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笔试资源]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专项试题及答案(1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柴胡 B.辛夷 C.升麻
  D.生姜 E.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故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其它四味解表药都没有止呕功效。
  2.羌活的性味是:
  A.辛、甘,温 B.辛、苦,温 C.辛、涩,温
  D.辛、咸,温 E.辛、酸,温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羌活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辛散发表,味苦除湿,温能散寒,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故答案应选择B。
  3.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
  A.麻黄 B.白术 C.附子
  D.白芍 E.细辛
  答案:D
  答案分析: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故答案应选择D。
  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
  A.麻黄、荆芥 B.香薷、紫苏 C.生姜、桂枝
  D.麻黄、香薷 E.防风、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共有麻黄、香薷、浮萍三味药,其它解表药没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故答案应选择D。
  5.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宜选用:
  A.荆芥 B.香薷 C.桂枝
  D.细辛 E.荆芥
  答案:B
  答案分析: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阳气被阴邪所遏,故称阴暑证。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香薷治疗该证,常配伍厚朴、扁豆。故答案应选择B。
  6.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宜首选:
  A.防风 B.香薷 C.细辛
  D.紫苏 E.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的药物只有紫苏一味。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紫苏尤为适宜,临床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故答案应选择D。
  7.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
  A.麻黄 B.杏仁 C.石膏
  D.甘草 E.桔梗
  答案:A
  答案分析: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宣肺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无汗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而其它四药虽皆可治疗咳嗽,但无发汗解表之功。故答案应选择A。
  8.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香薷
  D.荆芥 E.生姜
  答案:E
  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能够解鱼蟹毒的药物只有生姜、紫苏两味药。故本答案应选择E。
  9.功能止血的药物:
  A.荆芥 B.紫苏 C.防风
  D.麻黄 E.桂枝
  答案:A
  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只有荆芥能够止血,常用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故答案应选择A。
  10.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
  A.羌活 B.白芷 C.藁本
  D.独活 E.细辛
  答案:A
  答案分析:虽然这五味药都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但因羌活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羌活首选。故答案应选择A。
   11.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
  A.紫苏 B.藿香 C.佩兰
  D.荆芥 E.香薷
  答案:E
  答案分析:麻黄发汗解表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夏天气候炎热,容易汗出,若用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恐其发汗太过而伤阳气和津液,而香薷有类似于麻黄的发汗解表作用而药力较缓,夏天常用香薷代替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故香薷素有“夏月麻黄”之称。因此本答案应选择E。
  12.治疗疮疡肿痛,宜选用的药是:
  A.羌活 B.白芷 C.藁本
  D.细辛 E.防风
  答案:B
  答案分析:白芷辛散温通,具有消肿排脓的功效,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其它发散风寒药没有消肿排脓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
  13.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辛夷 C.藁本
  D.紫苏 E.荆芥
  答案:B
  答案分析:辛夷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其它四味发散风寒药没有通鼻窍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
  14.误服生半夏中毒,应考虑选用:
  A.麻黄 B.紫苏 C.羌活
  D.生姜 E.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而其它四味药物没有解药毒的作用。故答案应选择D。
  15.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
  A.风寒表证 B.阳虚水肿 C.妊娠呕吐
  D.鱼蟹中毒 E.脾胃气滞
  答案:B
  答案分析: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没有利水消肿之功,一般不用治阳虚水肿。故答案应选择B。
