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91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内经针法之从经筋痹来揭示九针技法之源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zctnsf 于 2020-1-8 14:41 编辑

      随着这两期的内经针法带教的结束,我悬着的心总算慢慢放下来了,因为他们都是希望而来满意而归,他们都从我的临床带教中,找到了困扰他们多年的临床问题地答案。学生的满意也就是我追求的目标,为了让他们不再迷茫以及所有内经针法的爱好者不在迷惑,我孟祥俊不揣浅薄把自己二十余年来在慢性疼痛临床中所感悟到的写下来,把我对灵枢九针有关对经筋的粗浅认识明示给大家,这也算是为继承和发扬内经针法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吧!关于内经针法我们要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但是不需要像江湖人士那样得到了武林秘籍,便密而不宣或者拿做挣钱的工具,或者互相攻击尔虞我诈互相贬低,这样好不悲哀啊!中医走到今天这一步和我们自己的狭隘思维也有很大的关系!希望我们都能走出中医的江湖。
在这里首先感谢我的老师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今天的进步 和对内经的认识。尤其是薛立功和**伟教授,他们对经筋的认识都有独到之处,对内经针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现在我对有关经筋痹及有关的**方法 做一下梳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经筋痹即十二经筋痹,是因劳逸不当,外邪侵袭,经筋痹阻,筋脉失养而致,以十二经筋所属的某处筋骨、肌肉、关节等发生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痹症,也是指病位主要在十二经筋组织的一类痹症:经筋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经筋痹论治较少。部分医家虽对经筋痹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但仍不系统,且认识模糊。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把痹证仅仅看作是内科杂病,完全摒弃了经筋痹的内容,与《内经》原旨殊不符合。随着对痹症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薛立功教授对经筋病系统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筋痹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经筋痹论述的整理和研究,以求能更准确地认识经筋痹,使经筋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经筋痹全称十二经筋痹,是按人体的十二经筋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痹症。十二经筋即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阳明经筋、足太阴经筋、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手太阳经筋、手少阳经筋、手阳明经筋、手太阴经筋、手厥阴经筋、手少阴经筋,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附属体系,  “主束骨而利机关”,经筋病变主要导致肢体运动失常,出现筋骨疼痛、关节肿痛、筋急和筋纵等痹证症状,而形成经筋痹:由此可见中医也是有解剖及生理概念的,而不是只有气血观念的。
        经筋痹的病因病机
        经筋痹的发生内因与劳逸失度、体虚久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外冈以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为主。此外,跌打损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亦常为致病原因。
        1、劳逸失度  长期劳作,肢体筋肉、关节过度的负重,使相关经筋慢性损伤,或长期的关节制动,皆可使气血运行涩滞,痰浊瘀血停滞经筋,或经筋失却濡养,导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之功能失常,筋肉失其解利自如,机关失却滑利,久而引发本病。如《素问·宣明五气》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出劳累过度、长期的慢性劳损,尤其是不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休息**是造成经筋损伤的重要原因。
        2、外邪侵袭  风寒湿之邪侵袭,滞留经筋,痹阻气血,筋脉拘急,经筋束骨利机关的功能失常,导致筋肉拘挛疼痛,关节不利:外感湿热,浸淫经筋,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或痹阻经脉气血,导致筋脉失养,造成经筋的伸缩失常,发为本病。如《灵枢,刺节真邪》曰:  “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问而不反,发为筋溜。”说明邪气滞留经筋,久不消散会形成筋瘤。  《素问·痹论》所说的:“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则是说经筋感受暮寒热不同的邪气,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3、损伤血瘀  跌打损伤,或挫伤、碾压伤、扭伤、坠落伤等,致经筋损伤,或络破血溢,渗入肌肉腠理之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阻遏。初期表现为局部为肿为痛,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瘀血停留经筋,导致筋肉挛缩、肌筋结聚不伸,可转变为慢性损伤,发为本病,关节受到暴力损伤,造成关节错缝等导致关节正常应力点改变,周围经筋组织受到长期牵托、扭转,可使相关筋肉慢性损伤发为拘挛疼痛。
        4、体虚久病  肝主筋,脾主肌肉,气血渗灌脏腑,濡养筋肉肢节,气血和调,则脏腑居安,肢节解利,分肉调柔。若平素体虚、年老、久病、妇人产后等因素可致肷脏腑气血功能低下,或气血亏虚、经筋失却濡养,或脾胃虚弱、气血生成乏源、肌肉失却濡养,或肝血不足、筋失柔和,皆引发本病。经筋亦参与构成防御外邪的外周体系,若经筋失却气血濡养,防御功能不足,更易受外邪而致病。
        此外,饮食内伤,脾运失健,气血乏源,经筋失养;或痰浊内生,流注经筋;或素食辛辣厚味,蕴湿积热,浸淫经筋,皆可发为本病。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气滞血瘀,也可引发本病。综上可知,经筋痹虽然涉及脏腑较少,但其病因总不外“虚邪瘀”。
