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究与训诂] 校 勘 心 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刘更生教授的指导下,通过校勘《九针十二原第一》,我基本掌握了校勘的知识和运用,并且逐步加深了对校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体会颇深。现将主要收获和认识总结如下:
阅读古籍应选择善本:古籍流传至今,绝大多数已不是原稿本、原抄本和原刻本,而是经过多次传抄翻刻的抄刻本。这期间,由于年代久远、战乱遗失错简、文字变迁,书中文字会存在错、脱、衍、倒等很多错误。且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之间文字有出入,而不同书籍转引的同一段文字中其出入就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古籍时,只有尽可能选择“善本”(即抄刻时代较早、内容完整、字迹清晰、错误较少的版本),才能有助于准确的阅读、理解、研究和利用古籍。
选择不同版本参照读:古籍的讹误很复杂,在一句或一节文字中,可能存在多处讹误。我们阅读古籍的时候应时时抱有怀疑的态度,选择不同的版本参照读。如“取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其中“澄”令我们困惑不解,经据《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校,才知“满”乃误写为“澄”,恍然所悟。由此可见,古籍中仍然存在很多错误,为了避免理解分歧,应多个版本参照读。
校勘的要求高:校勘主要是针对文字的差异,也就是指出和改正古籍在流传中发生的各种文字错误,以恢复古籍其原本真貌。其中错、脱、衍、倒是校勘的主要对象,只有对上述文字进行校勘,才能基本恢复古籍原貌,诗文通意顺,便于学习掌握,不致引起理解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应精通古汉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古书致误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细致的考察原文。
总之,中医古籍数量繁多,是中医学术的源泉。校勘是古籍整理的基础,文献研究的前提,阅读古籍的先导。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文献学知识,准确的理解和利用古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7-1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