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106|回复: 29

[经典研究与训诂] 《<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4-3-30 00:25 编辑

《<内经>时代》补注(第一节草稿)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

金栋按:
以“时代”二字为书名者,如郭沫若有《青铜时代》、《**时代》等。


时代,《辞海》:“①指历史上依据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如:新石器时代;封建时代。”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0朵
发表于 2014-3-3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43《内经时代》封面.JPG 43《内经时代》扉页.JPG 43《内经时代》定价.JPG
发表于 2014-3-30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4-3-30 00:24 编辑

第一节 我为什么和怎样写《<内经>时代》?

金栋按:关于本节之题目,犹如近代学者顾颉刚《古史辨》有“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

据本节之题目及内容分析,当为本书之自序,但与中医类著作相较而言,篇幅较长。然近代学者之著作,如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有自序一、自序二,篇幅很长;而一个《古史辨》之自序,还曾编写一部著作即《古史辨自序》,而且还是上下两册。其自序之篇幅又何止不长?如此相较,则又如王星拱《科学方**》之有“引说”、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之有“导言”、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之有“导论”等而已。
发表于 2014-3-30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4-3-30 00:26 编辑



1【原文】看见这本小册子,读者先想到的应该是:“内经时代”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多数人会认为:大概是考证《内经》的成书年代吧?
发表于 2014-3-30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补注】

⑴考证:亦名考据。《现代汉语词典》:“考据:考证。”

《现代汉语词典》:“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辞海》:“考证:依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刘因《夏日饮山亭》诗:‘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姚鼐(nai)《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趣而同为不可废。’”

王育林《中医古籍考据例要•导言》:“中医古籍考据是依据文献资料,核实和说明中医古籍和它所用的语言文字或它所记载的某一事实,以廓清其本来面目的学术。”
发表于 2014-3-30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⑵《内经》的成书年代:经相关专家学者考证后认为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际。

附1:日本丹波元胤《医籍考》的说法

按,先子(注:即其父丹波元简《素问识》)曰:《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及白氏、扁鹊《内外经》之目。“内外”,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韩非》内外储说,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内”字诸家有说,不可从也。《素问》名,林亿等以为“问太素之义”也。《史记•殷本纪》“伊尹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隐》曰:“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列子》、《乾凿度》并云:“太素者,质之始也。”《汉艺文志》“《黄帝泰素》二十篇”,刘向《别录》云:“言**,以为黄帝之道,故曰太素。”《素问》乃为太素之问答,义可以证焉。其不言“问素”,而名《素问》者,犹屈原有《天问》,是倒置而下字耳。全元起解义未太明,吴崑等以为平素讲求问答之义,晁氏《读书志》曰“昔人谓《素问》,以素书黄帝之问,犹言素书也”,俱臆度之见而已。至《云笈七笺•神仙通鉴》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问之,作《素问》。”荒诞极矣。

盖《内经》之目,昉见于《汉志》,而《素问》之名出张仲景《伤寒论序》,曰《素问》、《九卷》,《九卷》即今之《灵枢》。以《素》、《灵》二书为《内经》者,出皇甫谧《甲乙经序》,而后历代诸家,无复异论焉。胡应麟特谓:“《素问》今又称《内经》,然《隋志》止名《素问》,盖《黄帝内外经》五十五卷,六朝亡佚,故后人缀辑,易其名耳。此最有理。然晋去汉未远,皇甫氏之所序,或是古来相传之说,亦不可废也。”

第七卷已亡于晋,皇甫谧《甲乙经序》曰“亦有亡失”,《隋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据林亿等说,全元起所注本乃无第七,而王冰为旧藏之卷补七篇,与《素问》余篇迥然不同。其论运气,与《六节藏象论》七百十八字,全然别是一家言。林亿等以为《阴阳大论》之文,王冰取以补所亡。今考王叔和《伤寒例》所引《阴阳大论》之文,曾无所见,林说难从,而若其篇第,不知古经为奈何。据林亿等《校正》之说,全元起本八卷,共六十八篇,至王冰补七篇。又分为八十一篇者,仿《道德经》、《难经》也。是书实医经之最古者,往圣之遗言存焉。晋皇甫谧以来,历代医家断为岐黄所作,此殊不然也。医之言阴阳尚矣,《庄子》谓,疾为阴阳之患。《左传》医和论六气曰“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班固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可以见也。而汉之时凡说阴阳者,必系之于黄帝。《淮南子》曰“黄帝生阴阳”,又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高诱注云“说,言也。言为二圣所作,乃能入其说于人,人乃用之”。刘向云“言**,以为黄帝之道”。《汉志》阴阳医卜之书,冠“黄帝”二字者凡十百余家,此其证也。是书设为黄帝、岐伯之问答者,亦[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所撰述无疑。方今医家,或牵合衍赘,以为三坟之一,或者诋毁排斥,以为赝伪之书者,俱为失矣。
发表于 2014-3-30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附2、龙伯坚的说法(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

又,《素问》这一部书是战国时代的许多医学家将以前历代口耳相传的经验汇集作出的书面总结,后来又搀入了西汉医学家和东汉医学家的作品。

它的最早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前四时纪,最晚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二世纪,其中也有个别的公元三世纪以后的作品搀入在内。

这是一集体劳动的成果,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黄帝素问》条说:“其书云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述旧闻,著之竹帛。”这一说法基本是正确的。

《灵枢》和《素问》一样,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也不是成于一个时代的。它的著作时代也有早晚之分。

早期的部分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某些篇可能比《素问》某些篇还早些。晚期的部分其中有西汉的作品,也有东汉的作品。

最早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前三世纪,最晚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一世纪。

《素问遗篇》的著作时代,肯定是在王冰以后,高保衡、林亿以前,大概是公元第九、第十世纪前后。
发表于 2014-3-30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附3、高校教参的说法(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

《内经》是古代医家们经验总结的汇编,《内经》绝不是出于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方域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众多医家经验的总结汇编。

关于《内经》的成书年代,历代医家、学者的观点有很大的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不同认识:

⑴成书于战国时期

代表人物是明•方以智、清•魏荔彤等。

其论据,有从否定黄帝手笔而立论的,如程颢《二程全书》说:“《素问》书,出战国之末,气象可见。若是三皇五帝典文,文章自别,其气运处,绝浅近。”清•魏荔彤在《伤寒论本义•自序》中也说:“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认为《内经》非三皇五帝典文,因为当时没有如此的文字。方以智《通雅》说:“谓守其业而浸广之,《灵枢》、《素问》也,皆周末笔。”“周末”,即先秦战国时代。