         经筋痹的病位已经筋所属筋肉、关节为主,久则可涉及相关的经脉、脏腑,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发病常与劳逸不当损伤,平素体虚,情志失调,饮食内伤等因素有关,或寒湿留滞经筋;或湿热流注经筋,或瘀血阻遏、痹阻经筋;或脾运失健,气血亏虚,经筋失养;或肝血不足,经筋失养;或肝气不疏,气滞血瘀,发为本病。  “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连缀百骸,维络周身,牵筋动节,主司运动,人一生劳作,尽筋承力,维筋劳损,重叠反复,必成‘横络’。橫络者,盛加经脉之结筋也。横络卡压,能不痹阻而痛乎?”:此“横络”为其病机所在,一般是经筋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久则经筋痹阻,筋肉失养,为其病机根本。经筋痹实证居多,初以外邪痹阻,瘀血阻遏为主;痹阻日久,气血运行涩滞,痹阻经脉,经筋失却濡养,多成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的发生与经脉、脏腑疾患之间可相互影响。一方面,虽然本病有局限性,但经筋损伤会导致相关经脉阻滞,引发相应的经络疾病。若气血痹阻日久,经脉运行气血、营养内脏的功能失调,进一步会引发脏腑疾病,如“筋痹不已,内舍与肝”。另一方面,由于经筋赖脏腑经脉气血以滋养,故经脉不利,经筋失养;或脾胃素虚,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或肝血不足,经筋失养,皆可引发本病。需要注意的是,尤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本病也很常见,如肢体痹、肝痹、筋痹、损伤痹等,常可兼见经筋痹。
我们应当这样来分析:经筋的主体结构是机体外周的筋肉系统,但并非不入内脏。因为部分经筋除了在体表聚结外,也进入体内散络,形成有关脏腑的组织结构(如内脏系膜、平滑肌等)只是与脏腑没有属络关系而已。据《灵枢·经筋》的记载,手太阴、手厥阴经筋病候中的“息贲”,就类似现代临床中的肺积、肺痈等病证;手少阴经筋病候中的“伏梁”,就相当于现今的胃痛、痞块等证。其他诸如心肌、胃肠平滑肌、胆道括约肌、膀胱括约肌、输尿管腔等也均由经筋构成。我现在给大家分析一个病例。患者李某女30岁便秘5年,曾经口服过药物无数,大都是吃了就有效,停药就反复,又在网上查到久服泻药可以导致直肠黑变病,于是很害怕,找到我这里,她说:“孟医生我这个病困扰我这么多年我很痛苦中西药吃了不少但是大都是只有即时性的效果,我的朋友介绍您的针法很独特所以特来求诊”,我切脉发现胃经与脾经的经筋皆有独处,于是在腹部胃经与脾经的经筋巡行处扪及独处即条索筋节,以古圆利针尽刺筋上,患者当晚排便亦无异常,现在已经一月有余排便正常。大家看看,内脏与经筋有无联系。经筋与寸口脉有无联系。
         经筋痹的证候表现
       《内经》除了记述十二经筋的循行部位外,还详细描述了各条经筋痹的证候特点,为后世所宗,历代医家对此很少补充。  《灵枢,经筋》论述经筋痹已经筋所属组织的肿痛、筋急、转筋、筋纵、筋痿、不用等为主要表现,还包括“目不开、合”,“阴 器纽痛”“阴器不用”“耳中鸣痛引”“舌卷”  “胁急吐血”  “胸痛息贲”等诸多证候羡表现,病变涉及经筋循行的四肢、关节、头项、五官、躯干、脏腑多个部位,最后又总括曰: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说明本病多以筋急、筋纵为主要症状。
        筋急与筋纵一经筋痹的主要表现  
        十二经筋病候虽各不相同,但其病理变化总不外筋急与筋纵两端。如在致病因素相同的时候,由于受邪经筋及其部位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湿热不攘,大筋縝短,小筋弛长,软縝为拘,弛长为痿”;又经筋疾病与四季相应,风寒湿热等邪侵袭,可导致经筋的拘急、弛纵不收等而出现“筋挛节痛,不可以行”的表现。
        筋急的表现  人体经筋组织发发生拘急、痉挛、扭转、强直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已肌筋拘急疼痛、关节运动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如足太阳经筋痹“小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足少阳经筋痹“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以及足少阴筋痹的“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等表现。
         筋纵的表现  人体经筋组织发生松弛纵缓的病理改变,临床未表现为眼睑下垂、口角歪斜、阳痿、肢体瘫痪等,以肌筋弛纵不收,肢体软弱不用为主要特征。如足阳明筋痹“热则筋纵,目不开。…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少阳筋痹“右足不用”和足厥阴经筋痹“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等表现。
          经筋所属组织的局部疾患  
          经筋证候多是指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等疾患,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灵枢,卫气失常》所言:  “筋部无阴无阳,尤左尤右,候病所在。”即提示经筋痹多表现为经筋所属组织的局部疾患。  《内经》认为经筋与关节在生理功能相互为用,经筋出现“拘急挛缩”  “壅塞不通”,必然引起或加重经脉痹阻,关节肿痛;而关节肿痛,经脉痹阻,也会进一步影响经筋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经筋病变主要影响到肢体运动失常,出现关节肿痛、筋骨疼痛、不举、筋弛、转筋等症状。据考《灵枢·经筋》明确言痛者占83.33%,:,其次是转筋症,因而,经筋痹主要证候表现可以概括为“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
        历代医家对经筋痹的论述和探讨
        对于经筋痹的经典论述当属《内经》,《灵枢·经脉》篇较为详尽地描述了十十二经筋生理特点,及其与经脉、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奠定了经筋痹的理论基础:有关十二经筋循行特点,各经筋都多是通过“结”   “聚”  “合”  “布”等方式,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骨骼,络于筋肉,行于体表,终于头身,不入内脏;手三阳、足三阴经筋和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一致,手三阴、足三阳经筋与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相反,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基本一致,但也有经脉未及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经脉在体表分布和功能的不足。此外,各经筋之间无传递流注关系,也无经脉终而复始、循环无端的特点。有关经筋的生理功能,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的功能;  《灵枢,经脉》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说明经筋与其他组织共同组成防御外邪的外周体系,具有防御功能。与经脉关系,“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诸筋者,皆属于节”,强调“节有病,必被经脉”,又如《灵枢·本脏》所言: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筋有赖于十二经脉经气濡养,故经脉有患,易致经筋失却濡养,功能失常而发为本病。经中所言“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明确了经筋与脾、胃、肝等脏腑的生理关系,经筋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于脏腑气血滋养。此外,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筋是经脉的外周体系,经筋虽与脏腑无络属关系,但当经筋受邪时,  “脉引经气”,可以影响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并且十二经筋在循行中结络于五官九窍,故经筋为患亦可累及脏腑和五官九窍。
