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4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针灸同行及爱好者经验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开一个帖子,期待针灸爱好者及同行交流临床学习经验心得,可供后来者学习。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2# 沙发
发表于 2018-6-8 18:28 | 只看该作者
砖头都不丢一块如何能引玉?
3# 板凳
发表于 2018-6-9 19:50 | 只看该作者
扔坨转出来啊!!!!!!!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4
发表于 2018-6-10 09:42 | 只看该作者
砖头!砖头!砖头!!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5
发表于 2018-6-10 16:2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大家都很期待我拍砖头。奈何存货太少,迟迟拍不出来。
下面我记录了一个自己为家人治疗的医案,供大家参考。欢迎方家指点批评。
针灸治疗“太阳病”
前几天(2017年8月初)母亲***,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家一趟给她拔火罐。云整个腰背疼痛,已有两天。我想母亲平时也是坚忍,身有小恙也不就医也不吃药,也不告诉我,怕我担心,基本都是熬熬就扛过去了。这次紧急***,我想是痛的肯定厉害了。调班后我第二天就回去了。
根据母亲自诉起因应是工厂车间里的加湿风扇,车间里异常炎热,干活必须对着吹,否则热的难受,强力风扇是经过加冷加湿处理的,所以应该是长时间对着吹导致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和夜里时间段痛的厉害,非常难受。而且经常背部发凉感。我为其检查按压背部,为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异常疼痛。又告知膝关节这两天也甚酸痛,余无不适。
此为风湿搏结,遂予针灸治疗,取束骨穴,1.5寸毫针,进针三分,捻转得气,胀感非常,平补平泻。捻转时言针感可达腘窝部。留针期间频繁捻转。半小时后按压背部检查,告知下背部和腰部疼痛完全消失,上背部仍有点压痛。遂又取双侧大杼,1.5寸毫针,进针0.8寸左右,角度稍斜向脊柱,捻转得气,胀感明显。母亲说我进针的时候整个背部都有一种感觉,说不清楚。有趣的是,我在行针时,捻转左边的针,针感到达右小腿的小腿肚,也就是承山穴附近,捻右边的针时,针感到达左边的小腿肚。留针半小时后出针,期间频繁捻转。出针后上背部疼痛基本消失,背部稍遗留冷感。唯独一处,仍有按压疼痛,我一数,正对心俞,我说你的腰背痛已经好了,这里痛是你有心病,平时操心太多了。
后我又为母亲做了一次全身保养,针对耳痛,胃纳不馨,经行腹冷,淋漓不尽等症状,取穴听宫,合谷,太冲,足三里,关元。针针酸胀,平补平泻。留针四十分钟。期间背部有热感。出针后背后冷感已消失
第二天询问上背部稍仍有痛感,不甚,因我已回医院上班,未再针。
分析:《病源》:风身体疼痛者,风湿搏于阳气故也。阳气虚者,腠理易开,而为风湿所折,使阳气不得发泄,而与风湿相搏于分肉之间,相击,故疼痛也。
此为高温劳作,腠理开放而体虚,致风寒湿合侵阳部肌表和八虚之关节。太阳主外,故膀胱经首当其冲。又《内经》: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日中阳气隆盛,正邪交争,故病情加重。夜晚人气入脏,
6
发表于 2018-6-10 16:32 | 只看该作者
接上文
日中阳气隆盛,正邪交争,故病情加重。夜晚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所以也痛甚。
取穴分析:
膀胱经病,以太阳属水,外感为实,束骨为木穴,以子母补泻法,故泻其子穴束骨。又束骨为输穴,“输主体重节痛”。
大杼同为膀胱经穴,又为骨会,《针灸大成》:治伤寒汗不出,膝痛不可屈伸,腰脊痛,项强等症。这些主治归纳起来就是伤寒表证不解。故予大杼解表祛风。
7
发表于 2018-6-10 17:13 | 只看该作者
真棒,受教了。{MOD}。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8
发表于 2018-6-10 21:38 | 只看该作者
再抛一块砖。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下面也是自己给家人针灸的案例。
双休难得回家一趟。晚上和母亲聊天时她说腰很酸痛,让我给她****,我就想偷懒一下,对她说“我给你针灸吧,针灸效果一样的“。母亲干的是体力活,所以一天活干下来腰部两侧肌肉酸痛,并非是扭伤或腰突之类的。就给她针了双侧足三里,双侧足临泣,1.5寸毫针,两穴都进针三分左右。酸胀得气。留针35分钟。留针时母亲说脖子也痛,因为工作一直低着头,转起来不舒服。我说这个简单,给你加一针,后溪,刚进针捻转了一下,母亲就说胀的厉害,我对她说”脖子转一下,肯定已经不痛了“。她转了一下脖子惊叹道”真是神奇了,不痛了“。后溪两三分钟后就出针了。针腰痛留针期间母亲说很舒服,想睡觉,出针后告知腰已经不怎么酸痛了。
足三里 足临泣这个配穴方法是倪海厦那边看来的,原文说是治疗华佗夹脊处腰痛,至于为什么这么配穴,倪师说是根据气功气感而来,也没说出原因来。后来我思考足三里属胃经,主肌肉,补益气血,而足临泣属于胆经,主筋,胆属木,而足临泣又是胆经木穴,木主疏泄,故生发疏通之力很强。而胆经属少阳,内藏相火,更增添了温通之力。所以两穴一补一通,对于补益疏通肌肉筋脉气血很有帮助。有了这样的思路,碰到了母亲腰部酸痛,我想正好一试,虽然不只是华佗夹脊处腰痛,是整个腰部肌肉酸痛,但我想应该有效的,因母亲干活后腰部肌肉酸痛是气血劳损引起的,正好符合我的思路分析。没想到用后确实效果不错。
下次对于腰部的肌肉酸痛大家不妨一试。
9
发表于 2018-6-11 13:08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我发的都太低端了,没人来?
10
发表于 2018-6-11 17:20 | 只看该作者
是太高端,束骨和后溪扎针容易刺疼,一般人承受不了,自己应用效果也不是很好,理论和实际在自己操作时结果经常不尽人意。楼主厉害佩服
11
发表于 2018-6-12 08:50 | 只看该作者
qiangqiangbox 发表于 2018-06-12 08:50:53
是太高端,束骨和后溪扎针容易刺疼,一般人承受不了,自己应用效果也不是很好,理论和实际在自己操作时结果 ...

其实后溪和束骨对于太阳经病变都挺好用的,针起来也不怎么痛的,只是对于有太阳经实证的人来说针感会比较强,胀的厉害,不过也是因为针感比较强,所以对于急性疼痛之类的就可以马上缓解。后溪会经常用,对于头痛、肩周炎、腰痛、脖子痛都好用,同样束骨穴对于脖子痛也好用的。曾经治疗一个头痛厉害的连着后面脖子痛的,针入针感非常强烈,也只是十几秒钟,头痛就消失了。另外后溪对于外感寒热病,外感引起的耳聋或面瘫,癫痫都可以用。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2
发表于 2018-6-13 00:2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贴子,至少是实战,继续关注。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