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48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转:踝三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技术操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 周友龙

[摘要]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依据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布,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已经刺皮”的针法,选“根痛1、根痛2、根痛3”穴位进行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 踝三针  腰椎间盘突出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依据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布,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已经刺皮”的针法,选“根痛1、根痛2、根痛3”穴位进行操作的方法。

  诊断标准


  腰间盘突出根性痛


  一、脊髓后根受压或受损后,出现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


  二、腰痛伴发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受限。


  三、椎旁压痛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四、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反射和知觉改变。


  五、椎管内压力或张力的增高试验,可激发腰腿痛的再现。     


  适应证


  一、年龄20~65岁之间的患者。


  二、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根性痛者。


  三、疼痛程度评分标准大于3分者。


  禁忌证


  一、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二、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者,以及肿瘤,结核、腰椎滑脱者。


  四、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不伴有根性疼痛患者。


  操作方法


  一、操作步骤


  1.**  侧卧位选定穴位后,皮肤常规消毒。


  2.取穴  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l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


  3.消毒  选用直径0.35毫米的3寸针灸针,双手用碘伏棉球消毒3次。


  4.进针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15°角,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体沿皮下浅表刺入,**深度为2.5寸,**方向朝上,医生手下有滞紧感,患者有酸困感,然后快速捻转100~200次/分,不进行提插,幅度为180°~360°,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


  5.行针  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为360°~720°,每次连续捻转 3分钟。


  6.留针  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48小时**1次。


  7.出针  留30分钟后,将针缓慢退到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


  二、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留针30分钟,每48小时**1次。


  三、关键技术环节


  1.准确选穴  根据突出部位及疼痛分布,分别在踝上4寸处足三阳经上选取穴位; 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


  2.**方向  **方向朝上(头部为上,脚部为下),进针过程始终沿着经络循行线,不可偏离,以达到气至病所。


  3.进针的角度  针体与皮肤呈15°角进针,之后应将针身卧倒,使之与体表平行,成角为零。


  4.进针技巧  进针时押手轻夹针尖所在的皮肤,持着针尖不使其透出皮肤或进针过深。


  5.深度  进针深度少于2毫米,进针时眼下可见、手可触及皮下针体及针尖隆起。


  6.进针的长度  进针的长度为2.5寸。


  7.行针的幅度  应中等幅度行针,幅度为360°~720°。


  8.行针的速度  行针的速度200~300次/分。


  9.留针的时间  留针时间为30分钟。


  10.行针的频度  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


  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晕针  在操作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处理措施:立即停止治疗,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轻者饮白开水,片刻恢复;重者**人中、涌泉即可苏醒,必要时采取其他措施。预防:对初试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对饥饿、极度疲劳病人,待其恢复后再进行操作。


  2.滞针  进针困难,甚至难以进针,病人十分疼痛。处理措施:观察病人进针部位是否有瘢痕及结节、条索,适当调整进针方向及深度,进针时,押手应在针尖部位控制其方向及深度。预防:对初试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2# 沙发
发表于 2009-5-20 13:46 | 只看该作者
说过老实话,我以前用过这个办法。也看过这个的视频,是花了15元钱买的。但是效果我用了后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刚开始是单独用这个方法,因为效果欠佳,改用普通电针+这个方法。到最后就不用这个方法了,改用先期针刀+神经阻滞,后期用普通电针+推拿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技术的原因,请高手指教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09-5-20 18:19 | 只看该作者
快速捻转100~200次/分,不进行提插,幅度为180°~360°,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手酸不酸,功力也太深了。其实就是循经取穴,无新意。
4
发表于 2009-5-20 20:56 | 只看该作者
刺得较浅,不知道须不须要得气!刺的深度是不是在浅筋膜。谢谢宇飞解答!
5
发表于 2009-5-22 22: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交流。
6
发表于 2016-12-3 21: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指点
8
发表于 2016-12-6 18: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分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10: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