       后世虽无经筋痹之名,但多有相关论述。魏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主治腧穴、操作方法对本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经筋》有言“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详细阐述治疗本病“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缘由;并论述了,本类疾病少有脏腑传变的特点,在选穴时
并论述了本类疾病少有脏腑传变的特点,在选穴时应注意“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唐代孙思邀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仅记述了大量头、颈、肩、背、腰、 髓、四肢关节的经筋疾病,而且归纳了主治各类病证的腧穴,以及擦、捻、抱、推、振、打、捺等**手法。南宋王执中撰写的《针灸资生经》重视压痛点和灸术对诊断和治疗本病的作用。明代张介宾指出: “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 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盈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在其《类经・十二经筋痹刺》曰: \"燔针,烧针也.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以知为数,知其气至为度也。以痛为输,即其痛处是穴也。”进一步分析了**技法特点和“以痛为输”的选穴原则。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总结前人对筋类疾病的诊疗经验,记载了大量的筋类疾病和主治腧穴,并重视运用“摸法”对筋性疾病进行诊断,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从上述论述不难发现古人应用九针治疗经筋痹症就知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 \"燔针,烧针也.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以知为数,知其气至为度也。以痛为输,即其痛处是穴也。”由此可见古九针的刺法及燔针劫刺之术不是今人的专利,取穴方法今人还秘而不宣其实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以痛为输”并重视运用“摸法”对筋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这便是大道至简之术。
现代医学对经筋痹的研究
      经筋实质的探讨 经筋实质究竟是什么?古今医家、学者不乏探索,颇多争论,至今尚无定论。 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
      经筋的实质是筋肉组织 这是以往比较公认的看法之一,以薛立功等为代表认为经筋实即解剖见到的肌肉肌键等组织。持此观点者多从《说文解字》对“筋”与“腱”的解释出发,将经筋归属于经络系统“外络肢节”所连属的筋肉组织。在薛立功专著《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中有详尽介绍,认为经筋是包括肌膜、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的筋肉系统,这种认识对于指导经筋病的临床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林提出的“筋膜学说”,并认为经筋与膜原的基本功能和筋膜学说中的“筋膜”功能相类似。筋膜的功能有3个:支持功能,储备功能,监测功能。而根据张介宾所说的“凡筋膜所在之处,脉络必分,血气必繁”,也提示了筋与膜和上述的储备功能有密切关系。
         经筋的实质是以神经肌肉组织为主的更多组织  目前大部分医家均持此观点,如**伟认为,经筋包含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乃是人体筋肉系统之缩称,已经筋系统为核心,包括人体全身皮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有机联体结构,并与经脉结成“筋与脉并为系”的有机联体,,是机体的生物活性的庞大器官。其具体内容包含机体皮层、肌性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脏腑膜原、关节囊、韧带、骨膜、脂垫、部分神经末梢结构、,淋巴组织等,是复杂的软组织并列复合体。
         现代医学对经筋痹的认识
         西医学运用现代研究手段对经筋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解剖、病理、临床等诸多方面,,为进一步揭示疾病本质做出了重要贡献。经筋在《内经》中有长筋、短筋、大筋、小筋、片筋、筋膜之分,这是对经筋形态朴素的描述,其与现代解剖术语不能等同。如就古代的“筋膜”而言,既包括了肌腱,也他包括韧带骆及腱膜等,而不单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筋膜。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认识,经筋疾病涉及部位包含肌肉、肌腱、筋膜、腱膜、韧带、关节囊、骨膜甚至胸膜、腹膜、周围神经等组织。现代医学认为,关节运动的辅助结构以及运动的应力点即肌肉的起止点处,是劳损引起经筋痹痛的重要部位,也多多是经筋“结”“聚”之处。而在这些部位的组织诸如韧带、肌腱、腱膜、筋膜、滑液囊等在非生理状态下运动时最易受到反复的挤压、摩擦、牵拉等发生损伤。早期常为无菌性炎症期,以渗出为主,后期主要为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形成、软组织的张力增高等,常是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的重要原臣因。若长期的肌肉疼痛、紧张痉挛,可引发诸多病理变化?加重肌附着点被动牵拉损伤,同时会累及筋膜等其他相关组织,从而出现多个痛点,经筋损伤范围可南“点到线”、由“线到面”和由“面到体”,逐渐扩大。由此可见经筋损伤并不是孤立的指某一条肌肉或某一根神经。此外,根据现代医家对神经卡压现象中“双卡综合征”的研究,当神经远远端有疼痛症状时,也要循相应神经,寻找近端是否有卡压点,以求准确定位,提高疗效。