  16.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荆芥 B.防风 C.香薷
  D.紫苏 E.桂枝
  答案:B
  答案分析:防风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其它四味药物虽能解表,但没有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
  17.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蔓荆子 E.淡豆豉
  答案:D
  答案分析:尽管本题五个备选答案均能发表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主治风热上攻头目所致的病证。A、B、C、E均非正确选择。
  18.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属燥热伤肺者,治疗宜选用:
  A.薄荷 B.升麻 C.葛根
  D.蔓荆子 E.桑叶
  答案:E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皆为常用的辛凉解表药,但只有桑叶能清肺润燥,常用治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属燥热伤肺者。
  19.蝉蜕的归经是:
  A.归肺、脾经 B.归肺、肾经 C.归肺、心经
  D.归肺、肝经 E.归肺、胃经
  答案:D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归经是如何确定的。蝉蜕既能疏散肺经风热,透疹,利咽,又能疏散肝经风热,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临床主治肺经、肝经病证。故蝉蜕的归经是主归肺、肝经。
  20.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
  A.薄荷 B.蝉蜕 C.菊花
  D.蔓荆子 E.牛蒡子
  答案:E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虽然五者皆为常用的发散风热药,均能疏散风热,其中薄荷、蝉蜕、牛蒡子又能利咽,但只有牛蒡子能滑肠通便,故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牛蒡子。
   21.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
  A.菊花 B.桑叶 C.蝉蜕
  D.牛蒡子 E.决明子
  答案:D
  答案分析: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均能明目,常用治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只有牛蒡子没有明目之功。故答案应选择D。
  22.功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A.薄荷 B.牛蒡子 C.桑叶
  D.菊花 E.蔓荆子
  答案:A
  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能够疏肝解郁的药物只有柴胡、薄荷两味药。故本答案应选择A。
  23.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 B.牛蒡子 C.葛根
  D.蝉蜕 E.升麻
  答案:D
  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的药物虽皆能疏散风热,但只有蝉蜕能够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故答案应选择D。
  24.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A.薄荷 B.蝉蜕 C.桑叶
  D.菊花 E.牛蒡子
  答案:B
  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只有蝉蜕息风止痉。故答案应选择B。
  25.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
  A.蝉蜕、金银花、菊花 B.薄荷、葛根、升麻
  C.紫草、牛蒡子、防风 D.桑叶、薄荷、菊花
  E.荆芥、连翘、升麻
  答案:B
  答案分析:中药学教材中具有透疹功效的药物有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根、升麻、紫草、浮萍、柽柳、胡荽。而本试题备选答案中的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防风没有透疹功效。故答案应选择B。
  26.既能发表解肌,又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A.升麻 B.葛根 C.柴胡
  D.桑叶 E.薄荷
  答案:B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具有升阳止泻功效的药物只有葛根一味。葛根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常用治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故答案应选择B。
  27.菊花具有的功效是:
  A.平降肝阳,息风止痉 B.疏风清热,息风止痉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清肺止咳,清热解毒
  E.疏风清热,清利咽喉
  答案:C
  答案分析:菊花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故答案应选择C。
  28.柴胡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配伍: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E.龙胆草
  答案:A
  答案分析:柴胡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治疗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柴胡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如《伤寒论》小柴胡汤。故答案应选择A。
  29.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
  A.解表生津 B.清热解毒 C.疏肝解郁
  D.透发麻疹 E.升阳举陷
  答案:E
  答案分析:柴胡、升麻的功效共同点是发表、升阳举陷。故答案应选择E。
  30.蝉蜕具有的功效是:
  A.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B.透发麻疹、利咽止咳
  C.解毒透疹、止泻止痢 D.明目退翳、除烦止渴
  E.息风止痉、排脓消痈
  答案:A
  答案分析:蝉蜕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故答案应选择A。
  31.下列哪组药物都具有升阳、发表作用?
