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五苓散的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于五苓散证的认识,多年来伤寒学界和方剂学界一直囿于“膀胱蓄水”说,以至于人们误以为五苓散是中医的“利尿剂”。本文拟根据《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的论述,结合《伤寒论》五苓散原文,从方剂学的制方原理和临床运用角度,揭示五苓散证的病机实质、组方特点、方后注原意等。
  五苓散证并非”膀胱蓄水”之一端
  膀胱蓄水,一般认为是因太阳病汗不得法,表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所致,其实这是对《伤寒论》71条的曲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指的是太阳表证发汗太过后会出现伤津与伤阳两种变证。较之前者一时性胃津匮乏无需药治而言,后者在表邪未解之微热、脉浮基础上,又有大汗伤阳之口渴、小便不利,就复杂多了。如何理解这种表里相应的病理现象?《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云:“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焉。”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曰:“肾以应骨,骨应三焦、膀胱,三焦、膀胱气发腠理,故以腠理候三焦、膀胱也。三焦之气如雾沤沟渎,与膀胱水腑是同,故合为一腑也。腠理、毫毛在皮,故亦以皮之毫毛为候也。”以上说明,三焦、膀胱的病变亦可从相应的腠理、皮毛反映出来,即察其外而知其内。《伤寒论》71条是从病机学角度论述太阳病发汗太过,还可损伤与腠理、皮[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应的三焦、膀胱阳气。二腑气化失司,水饮内停,既不能外敷于腠理毫毛,又不能下输于膀胱,也不能上输于口舌。此小便不利与口渴并见之由来。
  五苓散证的病机实质是三焦气化不利
  五苓散证以小便不利、烦渴欲饮、饮后欲吐,或头痛微热、水逆、吐涎沫、心下痞、水泻、脐下动悸、头目眩晕、短气而咳、水肿、舌苔白滑、脉缓或浮为临床表现,从《伤寒论》条文分布来看,除71条外,五苓散尚主治“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条);“伤寒,汗出而渴者”(73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等。其病机为三焦不利,气不化津,津停不布,或兼外邪未解。盖“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之职也。受藏津液,气化能出,膀胱之职也”。显然,人体水液代谢是由脾、胃、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共同协作完成的复杂过程。如三焦不利,气不化津,水湿(饮)内停,不能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不能布津上承则渴欲饮水。因非真正津液不足,故虽烦渴欲饮,但饮水不多;而饮入之水,下无出路,内失输布,反致上逆,故水入即吐,水湿(饮)内盛,流动不居,动于下焦则脐下动悸,阻于中焦则心下痞,逆于胃中则吐涎沫,上凌肺气则短气而咳,上犯清阳则头眩,下注大肠则为泄泻,外溢肌肤则为水肿,舌苔白滑、脉缓为水湿(饮)内盛之象,如兼太阳表邪未解,还可伴头痛微热、脉浮等。
  由此可见,五苓散证的病机核心是三焦不能化气布津,病位在三焦,而不仅是膀胱,病性有水湿(饮)停蓄某处与水津不布全身两种。
  五苓散功善化气布津、分消水气
  五苓散针对三焦气化不利,水湿(饮)内停,水津不布,或兼外邪未解之病机,根据“三焦膀胱与腠理毫[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应”、水制在脾的病理生理特点,以淡渗利水为主,结合化气布津、解肌发汗、实脾制水而组方。方中泽泻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之力较强,重用为君。茯苓、猪苓甘淡渗利,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为臣。白术合茯苓健脾布津,且寓实脾制水之意;桂枝内可通阳化气,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外能解肌发汗,“亦宜入治上焦药”。综观全方,表里同治,三焦兼调,针对气化不利、津停不布病机,发挥利水渗湿、化气布津功效。其特色配伍有二:一是泽泻、猪苓、茯苓配桂枝,化气利水,分消水气;二是白术、茯苓配桂枝,化气布津,实脾制水。
  五苓散方后注蕴含深意
  五苓散方后注云:“多饮暖水,汗出愈。”一般认为,《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考《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载五苓散,其方后均注明“多饮暖水,汗出愈”,仲景深意实非助发汗可以尽释。因五苓散证主导病机不是表证,而是三焦气化不利,水湿(饮)内停。局部蓄水虽多,但输布全身之津液却相对不足。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指出:“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津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烦热两除也”,可谓一语中的。因此,多饮暖水一方面助发汗解表,另一方面藉本方通阳化气作用,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何以知三焦、膀胱气化功能恢复?仲景以“汗出愈”为观察指征,即多饮暖水后见到汗出,表明内停之水湿已除,饮入之暖水已散布全身,外达皮毛。如此深意,当细心领悟。