美国的洪章仁教授和我国的卢鼎厚教授还有加拿大的颜质灿教授都在关于经筋痹症的生理病理方面已做了很多的研究,他们大都认为经筋痹与肌肉缩短有关系,他们认为没有肌肉缩短就没有经筋疼痛。综上所述,十二经筋所属组织与肌腱韧带、滑膜以及肌肉其他的附属组织、周围神经等密切相关,其病变多著如炎症、萎缩、变性、坏死、神经卡压等局部相关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所致。需要强调的是,结合历代医家对经筋痹的研究:究和认知,经筋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灵枢·经筋》所言经筋之病为痹者乃广义的经筋痹,;泛指经筋为患的所有疾病,包括脏腑和五官九窍的疾患;狭义的经筋痹,主要指经筋循行某处的筋肉、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等类病候:而后者多是临床常见病证,是属于风湿病的范畴,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对于广义经筋痹涵盖的其他组织病变,可参考他病辨证论治。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筋的认识,本病可涉及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周鬧神经以及其他肌肉附属组织等,主要表现已肢体肌肉、关节的疼痛、活动不利为主,病变部位除了具有明显的痛点外,还常有诸如结节、条索、团块等明显的阳性体征。现代医学的各种腱鞘炎、肌肢腱炎、滑囊炎、韧带炎、筋膜炎以及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颞下颌关节紊乱症、腕管综合征、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以及其他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兼见本病表现者,均可参考经筋痹辨证论治。

         经筋痹的诊断
       《灵枢,经水》曰:  “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为因适而为之真也:”为确立经筋痹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经夸筋痹诊断时重点运用切诊,或沿经筋循行检查,或运用审、切、循、扪、按等法寻找具有明显阳性体征的病位所在、如《灵枢,经筋》中强调”以痛为输”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此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功循其经络之凝涩,结下而不通者,此于身身皆为痹,甚则不行。”其中所述“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痹”,表现为经筋痹的症候时,常以明显的筋结病灶的形式出现,为经筋痹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经筋痹“点、线、面、体”规律,结合以上理论,检出所有的阳性和阴性的筋结病灶点,并根据点线所在的经筋再检查左右相邻经筋上的筋结病灶点,乃至肢体对侧的相对经筋上二的筋结病灶点,,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经筋痹的治疗范围。在临床实践中,肢体的主动屈伸或抗阻力屈伸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必要时可做神经系统的检查。筋肉、关节某处的疼痛,多发生于关节周围,经筋循行结聚之处,疼痛范围
局限,部位较少,多固定不移。病变部位常具有明显的筋结痛病灶或阳性体征,肌肉丰厚之处常见有结节、条索,且有压痛,在关节周围有痛甚点,或局部弹响声、肿胀等。

        经筋痹的治疗
        治疗原则  :应遵循“以痛为输”的原则,需强调的是,此“痛”代指病位而言。治疗以解结消散敦、理筋活络为基本原则,以解除“横络”。寒盛者宜散寒祛湿通络,热盛宜清热利湿通络。实证当活血祛瘀(痰)通络,虚证当益气养血柔筋,虚实夹杂当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达到气血调和、通痹止痛的目的。此外,本病多有疼;痛且实证较多,当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并发病。同时要结合以下原则,①辨经论治:根据疼痛的部位,按照十二经筋的循行,来辨别哪条经筋发病,以辨经治疗。②远近结合:辨别某经筋病变后,采取远近结合的办法去进行治疗。③上下结合:辨别某经筋病变后,,病在上位的可在经筋所祈循行的下端进行治疗。④数经筋同治,如辨别两条以上经筋病变,可针对所病之经筋进行治疗。但是《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所以临床当中还要重视中药的应用。
        治疗方法 : 经筋痹证位在十二经筋,《内经》论治经筋痹主要以**为主。  《灵枢·刺节真邪》论述“坚紧者,破而散之”,  “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为本病确立了解结消散的治疗***。  《灵枢·经筋》反复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疗法,并且记载了膏熨、敷贴、**、导引、饮药、食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其所阐述的**技法和“以痛为输”的选穴原则,对后世极具指导意义。但需要强调的是,  “燔针劫劝刺”虽是治疗经筋痹的基本方法,但其仅限于“寒急者”,不能用于“热则筋纵不收”者,如《灵枢,经筋》指明:  “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具体治则,还当遵循《灵枢,经脉》中的“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已经取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为治疗本类疾患提供了主要工具“圆利针”“长针”“大针”“锋针”等,后人多有发挥。刺法方面除“刺”外,《灵枢,官针》中记载有“经刺”“分刺”  “关刺”  “恢刺”  “合谷刺”  “输刺”等**技法,对后世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素问,长刺节论》有言:  “刺筋上为故,刺分肉,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灵暮病已止。”强调经筋疾病多病位较浅,运用刺法不可中骨,对于**治疗本病颇具指导意义。


现代经筋痹的治疗方法较多,应提倡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辨证施治的特色。在疾病的却早期多用毫针、  火针、灸法、理筋推拿、水针疗法、敷贴、理疗等;后期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应考虑古九针疗法:如有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等问题,应及早应服用中药配合全身治疗。总之,临证要根据经筋痹证变阶段的特点,紧扣病机,采取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密切关注患者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做好治疗、预防与康复工作。到此我已基本对经筋痹做出了一个概括对于针法的论述我感觉已经比较完善了。寄希望于广大的九针爱好者能够深入地研究应用,不要迷信个人的过度炒作,能够走进内经也能够清醒的走出内经,让“天下无痛,健康是福” “为道日损,为学日进”大道至简
2# 沙发
发表于 2013-9-19 19:1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于广大的九针爱好者能够深入地研究应用,不要迷信个人的过度炒作,能够走进内经也能够清醒的走出内经  支持楼主的看法
3# 板凳
发表于 2013-9-19 2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yiyi658

[size=1.17em]内经针法之从经筋痹来揭示九针技法之源流