  A.麻黄、桂枝、香薷 B.荆芥、防风、紫苏
  C.羌活、白芷、藁本 D.薄荷、蝉蜕、牛蒡子
  E.升麻、柴胡、葛根
  答案:E
  答案分析:中药学教材中既能发表,又能升阳的药物,只有柴胡、升麻、葛根三味药。故答案应选择E。
  32.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 B.薄荷、牛蒡子 C.柴胡、葛根
  D.升麻、牛蒡子 E.升麻、桑叶
  答案:D
  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只有菊花、升麻、牛蒡子三味药。故本答案应选择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少阳头痛 B.太阳头痛 C.阳明头痛
  D.少阴头痛 E.厥阴头痛
  1.羌活善治:
  2.白芷善治:
  答案:1.B 2.C
  答案分析: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中医认为,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独活善治少阴经头痛。故治疗头痛时,应当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以提高疗效。
  A.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利水消肿
  B.既能发散风寒,又能温化痰饮
  C.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和中止呕
  D.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除风湿
  E.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
  3.麻黄、香薷都具有的功效是:
  4.白芷、细辛都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3.A 4.E
  答案分析:麻黄具有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香薷具有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故麻黄、香薷功效的共同点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因而第3题答案应选A。白芷具有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具有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故白芷、细辛的功效共同点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因而第4题答案应选E。
  A.宣肺平喘 B.温通经脉 C.止血
  D.行气宽中 E.胜湿止痛
  5.桂枝具有的功效是:
  6.荆芥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5.B 6.C
  答案分析: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荆芥的功效是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故答案应分别选择B、C。
  A.行气宽中 B.和中化湿 C.温经通阳
  D.宣肺平喘 E.温中止呕
  7.生姜具有的功效是:
  8.香薷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7.E 8.B
  答案分析:生姜的主要功效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故答案应分别选择E、B。
  A.桂枝 B.麻黄 C.防风
  D.香薷 E.紫苏
  9.治疗痰饮病眩晕,宜选用:
  10.治疗破伤风证,宜选用:
  答案:9.A 10.C
  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只有桂枝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而防风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常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故答案应分别选择A、C。
  A.息风止痉 B.平肝明目 C.和解退热
  D.清热解毒 E.升阳止泻
  11.葛根具有的功效是:
  12.桑叶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11.E 12.B
  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只有葛根能升阳止泻,常用治湿热泻痢、脾虚泄泻。而发散风热药中能平肝明目的药物只有桑叶、菊花二味药,备选答案中没有菊花。故答案应分别选择E、B。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烊化
  13.薄荷入汤剂宜:
  14.辛夷入汤剂宜:
  答案:13.B 14.D
  答案分析:薄荷气味芳香,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疗效。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入药,药材表面有绒毛,易**咽喉,故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因此答案应分别选择B、D。
  A.疏肝解郁 B.清热解毒 C.清肺润燥
  D.息风止痉 E.生津止渴
  15.柴胡具有的功效是:
  16.升麻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15.A 16.B
  答案分析:柴胡具有的功效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具有的功效是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故答案应分别选择A、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更多考试详情请登录爱爱医培训果
24小时咨询电话:400-626-9910按2号键
培训果客服QQ:2542316687  1571746487


2# 沙发
发表于 2016-2-17 10:45 | 只看该作者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 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
  A.风寒表虚证 B.风寒表实证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麻黄常用治:
  2.桂枝常用治:
  答案:1.B 2.C
  答案分析: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故试题1的答案应选择B。桂枝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故试题2的答案应选择C。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3.荆芥可用治:
  4.防风可用治:
  答案:3.C 4.C
  答案分析: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微温而不燥热,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症,两者均可使用。故答案皆应选择C。
  A.风寒头痛 B.鼻渊头痛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5.细辛可用治:
  6.白芷可用治:
  答案:5.C 6.C
  答案分析:细辛与白芷二者皆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都可用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故答案均应选择C。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9.葛根可用治:
  10.柴胡可用治:
  答案:9.C 10.C
  答案分析:葛根、柴胡解表退热,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配伍使用。故答案均应选择C。
  A.疏散风热 B.透疹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1.牛蒡子具有的功效是:
  12.蝉蜕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11.C 12.C
  答案分析:牛蒡子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蝉蜕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二者都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的功效,因此答案都应选C。
