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试技巧] 78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求助78号题目,谢谢
2# 沙发
发表于 2010-7-3 14:51 | 只看该作者
78题:
第一站:心悸伴“心脏停跳”2年 加重3天  分析:卵巢癌 大量腹水 第二站:心脏叩诊 振水音 腹膜反射
         操作:心除颤相关位置 操作 及同步 不同步的适应症

第三站 心律不齐 吸气性啸鸣 X片:食管静脉曲张 胫骨颈骨折 等 忘记了
电击除颤:适应症: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跳骤停。除室颤调至非同步外,其他都为同步除颤。电极位置:左腋前线第5肋间,右侧胸骨旁第二肋间隙,涂导电糊或者垫湿盐水纱布垫。
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无法同步直流电电复律,只能非同步电击

第一站
答案78号题 病史采集
① 心悸发作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发作诱因,发作时脉率和脉律如何,发作时伴随的症状(头晕、心前区疼痛、乏力、呼吸困难等),是否突发突止,如何恢复(如大吸气后憋
住用力呼气或恶心、眼压球等),血压如何② 本次发作与上述症状有何异同③ 饮食、二便、睡眠、体重变化情况
2. 诊疗经过① 是否到过医院就诊,作过那些检查② 治疗情况如何,每次如何缓解(二)相关病史1. 有无药物过敏史2. 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甲亢等病史和
精神应激史,吸烟史及饮酒情况

病例分析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患者自觉腹胀,腹部逐渐增大,钠差2个月。消瘦病容。有腹水,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双附件均可及囊实性,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无压痛的包块。三合
诊检查宫骶韧带有散在结节状物,无触痛。
2鉴别诊断:(1)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包块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宫骶韧带有散在结节。但本例患者已绝经5年,宫骶韧带散在结节,无触痛。(2)结核性腹膜炎:内科
检查已除外心肝肾 结核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胸部X线片以及B超可协助诊断。 最后行开腹探查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3进一步检查(1)B超(2)血清CA125检测 (3)术前常规化验。
4治疗原则:确诊后立即开腹手术。 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化疗


第二站
心脏叩诊 振水音 腹膜反射
         操作:心除颤相关位置 操作 及同步 不同步的适应症
霜熙  18:45:01
1心脏叩诊:
考官指定考生做心界叩诊演示(10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
考生将自己的双手搓擦使之暖和(0.5分),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0.5分),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
的部位(0.5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指板(0.5分)。
C、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被检查者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8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1分),由外向内叩至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
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记录下来(1分)。并测量其与前正中线距离(1分),右侧自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叩
起(1分),方法同上(2分)。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1分),其结果应与正常人浊音界基本相符。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参考值):
右 界(cm)          肋 间 左 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2振水音:胃内如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触诊可出现振水音。检查时患者仰卧,医生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冲撞的声音,为振水音。也
可用听诊器进行听诊。正常人餐后或者饮大量液体可有上腹部振水音,若在清晨空腹或者餐后6-8小时以上仍出现振水音,提示幽门梗阻或者胃扩张。
振水音的意义 正常人餐后或者饮大量液体可有上腹部振水音,若在清晨空腹或者餐后6-8小时以上仍出现振水音,提示幽门梗阻或者胃扩张。
3腹膜反射:
腹壁反射的检查方法:   被检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棉签迅速由外向内轻划上,中,下腹部的皮肤.正常反应是受**部位的腹壁肌收缩。
腹壁反射的临床意义:   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受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单侧反射消失见于单侧锥体
束病损,双侧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急性腹膜炎或腹壁过于松弛者。

二操作:心除颤相关位置 操作 及同步 不同步的适应症
1)患者**(2分)
        平仰卧位。
   (2)操作准备(12分)
        手控电板,涂以专用导电胶;(2分)
        开启除颤器,导联选择开关置于“除颤”位置井将选择同步除颤方式。(2分)
        选择能量:200(焦耳)/首次。(2分)
        除颤器充电(2分)
        确定两电板正确安放:(4分)
        前电极:胸骨上部、右锁骨下方。
        侧电极:左下胸**左侧(电极中心线在左腋中线上上)。
   (3)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2分)。
   (4)操作者双手紧压电极手柄,并用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手柄上放电按扭,电击!(2分)
   (5)提问:进行电击除颤,注意事项(2分)
        答:两电极必须紧压于胸壁。(0.5分)
            两电极必须分开。(0.5分)
            涂在电极上导电胶不能涂到两电极之间的患者胸壁上。(0.5分)
            连续三次电击未能除颤,即停止再次电击除颤。(0.5分)
相关位置:前电极:胸骨上部、右锁骨下方。
        侧电极:左下胸**左侧(电极中心线在左腋中线上上)。
非同步用于室性 室颤
同步用于房颤 房扑非室性
3# 板凳
发表于 2010-7-3 15:13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您啦,我的好兄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