      随着这两期的内经针法带教的结束,我悬着的心总算慢慢放下来了,因为他们都是希望而来满意而归,他们都从我的临床带教中,找到了困扰他们多年的临床问题地答案。学生的满意也就是我追求的目标,为了让他们不再迷茫以及所有内经针法的爱好者不在迷惑,我孟祥俊不揣浅薄把自己二十余年来在慢性疼痛临床中所感悟到的写下来,把我对灵枢九针有关对经筋的粗浅认识明示给大家,这也算是为继承和发扬内经针法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吧!关于内经针法我们要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但是不需要像江湖人士那样得到了武林秘籍,便密而不宣或者拿做挣钱的工具,或者互相攻击尔虞我诈互相贬低,这样好不悲哀啊!中医走到今天这一步和我们自己的狭隘思维也有很大的关系!希望我们都能走出中医的江湖。
在这里首先感谢我的老师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今天的进步 和对内经的认识。尤其是薛立功和**伟教授,他们对经筋的认识都有独到之处,对内经针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现在我对有关经筋痹及有关的**方法 做一下梳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经筋痹即十二经筋痹,是因劳逸不当,外邪侵袭,经筋痹阻,筋脉失养而致,以十二经筋所属的某处筋骨、肌肉、关节等发生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痹症,也是指病位主要在十二经筋组织的一类痹症:经筋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经筋痹论治较少。部分医家虽对经筋痹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但仍不系统,且认识模糊。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把痹证仅仅看作是内科杂病,完全摒弃了经筋痹的内容,与《内经》原旨殊不符合。随着对痹症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薛立功教授对经筋病系统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筋痹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经筋痹论述的整理和研究,以求能更准确地认识经筋痹,使经筋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经筋痹全称十二经筋痹,是按人体的十二经筋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痹症。十二经筋即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阳明经筋、足太阴经筋、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手太阳经筋、手少阳经筋、手阳明经筋、手太阴经筋、手厥阴经筋、手少阴经筋,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附属体系,  “主束骨而利机关”,经筋病变主要导致肢体运动失常,出现筋骨疼痛、关节肿痛、筋急和筋纵等痹证症状,而形成经筋痹:由此可见中医也是有解剖及生理概念的,而不是只有气血观念的。
        经筋痹的病因病机
        经筋痹的发生内因与劳逸失度、体虚久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外冈以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为主。此外,跌打损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亦常为致病原因。
        1、劳逸失度  长期劳作,肢体筋肉、关节过度的负重,使相关经筋慢性损伤,或长期的关节制动,皆可使气血运行涩滞,痰浊瘀血停滞经筋,或经筋失却濡养,导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之功能失常,筋肉失其解利自如,机关失却滑利,久而引发本病。如《素问·宣明五气》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出劳累过度、长期的慢性劳损,尤其是不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休息**是造成经筋损伤的重要原因。
        2、外邪侵袭  风寒湿之邪侵袭,滞留经筋,痹阻气血,筋脉拘急,经筋束骨利机关的功能失常,导致筋肉拘挛疼痛,关节不利:外感湿热,浸淫经筋,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或痹阻经脉气血,导致筋脉失养,造成经筋的伸缩失常,发为本病。如《灵枢,刺节真邪》曰:  “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问而不反,发为筋溜。”说明邪气滞留经筋,久不消散会形成筋瘤。  《素问·痹论》所说的:“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则是说经筋感受暮寒热不同的邪气,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3、损伤血瘀  跌打损伤,或挫伤、碾压伤、扭伤、坠落伤等,致经筋损伤,或络破血溢,渗入肌肉腠理之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阻遏。初期表现为局部为肿为痛,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瘀血停留经筋,导致筋肉挛缩、肌筋结聚不伸,可转变为慢性损伤,发为本病,关节受到暴力损伤,造成关节错缝等导致关节正常应力点改变,周围经筋组织受到长期牵托、扭转,可使相关筋肉慢性损伤发为拘挛疼痛。
        4、体虚久病  肝主筋,脾主肌肉,气血渗灌脏腑,濡养筋肉肢节,气血和调,则脏腑居安,肢节解利,分肉调柔。若平素体虚、年老、久病、妇人产后等因素可致肷脏腑气血功能低下,或气血亏虚、经筋失却濡养,或脾胃虚弱、气血生成乏源、肌肉失却濡养,或肝血不足、筋失柔和,皆引发本病。经筋亦参与构成防御外邪的外周体系,若经筋失却气血濡养,防御功能不足,更易受外邪而致病。
        此外,饮食内伤,脾运失健,气血乏源,经筋失养;或痰浊内生,流注经筋;或素食辛辣厚味,蕴湿积热,浸淫经筋,皆可发为本病。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气滞血瘀,也可引发本病。综上可知,经筋痹虽然涉及脏腑较少,但其病因总不外“虚邪瘀”。
         经筋痹的病位已经筋所属筋肉、关节为主,久则可涉及相关的经脉、脏腑,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发病常与劳逸不当损伤,平素体虚,情志失调,饮食内伤等因素有关,或寒湿留滞经筋;或湿热流注经筋,或瘀血阻遏、痹阻经筋;或脾运失健,气血亏虚,经筋失养;或肝血不足,经筋失养;或肝气不疏,气滞血瘀,发为本病。  “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连缀百骸,维络周身,牵筋动节,主司运动,人一生劳作,尽筋承力,维筋劳损,重叠反复,必成‘横络’。橫络者,盛加经脉之结筋也。横络卡压,能不痹阻而痛乎?”:此“横络”为其病机所在,一般是经筋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久则经筋痹阻,筋肉失养,为其病机根本。经筋痹实证居多,初以外邪痹阻,瘀血阻遏为主;痹阻日久,气血运行涩滞,痹阻经脉,经筋失却濡养,多成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的发生与经脉、脏腑疾患之间可相互影响。一方面,虽然本病有局限性,但经筋损伤会导致相关经脉阻滞,引发相应的经络疾病。若气血痹阻日久,经脉运行气血、营养内脏的功能失调,进一步会引发脏腑疾病,如“筋痹不已,内舍与肝”。另一方面,由于经筋赖脏腑经脉气血以滋养,故经脉不利,经筋失养;或脾胃素虚,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或肝血不足,经筋失养,皆可引发本病。需要注意的是,尤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本病也很常见,如肢体痹、肝痹、筋痹、损伤痹等,常可兼见经筋痹。
