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发生药物外渗的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2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局部封闭
化疗药物外渗,应用局部封闭,可阻止化疗药物扩散并起到止痛、消炎的作用。临床上多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因普鲁卡因有麻醉止痛、减少炎症渗出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具有稳定生物膜,减少炎性物质释放,提高组织耐受性和特异性抗炎作用。
2 局部使用血管张物
在输入**性大、浓度高的药物时,使用2%的山莨菪碱外敷局部静脉,扩张局部浅表血管后再给药,减轻药物对血管的**。
3 静脉渗漏性损伤及其处理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诸多因素中主要的是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有效的预防措施可积极消除引起渗漏的危险因素,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机械性损伤、根据不同药物掌握好其浓度和静脉输注速度、加强护理观察,尽量避免药物外漏。对已发生渗漏损伤者,应及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适当选择热敷、冷敷、药敷或拮抗药注射等处理,若能早期治疗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静脉注射液外渗的处理
(1)一旦发生静脉注射液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或更换注射部位.并且采取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消除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2)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药、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如肾上腺素、间羟胺、葡萄糖酸钙、甘露醇等溶液的外渗治疗。但是,部分高渗溶液,如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外渗超过24小时,此时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不应该不加思考地只要是药物外渗就给病人热敷。
(3)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如化疗药物外渗用20%~40%碳酸氢钠冷敷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4)药物湿敷:采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一日2次,一次20分钟。
(5)中药湿敷: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的药物,如氯化钾、红霉素、l0%葡萄糖酸钙等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而引起的炎症症状,可以采取活血通络、舒筋利脉、温经散寒、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湿敷。
2# 沙发
发表于 2016-2-29 16: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也可以用理疗的方法,减轻疼痛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19: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