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論「針」和「砭」的異同——林兩傳醫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1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参考消息 于 2011-9-18 18:50 编辑

看到爱医上没有,就贴过来了。


  「針」 和「砭」是傳統非藥物治療中,非常重要的兩種手段。說兩種手段而不說兩種工具,是因為「針」有許多種不同的形式和用法,如古書中的九針。現今雖然僅賸毫針常用,但針法又發展出粘貼的耳針、皮內針、深度微創的小針刀。甚至穴位注射和埋線基本上都可視為針法的一種。而砭法則在民間留傳許多不同的形式,拍痧、刮痧、拔罐、砭石或竹棒挑刮都算是。雖然外表看來,區分的方法是一個在皮內,一個在皮外。但就在身體內發生的作用而言,針法常是作用在一個點上,功效由一個點而波動擴散出去,砭法則是作用在較大片的面積上,由體表往內擴散發生作用。



現在就依這種作用的起點,當作兩者的區別來做些討論。針法的作用在點,針刺一個點就筋膜或經絡的觀點來看,是會有一定的傳導方向的,而且會有濡潤和鬆解感, 所以緊會鬆,枯會潤,虛會滿,脹會疏通。這是一種屬於筋膜傳導的張力改變,而造成這種張力改變的是不同程度的肌肉收縮張力,神經興奮度,和血液淋巴液的流通。這些互為因果交互加強,難說孰主孰從。就相對於結構而言,這是一種偏向於質的改變,結構的輕度變化是因著質的改變而來。


    但針刺發生作用的方式除了質變引起的鬆解外,還可以有直接改變結構的針法。一般傳統針法有遠端和局部取穴的差異,遠端取穴就如同我前面所描述的一般,而局部 取穴,因為筋膜傳導有深淺不同層次的問題,淺筋膜可以傳導很遠與長肌相伴,但深筋膜只能近距離傳遞,跨過關節便中止了,這是結構上的使然。因此要改變局部結構的張力而致有明顯的結構運作,就要針局部的穴位。因此,因全身性原因(通常所謂的內科原因)或長期累積而來的問題(生活起居的習慣),雖然表面症狀局限在局部,也要考慮遠處取穴。因急性而來的意外原因,不論病程長短,都有局部結構的劇烈位移或變化,局部取穴是必須要考慮的。


    有許多局部的病灶是頑固粘著而深藏,因此才發展出來較深部的治療,比如說用針去「破」一些無法藉筋膜滑動而解開的結點或結節,尤其是因傷害或手術而來的纖維組織粘連。這種組織粘連的病灶,傳統針刺的取穴法,效果並不好,如果醫師找尋問題的手法不夠深密觸診不夠精確,行針手法不夠細膩,自然會想要改良工具,用暴力一點的辦法去解决,於是小針刀就發明了。一種暴力的切割而不是傳統精神下的細緻拆解。絕大多數使用小針刀的醫師,其實是摸不清結構下的細膩變化,憑著 知識和想像,胡亂戳刺,或許問題在三、四層以下的筋膜,要用那麼有傷害性的工具硬行穿透去「破壞」病灶,已經先傷害了其上層的一些組織了。因此小針刀處理過多次的病患,對於局部病灶的拆解,都變得困難很多。小針刀有立即的效果,並不代表長遠的效果是好的,許多局部的病灶常只是大結構變化下的果,而不是因。 是被害者而非凶手,小針刀常誤傷許多這種狀況。其次是即便是真正的局部病灶,小針刀也只是「搗碎、搗亂」原先結構,使得病灶發生變化而改變症狀,不是真正還原,某些時候會好也是因著病人超強的自癒力,是一種「期待性」的療法,而非經醫者清明安排還原的法療。因些小針刀是一種暴力而危險的工具,並不適合絕大 多數的醫者使用。至於現在坊間常見的減肥埋線是有道理的,脂肪組織是一種安定而不易清除的組織,用可吸收的羊腸線局部破壞,並引起吸收過程中微細發炎,是可以有效鬆動瓦解部分脂肪組織,但這種概念和原始針法已有所不同。