我们应当这样来分析:经筋的主体结构是机体外周的筋肉系统,但并非不入内脏。因为部分经筋除了在体表聚结外,也进入体内散络,形成有关脏腑的组织结构(如内脏系膜、平滑肌等)只是与脏腑没有属络关系而已。据《灵枢·经筋》的记载,手太阴、手厥阴经筋病候中的“息贲”,就类似现代临床中的肺积、肺痈等病证;手少阴经筋病候中的“伏梁”,就相当于现今的胃痛、痞块等证。其他诸如心肌、胃肠平滑肌、胆道括约肌、膀胱括约肌、输尿管腔等也均由经筋构成。我现在给大家分析一个病例。患者李某女30岁便秘5年,曾经口服过药物无数,大都是吃了就有效,停药就反复,又在网上查到久服泻药可以导致直肠黑变病,于是很害怕,找到我这里,她说:“孟医生我这个病困扰我这么多年我很痛苦中西药吃了不少但是大都是只有即时性的效果,我的朋友介绍您的针法很独特所以特来求诊”,我切脉发现胃经与脾经的经筋皆有独处,于是在腹部胃经与脾经的经筋巡行处扪及独处即条索筋节,以古圆利针尽刺筋上,患者当晚排便亦无异常,现在已经一月有余排便正常。大家看看,内脏与经筋有无联系。经筋与寸口脉有无联系。
         经筋痹的证候表现
       《内经》除了记述十二经筋的循行部位外,还详细描述了各条经筋痹的证候特点,为后世所宗,历代医家对此很少补充。  《灵枢,经筋》论述经筋痹已经筋所属组织的肿痛、筋急、转筋、筋纵、筋痿、不用等为主要表现,还包括“目不开、合”,“阴 器纽痛”“阴器不用”“耳中鸣痛引”“舌卷”  “胁急吐血”  “胸痛息贲”等诸多证候羡表现,病变涉及经筋循行的四肢、关节、头项、五官、躯干、脏腑多个部位,最后又总括曰: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说明本病多以筋急、筋纵为主要症状。
        筋急与筋纵一经筋痹的主要表现  
        十二经筋病候虽各不相同,但其病理变化总不外筋急与筋纵两端。如在致病因素相同的时候,由于受邪经筋及其部位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湿热不攘,大筋縝短,小筋弛长,软縝为拘,弛长为痿”;又经筋疾病与四季相应,风寒湿热等邪侵袭,可导致经筋的拘急、弛纵不收等而出现“筋挛节痛,不可以行”的表现。
        筋急的表现  人体经筋组织发发生拘急、痉挛、扭转、强直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已肌筋拘急疼痛、关节运动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如足太阳经筋痹“小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足少阳经筋痹“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以及足少阴筋痹的“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等表现。
         筋纵的表现  人体经筋组织发生松弛纵缓的病理改变,临床未表现为眼睑下垂、口角歪斜、阳痿、肢体瘫痪等,以肌筋弛纵不收,肢体软弱不用为主要特征。如足阳明筋痹“热则筋纵,目不开。…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少阳筋痹“右足不用”和足厥阴经筋痹“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等表现。
          经筋所属组织的局部疾患  
          经筋证候多是指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等疾患,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灵枢,卫气失常》所言:  “筋部无阴无阳,尤左尤右,候病所在。”即提示经筋痹多表现为经筋所属组织的局部疾患。  《内经》认为经筋与关节在生理功能相互为用,经筋出现“拘急挛缩”  “壅塞不通”,必然引起或加重经脉痹阻,关节肿痛;而关节肿痛,经脉痹阻,也会进一步影响经筋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经筋病变主要影响到肢体运动失常,出现关节肿痛、筋骨疼痛、不举、筋弛、转筋等症状。据考《灵枢·经筋》明确言痛者占83.33%,:,其次是转筋症,因而,经筋痹主要证候表现可以概括为“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
        历代医家对经筋痹的论述和探讨
        对于经筋痹的经典论述当属《内经》,《灵枢·经脉》篇较为详尽地描述了十十二经筋生理特点,及其与经脉、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奠定了经筋痹的理论基础:有关十二经筋循行特点,各经筋都多是通过“结”   “聚”  “合”  “布”等方式,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骨骼,络于筋肉,行于体表,终于头身,不入内脏;手三阳、足三阴经筋和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一致,手三阴、足三阳经筋与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相反,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基本一致,但也有经脉未及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经脉在体表分布和功能的不足。此外,各经筋之间无传递流注关系,也无经脉终而复始、循环无端的特点。有关经筋的生理功能,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的功能;  《灵枢,经脉》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说明经筋与其他组织共同组成防御外邪的外周体系,具有防御功能。与经脉关系,“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诸筋者,皆属于节”,强调“节有病,必被经脉”,又如《灵枢·本脏》所言: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筋有赖于十二经脉经气濡养,故经脉有患,易致经筋失却濡养,功能失常而发为本病。经中所言“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明确了经筋与脾、胃、肝等脏腑的生理关系,经筋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于脏腑气血滋养。此外,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筋是经脉的外周体系,经筋虽与脏腑无络属关系,但当经筋受邪时,  “脉引经气”,可以影响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并且十二经筋在循行中结络于五官九窍,故经筋为患亦可累及脏腑和五官九窍。
