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15|回复: 2

[护理管理] 浅析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7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  在护理等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威胁着护理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等对护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职业安全是目前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防护措施

  在护理等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威胁着护理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物理因素(**伤、负重伤、电离辐射伤、噪音)、化学因素(化学消毒剂、细胞毒性药物、麻醉废气的污染)、心理因素(精神压力大,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等对护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职业安全是目前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1 职业损伤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职业危害非常常见,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有传染病危险的生物危害更是个显著的问题。在我国2003年的SARs流行中,从病例的职业分布分析,医务人员比例最高,占15.2%。其中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1]。

  1.2 物理因素

  1.2.1 机械性损伤

  最常见为**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其中护士是被**伤的主要受害群体。在受调查的护理人员中100%在工作中曾被锐利器械刺伤,分析原因多为不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工作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所致。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告:每年卫生行业的职员中被刺伤或皮肤受伤的有60~80万[2]。

  1.2.2 负重伤

  搬运病人是护士的常规工作,也是导致腰背痛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最危险的活动是手工在床、椅之间搬病人;为病人翻身及从地上搬抬起病人。

  1.2.3 电离辐射伤

  高新技术应用而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医护人员造成机体损伤,如放射病、致癌等。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护士要经常受到X线的照射,而采用激光手术的方法,也会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

  1.2.4 噪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越来越完善。但医疗仪器产生的噪音、患者因疾病痛苦发出的**声、物品的移动声等超过了医院环境噪音标准的理想值:严重超标的噪音会引起护士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进而降低护士的工作效能,同时使护士产生厌烦、焦虑的感觉,出现躯体化症状。

  1.3 化学因素

  1.3.1 化学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3.2 细胞毒性药物

  随着抗癌药物的不断涌现,肿瘤化疗的广泛合理应用,使肿瘤治疗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如环磷酰胺、顺铂等。护士在准备药液或给药时不慎外溢的几率虽小,但由于日常频繁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影响,而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存在。

  1.3.3 麻醉废气的污染

  大多数手术室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护士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有研究表明,接触麻醉剂的医护人员中,不良妊娠、肝脏病、肾脏病及维生素B12代谢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1.4 心理因素

  护士是医院的弱势群体,合同制护士同工不同酬,精神压力大,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还要面对各种非正常死亡。护理工作突发事件多,急诊频率高,垂死和死亡等现象造成护士心理压力过大:而急诊科护士经常要处理病情急、变化快的危重病人,对工作量和服务对象情况难以估量,随时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导致心身疲劳,出现各种生理症状,如睡眠障碍、头痛、乏力、胃肠不适和血压升高等。

  2 职业防护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

  视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均有传染性。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2 改进医疗设备,做到布局合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有效途径

  管理者要根据医院有限的资金条件,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措施,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制定科学的、可行的管理办法。特别是急诊科、肿瘤科、手术室、{MOD}室等部分布局要合理,防护设施要齐全,为广大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2.3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3.1 避免生物性损伤

  加强洗手、戴口罩、穿防护衣等基本防护措施。据2000年卫计委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对洗手指征、洗手方法均有明确规定,护理人员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前后均应洗手,因为洗手是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安全的预防感染的手段,护士要养成洗手的习惯,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护士洗手应不少于35次/d,医师不可少于20次/d。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操作后,应将双手浸泡于消毒液内2min,再用肥皂水清洗。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必须戴一次性手套,而且使用时间不宜太长。

  2.3.2 避免物理性损伤

  2.3.2.1 避免机械性损伤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督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

  2.3.2.2 预防负重伤

  护士在搬运病人或重物时,要懂得节力原理,应保持身体的正常平衡,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尽可能用最大的肌肉及杠杆作用去完成工作。一人无法搬运时需与他人协助,尽量避免肌肉韧带的损伤及功能性腰背痛。

  2.3.2.3 放射保护

  放射护士操作要熟练,减少曝光时间,以减少放射损伤。进入放射线区域应穿防护衣,避免短期内接受大剂量集中X线照射。

  2.3.2.4 降低噪音

  定时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定期进行检查,尽可能降低各类监护仪持续单调的声音;及时解除报警引起的原因,正确设置报警范围;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加强巡回,减少报警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噪音,保持病房的安静。

  2.3.3 避免化学损伤

  熟悉每种消毒剂的性质,掌握其配制方法。防止药液外漏,配制后要注意洗手,用过的注射器要集中浸泡处理。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检测空气中的细菌浓度;严格控制消毒液的使用,以防止化学药品污染环境和对人体不断产生的毒性。为了减少专业人员配制及处理抗肿瘤药物的接触剂量以达到防护目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与抗肿瘤药物的接触,尽量减少抗肿瘤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2.3.4 避免心理因素损伤

  对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损伤率高的科室,应实行弹性排班,增加护士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内容,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护士也要学会自我心理疏导,放松情绪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自己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以适应科室的职业环境,护士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及休息,合理补充营养,增加人体抵抗力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方法,以减轻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以最佳心理状态投身护理中,减少损害发生。综上所述,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预防是减少损伤发生的关键,比治疗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置身于多种危害因素之中的护理人员,应关注、爱护自己的健康。明确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以预防的。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预防环节及技术,加强消毒技术规范,只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各项制度保障,才有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只有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才能为病人提供更满意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肖小玲,刘洁珍,张娥.健康促进对减少护士**伤的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6):426-428.

  2 杨西宁,胡羡春.154名实习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对策.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83-85.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9-1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9-1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的无私奉献,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