临床辨治应重视潜在病机

薛珂 谢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病机始自《内经》“病机十九条”,刘河间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后,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病机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因素,是疾病不同阶段病理特性的反应。潜在病机是方证中虽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以下简称症征),但确存在于病机中,且对主证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病理环节。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认为,“凡是导致疾病的病因,以及疾病的内在变化和外在征象都属于疾病变化的机制问题,也就是《素问》所谓的病机。”
  病机是对当前病证形成及病理状态的抽象概括,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因素,是疾病不同阶段病理特性的反应。潜在病机是“方证中虽无相应的症征体现,但确存在于病机中,且对主证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病理环节”。潜在病机也属病机范畴,但与通常所谓的病机又有所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病机可以根据疾病的外在症征分析得出,潜在病机却不能通过症征直接推断出来。潜在病机的内涵包括:①作为病机的一部分,参与病证的形成与发展,涉及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某些方面;②与症征无直接对应关系;③具有潜在性或隐匿性,不容易被直接发现,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能存在,并对病机有一定影响;④可以借助中医病机演变规律或通过更为广泛的信息(如遗传、环境、治疗经过、生活习惯等)来推测。
  潜在病机概念提出的背景
  逻辑背景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辨证是辨明证候,即通过疾病的外候来辨识病机,是对病人的症征、病因等综合分析以获得疾病本质的过程。病机辨识是临证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相当程度上也决定了施治的效果。症征作为疾病的外候,通常是获得病机的主要依据。如根据患者腹痛喜温、呕吐下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弱等症征,辨为中焦虚寒证;根据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唇甲色白、妇女经闭或量少、舌淡、脉细芤涩等,辨为血虚证等。

  名家经验  “心在局外,眼在兆先”是中医临证的最高境界。辨识潜在病机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古今著名医家应用于临床辨治中。细阅名家的医论、医话、医案等著作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涉及潜在病机的认识或辨治经验。如《蒲辅周医案》妇科治验下痛经案中记载:患者月经不准,已十余年……结婚九年,从未孕育,近三月月经未行,按脉沉数,舌苔黄腻,面黄不荣。先予温脾化湿,和血调经,双方兼顾。用药三剂后患者即有月经将行之象,予温经和血方。再诊时竞获不效,细询病因乃知“冬令严寒,适逢经期,又遇大惊恐,黑夜外出,避居风雪野地”,辨为内外二因成病,恐而气乱,感寒血凝,遂改用虎骨木瓜丸、金铃子散、四物汤等加减调治而愈,一年后足月顺产。此案蒲老问诊精细,善察病机,药随证变,故终获效验。其中患者经期受寒遇惊以及由此引起的气乱寒凝血滞之潜在病机,显然对治法选择起到关键作用。
  现代临床
现代临床的病证结合论治中常涉及潜在病机。例如,湿热作为慢性肾病缠绵难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贯穿于肾病始终的观点,目前已为肾病学界所公认,但临床有些患者没有典型的湿热症征。当对这些患者采用调补脏腑等法无效时,改用或选配清热利湿法,往往可以取得明显疗效。此时,因无相应的临床症征,湿热是作为慢性肾病的潜在病机而存在的。

  潜在病机概念提出的意义
  有助于对制方原理的揭示
制方原理是以证法方药的内在统一为原则,通过对审证析机、据机立法、依法遣药等制方环节的分析,揭示制方要素与所主病证病机间的高度针对性。由于不少古方的主治记载比较简单,获得方证的完整病机比较困难,从而削弱了对其方证高度对应关系的理解。此时,在方证分析中适当引入潜在病机的概念,可以在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如通过引入火热灼痰、风动夹痰(窜络)的潜在病因(外候中并未有风痰窜络之象),使羚角钩藤汤中贝母、竹茹、茯神的清热化痰通络作用得到体现;通过引入阳虚津乏的潜在病机(外无相应症征),使小青龙汤中白芍、五味子及甘草的酸收甘缓配伍技法(使发汗而不伤气津)得以阐明;根据五行制化原理,引入肾、肺、胃的潜在病位(外证中并无明显的多脏腑症征),使一贯煎滋肾、润肺、养胃的多脏兼调特色得到较好的揭示;引入邪欲陷里的潜在病势,使小柴胡汤中人参、甘草、大枣扶正补虚、祛邪防陷的配伍得到很好的阐释等。潜在病机的运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对制方原理阐述的效度,也从辨证论治的层面强调了辨识潜在病机的重要性,为学习方剂者今后“因证立法、审机组方”提供了导向。

  有助于对病机认识的深入
因无相应的症征出现,对潜在病机的分析常涉及“无证可辨”的问题。在实践中,“无证可辨”包括西医明确诊断或有明确异常,而中医症征表现不完全或症征与病机分离的情况。“无证可辨”的根本原因是症征对病机反应有限,而潜在病机有可能对缺失病机(没有对应的症征)和分离病机(症征所对应的病机不真实)提供逻辑认识。通常“无证可辨”中的“无”并非真正的无,只是肉眼或传统的四诊难以察觉出,这种隐匿在深层的病理有可能借助现代诊断手段(延伸“四诊’之触角)来获得。通过辨识“潜在病机”来完善现有辨证的不足,是中医辨治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生命探索已进入微观及分子领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由于理论本身和四诊手段的局限性,中医在辨证论治方面,特别是在病机研究领域尚未获得重要突破,成为全面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瓶颈。因此,重视病机理论的探索与创新,引入多学科技术与方法,中西医互补,病证结合,不断发现病证的“潜在病机”,对于完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0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