       后世虽无经筋痹之名,但多有相关论述。魏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主治腧穴、操作方法对本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经筋》有言“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详细阐述治疗本病“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缘由;并论述了,本类疾病少有脏腑传变的特点,在选穴时
并论述了本类疾病少有脏腑传变的特点,在选穴时应注意“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唐代孙思邀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仅记述了大量头、颈、肩、背、腰、 髓、四肢关节的经筋疾病,而且归纳了主治各类病证的腧穴,以及擦、捻、抱、推、振、打、捺等**手法。南宋王执中撰写的《针灸资生经》重视压痛点和灸术对诊断和治疗本病的作用。明代张介宾指出: “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 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盈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在其《类经・十二经筋痹刺》曰: "燔针,烧针也.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以知为数,知其气至为度也。以痛为输,即其痛处是穴也。”进一步分析了**技法特点和“以痛为输”的选穴原则。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总结前人对筋类疾病的诊疗经验,记载了大量的筋类疾病和主治腧穴,并重视运用“摸法”对筋性疾病进行诊断,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从上述论述不难发现古人应用九针治疗经筋痹症就知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 "燔针,烧针也.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以知为数,知其气至为度也。以痛为输,即其痛处是穴也。”由此可见古九针的刺法及燔针劫刺之术不是今人的专利,取穴方法今人还秘而不宣其实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以痛为输”并重视运用“摸法”对筋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这便是大道至简之术。
现代医学对经筋痹的研究
      经筋实质的探讨 经筋实质究竟是什么?古今医家、学者不乏探索,颇多争论,至今尚无定论。 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
      经筋的实质是筋肉组织 这是以往比较公认的看法之一,以薛立功等为代表认为经筋实即解剖见到的肌肉肌键等组织。持此观点者多从《说文解字》对“筋”与“腱”的解释出发,将经筋归属于经络系统“外络肢节”所连属的筋肉组织。在薛立功专著《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中有详尽介绍,认为经筋是包括肌膜、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的筋肉系统,这种认识对于指导经筋病的临床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林提出的“筋膜学说”,并认为经筋与膜原的基本功能和筋膜学说中的“筋膜”功能相类似。筋膜的功能有3个:支持功能,储备功能,监测功能。而根据张介宾所说的“凡筋膜所在之处,脉络必分,血气必繁”,也提示了筋与膜和上述的储备功能有密切关系。
         经筋的实质是以神经肌肉组织为主的更多组织  目前大部分医家均持此观点,如**伟认为,经筋包含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乃是人体筋肉系统之缩称,已经筋系统为核心,包括人体全身皮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有机联体结构,并与经脉结成“筋与脉并为系”的有机联体,,是机体的生物活性的庞大器官。其具体内容包含机体皮层、肌性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脏腑膜原、关节囊、韧带、骨膜、脂垫、部分神经末梢结构、,淋巴组织等,是复杂的软组织并列复合体。
         现代医学对经筋痹的认识
         西医学运用现代研究手段对经筋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解剖、病理、临床等诸多方面,,为进一步揭示疾病本质做出了重要贡献。经筋在《内经》中有长筋、短筋、大筋、小筋、片筋、筋膜之分,这是对经筋形态朴素的描述,其与现代解剖术语不能等同。如就古代的“筋膜”而言,既包括了肌腱,也他包括韧带骆及腱膜等,而不单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筋膜。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认识,经筋疾病涉及部位包含肌肉、肌腱、筋膜、腱膜、韧带、关节囊、骨膜甚至胸膜、腹膜、周围神经等组织。现代医学认为,关节运动的辅助结构以及运动的应力点即肌肉的起止点处,是劳损引起经筋痹痛的重要部位,也多多是经筋“结”“聚”之处。而在这些部位的组织诸如韧带、肌腱、腱膜、筋膜、滑液囊等在非生理状态下运动时最易受到反复的挤压、摩擦、牵拉等发生损伤。早期常为无菌性炎症期,以渗出为主,后期主要为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形成、软组织的张力增高等,常是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的重要原臣因。若长期的肌肉疼痛、紧张痉挛,可引发诸多病理变化?加重肌附着点被动牵拉损伤,同时会累及筋膜等其他相关组织,从而出现多个痛点,经筋损伤范围可南“点到线”、由“线到面”和由“面到体”,逐渐扩大。由此可见经筋损伤并不是孤立的指某一条肌肉或某一根神经。此外,根据现代医家对神经卡压现象中“双卡综合征”的研究,当神经远远端有疼痛症状时,也要循相应神经,寻找近端是否有卡压点,以求准确定位,提高疗效。
美国的洪章仁教授和我国的卢鼎厚教授还有加拿大的颜质灿教授都在关于经筋痹症的生理病理方面已做了很多的研究,他们大都认为经筋痹与肌肉缩短有关系,他们认为没有肌肉缩短就没有经筋疼痛。综上所述,十二经筋所属组织与肌腱韧带、滑膜以及肌肉其他的附属组织、周围神经等密切相关,其病变多著如炎症、萎缩、变性、坏死、神经卡压等局部相关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所致。需要强调的是,结合历代医家对经筋痹的研究:究和认知,经筋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灵枢·经筋》所言经筋之病为痹者乃广义的经筋痹,;泛指经筋为患的所有疾病,包括脏腑和五官九窍的疾患;狭义的经筋痹,主要指经筋循行某处的筋肉、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等类病候:而后者多是临床常见病证,是属于风湿病的范畴,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对于广义经筋痹涵盖的其他组织病变,可参考他病辨证论治。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筋的认识,本病可涉及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周鬧神经以及其他肌肉附属组织等,主要表现已肢体肌肉、关节的疼痛、活动不利为主,病变部位除了具有明显的痛点外,还常有诸如结节、条索、团块等明显的阳性体征。现代医学的各种腱鞘炎、肌肢腱炎、滑囊炎、韧带炎、筋膜炎以及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颞下颌关节紊乱症、腕管综合征、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以及其他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兼见本病表现者,均可参考经筋痹辨证论治。

