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疼痛] 腰骶部触诊的解剖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腰部上界即背部下界,下界为两髂嵴后份及两侧髂后上嵴的连线。骶尾部为两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三点间所围成的三角区。
(一)表面标志
1棘突
腰椎棘突成水平位;骶椎棘突退化成骶正中嵴。各棘突应位于正中线上(图144)。在棘突的两侧各有一沟,为背部坚厚的肌肉所充填,胸后壁肋角所在处即表示竖脊肌的外缘,向前弯腰时,棘突彼此间的距离加大,上、下肋角连线如有偏斜,说明脊椎发生旋转。直立并两手下垂时,两侧肩胛冈连线应通过第3胸椎棘突。第7胸椎的棘突在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上,第3腰椎棘突应通过脐平面,第4腰椎棘突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两侧髂后上棘连线通过第1、2骶后孔之间,相当于蛛网膜下腔终末处。在腰椎正位X线像,由于男女性骨盆结构不同,男性第5腰椎一般位于髂嵴最高点水平线以下,而女性整个第5腰椎或其上半位于髂嵴最高点水平线以上。
2髂嵴和髂后上棘
髂嵴是髂骨翼的上缘,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的标志。髂后上棘为髂嵴后端的突起。两侧髂后上嵴的连线,平第2骶椎棘突。
3米氏凹
在髂后上棘的内侧有一凹陷,相当于骶髂关节,其上为坚厚的软组织所覆盖,往深处触诊时较为困难。左、右髂后上棘分别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形区,称为米氏凹或Michaelis菱形区。当腰部和骶尾骨折或骨盆畸形时,菱形区可出现变形。菱形区上、下角连线的深部为骶正中嵴,其外侧有骶外侧嵴。
4骶正中棘和骶外侧棘
骶骨背面的正中线上,有一列纵形隆起,即骶正中棘,为骶骨各棘突愈合而成,此线上有3~4个后结节,以第2、3最显著。在两侧骶后孔外侧一拇指宽处另有两列隆起,即骶外侧棘,为各横突愈合形成。经骶后孔作骶神经阻滞麻醉时,该棘为良好的标志。
5骶管裂孔和骶角
沿骶正中棘向下,由第4、5骶椎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的孔为骶管裂孔,是骶管的下口,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为骶角,为第5骶椎下关节突所形成,易于触及,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二)血管神经投影
     臀部为髋骨外面近似方形的区域,上界为髂嵴,下界为臀沟(臀褶),内侧界为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外侧界为髂前上棘至大转子的连线。丰满的臀部,皮肤较厚,皮下脂肪多,肌肉发达而厚,臀部外上四分之一区是肌肉注射理想部位。中部的坐骨大孔被梨状肌分为梨状肌上孔和下孔,是血管、神经的集中部位,临床上此处因炎症、脓肿、外伤受损可引起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有多种类型,变异较大,各家统计不一。其中以总干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者占60.5%~66.3%;坐骨神经分支很高,胫神经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中部、上缘、下缘穿出等情况占33.7%~39.5%。推拿治疗学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6-8-31 20:36 | 只看该作者
腰部上界即背部下界,下界为两髂嵴后份及两侧髂后上嵴的连线。骶尾部为两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三点间所围成的三角区


——临床中的必要知识,一块交流一下
3# 板凳
发表于 2016-9-1 21:36 | 只看该作者
掌握解剖基础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23: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