也有从历史背景立论者,如《中国医学史讲义》:“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多种医学著作,其中《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这里所讲的社会急剧变化,是指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全面崩溃,封建制度兴起的战国时代。

近人有从《内经》的内容与战国时代的《周礼》相比较及《素问》的文体两方面来论证的,如说《周礼•食医》有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素问•金匮真言论》则谓:“东方味酸,生于春;南方味苦,生于夏;中央味甘;西方味辛,生于秋;北方味咸,生于冬。”(注:与原**之文字有出入)《周礼•疾医》又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而《素问•金匮真言论》亦言“春气者,病在头”,“夏取分腠……分腠治肌肉”,出自《灵枢•寒热病》。分腠肌肉,都是痒疥疾所发之部。因而得出结论是“既肯定《周礼》为战国时书,则《素问》之为战国时书,似无任何疑义矣。”(《内经研究论丛•内经十讲》)

此外,还从文体上进行论证,如:“先秦之文,多作韵语,除五经而外,他如《子文》、《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鬼谷子》等都是如此。而《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论》、《阴阳应象大论》、《脉要精微论》……诸论,其中作韵语的文字特多,都非后世之文可以比拟的。”(《内经研究论丛•内经十讲》)

⑵成书于西汉

代表人物有宋•聂吉甫、明•顾从德、郎英、吕复及日人丹波元简等。持这种看法的人,大多从《内经》的语言风格上来推断。

如聂吉甫说:“《素问》既非三代以前之文,又非东都以后语,断然以为淮南王作。”淮南王,即西汉初淮南王刘安。

又如吕复认为《内经》的学术思想虽出自先秦战国,但其文字成书,则为西汉学者所为,并举《礼记》为喻。他在《九灵山房集•沧州翁传》中指出:“《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而大略如《礼记》之萃有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翠”,指《礼记》中所记录的孔子、子思的言论行动。汉儒,即西汉时代的儒家。

也有从文字义来推断的,如从“豆”字的考证,认为在先秦时代,用“菽”来表示“豆子”这个概念,而先秦时“豆”字的含义不作“豆子”来讲,而是指一种盛肉、盛酱、盛粮食的工具,相当于现代的器皿。有人将先秦时期著名的经书作了统计,其中出现的十九次“豆”字,“毫无例外地都作盛器皿的器具讲”。所以,“从《内经》中所有‘豆’字均作‘豆子’讲这一事实来判断,《素问》、《灵枢》的成书时代,主要是在汉代,当然并不排除其中也有先秦时代写成的部分文章,以及成书魏晋的个别部分。”(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3):17)从而说明《内经》中虽前有先秦,后有魏晋的文章,但其成编应当在西汉。

《内经》成书于西汉说最有力的论据是史籍对《黄帝内经》的著录。《黄帝内经》之名,在史籍上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其《方技略》载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合为“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汉书•艺文志》是班固据《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而成。《七略》则是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时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其中分工校方技类书籍的是朝廷侍医李柱国。史载李柱国校勘医书的时间是在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一般认为此时应为《内经》成书的下限。就是说,西汉末成帝年间,《黄帝内经》十八卷已成编问世。

《内经》成书时代的上限,从史料上推,《史记》可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史记》之前的《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先秦史书,记载医事甚少,且未将医学与黄帝联系起来。《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并专为战国的秦越人(扁鹊)、汉初的淳于意(仓公)两位医家作传,但未见有关《内经》之类的书名。可以推想,如果当时《内经》已经成书流传,那么遍览朝廷藏书、考察过全国各地的太史公司马迁是应该见得到的。《史记》的写成是在作者入狱(公元前99年)之后,如此推算,则《内经》汇编成书的时间当在《史记》之后、《七略》之前的西汉中后期。这一点已为现代多数学者所接受。

⑶成书于东汉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出汉文帝初元12年(公元前168年)墓葬中随葬的两部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有人据此怀疑《内经》成书年代可能在东汉。

理由是上述两部脉灸经均有脉无穴,无五行配属,虽然涉及到脏腑及其功能,但无十二经脉内系十二脏腑的络属概念,也没有四肢和内脏由经脉相联系的记载。所以肯定了这两部帛书是《内经》以前的作品。因为两书出土于西汉墓,则推测《内经》的成书当在其后的东汉。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晋代皇甫谧提出《素问》和《针经》即《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的说法是不可靠的。《素问》、《灵枢》(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两书名在历代正史书目一直分别使用,且卷秩浩大,有162篇,而《汉书•艺文志》之《黄帝内经》仅18卷,虽名曰“卷”,实则“卷”、“篇”相等,无“积篇为卷”之例,因而其《黄帝内经》18卷当为18篇之量,与今本《黄帝内经》相去甚远,再结合文字注引、学术发展等情况,认为今本《黄帝内经》极有可能是东[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在博采《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各种医经著作的基础上成书的(《岐黄医道》)。

还有学者提出,基于“五德终始”论,西汉国运为土德,流行“心属土”说,东汉以火德为国运,出现了“心属火”说,《素问》、《灵枢》等主张心配火,医籍只能出现在东汉。[河南中医,1998,18(3):138-139]
发表于 2014-3-30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附4、运气七篇大论的成书年代(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要断定七篇大论成书的上限,第一条证据是中国何时开始用干支纪年。这一点现经多方考定为始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七篇大论成书应在这以后。

第二条证据是关于“七曜”的说法。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是《后汉书•律历志》,其中说:“常山长史刘洪上作《七曜术》。……固(班固)术与《七曜术》同。”这是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左右的事。

第三条证据是关于“九星”的说法。这应是唐代传入的印度占星术语。

第四条证据是全元起于公元479年左右注《黄帝素问》无“七篇大论”。

第五条证据是杨上善于公元668年左右编《黄帝内经太素》,亦无“七篇大论”,但有前两篇的部分内容。
第六条证据是现《内经》流行注本,王冰序称,从郭子斋处“受得先师张公秘本……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宋臣《新校正》谓“窃疑此七篇(指七篇大论)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伤寒论》序中提到《阴阳大论》,我们并不知是什么样子,宋人的这种猜测漏洞太大。

