和法之妙用。
    傷寒,陽脉濇,陰脉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1〕主之。五十一。用前方。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2〕,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3〕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4〕建中湯,以甜故也。
〔1〕小柴胡湯《玉函》卷二上有“即與”二字。
〔2〕甘草二兩《玉函》卷七、《金匿要略》卷上作“甘草三兩”。
〔3〕内《玉函》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膠”字。
〔4〕用《玉函》卷七作“服”。
    按語 本條論少陽病兼土虚木旺之證。先與小建中湯者,乃“見肝之病,知其傳脾,當先實脾”之義也。若不差者,仍腹中痛,再與小柴胡湯時,宜遵仲景之減黄芩,加芍藥之法爲宜。
    傷寒中風,有〔1〕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2〕,却復〔3〕發熱汗出而解。
〔1〕有《玉函》卷二下有“小”字。
〔2〕蒸蒸而振劇烈振戰。
〔3〕復 《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三作“反”。
    按語 本條要旨,辨證要着眼于“抓主證”這一點上。主證既明,治焉有差。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按語 本證爲裏虚心悸,故主以小建中湯。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1〕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一云,喔止小安。鬱鬱微煩者,爲未解也〔2〕,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五十三。
    柴胡半斤 黄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3〕,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4〕,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方加大黄二兩。若不加,恐不爲大柴胡湯〔5〕。
〔1〕仍《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續”。
〔2〕嘔不止……爲未解也此十五字《玉函》卷二、《千金翼》卷九作“嘔止小安,其人鬱鬱微煩者,爲未解”。“嘔不止”,《脉經》卷六作“嘔止小安”,小字注云“一云嘔不止心下急”。
〔3〕七味《玉函》卷七作“八味”。
〔4〕煎《玉函》卷七下有“取三升”。
〔5〕一方加大黄二兩。若不加,恐不爲大柴胡湯《玉函》卷七作“一方無大黄,然不加不得名大柴胡湯也”。《玉函》卷七、《注解傷寒論》卷三、《金匱要略》卷上有“大黄二兩”。是。
    按語 本條論少陽之邪内繫陽明之證治。“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可稱爲大柴胡湯三證。《金匱要略》云:“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爲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可與本條互參。臨證時尚可見大便秘結,小便黄赤,脘脇苦痛,脉弦滑,舌苔黄膩等證。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所〔1〕發潮熱,已〔2〕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3〕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五十四。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黄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4〕,本云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消二兩〔3〕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臣億等謹按,《金匮玉函》方中無芒消〔6〕。别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消二合,大黄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餘二升加芒消、大黄、桑螵蛸也。
〔1〕所《玉函》卷二無。
〔2〕已《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無。
〔3〕以《外臺秘要》卷一無。《註解傷寒論》卷三作“而”。
〔4〕二十銖《玉函》卷七、《外臺秘要》卷一作“五枚”。
〔5〕二兩《註解傷寒論》卷三作“六兩”。
〔6〕臣億等謹按《金匮玉函》方中無芒消 《玉函》卷七有“芒消二兩”。是。
    按語 柴胡加芒消湯證與前大柴胡湯證相比,同屬少陽内繫陽明之證,但有輕重之分。
    傷寒十三日〔1〕,過經讝語者,以〔2〕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脉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爲内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三方。
〔1〕日《註解傷寒論》卷三下有“不解”。
〔2〕以《玉函》卷二、《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内”。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五十六。後云,解外宜桂枝湯。
    桃仁五十箇,去皮尖 大黄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消二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按語 本條辨太陽蓄血證治。注家對蓄血之部位説法不一,或云血蓄膀胱,或云血蓄於小腸。從臨床觀察,血蓄膀胱者爲多見。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五十七。
    柴胡四兩 龍骨 黄芩 生薑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1〕,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1〕本云《玉函》卷七作“本方”。
    按語 上條證見少腹急結,其人如狂,治以桃核承氣湯。本證以胸滿煩驚,小便不利,治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兩證之病位有上下之分,而邪氣亦有在气在血之異。
    傷寒,腹滿讝語,寸口脉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五十八。
    按語 辨脉法云:“脉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爲肝脉。腹滿讝語又見肝脉,爲木來乘土之證,故刺期門以瀉肝。
    木乘土爲縱,與下條木反侮金之“横”對舉,稱之爲順。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1〕,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門。五十九。
〔1〕水《玉函》卷二、《脉經》卷七作“酢漿”。《千金翼》卷十作“酨漿”。
    按語 肝氣有餘,不僅可以乘脾,而且反能侮肺,其氣横逆已極。故刺肝之募穴期門,以瀉其實。
   以上兩條,是以五行乘侮之理説明五藏病變的相互影響。但似有缺文,註家爭議較多。
   
9
发表于 2017-9-17 23:35 | 只看该作者
還有下後面的嗎?
10
发表于 2018-10-14 1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MP5706


谢谢楼主。期待下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21: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