         经筋痹的诊断
       《灵枢,经水》曰:  “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为因适而为之真也:”为确立经筋痹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经夸筋痹诊断时重点运用切诊,或沿经筋循行检查,或运用审、切、循、扪、按等法寻找具有明显阳性体征的病位所在、如《灵枢,经筋》中强调”以痛为输”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此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功循其经络之凝涩,结下而不通者,此于身身皆为痹,甚则不行。”其中所述“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痹”,表现为经筋痹的症候时,常以明显的筋结病灶的形式出现,为经筋痹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经筋痹“点、线、面、体”规律,结合以上理论,检出所有的阳性和阴性的筋结病灶点,并根据点线所在的经筋再检查左右相邻经筋上的筋结病灶点,乃至肢体对侧的相对经筋上二的筋结病灶点,,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经筋痹的治疗范围。在临床实践中,肢体的主动屈伸或抗阻力屈伸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必要时可做神经系统的检查。筋肉、关节某处的疼痛,多发生于关节周围,经筋循行结聚之处,疼痛范围
局限,部位较少,多固定不移。病变部位常具有明显的筋结痛病灶或阳性体征,肌肉丰厚之处常见有结节、条索,且有压痛,在关节周围有痛甚点,或局部弹响声、肿胀等。

        经筋痹的治疗
        治疗原则  :应遵循“以痛为输”的原则,需强调的是,此“痛”代指病位而言。治疗以解结消散敦、理筋活络为基本原则,以解除“横络”。寒盛者宜散寒祛湿通络,热盛宜清热利湿通络。实证当活血祛瘀(痰)通络,虚证当益气养血柔筋,虚实夹杂当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达到气血调和、通痹止痛的目的。此外,本病多有疼;痛且实证较多,当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并发病。同时要结合以下原则,①辨经论治:根据疼痛的部位,按照十二经筋的循行,来辨别哪条经筋发病,以辨经治疗。②远近结合:辨别某经筋病变后,采取远近结合的办法去进行治疗。③上下结合:辨别某经筋病变后,,病在上位的可在经筋所祈循行的下端进行治疗。④数经筋同治,如辨别两条以上经筋病变,可针对所病之经筋进行治疗。但是《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所以临床当中还要重视中药的应用。
        治疗方法 : 经筋痹证位在十二经筋,《内经》论治经筋痹主要以**为主。  《灵枢·刺节真邪》论述“坚紧者,破而散之”,  “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为本病确立了解结消散的治疗***。  《灵枢·经筋》反复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疗法,并且记载了膏熨、敷贴、**、导引、饮药、食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其所阐述的**技法和“以痛为输”的选穴原则,对后世极具指导意义。但需要强调的是,  “燔针劫劝刺”虽是治疗经筋痹的基本方法,但其仅限于“寒急者”,不能用于“热则筋纵不收”者,如《灵枢,经筋》指明:  “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具体治则,还当遵循《灵枢,经脉》中的“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已经取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为治疗本类疾患提供了主要工具“圆利针”“长针”“大针”“锋针”等,后人多有发挥。刺法方面除“刺”外,《灵枢,官针》中记载有“经刺”“分刺”  “关刺”  “恢刺”  “合谷刺”  “输刺”等**技法,对后世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素问,长刺节论》有言:  “刺筋上为故,刺分肉,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灵暮病已止。”强调经筋疾病多病位较浅,运用刺法不可中骨,对于**治疗本病颇具指导意义。

现代经筋痹的治疗方法较多,应提倡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辨证施治的特色。在疾病的却早期多用毫针、  火针、灸法、理筋推拿、水针疗法、敷贴、理疗等;后期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应考虑古九针疗法:如有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等问题,应及早应服用中药配合全身治疗。总之,临证要根据经筋痹证变阶段的特点,紧扣病机,采取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密切关注患者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做好治疗、预防与康复工作。到此我已基本对经筋痹做出了一个概括对于针法的论述我感觉已经比较完善了。寄希望于广大的九针爱好者能够深入地研究应用,不要迷信个人的过度炒作,能够走进内经也能够清醒的走出内经,让“天下无痛,健康是福” “为道日损,为学日进”大道至简。

刨根问底儿于经典,以爱友为师、以病人为师

4
发表于 2013-9-19 23:04 | 只看该作者
又是培训的收费的,不靠谱
5
发表于 2013-9-20 23:08 | 只看该作者
难得的治病思路,近几年爱爱医上很少有人写治病思路了,都是写些那些病用那些特效穴,看多了,明白都是炒冷饭。
6
发表于 2015-11-15 13:49 | 只看该作者
孟祥俊老师的贴
7
发表于 2015-11-15 15:3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内经有揩摩分肉之间,什么针具可以揩摩分肉之间?
8
发表于 2015-11-15 19:53 | 只看该作者
经筋总结的很好值得学习!
9
发表于 2016-10-2 10:14 | 只看该作者
共同讨论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0 06: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