综上述六证可断论,“七篇大论”加入《内经》肯定在唐代。其成书时代不会早于唐中叶。北宋以前的医家博学如孙思邈者亦不谈运气亦是一证。

金栋按:《素问》王冰序《新校正》云:“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序《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无第七。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皇甫谧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仍观《天元纪大论》、《五运行论》、《六微旨论》、《气交变论》、《五常政论》、《六元正纪论》、《至真要论》七篇,居今《素问》四卷,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功记》补之之类也。又按:汉张仲景《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是《素问》与《阴阳大论》两书甚明,王氏并《阴阳大论》于《素问》中也。要之,《阴阳大论》亦古医经,终非《素问》第七矣。”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一》:“宋林亿等校正谓《天元纪大论》以下,卷帙独多,与《素问》余篇绝不相通,疑即张机《伤寒论序》所称《阴阳大论》之文,冰取以补所亡之卷。理或然也。”
发表于 2014-3-30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2【原文】笔者在此先告诉读者: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倒不是考证《内经》,至少和以往的“考证”大不同。真能明白《<内经>时代》,须待看过它的主要内容之后,但无妨先作简单说明。

《<内经>时代》是把《内经》放回产生它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当然,对这一切都力求作到用现代认识进行评价。其目的对《内经》来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读懂《内经》,使初学者迅速掌握《内经》体系的基本精神。但是,它不同于有关入门书。已经系统学过《内经》的人,翻开本书就会看到一些别开生面的内容。《内经》专家更能从中发现一些研究《内经》的新方法、新资料、新观点。总之,它对一切和《内经》打交道的人都有用处。

第二是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这与第一个目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若作者对研究对象没有科学的认识,则无论他写多少文字,终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要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是很困难的。比如,对怎样才算读懂了《内经》,就有几种有分歧的看法。有人说,通读几遍《内经》白文,就算懂了。有人则认为,必须多看几家注解或最好自己再作一次集注。有人以为,能从头至尾把《内经》讲“通”,水平才算可以。还有人则以能否细讲“七篇大论”为试金石。近年来的风尚,又把“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时间生物学”等新学说拿来围绕《内经》大做文章,以为这样才能领会《内经》的真谛。我曾经按照上述各种主张学过《内经》,觉得没有一种令人满意。最后,只好走自己的路。所以,这本小册子是我的学习心得,是把我的认识过程理一理写给大家看。
发表于 2014-3-30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补注】

⑴控制论:《辞海》:“研究生物(包括人类)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信的普遍原则和规律的学科。由美国数学家维纳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有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等分支。主要研究上述过程的数学关系,而不涉及过程在内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或其他方面的现象。涉及信息论、电子计算机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数学和对动物神经系统的科学分析等各门学科。研究控制论,可使生产自动化、国防技术、经济管理、仿生学达到一个新阶段。”

金栋按:如何用“控制论”研究《内经》呢?下面摘引雷顺群《<内经>多学科研究•第四章<内经>的控制原理》的相关内容以说明之。

第四节 从控制论观点分析藏象

一、“以象测藏”与控制论的黑箱理论相吻合

象即是能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外部征象;藏即是内部的本质,或内部规律性的联系。从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来说,“藏变”决定“象变”;从认识和诊断过程而言,则从“象变”推知“藏变”。正如《灵枢•本神》篇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这种以象测藏的方法与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是相符合的。比如人出汗过多则发生心慌,特别是遇热汗出尤甚,则推知汗为心之液,热气通于心。在风寒伤肺咳嗽时,又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从而推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涕为肺之液。又如纳呆便溏,腹胀肠鸣的脾虚湿困证,常伴有四肢不温,消瘦乏力,推知脾主肌肉和四肢。再如人遇寒则多尿,尿与肾有关,则推知寒气通于肾。这种“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测方法,实际就是一种黑箱方法。

又按:何谓黑箱理论?

黑箱就是内部结构一时无法直接观测,只能从外部认识的现实系统。黑箱概念是相对的,一方面由于认识主体(人)的经验、技术以及任务不同,那么同一客体或者是黑箱,或者不是黑箱;另一方面客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类整个认识水平、认识手段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开始可能是黑箱,后来就不是黑箱了。

黑箱方法是经典控制论的重要方法。在处理系统时,可以从系统的输入看系统的输出,无需考虑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状态;可以从功能上描述复杂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反应形式,无需分析系统内部的物质基础和个别元素。人们为了便于处理问题,常常运用黑箱方法。(《<内经>多学科研究•第四章<内经>的控制原理•第一节控制论概述》)
发表于 2014-3-30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⑵系统论:《辞海》:“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理论。即一般系统论。广义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自动化理论、信息论、[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论、网络理论、对策论、决策论、电子计算机等理论和方法。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37年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通常认为他于1945年发表的《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是一般系统论正式创立之始。他1972年发表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一文,认为一般系统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⑴研究系统的科学和数学系统理论;⑵系统技术,包括系统工程;⑶系统哲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系统论是系统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介理论。”

金栋按:如何用“系统论”研究《内经》呢?下面摘引雷顺群《<内经>多学科研究•第五章<内经>的系统观》的相关内容以说明之。

第一节 系统论概述

所谓系统,就是指一定数量的各种要素,通过相互联系以形成一个统一体或整体,并且有综合的属性,那么这个统一体或整体则称为“系统”。

系统论是一种方**,是唯物辩证法与具体科学相互连接的中介或杠杆。系统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揭示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揭示系统所有的关联和关系,确定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规律性。系统论的许多原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思想,它从整体出发,在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中,将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被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并确定系统的要素和结构,于是吸引了许多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以致能够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从而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正因为客观世界中的普遍性和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所以说系统论是一门崭新的现代科学方**。

一、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
第二节 系统论与《内经》天人整体观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生理上、病理上是互相影响的。又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还认识到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人的疾病与社会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外,还指出人是具有思维意识和精神活动的人,神的物质基础是精气血,精气血是构成形体的基本物质,而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的营运,又必须受神的主宰,精神与形体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由此可见,《内经》在考察人体的时候,已经遵循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把人体放到系统背景中,按照实际的等级秩序关系,从人体内部的统一、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形体与精神的统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而这四个统一构成了《内经》整体观的全部内容。
发表于 2014-3-30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4-3-30 01:00 编辑

⑶信息论:《辞海》:“研究信息及其传输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狭义指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共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概率性语法信息的科学。广义指运用数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的方法,研究一切现实系统中存在的信息传递和处理及信息识别和利用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一般认为,美国科学家香农于1948年出版的《通信的数学理论》一书是信息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它从理论上阐明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度量概率信息的公式,为概率信息的定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信息论揭示的规律具有高度的普遍性,被迅速应用于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经济学等不同领域,产生和形成信息科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论突破狭义的范围,发展成为一门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生物学中信息处理密切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金栋按:如何用“信息论”研究《内经》呢?

