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验案一:2005年9月16日梁某某,男36岁,头痛脑凉40天40天前,酒醉后顶冷气出风口而睡,于次日早上7时起床,自感头部冷凉,项背恶寒,四肢不温,痰多,舌谈,苔薄白,脉微。诊断:脑凉症;(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百会(陷可容指处):2寸针,沿皮向脊柱方向刺,三进一退,刺入寸不捻转。大椎:悬灸绝骨:寸半针垂直针入皮下挂针1分钟,后针尖向踝方向,进入穴之人部留针2分钟,轻向内捻转缓慢进针于地部,使气感沿足少阳脉贯之于足小趾,针深约1寸。太冲:寸半之针呈60度角向踝关节进针,针入一寸施提插补法。出针:均徐入徐出,棉签按其针孔。经针三次,脑凉减轻,无疼痛,继针2次,症状全消。按:此人因醉酒腠理开复而吹冷气,致寒气沿督入脑,督阳虚寒致脑冷头痛,百会为督脉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督脉,足厥阴脉之八经交汇;大椎为六阳经之交,灸之可祛督脉之寒;绝骨为髓之会,八脉交会之一取之补益脑髓,太冲乃足厥阴之原,因足厥阴脉上于巅顶,故取之随而济之。此病取效甚捷首先得益于《标幽赋》:“住痛移痛,取相交之经,经络滞求于原、别、交会之道”。故所取之穴均不出于此。其次:行针手法补泻分明,容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导气同精针法于一体,故无补泻之过(徐入徐出是谓导气,补泻无形是谓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命曰治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18: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