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4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再说 腰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0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腰          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种,**界对此也尤其重视无论在病因病理还是临床 表现,手法技巧及综合治疗诸多方面,研究探讨日益 深入,革新创举层出不穷。笔者在长期的**实践 中也始终潜心于此,并有点滴体会。其中主要的一 部分便是所谓“分期论治”,现简介于下:
  任何疾病都有一个从发生、发展到回归的过程,腰突症也是如此。在临床上我把这一过程总结归纳 为四个期:潜伏期、发作期、缓解期和康复期,每个期 都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分期论治就是根据疾病在不 同阶段(期)的不同特点,来制定治疗原则;确定治疗 方案、组合手法配方。实践证明,此法对于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1 潜伏期
  1.1 临床特点:腰部酸痛,活动受限,类似腰肌劳损 或腰扭伤,但有间歇性坐骨神经**症状,久坐、久 立、弯腰过久后出现,程度较轻以臀部酸痛较明显, 卧床休息后可消失。一般无明显特征,直腿抬高多 呈阴性,腰部触诊,仅局限性压痛。此期提示腰椎间盘尚未突出,但纤维环已有一 定程度的损伤,髓核有自纤维环薄弱处膨出的倾向, 其程度可随椎间压力的增减而改变。
  1.2 治疗原则:以疏经活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减轻椎间压力为主。
  1.3 手法配伍:
  1.3.1 推揉腰臀活血法:掌推腰臀部数遍,再用掌 或肘部揉两侧腰臀部肌肉,以患侧为主,术后局部应 有温热感。
  1.3.2 揉拨痛点舒筋法: 用双拇指揉拨患侧腰臀部 痛点,腰部以腰4一S,段为主,可触及条索、结节或 僵硬感;臀部以环跳穴及臀中肌投影区为主。
  1.3.3 重理腰骸解痉法:用双拇指同时重力推理巧 一S,段两侧的骸棘肌5一10遍,得气感强的部位可 重点**,以解除腰肌紧张。
  1.3.4 动法:可采用俯卧位腰椎后扳法;胸胯垫枕 按压法。注意要慎用侧扳法、旋腰法、屈膝屈髓法 等,以免因扭转力或牵拉力过大而造成纤维环于薄弱处撕裂,髓核真正突出。
  1.4 其它:可配合轻量级长时间的持续牵引;卧硬 板床休息以及局部热疗等。   潜伏期的腰突症很容易于腰肌劳损或腰扭伤相 混淆,一旦误诊往往会丧失治疗良机,甚至导致急性
  2 发作期
  2.1 临床特点:处于这一期的患者具有典型的腰突 症的症状与体征,诊断不难,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 重,尤其是腰伴下肢的疼痛较为剧烈,呈强迫**, 拒绝他人搬动,并伴有精神紧张、失眠、心慌等症状, 严重者还可出现短时间休克或虚脱。此期提示髓核已突破纤维环、突人椎管,压迫神 经根导致神经根血供障碍,反射性地引起局部炎症 的暴发,形成神经根水肿,从而使神经根周围的压力 急剧增大,这种压力进一步影响神经根的血供而形 成恶性循环。
  2.2 治疗原则:以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消除神经根 水肿为主。2.3 手法配伍:

  2.3.1 远端取穴镇痛法:用拇指揉拨患侧下肢的昆 仑、太溪、承山、委中,及健侧上肢的扭伤穴等,每穴 1分钟左右,力度要稍强。术后,可使腰部软组织得 到一定程度的放松,疼痛有所缓解。
  2.3.2 重理腰骼解痉法:(见潜伏期手法配伍)手法 力度要根据病人耐受力灵活掌握。
  2.3.3 动法:注意本期禁用任何腰部动法。
  2.4 其它:可配合甘露醇、维生素B, . B12等,静脉滴 注,以消炎脱水,还可配合持续性牵引,绝对卧床,以 减经神经根周围的压力,利于水肿吸收。但禁用热 疗,以免加重局部渗出。    
 发作期的治疗力求速效,尽快缓解急性症状,对 腰突症的预后大有好处。
  3 缓解期
  3.1 本期持续的时间较长,仍具备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但程度较发作期大有减轻,生活可以自理,基本不影响睡眠,并有日渐减轻的趋势。此期提示神经根水肿大有减轻。但突出的髓核 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仍无明显改变,压迫没有解除,脊柱内环境仍不平衡。
  3.2 治疗原则:以舒筋活血,整复畸形,解除神经根 压迫为主。
  3.3 手法配伍:
  3.3.1 推揉腰臀活血法;
  3.3.2 揉拨痛点舒筋法;
  3.3.3 重理腰骸解痉法。 以上三法见潜伏期手法配伍
  3.3.4 揉按患肢活络法:用双拇指揉拨患侧下肢三 阳经路线,以小腿段为重点;重拨承扶,压殷门,揉拨 委中、承山、昆仑、太溪、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压放气 冲。
  3.3.5 动法:可选用胸胯垫枕按腰法,腰椎旋转复 位法等。矫正脊椎畸形。但要慎用侧扳法,禁用屈 膝屈髓法。
  3.4 其它:可配合短暂超重力牵引,并同时施以腰 椎复位手法,可望较理想地解除神经根压迫,恢复脊 柱平衡。但牵引后须配合,持续性牵引和活血消炎 药物并绝对卧床4小时以上,以巩固疗效,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如牵引后效果不理想或有反弹,可在 3 -7日后再做 1次,若反复施术 3次效果仍不理想,可能是突出物过大或神经根粘连严重,不可再用此 法。另外此期还可配合局部理疗(包括热疗)。缓解期是**治疗的关键阶段,也是**医生 可以大显身手的阶段,正确选择好动法准确到位的 做好动法,对缩短疗程是非常关键的。
  4 康复期
  4.1 临床特点:本期根性坐骨神经痛已基本解除,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但与健侧相比,仍有不适感, 如腰肌僵硬,患肢肌肉萎缩或有挛缩的条索状物,小 腿及足部有麻木区,以及患侧发冷等,劳累与受凉后 会有加重。此期提示,患侧神经血管功能尚未完全 恢复。   4.2 治疗原则:以舒筋活络,温经散寒为主。
  4.3 手法配伍:
  4.3.1 推揉腰臀活血法;