信息论是一门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规律的科学。其作用是:揭示了机器、生物有机体和社会等不同物质运动形态之间的信息联系;为人们提供了研究认识活动的新模式;揭示了某些事物运动的新规律,对过去难以理解的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为实现科学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社会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论已经广泛深入到生物学、医学、仿生学、管理科学、图是情报工作等各个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
……
第三节 生物全息论与五脏缩影

一、什么是生物全息律

所谓生物全息论,简言之,生物体每一相对***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每两个相对部分***的连结处是化学组成差异最大的两极。在整个机体,这样相对***的部分首尾相接,或取同一走向,恰像众多小磁针在磁场中NS极相接或取同一走向的排列一样。这就是生物体物质排布的全息定律,或简称为生物全息律。

二、从生物全息律考察五脏缩影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局部和整体密切相联,某一局部区域的生理病理变化,往往蕴含着五脏六腑的整体信息,或者说某一局部可以反应整体的变化,是整体的缩影。《内经》所提及的面、目、舌、脉等均是一些典型的五脏缩影,五脏六腑的整体信息在这些方面可以得到充分的反应。

㈠面部的五脏缩影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指出面部内应五脏,为经络所会,气化所通,神明所发,因此面部的不同部位,分别为五脏六腑的外候。脏腑的面部分属,在《内经》有两种划分方法:


一是以明堂而分。如《灵枢•五色》篇说:“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又说:“明堂高骨以起,平以直,五藏次于中央,六府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注:《类经六卷•脉色类三十二》:“肺心肝脾之候,皆在鼻中,六府之候,皆在四旁,故一曰次于中央,一曰挟其两侧。下极居两目之中,心之部也。心为君主,故曰王宫。”)根据上述名称和五脏相关的位置,我们可以绘出面部的脏腑部位分属图。
面部脏腑部位分属图2.jpeg
二是以五方、五行而分。《灵枢•五阅五使》篇说:“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藏之气。……府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指出心应南方火,居上,在额;肝应东方木,居左,在左颊;肺应西方金,居右,在右颊;肾应北方水,居下,在颐;脾为中央土,居中,在鼻。如下图。
面部五脏对应图.PNG
无论第一种划分法或第二种划分法,均说明了面部是五脏整体信息的一个缩影。五脏的病变信息可由面部反映出来,正如《素问•刺热篇》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指出通过面部的观察为五脏病变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内经多学科研究•第三章 内经所孕育的信息理论》)

又按:《灵枢•五色》云:“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藏六府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如下图:
人面部内应脏腑图.jpg
现代全息生物律认为:生物体的任何一相对***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根据生物全息律的一般原理,人体的任何一相对***的部分,如每一肢节,每一器官,也寓藏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从本篇可以看出,五脏六腑、全身肢体关节都可以反应到颜面上来,颜面就相当于全身的缩影。这一认识与现代生物全息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表明面部色诊分布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宝贵结晶,有一定科学道理。(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

发表于 2014-3-30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⑷时间生物学:时间生物学(英语:Chronobiology;字首来自希腊语Chronos,指时间)又译生物钟学,广为人知的生理时钟。是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与时间有关的周期性现象,或曰这些现象的时间机制。生物节律是凭经验总结得出的,但有其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生物钟学与所谓的生理节律无关。

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乃至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互联网《百度百科》)

金栋按:生命活动具有其内在节奏性。生物通过本身的这种节律性,能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光暗变化、四时寒暑更迭等,并根据自然界的这些节律性变化来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步伐,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开始、进行或结束。研究生命体与时间的关系,或研究生命时间节律特性的学科,谓之时间生物学。
……
对于生命的时间节律特性,《内经》具有系统的观察、客观的认识和比较完整的理论。它的“天人相应”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命过程中的生、长、壮、老、已,脏腑组织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无不与自然界的时间节律息息相关,表现出生命的时间特性。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反映了《内经》“人应自然”的思想。然而,这种学术思想却一度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东西。或被冠之以“机械唯物论”、“循环论”使其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与发展。在西德慕尼黑,一位名M•波克特(Menfred Porkert)的教授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即使是十分成就的科学,也会受历史条件的影响而被压抑,或迟迟得不到传播。中医大概就是突出的例子。由于未能对**作出正确评价,因而对中医的本质争论不休。”《内经》的作者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时间节律进行广泛的观察和描述,运用**学说加以概括和推衍,用以解释各种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它所观察记载的现象及由此而升华形成的人体节律理论,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人体的节律现象,与现代时间生物医学惊人地相似。现代时间生物医学的众多研究成果,又每每能够科学地验证《内经》的时间节律学说。

《内经》关于人体生命与自然界时间节律相应的认识,成功地用于阐明人体生理、病理、指导治疗和诊断,与医疗实践密切联系,与现代时间生物学密切相合,恰好说明这种学术思想的科学本质:是一门具有坚实客观基础、符合科学、能指导临床实践的学问。

《内经》所反应的人体生命时间节律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了自然界各种主要节律:

以甲子为周期的运气变化,阐述自然界六十年为循环周期的运气节律;

以一年为周期的时间变动,阐述了四时阴阳消长节律;

以一月为周期的随月相朔望变化的时间节律;

以一日为周期的昼夜阴阳交替节律;

以各种时间节律为基础,阐述了人体脏腑机能、气血循行、经气流注、病理变化皆表现出相应的同步节律,因而成为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

对全部时间生物医学的科学内涵,《内经》几乎都有所反应。它包含了现代时间生物医学的基本内核,自始至终贯穿着时间生物医学的学术思想,是我国古代对生命科学中时间生物学的重大贡献。《内经多学科研究•第十六章 内经的时间生物医学思想研究》)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宇宙旋风 + 1 感谢提供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3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4-3-31 21:12 编辑

3【原文】我感到,就《内经》读《内经》、就中医读《内经》或就医学读《内经》是读不懂《内经》的。即或再带点儿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头脑,也不能左右逢源,了无障碍。

如此说来,这是要否定前人的一切研究成果吗?是说别人都不懂《内经》吗?是说用“控制论”等新学说解释《内经》的作法均不可行吗?当然不是。不过,我至少可以指出,虽有上述研究,至今对《内经》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未说清楚。后学者读了有关著述后,心理还是觉得不踏实。很多地方是勉强说得通。有的地方尽力附会也说不通。其中不少问题本来不必等到现在才能研究得比较彻底。毛病就出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

