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82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知识] 中医脉诊入门基本功(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江浪如雪 于 2014-12-31 18:53 编辑

三、力度(虚实判断的核心,脉诊阴阳判断的关键)
定义;指按脉跳动的力度大小。
分析:力度的大小用来判断疾病的虚实,一般以中沉取为准。
病脉力度过大要么是邪热盛,要么是津液不足,要么是经络滞涩,或者胃气将绝而先力大而不柔和;弱要么阳虚要么阴阳2虚、要么经络滞涩,而元气受伤。这些临床时脉象也须结合其他指标来综合分析。虚实以力的强弱来判断。

练习体验:一般人饥饿的时候去把右手关脉,能明显感受到力弱,跑步运动一下去把脉,明显力度强劲。这个强弱容易掌握,不需要刻意练习,很快就能掌握。


四、长短   五:宽窄
定义指手桡动脉手指能感受到的距离与脉的粗细。
正常人如果脉长而宽,跳动均匀不快不慢,力度适中,为气血旺盛,体格健壮的表现。
另外夏天气温升高也多长宽,或运动后也现长宽。这些都为正常。
病脉长分三种情况:1 、整体都长。2、三关寸部长,内经称之为溢3、三关尺部过长,内经称为覆。
病脉的长短粗细主要3种情况。阳盛、阴盛、淤塞、阴虚邪盛,都结合其他指标来区分。虚实以有力无力来判断
练习体验:长短基本无须练习搭手便知道,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人的骨骼长短来定,而是根据三关定义来判断。
粗细的体验可以用绳子来练习,极端的练习就是可以弄根头发,和电线来练习感觉粗细的区别,方法很多,也容易感受。实操时需要注意人的胖瘦即可。
六、节律
指脉跳的均匀度
正常人一般不会出现节律不齐,孕妇有时候会出现节律不齐如无他病,不可以当成病脉看。也有极少部分的人会出现节律的不齐,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不能当成病脉,这种人几乎很少很少。
病脉的节律主要分快而不齐和慢而不齐。不管哪种虚实判断以力度来衡量。
病因也是同样那4种:阳虚、阴虚、阴阳两虚、滞涩不通畅。
临床时脉象也须结合其他指标来综合分析判断。虚实以力的强弱来判断。
练习简单,就是用手指去感觉跳动有无断续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对节律的把握一定要在超过50以上的跳动范围来来感受,否则会造成失误。

七、张力(软硬)
指脉管的软硬程度比如脉象里面的玄脉多含有张力较硬给人以按琴弦,弓弦的感觉,而濡脉软,如同按棉花,或者水上按纱布的感觉。
除天气季节原因脉管有一定的软硬变化外。一般正常人不是特别明显。比如春天肝脉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张力,大于其他季节。
张力的大小在疾病为积聚与发散的考察之一。比如肝气郁结容易张力较大,疼痛有时候也容易张力略大。寒气凝结,或者阴虚凝结也会出现张力略大。还有一种是脏腑衰竭也容易出现明显的张力过大过硬。软脉多湿气、阳虚与虚症脱症脱、比如大出血。。。。。。。
但是病因也是同样那4种:阳虚、阴虚、阴阳两虚、滞涩不通畅。虚实以力的强弱来判断。
练习方法也比较简单。找根绳子拉紧体验硬玄,放松体验松软。
八、幅度(滑涩)(来去)
指脉跳的起伏距离,直观的反应就如同心电图里面的那个波峰波谷的距离。
因为脉是心脏的收缩来促进血液的流通。收缩就产生波。波的大小就有区间大小,而把脉在手指的感觉就变成了幅度的大小。这个大小就可以体验到起伏的距离。
正常脉幅度会受季节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幅度变化,特别是心肺关脉,在季节气温变化中最明显。另外怀孕幅度明显较大,平时女人的脉跳幅度也略微大于男人。这些不能当成病脉指标来看。幅度大小与聚散开合关系较大,判断聚散开合非常重要。特别对通畅度的判断非常准确。另外起伏的大小也是局部判断快慢的标准。起伏小为脉快,大为慢。也就容易理解《内经》或者《伤寒》里面提到的关于同一个病人。心肺脉快,肝肾脉慢等这种看似一个心脏2种跳动速度的理解。而不会认为古人开玩笑,闹出一个心脏会有2种心律的笑话了。比如虽然心跳比较快如果局部幅度大而均匀也称为局部迟,如果即便心跳不快,局部幅度小也当为局部为数。
幅度大小病因也是同样那4种:阳虚、阴虚、阴阳两虚、滞涩不通畅。虚实以力的强弱来判断。特别是脉涩除不通畅外,一定还要注意津液不足的现象容易被人忽视。
幅度练习或者叫做脉滑脉涩体验练习这个最不容易被掌握。
参考方法如下:把一个小圆球或者一粒豌豆,黄豆。或者与脉管大小差不多可以浮在水面的圆东西垂直扔入水中,而后必然豆子会上下起伏。把手指放到豆子上也随之起伏来感受起伏距离。诀窍就是随之起伏,不去干扰。找到这种感觉与手感,而在自己身上用指头去体验脉跳的起伏,而不去主观为干扰,掌握这个,基本也就掌握了滑涩、局部脉的快慢,或者来去的功夫。
九、升降开合(脉诊核心指法)
指法2种:1、由浮部慢慢按到沉部2、由沉部慢慢减力到浮部。古人的举按寻,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停顿。
指法结合对力度变化的考察可以判断局部脏腑的升降开合。
由浮部到沉部如果力度逐渐变弱那么阳气为开为升为散为阳浮。内部多阳虚外部多虚火或者内虚的表层寒病多见。比如风寒感冒咳嗽就比较明显,脉浮紧而内部无力或者力弱。浮部力大为阳浮为主,无力则阳虚为主。当在六部正常脉为准,配合其他指标来判断
由沉部到浮部力度越来越弱,特别是明显感觉中上部无力,中沉有力为阳聚集,阳伏内聚郁结之象,比如肝肾阴虚积聚的内热外寒。口干舌燥但是人还怕冷。中沉无力则为阳虚为主
核心把握在于中沉部的力度大小,来判断虚实。同时配合其他指标来综合分析。
总结:中医书里各种脉象大多是复合脉,基本是这些指标的复合,关于是怎么组合后续我会考虑对濒湖脉诀各个脉象的分析,让大家明白并掌握与运用,比如27脉中的涩脉,便是有细、慢、短、力小、浮、节律不齐、幅度小、组合而成。如果没有前面九大指标的基本功,和对九大指标的手感。想必李时珍即便是用了贴切的语言也是无法掌握这个李时珍所谓的涩脉。所以花点时间练习一下基本功是很有必要的,在讨论濒湖脉诀时,我们首先要有几件事要做。
1、  掌握九大指标的基本功,重点练习各项指标指法的感受形成条件反射,反应越快把脉就越容易。(苦练10——半个月基本差不多能掌握)
2、  明白什么是正常脉象定义与体验练习(最多15天的练习也差不多了)
3、  设计取脉象的流程并练习,目的是为了临床取脉象不出现慌乱(一周)
4、  理解天人相应以及气血变化的大体规律在脉象中的作用。(一周)
5、  根据阴阳三焦六部十纲法来设计临床脉诊分析流程(2周——3周)
6、  结合其他三诊临床操练印证而掌握脉诊,(最多3个月)
二、中医的正常脉