再來談談砭法,不論是刮痧拔罐或竹石挑刮,都是比較大範圍的筋膜受到牽引,雖然處理的部位是在皮外,但筋膜本身縱橫深淺無處不到,無處不通,因此雖只是處理 體表,影響的卻是全身。所以老一輩的認為各種奇怪的全身不適,都可以用刮痧或大範圍滑罐處理。因為大範圍的皮層筋膜處理,不僅橫向傳導的遠度可以到達各末稍,深度也可達到身體的深處,而效果也可以達到前面對針灸所描述的濡潤和鬆解。只是一般的刮痧和滑罐常是一種沒有方向性和針對性的鬆動,因此屬於一種期待 性的療法,給一個改變,希望會有效。致於定點拔罐,則是一種比較針對性的療法。一般定點拔罐的部位都是症狀出現區或觸診異常區,在其上拔罐牽引整個筋膜的張力改變,因此其中肌肉收縮狀態,淋巴血流的狀況都會改變,因此可達到「暫時」消除症狀的效果。說暫時,是因為拔罐的部位常是前面說的「果」而不是 「因」,或是因「粘連」而來的病灶,並非可以用拔罐的方式清除。在這種情況下拔罐只是暫時性的症狀治療,因此不宜拔得太深(吸力過大)太久,以免下面的筋膜組織受到過度拉扯,而造成傷害,形成新的纖維組織造成瀰漫性的微細粘連。許多經常用力刮痧或拔罐的病人,其背部皮膚摸起來都有一種厚硬的感覺,就是如此。


    相對於針刺是一種比較深度而有方向性和針對性的治療,砭法是用廣度去達到同樣的深部效果,但是對於方向性和還原的問題,是一般砭法在操作時所不及的。但這並 非不能克服的。如果在觸診時可以弄清楚整個筋膜的結構狀況,就可以用拔罐的方式去拉動筋膜的方式,往還原的方向挪移,因為拔罐的罐子可以吸住一個足以拉動整個筋膜的區塊,所以是可以產生足夠還原的被動力量(和針刺引起筋膜的主動滑移不同)。至於產生還原的輔助力量還有很多方式,例如說病人深呼吸產生的肋骨開張,施術者於對側筋膜用手撥移以產生整體筋膜的旋動力量等。如此一來,拔罐也同樣可以達成針灸遠端取穴的,有傳導方向性的治療功效,深度也可以約略到達。


   至於近端局部取穴的針刺效果,在拔罐時也可以做到,吸附皮膚的罐子,可以左右旋,上下提,同樣是可以用手感覺下層的肌肉筋膜鬆解沒有。


    前面所說的「引」,引導筋膜走向,引導筋膜歸位的療法,針刺的方式,大抵拔罐(砭法)都 可以做到。但是鬆解肌肉筋膜因粘連造成的結節或結點,就非拔罐所能做到了。這時用砭石或小竹木棒挑刺,可以達到部分功效。所以私底下我都笑稱那小竹棒叫「皮外刀」,用力精確是可以挑開許多較表層的筋結或粘連的,太深層的則做不到,但是要用來解决症狀,卻是足夠了。因為症狀的出現常是尤於筋膜無法達到所應 伸展的長度,以致本體受器受到牽扯引發痛覺。所以釋放了部分筋膜活動的空間,也是以達到通常所要的療效了。只是身為醫者,應該知道自己做了幾分,而不是完全依靠病患的感覺來評斷自己的治療。


   從 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砭法有些效果,是針法通常不容易做到的。針刺的傳導通常是有固定的傳導方向,所以如果整個體的結構有較大的旋轉或筋膜的滑移是橫跨許多區域的,則針刺要還原的效果有時不如砭法,因為拔罐刮痧可以同時處理很大的範圍,兩三個系統可以同時被圓融協調的改變或還原。而針刺則須針數個經絡,因行 針有先後,還未必能達到協同圓融的效果。


    這時針刺就可以借用砭法的概念,是於行針時,就在動態中完成筋膜的歸位。傳統針法多是靜態,病人不動,或被針刺的肢體(如四肢)是 不動的,藉著筋膜自身的覺知性傳導而傳播改變。但如針刺時要能達到肢體或體軸筋膜旋轉的整個還原歸位,必須在行針時挪動肢體,藉助類似傷科的手法輔助,在行針的過程中,不斷輕徹翻動肢體,或要病人依著醫者行針傳導的方向不斷改變身體軸線,使針在無交錯翻旋的筋膜叢中,引順各方向的筋膜,也是所謂的「動氣療 法」(並非針入後叫病人隨便動動,氣自己動的動氣療法,是一種醫者清楚的引導。)如此則針法也可以達到砭法整體挪動還原的效果。


   針法和砭法各有理念,工具形式不同,但其中的各種理念是可以在兩者相互借用,達到更高層次的療效的。尤其受限醫療法規的限制,許多未能取得醫師執照的醫療工作者,雖不能用針藥,但盼也能從中得啟發,提高療效。

2# 沙发
发表于 2011-9-18 19:4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林两传医师从他伤科的角度谈对针和砭的认识。借用林先生的话讲非为解释,只为说明。
3# 板凳
发表于 2019-3-16 00:11 | 只看该作者
“尤其受限醫療法規的限制,許多未能取得醫師執照的醫療工作者,雖不能用針藥,但盼也能從中得啟發,提高療效。”林老师所想所愿、其胸怀真非一般认识所能并论。其德其能让晚辈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6:5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