比如五行学说的研究吧。从王冰注《内经》、张景岳编《类经》,直到最近的教科书、最新的大部头《内经》注本,对五行与四季、五方、五味等相配的道理,都从常识出发解释,没有超出《尚书正义》的水平。这种解法只在五行配五味方面大体说得过去。即“木生子实,其味多酸”、“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卤,卤味乃咸”。(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十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76)可是,许多学问家仍觉此说牵强。
发表于 2014-3-3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补注】

⑴王冰注《内经》:指王冰注《素问》。

王冰(一作砅),自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因避讳唐玄宗而改字“玄”为“元”)。一般认为是唐代中期医学家,生平不详。但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说:“王冰……约生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公元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公元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若据此推算,享年当在95岁,与《新校正》所引《唐人物志》“年八十余以寿终”不相符,存疑待考。

《素问》一书,传至唐代,纰缪甚多,内容混乱,影响授学和施用。王冰鉴于此书的重要性,遂立志寻访搜求诸本,编次整理达12年之久,于公元762年编成《黄帝内经素问释文》。调整篇目顺序,辨认错简,增补缺文,将原存8卷分编为24卷81篇;又为全书作注,注文相当精当,并被后人视为重要的训诂文献之一。由于对《素问》进行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所以称之为“重广补注”,流传至今,成为学习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依据。尽管人们对他所增补的第七卷即七篇大论,颇多非议,怀疑它并非原著,但这些内容仍有研究价值,而王氏对保存整理古典医籍、阐发其义理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王冰序》:“启玄子•王冰撰(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唐人物志》,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林亿序》:“迄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
宋张杲《医说•卷第一》:“元珠先生,不知何许人。隐显莫测,惟太濮令王冰识其为异人,乃师事之。元珠洞明《素问》,究极微奥,密授妙旨,教冰五脏六气修炼养生之法,草石性理,祛邪去疾神方,由是冰乃注大经《素问》,至一为医家宗范(出《神仙传》)。

王冰自号启玄子:王冰,宝应中为太濮令,笃好医方,得先师所藏《太素》及全元起者,大为次注《素问》,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且序曰:将升岱岳,非迳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过。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出林光禄《素问序》)。”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王冰:唐代医家。自号启玄子。曾官太仆令。王氏认为《素问》‘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乃‘精勤博访,历十二年’方臻理要,又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一以参酌,详加次注,‘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于公元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是继全元起注《黄帝素问》后又一次整理注释,世称《次注黄帝素问》。王氏名《次注》中,作了不少发挥,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王冰,又作王砅,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黄帝内经》传至唐代,已无完本,只有残卷流传。王氏鉴于当时《素问》传本纰缪百出,篇目重叠,错误脱简甚多,难于理解和施用,遂精勤博访,收集多种传本,以《全氏注黄帝素问》为依据,将张公旧藏之卷与手中残本对勘,比较校订,重新整理编次注释《素问》,并补入《天元纪大论》等七篇大论。自天宝九年(750)至宝应元年(762),历时12年之久,注成《素问》24卷,合81篇,世人称之为《次注黄帝内经素问》。王氏之作于保存和整理古代医籍、解释古奥文义有所贡献,使《素问》籍以流传,至今被岐黄家奉为圭臬。林亿评价王氏的注解,使得‘三皇遗文,烂然可观’。王氏对运气学说亦有研究,其理论见解记述于补入的七篇大论的注释中,为后世运气学说之本。他对辨证论治也有所发挥,如治疗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治疗真阴之竭,则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迄今临床治则的名言。又如将病变分为因于运气和不因于运气两类,每类又辨其外感或内伤。这种分类法,为后世张元素、张从正所宗,对后世医学发展有一定影响。

王氏另有《玄珠》一书,宋代已佚。世传还有《玄珠密语》10卷,《昭明隐旨》3卷、《天元玉册》30卷,《天和纪用经》1卷等,皆后人托名之作。”

发表于 2014-3-31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附:唐•王冰为何道号“启玄子”? (《中医文献杂志》2011年第4期)

现在《素问》的通行本,是经过唐•王冰次注、宋•林亿等校正后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者。

《素问》流传至唐代,早已损残散失不全,正如王冰在次注《素问》时说:“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王冰对照家藏“张公秘本”,对残缺不全的世本做了大量的补亡、迁移、别目、加字和削繁等工作,加以注释并重新编次,使《素问》恢复到八十一篇旧数,并以二十四卷本行世。一般认为,运气七篇和《六节脏象论》中有关运气的一段,皆为王冰补入。王冰补入运气七篇后仍缺两篇,即《刺**》和《本病论》,仅篇名存目录中,到了宋•刘温舒著《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又出现了这两篇,并题名为《素问遗篇》。经过王冰的补注工作,使《素问》得以较完善的本子继续流传。至宋代仁宗嘉佑年间,高保衡、林亿等人奉朝廷之命校勘医籍,对已是“文注纷错,义理混淆”的王注本,再行考证,“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两千余条”,并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林亿等的校本,即今之所见《素问》的原型,宋以后的元、明、清各代,皆据此进行翻刻,未再改易。明•顾从德影宋刊本《素问》堪称善本,为今所据[1]。

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作序时,题名为“启玄子王冰撰”。为何题名为“启玄子”?乃王冰为自己所取的道号。

关于“启玄子”道号的由来,在其《玄珠密语序》中有清楚、详细的交代。

《道藏•玄珠密语序》:“余少精吾道,苦志文儒。三冬不倦于寒冷,九夏岂辞于炎暑。后因则天理位而乃退志休儒,继日优游,栖心至道。每思大数尤短,景以无依。欲究真筌,虑流年而不久,故乃专心问道,执志求贤。得过玄珠乃师事之尔。即数年间未敢询其太玄至妙之门,以渐穷渊源,方言妙旨。授余曰:‘百年间可授一人也,不得其志求者勿妄泄也。’余即遇玄珠子与我启萌,故号启玄子也。也谓启问于玄珠子也。今则直书五本,每本一十卷也,头尾篇类义同,其目曰《玄珠密语》,乃玄珠子密而口授之言也。”
   
王冰后来专心问道,得遇高人隐士,即以“玄珠”为道号的道医-玄珠先生,并获得启蒙和秘传,于是便自取道号为“启玄子”,意为“启于玄珠子也”[2]。关于王冰所师事的玄珠先生,宋人张杲在《医说•卷一•医家类》中云:“玄珠先生不知何许人,隐显莫测,惟太仆令王冰识其为异人,乃师事之。玄珠洞明《素问》,究极微奥,秘授妙旨,教冰五脏六气修炼之法、草石性理、祛邪去疾神方,由是冰乃注大经《素问》,至一为医家宗范。”

