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2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寻答] 术后死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男,14岁,右大腿巨大血管瘤,术后情况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拆线后下床活动5min后,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

应考虑:

1、脑血管意外

2、心肌梗死

3、休克致死

4、肺动脉栓塞

5、脂肪栓塞


请告知选择答案的理由,谢谢。
2# 沙发
发表于 2011-9-12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D?应该是吧!
3# 板凳
发表于 2011-9-12 11:32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回复 2# tongmo


    请说明选择肺动脉栓塞的原因
4
发表于 2011-9-12 11:51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
发表于 2011-9-12 12:02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拆线要两周,卧床时间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床活动时血栓脱落循环到肺部栓塞…so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6
发表于 2011-9-12 12:20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回复 1# 夜白飞


    4
7
发表于 2011-9-12 12:35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肺动脉栓塞。血管手术、久卧。
8
发表于 2011-9-12 13:48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队列研究:由因求果  

2、 病例对照研究:由果追因,探索疾病可疑危险因素

3、 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4、 健康的影响因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5、 三级预防:一级用于病因明确的疾病的预防,如传染病、职业病。二级主要对病因不甚明确的或多病因的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如肿瘤。三级一般针对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6、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最关键、决定成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7、 抽样误差:从总体中随机抽样引起的差异。越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越高。

8、 概率: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P表示,在0-1之间,0和1为肯定不发生和肯定发生,介于0-1之间为偶然事件,<0.05或0.01为小概率事件。

9、 变量: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10、 数值变量的特征: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式测量其某项特征;变量值是以数值的大小来表示,具有量的连续性,且大多有度量衡单位;由数值变量构成的资料称计量资料。

11、 分类变量的特征:观察结果以事物的属性或类别来表示;变量时不连续的、间断的、各自***的,没有度量衡单位;分为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12、 描述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指标:    1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2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尤其是对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    3中位数: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观察值中位次居中的数值,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特别是分布不明、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不能求均数和几何均数,但可求中位数。

13、 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1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 2方差和标准差:最常用,适于正态分布,开方为标准差;    3变异系数(CV):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计算公式:CV=s/x*100%,s为样本标准差,x为样本均数。

14、 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 的正态分布。

15、 样本标准差:反应样本中个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说明了对该样本代表性的强弱;样本标准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是抽样误差的估计值,其大小说明样本间变异程度的大小及精确性的高低。

16、 总体率(π)的95%可信区间:p±1.96Sp;

17、 总体率(π)的99%可信区间:p±2.58Sp  

18、 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H0:π1=π2=π3=π4=π5

19、 直线回归方程式:Y=a+bX,a为在Y轴上的截距;b为样本回归系数

20、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资料。

21、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的资料。

22、 发病率:特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23、 罹患率: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常用来衡量人群中在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疾病流行或暴发的病因调查。

24、 患病率:常用于慢性病调查统计。

25、 死亡率=死亡数/总人口数   病死率==该病死亡数/该病数

26、 散发: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历年来的一般水平,且病例间无明显联系。

27、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28、 大流行:指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在短时间内可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的情况。(迅速、大范围)

29、 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中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局部。迅速)

30、 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的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31、 分层抽样: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用以组成调查的样本。

32、 现况调查的目的:描述疾病后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内在某地区人群中分布情况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进行疾病监测,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3、 病例对照:比值比OR=ad/bc,=1无关联,>1正关联,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1负关联,保护因素

34、 常见偏倚:选择偏倚(包括入
9
发表于 2011-9-12 13:48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队列研究:由因求果  

2、 病例对照研究:由果追因,探索疾病可疑危险因素

3、 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4、 健康的影响因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5、 三级预防:一级用于病因明确的疾病的预防,如传染病、职业病。二级主要对病因不甚明确的或多病因的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如肿瘤。三级一般针对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6、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最关键、决定成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7、 抽样误差:从总体中随机抽样引起的差异。越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越高。

8、 概率: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P表示,在0-1之间,0和1为肯定不发生和肯定发生,介于0-1之间为偶然事件,<0.05或0.01为小概率事件。

9、 变量: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10、 数值变量的特征: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式测量其某项特征;变量值是以数值的大小来表示,具有量的连续性,且大多有度量衡单位;由数值变量构成的资料称计量资料。

11、 分类变量的特征:观察结果以事物的属性或类别来表示;变量时不连续的、间断的、各自***的,没有度量衡单位;分为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12、 描述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指标:    1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2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尤其是对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    3中位数: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观察值中位次居中的数值,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特别是分布不明、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不能求均数和几何均数,但可求中位数。

13、 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1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 2方差和标准差:最常用,适于正态分布,开方为标准差;    3变异系数(CV):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计算公式:CV=s/x*100%,s为样本标准差,x为样本均数。

14、 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 的正态分布。

15、 样本标准差:反应样本中个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说明了对该样本代表性的强弱;样本标准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是抽样误差的估计值,其大小说明样本间变异程度的大小及精确性的高低。

16、 总体率(π)的95%可信区间:p±1.96Sp;

17、 总体率(π)的99%可信区间:p±2.58Sp  

18、 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H0:π1=π2=π3=π4=π5

19、 直线回归方程式:Y=a+bX,a为在Y轴上的截距;b为样本回归系数

20、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资料。

21、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的资料。

22、 发病率:特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23、 罹患率: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常用来衡量人群中在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疾病流行或暴发的病因调查。

24、 患病率:常用于慢性病调查统计。

25、 死亡率=死亡数/总人口数   病死率==该病死亡数/该病数

26、 散发: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历年来的一般水平,且病例间无明显联系。

27、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28、 大流行:指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在短时间内可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的情况。(迅速、大范围)

29、 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中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局部。迅速)

30、 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的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31、 分层抽样: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用以组成调查的样本。

32、 现况调查的目的:描述疾病后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内在某地区人群中分布情况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进行疾病监测,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3、 病例对照:比值比OR=ad/bc,=1无关联,>1正关联,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1负关联,保护因素

34、 常见偏倚:选择偏倚(包括入
10
发表于 2011-9-12 14:54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4.。。。。解析楼上已经给了。。这种情况一般考虑4.跟5.
5一般股骨骨折多见,而且发生较早,。。
术后发生的,久卧,突发,一般考虑栓塞。而且是右大腿巨大血管瘤,术后肯定是要大包扎,压迫,导致血流减缓,概率应该更高。所以抗凝还是必要的
11
发表于 2011-9-12 14:55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回复 1# 夜白飞
dddddddddddddd
12
发表于 2011-9-12 14:57 | 只看该作者

术后死亡

我觉得好像选脂肪栓塞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0 04: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