, 4.3.2 揉拨痛点舒筋法:
  4.3.3 重理腰骼解痉法;     以上见潜伏期手法配伍。
  4.3.4 揉按患肢活络法(见缓解期手法配伍);
  4.3.5 扣、搓患肢散寒法:术者用双掌或双拳有节 律的叩打患侧,臀部及下肢膀胧经路线 3一5分钟, 双掌快速搓上述部位数遍,术后患肢有温热舒适感。
  4.3.6 抬腿捏筋伸展法:术者一手托握患肢小腿向 上抬高至大腿后侧有紧张感时,另一手拇食指捏定 承扶穴处大筋,用力捏弹数次。
  4.3.7 动法:腰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弓者可用垫枕 按腰法;腰椎侧弯者,可用旋腰法,腰椎侧压法;腰部 僵硬者可用侧扳法,扳腿晃腰法;下肢活动不利者可 用屈膝屈髓顿拉法。
  3.4 其它:可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恢复功能。康复期的治疗:要求手法加大力度,作用力须很 深透,必要时,可考虑使用踩法,但前提是要准确稳 妥。
  5·临床体会
  5.1 在临床上对于初次应诊的腰腿疼患者,首先要做认真细致的检查,以确认其是不是腰突症,在确诊 其为腰突症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依据其临床特点来判断他现在处于哪一期,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这样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5.2 正确运用分期论治,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疾病 的发展趋向,预测疾病的预后,从而有助于我们与病 人进行更好的沟通,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有一个科学 的认识,对我们的治疗也保持一种积极配合的态度。
  5.3 在临床上并非每一侧腰突症都要经历这四个期,有些可能没有潜伏期,而在一次扭挫伤后突然发病,直接进入发作期;有些往往发病缓慢而没有明显 的急性发作过程,因此,运用分期论治,不能机械的 死搬硬套,而要根据临床特点做科学的划定,做到灵 活运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07-6-24 07:43 | 只看该作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十二大症状(转)

发病原因
  跌打扭伤及劳损占 50% ;受风受寒受湿占 30% ;一遗传、家族史、职业病、环境等占 20%。突出症状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先兆和具体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有四种 :
 急性腰痛 ,往往与扭伤挫伤或外伤有关 ,也与受风寒湿、闪腰岔气有关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曾有过这一过程。
  慢性持续性腰痛 ,就是过去所说的“骨质增生”或腰肌劳损。这类病人症状不会太轻、也不会太重 ,只是缠绵难愈 ,长期不舒服。
  颈腰综合症 ,由腰痛引起的颈腰部均不舒服或由颈椎病引起的颈腰部均不舒服 ,这类症状在临床上很容易引起误诊 ,甚至被某些大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延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体表现为十二大症状 :
  1、腰背痛 :这是腰椎盘突出症当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上可分两型。一类为腰背部尖锐疼痛。钝痛的多为椎间膨出,纤维环尚未破裂椎间盘突出。
  2、坐骨神经痛 :临床上坐骨神经痛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根性 ,另一种是干性。根性的坐骨神经痛多为椎间盘突出引起。
  3、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 :这类症状多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 ,也有部分属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4、间歇性跛行 :这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往往伴有椎管狭窄 ,在临床上需要特殊治疗。
  5、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很严重时 ,出现肌肉萎缩或神经麻痹就属于肌肉瘫痪。这类突出能引起严重后果 ,应抓紧对症治疗。
  6、麻木 :麻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当中也是神经感觉异常的一种表现。所说的坐骨神经或腰背部疼痛、麻木、酸、冷、凉、热的感觉均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症状。
  7、马尾综合症
  8、脊髓圆锥综合症
  9、周围圆锥综合症
  七、八、九这三类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当中最严重、最危险的症状 ,往往表现为腰臀部双侧疼痛麻木甚至瘫痪。
  10、患肢发凉 :也称冷性坐骨神经痛。临床上分两类情况 ,一种是患肢自觉有灌凉风的感觉 ;一种是两条腿温度确实一高一低 ,这也是椎间盘突出症。
  11、尾部痛 :有一部分病人 ,其它症状均不明显 ,唯有尾骶部疼痛酸胀 ,一般在弯腰或伸腰时受限制。如果久治不愈应该考虑椎间盘突出。
  12、小腿水肿 :这种类型比较少见 ,但是如果排除其它原因 ,正常的消肿治疗无效 ,有必要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上十二种症状 ,出现任何一种 ,均可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
3# 板凳
发表于 2007-6-25 16:5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啊,顶!!:victory:
4
发表于 2007-6-25 16:5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热闹,知道怎么治吗
5
发表于 2007-6-25 17:52 | 只看该作者
是呀,再谈谈治疗吧。
6
发表于 2007-6-25 18: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大家更关心的是治疗,能把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7
发表于 2007-6-28 19:3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啊,顶:handshake :handshake
8
发表于 2012-1-9 20:25 | 只看该作者
说的不错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