1、  正常的心脉是什么指标以及如何练习感受。。。。。。。。
2、  正常的肺脉是什么指标以及如何练习体会。。。。。。。
3、  正常的脾胃脉是什么指标以及如何练习体会。。。。。。。。。。。
4、  正常的肾水脉是什么指标以及如何练习体会。。。。。。。。。
5、  正常的命门脉是什么指标以及如何练习体会。。。。。。。。。。。
6、  正常的肝胆脉是什么指标以及如何练习体会。。。。。。。。。。。。。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宇宙旋风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2-31 23: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用新的角度来释脉,看得明白,谢谢。
以后要多体会。
3# 板凳
发表于 2015-1-1 08: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没有多少冗长的理论分析,以教会辨别和操作方法,认真学习!能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讲出来就更好了!
4
发表于 2015-1-1 10:15 | 只看该作者
大别山候鸟 发表于 2014-12-31 23:00
楼主用新的角度来释脉,看得明白,谢谢。
以后要多体会。

脉诊手感多在自己身上练习,特别是基本指标,
脉诊难在判断分析,但是有个过程。
5
发表于 2015-1-2 18: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值得参考
6
发表于 2015-1-8 07: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学习一下!
7
发表于 2015-1-8 0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宇宙旋风 于 2015-1-8 09:10 编辑

这样的脉诊分析不错;任何表现都是体内气血的反应,细心体察,分析本质,再有效应对,切忌死教条,这才是中医学习要领悟的根本;一切在人体实践上下功夫·。

知道常态,参照常态才能鉴别病态;而且更主要的还知道怎样去促进变化使之恢复到常态,这就是看病和治疗。。。。。
8
发表于 2015-1-10 14: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了
10
发表于 2015-4-28 00:08 | 只看该作者
好有感触,好帖好帖
11
发表于 2015-4-28 07:56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学习了,希望继续发文
12
发表于 2015-4-28 12: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这个不好学,很多只能慢慢体会。
13
发表于 2015-11-19 12:0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学习了,希望继续发文
14
发表于 2015-12-24 12:24 | 只看该作者
脉诊是不可以言传的诊断方法,我一直认为脉有点滑就叫滑脉,但当我摸到孕妇的脉时,才发现我之前的感觉是错的
头像被屏蔽
15
发表于 2016-1-9 17: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发表于 2016-1-10 07:44 | 只看该作者
正想学这方面的知识谢谢楼主。
17
发表于 2016-1-26 17: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新手学习了。
18
发表于 2016-5-30 14:33 | 只看该作者
收藏学习,多谢楼主,希望多发些你的中医经验
19
发表于 2016-6-6 20:28 | 只看该作者
xsl892775003 发表于 2016-5-30 14:33
收藏学习,多谢楼主,希望多发些你的中医经验

一点个人读书与实践体会,不见得对,仅供参考,
有时间会写点实践医案,到时候多多指教斧正!
20
发表于 2016-7-20 08:07 | 只看该作者
谢楼主分享。
21
发表于 2016-7-27 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来以为学把脉非得跟在老师的身边学,看了楼主的文章,觉得网上也可学习。谢谢楼主的分享!
22
发表于 2016-9-23 00: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23
发表于 2017-7-2 00:22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跟您请教下问题吗?不知能否告知下qq或者微信,敬候!
24
发表于 2017-7-10 20:40 | 只看该作者
QQ群195433076
25
发表于 2019-4-11 21:48 | 只看该作者
先收藏再慢慢研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11: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