《内经》之学,出于道家[3],而“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故王冰道号为“启玄子”,顺理成章,自然之事。

参考文献
[1]程士德.内经[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2]盖建民.道教医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39
[3]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
发表于 2014-3-3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⑵张景岳编《类经》:即张介宾《类经》。

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原籍四川绵竹,其先于明初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迁浙江会稽。父张寿峰为定西侯客,14岁随父进京,学医于京畿名医金英(梦石),得其传。青年时期未以医为业,从军。“壮岁好谈兵击剑,思有所用于世”(《景岳全书•鲁序》)。游燕冀间,从戎幕府,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因无成就,返京师,专心于医术。张氏名医噪京师,“时人比之仲景、东垣”,“延边大帅皆遗金币致之”。(黄宗羲《南雷文定•张景岳传》)后返会稽行医,其间到过西安和河南,为河南学政叶秉敬之母看病。《类经》刊行,叶氏给予大力赞助。

张氏早年崇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说,中年后,以《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为据,并受张元素影响,转而抨击丹溪,“医法东垣、立斋”。受王冰影响,并发挥说命门之火为元气,肾中之水为元精。无**之形,不足以载元气,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亦常不足之说,成为温补学派主要人物。

张氏著有:《类经》32卷,《类经图翼》11卷,《附翼》4卷,《景岳全书》64卷。另有《质疑录》1卷。有人疑为伪托。张氏重《易》,并受王守仁“心学”影响。强调“医易同源”,“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他说:“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必须“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易论阴阳,医用阴阳,抓住它,就能“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张氏接受“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观点,阐发阴阳互根之理,指出阴阳“彼此相须”,缺一不可。如气为阳,精为阴,“精之与气,本自互生”。所以,“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基于以上认识,张氏对河间、丹溪之说,进行强烈抨击。“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撰《大宝论》、《真阴论》,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因而阳非有余,人之真阴亦常不足。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张氏自制左归、右归饮和丸,分培左肾之元阴和右肾之元阳。

在诊断治疗思想上,张氏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求本。张氏提出二纲、六变之说,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虚实、寒热,抓住六变,才能掌握病本。张氏认为“诸病皆当治本”,治本是最重要的治疗。张氏提出的一些论点,如“药贵专精,尤宜勇敢”;“知邪正,权轻重”;“辨虚实”;议补泻;论逆从;活法探病;“不治之治”等,都是讲辨证施治的。

张氏临证经验丰富,提出不少有益见解。如关于命门学说的发挥,关于问诊的分析,关于煤气中毒及其预防方法的探讨,关于卒中与外感中风的辨别,关于急病的处理,关于精神心理治疗的作用,关于诈病的揭露等,都富有启迪。张氏善于熟地,被人称为“张熟地”,强调甘温固本。但必须指出,张氏并非不问病因,一味温补,完全弃置寒凉不用的。

对张介宾,赞之者多,贬之者不少。叶秉敬誉《类经》为“海内奇书”。黄宗羲谓,“二千年来,医家之书盛于世者,张景岳《类经》、赵养葵《医贯》。然《医贯》一直半解耳。《类经》明岐黄之学,有王冰所未尽者,即学士大夫,亦必累月而后能通之”。清代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说:“其书辨疑发隐,补缺正讹”,“蘼不殚精极微,丝毫无漏”。陈修园则专作《景岳新方砭》以为“皆拾前人之糟粕”,并说,左归丸直“厨子所造之八仙菜”。张介宾作为温补派主要人物,其功不可没;但过于强调温补,造成流弊,亦不可辞其咎。(《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九章明代医学》)

《中医大辞典》:“张介宾(约1563-1640)明代著名医家。字景岳,又字会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先祖原是四川绵竹县人,因有军功被认为绍兴卫指挥。他幼年随父亲到京城,十几岁时,从名医金英学医;中年从军,曾到过河北、山东等地。由于多年没有得到功名,于是回乡致力于医学。日久,名医大振。他对《素问》、《灵枢》很有研究,先后用了三十多年功夫编成《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条理井然,便于寻览学习。又编有《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晚年结合过去临床经验,辑成《景岳全书》。他在医学理论方面,起初对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相当信服,中年以后,根据《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道理,对朱震亨的上述理论又大加反对,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在临证上常用温补方剂,被称为温补派。他的著述和学说,对后世医学有较大影响。”

《类经》: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张介宾……他精研《内经》凡三十余载,数易其稿,著成《类经》,是现存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著作。张氏采用从类分门的方法,将《素问》、《灵枢》的全部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运气、会通十二大类,凡三十二卷,三百九十篇,**虽因类分而颠倒,但仍一一注明出处篇名,以便查核,且有详尽的注释。由于张氏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文字简明畅达,所以他的注释多能结合实际,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问题,除注释外,还结合临床实践体会,用‘愚按’的形式,进行专题发挥,此书为学习研究《内经》者所必读。”

《中医大辞典》:“《类经》:书名。明•张介宾撰。32卷。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内容重新调整归类,改编而成。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运气、会通等12类,每类又分若干小类,并附文。由于内容以类相从,故名《类经》。书中将《内经》原文作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解释,是学习和研究《内经》的重要参考书。”
发表于 2014-3-3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⑶最新的大部头《内经》注本:到目前为止,研究《内经》最重要而有成就的一部著作是中医经典研究大系-由王洪图任总主编而编撰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黄帝内经》既是中医学的第一经典,为业医者必读之书,同时它又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又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学科的知识宝藏。自其问世至今两千余年来,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从医学、哲学、历史、语言、文字、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生物、社会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仅有关研究专著即达四百余部,学术论文何止万篇。为便于广大读者全面地和正确地理解这部博大精深的《黄帝内经》,阅读到散在于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有关《黄帝内经》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当代研究《黄帝内经》的水平和动态,特别是为了向各个学科有志于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学者提供从古至今有关研究《黄帝内经》的全面、系统的基础资料,本书编委会在这部巨著中汇入如下内容:《黄帝内经》文献及语言文字研究、《黄帝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黄帝内经》理论研究、《黄帝内经》病证与临床研究、《黄帝内经》多学科研究与实验研究、《黄帝内经》近代校释珍本辑录、《黄帝内经》研究文献汇编,共七编四百五十万字,名之曰《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本书是以中国专家为主并特邀日本国、韩国部分专家集体撰著而成,不仅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也奉献出全体作者的研究心得和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学术界完成了对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研究工作的第一次总结。(互联网《百度百科》)
发表于 2014-3-3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⑷《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是儒家经典《十三经注疏》之一的《尚书》注本。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第二编尚书概论》:“至于十三经所用之注,则为伪孔安国《传》。此传虽题孔安国撰,实与伪古书《尚书》同出王肃伪造,可以不阅。孔颖达据伪孔《传》为疏,除有小处可采外,亦不足观。”

