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6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功效有哪些不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生黄芪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蜜炙黄芪,长于补气生血,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炒黄芪补脾益气而不壅滞,治脾虚腹胀,食少便溏;酒炙黄芪温升作用较强,适于气虚肺寒,气虚下陷。
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功效有哪些不同
生黄芪: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
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筛出晾凉入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
气虚最好用炙黄芪泡水喝,常用量为6~9克,气虚严重者可以用30克。泡水饮用,喝多少随自己而定,气足即可停服。
注意:黄芪属于补气类药物,适用于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多汗、经常感冒等属于气虚者。对于外感初起、无汗、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炽盛等不是属于气虚者不宜服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17-3-1 09:56 | 只看该作者
补充:血虚可以用红芪,是黄芪的一种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7-3-4 12:14 | 只看该作者
南方还喜欢用五爪龙,也称南芪,不上火
4
发表于 2017-3-4 13: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