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

   【摘要】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1)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1)100mg/(kg.d),分两次静滴。结果 显效78%,有效22%,总有效率100%。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的疾病,2008--2009年本院收治10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儿均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1]。男 56例,女44例。年龄2~3岁 12例,~7岁64例,~14岁24例。起病到就诊时间10h~1年不等。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发热、腹痛,腹痛部位:阵发性脐周痛70例,右下腹痛14例,部位不固定者16例;呕吐42例;腹泻8例。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全部患儿均进行此项检查,均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0~19mm),伴少量腹腔积液者10例。血常规白细胞均增高。本组病例均无头孢类过敏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1)100mg/(kg.d),分两次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滴。其他辅以解痉、补液等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体温正常,腹痛、呕吐、腹泻消失;好转:体温正常,腹痛、呕吐、腹泻好转;无效:体温正常,腹痛、呕吐、腹泻无好转。
  2 结果
  治愈78例,治愈率78%;好转22例,好转率22%,总有效率100%。10例无腹泻患儿出现腹泻,但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因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瓣淋巴结,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表现为先有发热后有腹痛,疼痛部位以脐周、右下腹部多见。因回肠系膜具有活动性,压痛点可随患儿**改变而变化,腹痛部位不固定[2]。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1)为一复合制剂。头孢哌酮是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在细菌繁殖期抑制敏感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但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不同程度地被β-内酰胺酶水解。舒巴坦为广谱酶抑制剂同时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对金葡菌及多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能保护头孢哌酮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使耐药菌变为敏感菌,增强头孢哌酮的抗菌作用,因而两者可结合成一种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抑酶增效联合制剂。联合后的抗菌作用是单独头孢哌酮的4倍。本组患儿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疗效显著。综上所述,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好,用药简单,疗程短,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小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2.
  2 任跃,李光乾,陈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疗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 (3):252.
 
2# 沙发
发表于 2014-5-26 20:56 | 只看该作者
上文有不可信的地方,请讨论。

1.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本病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或发生腹泻便秘。腹痛有时像绞痛,多在右下腹部,也可在其他部位,故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在施行手术时才证明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本病多属病毒感染,一般自然痊愈。《实用儿科学》
3# 板凳
发表于 2014-5-27 10:04 | 只看该作者
没讲明疗程是几天啊。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01: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