唐初《五经正义》的第二部,孔颖达、王德韶、李子云等奉诏撰,朱长才、苏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赵弘智复审,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张形成等人刊定。此书凑合《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并采用伪孔安国《尚书传》,将伏生本《今文尚书》20篇分为33篇,加上所谓的出自孔宅夹壁的《古文尚书》25篇,定为58篇,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书。流传几千年,对后世影响巨大。孔颖达等在此书《正义》中较多地谈到了天与人的关系,反复阐明用天道治理民众的道理。他们是以君为师,而不敢像孟子、杨雄那样以师自任,这是汉代以后尤其是当时现实的反应。但是如果君主不好好地治理百姓,就是违背天意,这时,天就会离他而去。也即“天不可信”。这些观点都是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另外,此书还保存了不少旧说典故,在训诂学上也有较大的价值。(互联网《百度百科》)

正义: 《辞海》:“③指语言文字上恰当、正确的含义。中国古代常用作注释经史的书名。如唐代孔颖达等有《五经正义》,张守节有《史记正义》。”
发表于 2014-3-3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⑸木生子实,其味多酸: 《尚书•洪范》:“三曰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孔安国《传》:“木实之性。”孔颖达《正义》:“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是木实之性然也。《月令•春》云‘其味酸,其臭羶’也。”

金栋按:《礼记•月令•春》:“其味酸,其臭(音嗅xiu)羶。”郑玄注:“木之臭、味也。凡酸羶者皆属焉。”孔颖达《正义》:“通于鼻者谓之臭,在口者谓之味。臭则气也,《尚书》孔《传》云:‘木实之性。’然则木实酸,凡草木所生,其气羶也。”

《吕氏春秋•孟春纪》:“其味酸。”高诱注:“木味酸。酸者钻也,万物应阳钻地而出。”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酸。”高诱注:“木味酸。酸之言钻也,万物钻地而生。”

班固《白虎通•五行》:“木味所以酸何?东方万物之生也。酸者以达生也,犹五味得酸乃达也。”

萧吉《五行大义•卷三•第十四论杂配》:“木所以酸者,象东方万物之生。酸者,钻也,言万物钻地而出生,五味得酸乃达也。《元命苞》云:‘酸之言端也,气始生,专心自端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木生酸。”王冰注:“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气之所生也。《尚书•洪范》曰:‘曲直作酸。’”
发表于 2014-3-3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⑹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尚书•洪范》:“二曰火……火曰炎上……炎上作苦。”孔《传》:“焦气之味。”孔《正义》:“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月令•夏》云:‘其臭焦,其味苦’,苦为焦味,故云‘焦气之味也’。嗅之曰气,在口曰味。”

金栋按:《礼记•月令•夏》:“其味苦,其臭焦。”郑注:“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属焉。”孔《正义》:“夏,其味苦,其臭焦者,《尚书》孔《传》云:‘焦之气味,火烧物焦,焦则味苦。’”

《吕氏春秋•孟夏纪》:“其味苦。”高诱注:“火味苦。”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苦。”高诱注:“火味苦也。”

《白虎通•五行》:“火味所以苦何?南方主长养,苦者,所以长养也,犹五味须苦可以养也。”

《五行大义•卷三•第十四论杂配》:“火所以苦者,南方主长养也。苦者,所以长养之。五味须苦,乃以养之。《元命苞》云:‘苦者,勤苦乃能养也。’《方言》:‘苦,快也,臭焦者,阳气蒸动,燎火之气也。’许慎云:‘焦者,火烧物,有焦燃之气。’夏气同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火生苦。”王冰注:“凡物之味苦者,皆火气之所生也。《尚书•洪范》曰:‘炎上作苦。’”

《素问•五运行大论》:“火生苦。”王冰注:“物之味苦者,皆始自火之生化也。甘物遇火,体焦则苦,苦从火化,其可征也。”
发表于 2014-3-3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⑺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尚书•洪范》:“四曰金……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孔《传》:“金之气味。”孔《正义》:“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为‘金之气味’。《月令•秋》云‘其味辛,其臭腥’也。

金栋按:《礼记•月令•秋》:“其味辛,其臭腥。”郑注:“金之臭、味也。凡辛腥者皆属焉。”孔《正义》:“秋,其味辛,其臭腥者,孔《传》云:‘金之气味,言金臭之气则腥,在口则辛。’”

《吕氏春秋•孟秋纪》:“其味辛。”高诱注:“五行,金味辛。”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辛。”高诱注:“金味辛也。”

《白虎通•五行》:“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伤成物,辛所以煞伤之也,犹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五行大义•论杂配》:“《礼记》云:‘秋之日,其臭腥,其味辛。’西方杀气腥也。许慎云:‘未熟之气腥也,西方金之气象也。味辛者,物得辛乃萎杀也。’亦云:‘故新之辛也。故物皆尽,新物已成,故云新。’《元命苞》云:‘阴害故辛,杀义故辛刺,阴气使其然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金生辛。”王冰注:“凡物之味辛者,皆金气之所生也。《尚书•洪范》曰:‘从革作辛。’”
发表于 2014-3-3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⑻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尚书•洪范》:“五曰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孔《传》:“甘味生于百谷。”孔《正义》:“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也。《月令•中央》云‘其味甘,其臭香’也。”

金栋按:《礼记•月令•中央》:“其味甘,其臭香。”郑注:“土之臭、味也。凡甘香者皆属之。”孔《正义》:“中央云‘其味甘,其臭香’,孔《传》云:‘甘味生于百谷,味甘则气香。’”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甘。”高注:“土味甘也。”

《白虎通•五行》:“土味所以甘何?中央者,中和也,故甘,犹五味以甘为主也。”

