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助理笔试资源] 2016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精华辅导(2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
  1、发病机制
  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
  2、病理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小胆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流行性出血流行病学及病因
  流行病学
  1、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虫媒,垂直
  3、流行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青壮年为主。
  发病机制和病理
  1、病机:
  出血原因: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期发生DIC致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
  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2、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更多考试详情请登录爱爱医培训果
24小时咨询电话:400-626-9910按2号键
培训果客服QQ:2542316687  157174648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