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公立医院改革:警惕“看病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一则“北京市公立医院护理费最高拟涨10倍”的消息,再次引发公众对新医改的热议。
  据悉,北京市卫生局已向市[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提报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方案,以三级医院为例,现行一、二、三级护理的收费标准为9元/日、7元/日、5元/日,拟调整的标准为90元/日、70元/日、50元/日。
  “真不知中国的医改怎么改的,越改越贵,真悲哀。”“护士涨工资,理应由国家和医院共同负担,而不是转嫁到病人身上。”许多人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医改不应该“越改越贵”,加重百姓的看病负担。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9年,北京市卫生局、财政局对北京市8家医院进行了公立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现行护理费、治疗费等标准过低,已成为公立医院亏损的原因之一,导致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护士配置不足,并最终导致护理服务质量差现象突出。
  为解除限制医疗服务项目恶性循环的“怪圈”,北京市卫生局遂提出调整护理服务价格。同时,北京市卫生局表示,此项费用将会尽量通过医保的途径解决,不增加患者负担。
  “新医改目前的问题在于,制度没有理顺、财政[url=]补贴[/url]没有落实,600万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骨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表示,不能以牺牲医院、医护人员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得医改的“成功”。否则这种“成功”是不可靠的,还会导致“看病危”的现象,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护理费上调不到位,太微弱”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护理费标准拟上调十倍”怎么看?
  温建民: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多年来,护士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服务水平。
  为什么医院里护工越来越多?因为护士越来越少,一个护士要负责两三个病房,她怎么顾得过来?所以护士只负责吃药、注射、手术安排、紧急病症的处理,无法再顾及病患的日常护理。病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只有自己雇用护工。但护工一般都是由[url=]公司[/url]管理,他们的医务知识和服务水平都参差不齐,甚至和保姆无异。例如,一个患有胆囊炎、低血压和半身不遂的病人该怎么照顾?他们不知道饮食禁忌、**手法和护理办法,就很容易造成事故。
  《中国经济周刊》:那您认为护理费用上调能解决护士不足的现状吗?
  温建民:这是对护士所付出的[url=]劳动[/url]力的肯定,是一种安慰吧,但我认为力度不够,不能达到扩充护士队伍的效果。
  护士的劳动报酬还是很低,例如高级护理,她们一般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提供24小时看护,按照上调标准,一天护理费为90元,医院再扣除一部分,到了她们的手里,报酬也并不高了。所以,这个上调并不到位,它仍是较低的收费。这个上调太微弱、太片面了,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还相差甚远。护士只是医务人员队伍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多医生呢,这是个更庞大的队伍。
  医院编制不足才是重点。医院不断扩建,病患增多,而医院的编制一直很少,连[url=]分配[/url]给医生都不够,所以护士基本上都是聘用制,没有正式编制,她们不仅待遇低,工作还不稳定,因此,调整医务人员编制,使其与病患人数相匹配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要调动所有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极大的决心和行动。我认为最近的公立医院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很难达到好的“疗效”,例如,被当作公立医院“救生丸”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补贴就很可能沦为[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公立医院改革还是没有找到“良方”。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0-11-16 23:07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啊,关键是没有触动痛楚,医改只能说是流于形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1 03: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