《五行大义•论杂配》:“土味所以甘者也,中央,中和也;甘,美也。《元命苞》云:‘甘者,食常言安其味也。甘味为五味之主,犹土之合成于四行也。臭香者,土之气,香为主也。’许慎云:‘土得其中和之气,故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土生甘。”王注:“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生也。《尚书•洪范》曰:‘稼穑作甘。’”
发表于 2014-3-3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⑼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卤,卤味乃咸:《尚书•洪范》:“一曰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孔《传》:“水卤所生。”孔《正义》:“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说文》云:‘卤,西方咸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禹贡》云‘海滨广斥’,是海浸其旁地,使之咸也。《月令•冬》云‘其味咸,其臭朽’也。”

金栋按:《礼记•月令•冬》:“其味咸,其臭朽。”郑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孔《正义》:“冬云‘其味咸,其臭朽’者,孔《传》云:‘水卤所生,故味咸。又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

《吕氏春秋•孟秋纪》:“其味咸,其臭朽。”高诱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气之若有若无者为朽也。”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咸,其臭腐。”高诱注:“水味咸也,水臭腐也。”

《白虎通•五行》:“水味所以咸何?是其性也。所以北方咸者,万物咸与所以坚之也,犹五味得咸乃坚也。”

《五行大义•论杂配》:“《礼记》云:‘冬之日,其味咸,其臭朽。’朽者,水之气也,若有若无,言气微也。亦云:‘水者,受垢浊,故其臭腐朽也。’许慎云‘朽烂之气’,北方气同此。味咸者,北方物咸,所以坚之也。犹五味得咸乃坚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生咸。”王注:“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

又按:刘力红《思考中医•第一章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一次,廖老给我讲蛇伤的治疗。在旧社会,有些江湖郎中治疗蛇伤往往都会留一手,这一手的方法很巧妙,让你根本没有法办法察觉。郎中给你治蛇伤,很快就把蛇毒治住了,让你没有生命危险,很多症状也消除了,可就是有一点,伤口老不好,隔上一段时间伤口又腐烂,你又得到郎中那买些药,管上两三个月,就这样拖上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江湖上,这叫郎中钓病人,病人养郎中的招数。但是,这个窍门被廖老从父辈那里探知了。窍门就在忌盐,如果让病人忌盐几天,再吃上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而且不再腐烂。就这么一点奥妙,可要是你不知道,就会被折腾的够呛。

听过廖老的这席话后,我就在琢磨,这不就是《内经》的东西吗?《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臭腐。’肾家的臭是腐,所以,凡属腐烂一类性质的病变都与肾相关。肾病需要忌盐,‘多食盐则伤肾’,这既是《内经》的教证,也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蛇伤引起的伤口腐烂,忌盐几天,再吃几剂普通的中药,伤口便从此愈合,这是一个多么神秘而又极简单的事实。”
发表于 2014-3-3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⑽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十三经”系指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籍,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定为五经。唐以“三礼”、“三传”合《诗》、《书》、《易》为“九经”;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至宋,列《孟子》于经部,始为“十三经”。

随着儒家之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做注解,除注经之作外,后又出现了对旧注进行解释和发挥的义疏。南宋以前,经与疏各单行,南宋绍兴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后复有十行本。……阮元以十行本为主,校以他本,主持重刻《十三经注疏》,并撰《校勘记》,号为善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本子。(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出版说明.1997年版)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绪论•十三经之完成》:“彼时所谓‘经’者,仅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六经无《乐》,实际上仅有五经。但‘经’之外,又有释经之‘传’焉,如《春秋经》之传,著录于《汉志》者有《公羊传》、《榖梁传》、《左氏传》、《邹氏传》、《夹氏传》五种,今尚存前三种;又有附经之‘记’焉,如《礼》有《礼记》,《乐》虽无经而有《乐记》。《论语》者,记孔子之言行者也,故亦附于经类;《孝经》者,孔子后学论孝道者也,依托孔子,故亦附于经类;《尔雅》者,缀辑汉代经师诂经之辞而成者也,故亦附于经类;此解传记之属,《汉志》均入之《六艺略》中。而先秦时人记其理想的官制之《周官》,《汉志》亦附录《礼》类,刘歆又改称《周礼》,以其依托周公,故以附于经也。于是《易》、《书》、《诗》之外,《礼》则《周礼》、《礼记》并《仪礼》而为三,《春秋经》则随三传而分为三,加以《论语》、《孝经》、《尔雅》,凡十有二矣。《孟子》,在《汉志》尚列诸子略儒家中。但赵岐《孟子题辞》谓西汉文帝时曾立博士,则其地位,在汉世已列于经子之间。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去《孝经》、《尔雅》,而入《孟子》,此孟子入经部之始。及朱子取《礼记》中之《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定位四书,以为孔、曾、思、孟四子道统之传,于此可见。《孟子》在经类中之地位,于以确定;经部唯一大丛书‘十三经’,亦至是始完成焉。此十三经,宋以前已各有注;其疏,则亦至南宋实施告完全。清高宗乾隆时,既刻十三经**于石,立之太学,而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且附以校勘记。此十三经完成之经过也。”

十三经注疏:即《周易正义》,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等注、宋刑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阮元:《辞源•阜部》:“公元1764-1849年。清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嘉庆、道光年间,历任户、兵、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达。倡修《清史•儒林》、《文苑传》。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自任。在浙设诂经精舍、在粤立学海堂。撰《十三经校勘记》、主编《经籍纂诂》、汇刻《皇清经解》一百八十余种。在云贵总督时,其子福编元著诗文,按经史子集分类。有《研经室集》正续编,又外集五卷为《四库未收书提要》。”

《辞海》:“(1764-1849)清学者、文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末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兼治金石、天文、历算、地理之学,撰有《畴人传》、《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论文重文笔之辨,以用韵对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提倡骈偶,对桐城派‘古文’的形式有所不满。有《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文集》等,后合为《揅经室集》。”
发表于 2014-3-3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4-3-31 21:47 编辑

4【原文】郭沫若先生说:“润下作咸是从海水得来的观念,炎上作苦是物焦则变苦,曲直作酸是由木果得来,稼穑作甘是由酒酿得来。从革作辛想不出它的胚胎。本来辛味照现代生理学说来不是***的味觉,它是痛感和温感合成的。假使侧重痛感来说,金属能给人以辛味,也说得过去。”(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篇.科学出版社,1964年:61)

蒋伯潜先生说:“我国言五行者往往以与五味、五色、五方、五官、五脏等相配。至今中医尚以此诊病处方焉。说者乃谓水可制盐,故曰作咸。火焦味苦,故曰作苦。果实未熟时皆酸,故曰作酸。然则金之作辛,土之作甘,又将如何解之?”(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54)
发表于 2017-5-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8-8-2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内容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00: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