  A.升举阳气 B.清热解毒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3.升麻具有的功效是:
  14.柴胡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13.C 14.A
  答案分析:升麻功能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故试题13的答案应当选择C。而柴胡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没有清热解毒之功,故试题14的答案应当选择A。
  A.透疹 B.利咽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5.蝉蜕具有的功效是:
  16.牛蒡子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15.C 16.C
  答案分析:蝉蜕功能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牛蒡子功能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二者均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之功。故答案皆应选择C。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麻黄常用治:
  A.风寒表证 B.胸痹心痛 C.咳嗽气喘
  D.风水水肿 E.脾胃气滞
  答案:ACD
  答案分析:麻黄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以及风水水肿。故答案应选择ACD。

  2.具有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是:
  A.桂枝 B.白芷 C.细辛
  D.辛夷 E.苍耳子
  答案:BCDE
  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具有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有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故答案应选择BCDE。
  3.紫苏可用治:
  A.水肿 B.脾胃气滞 C.痰饮病
  D. 风寒感冒 E.进食鱼蟹中毒
  答案:BDE
  答案分析: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常用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胎动不安,以及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一般不用于水肿,痰饮病。故答案应选择BDE。
  4.常用治鼻塞鼻渊的药物是:
  A.辛夷 B.白芷 C.苍耳子
  D.细辛 E.香薷
  答案: **D
  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善于宣通鼻窍,常用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的药物有辛夷、白芷、苍耳子、细辛、鹅不食草。香薷没有宣通鼻窍之功。故答案应选择**D。
  5.白芷具有的功效是:
  A.散风解表 B.通窍止痛 C.燥湿止带
  D.消肿排脓 E.温肺化饮
  答案:**D
  答案分析:白芷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而没有温肺化饮之功。故答案应选择**D。
  6.防风可用治:
  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风寒湿痹
  D.崩漏便血 E.破伤风证
  答案:**E
  答案分析:防风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可用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寒湿痹,风疹瘙痒,破伤风等证。本品没有止血之功,一般不用治出血证。故答案应选择**E。
  7.功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药物有:
  A.麻黄 B.荆芥 C.香薷
  D.紫苏 E.防风
  答案:AC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只有麻黄、香薷、浮萍三味药。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C。
  8.细辛的使用注意包括:
  A.用量不可过大 B.肺热咳嗽忌用 C.反藜芦
  D.阴虚阳亢头痛忌用 E.气虚多汗忌用
  答案:**DE
  答案分析:古人认为细辛“用量不过钱”,“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同时,细辛辛温香燥,能温肺化饮,主治寒饮喘咳,不可用治肺热咳嗽。而十八反中细辛反藜芦,不宜同用。且细辛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常用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因其辛温升散,药性升浮,故阴虚阳亢头痛不宜使用。此外,细辛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常用治风寒感冒,无汗恶寒,故气虚多汗者不宜使用,以免更加汗出,损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故答案应选择**DE。
   9.薄荷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 B.清利头目 C.疏肝行气
  D.清肺润燥 E.利咽透疹
  答案:**E
  答案分析:薄荷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故答案应选择**E。
  10.桑叶、菊花的功效共同点是:
  A.疏散风热 B.平抑肝阳 C.清肺润燥
  D.清肝明目 E.清热解毒
  答案:ABD
  答案分析:桑叶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二者的功效共同点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故答案应选择ABD。
  11.升麻常用治:
  A.外感表证 B.湿热泻痢 C.气虚下陷
  D.疹发不畅 E.热毒疮疡
  答案:ACDE
  答案分析:升麻功能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主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胃火炽盛成毒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温毒发斑,皮肤疮疡等热毒所致的多种病证,以及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故答案应选择ACDE。
  12.桑叶能:
  A.散风热 B.清肝热 C.清胃热
  D.清心热 E.清肺热
  答案:ABE
  答案分析:桑叶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本品没有清胃热、清心热之功。故答案应选择ABE。
  13.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功效的药物是:
  A.葛根 B.牛蒡子 C.蝉蜕
  D.升麻 E.薄荷
  答案BCE:
  答案分析:发散风热药中既能疏散风热,又能透疹、利咽的药物只有薄荷、牛蒡子、蝉蜕三药。葛根、升麻虽能透疹,但没有利咽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CE。
  14.功能透疹的药物有:
  A.荆芥 B.薄荷 C.葛根
  D.升麻 E.牛蒡子
  答案:**DE
  答案分析:中药学教材中具有透疹功效的药物有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根、升麻、紫草、浮萍、柽柳、胡荽。故本题答案应选择**DE。
  15.功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有:
  A.蝉蜕 B.薄荷 C.升麻
  D.柴胡 E.葛根
  答案:BD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功能疏肝解郁,常用治肝气郁结的药物,只有柴胡、薄荷两味药。故答案应选择BD。
  16.菊花常用治:
  A.风热头痛 B.风寒头痛 C.肝阳头痛
  D.血虚头痛 E.血瘀头痛
  答案:AC
  答案分析:菊花功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所致的眼目昏花、视物不清,以及疮痈肿毒。一般不用治风寒头痛,血虚头痛,血瘀头痛。故答案应选择A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