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学验俱丰的内科急难症大家周仲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学验俱丰的内科急难症大家周仲瑛

                               过伟峰周宁整理

编者按周仲瑛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并经上海中国医学

院的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功底十分深厚。数十年来,在中医药医

疗、教学、科研战线上辛勤耕耘,成就卓著,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中医

学家。他在中医内科,尤其是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进行了长期

的潜心研究,具有深厚的造诣。他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坚持从事心、肺、

肝、肾等多系统病种的科研工作,近10余年来,曾主持22项***、

部级、省级中医药课题的研究,获得丰硕成果,受到多次奖励。他创研

新药16种,用于所治内科急难症,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取得显著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比

较全面地介绍了周氏学术思想的精华,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就,又反映出经过自己的钻研思

考,从而发展创新中医传统理论所取得的独到的新成果。“学术精华”中介绍的“审证求机论”

等六“论”,每“论”均***成篇,对所讨论的问题,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鞭辟入里,论证逻辑

严密,言简意赅。“临证特色”具体介绍了周氏对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

条分缕析,处处反映出他临证时匠心独运,疗效独特。所选名案四则及医论医话八篇均言之有

据、言之成理。经验方共五首,均为周氏数十年经验总结而成,临床屡试不爽。总之,细读本

文,我们不仅能学到很多具体的经验和知识,更会受到周氏治学态度和方法的深刻启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

中医,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1955年入南京中

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进修,次年毕业,留附属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讲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内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等职。1983年~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

(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院长、兼任中医系主任。现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中医内科

急难症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计委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编委及特约编审,江苏省教委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学

会副会长暨急症研究会主任,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

员,江苏省科委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

中医》编委会常委等,是***[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特殊津贴获得者。1990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

作者称号,1991年获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师称号,1993年省教委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天津中

医学院、新加坡中医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多次被国外选入《世界名人录》。

周氏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有深厚的

研究和造诣。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坚持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为主,后从事心、肺、肝、肾等多

系统病种的临床研究。近10余年来主持***、部级、省级课题22项,其中***课题4项、

部级课题4项。目前已完成14项,获省级以上奖8项,如“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和

实验研究”1988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药治疗病毒性高热的临

床和实验研究”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共创研新药16种,用于所治急难症,明显

提高了疗效,部分成果已转向新药研制,转让给药厂4种,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科研工作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依据,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中找出病证的病

理特点、诊治规律,进行辨证立法,制方选药,作为课题研究设计的基础。认为辨证和辨病相结

合不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还是中医科研必须重视的思路和方法。在学术上不偏执一家之说,

善于综合应用各家之长,从应用中求发展,通过实践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如认为流行性出血

热主要表现为卫气营血的传变经过,并见三焦、六经形证,因此他既综合温病、伤寒等各家学

说,针对出血热各个病期的病理特点,制订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并通过实践提出其“病理中心在

气营”的新论点。创研具有清气凉营作用的新药,使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对某些感染性高热

重症有卫气营血传变者,主张到气就可气营两清,阻断病情发展,邪热入里者应早予通利,从而

明显提高了病毒性高热重症的疗效;对厥脱证(休克)的研究提出“气滞血瘀、正虚欲脱”为其基

本病理特点,从而首创气血同治,行气活血与扶正固脱合法,其创制的辨证系列注射剂,已列为

国家新药开发项目;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提出“三毒”(热毒、血毒、水毒)学说,认为“瘀热

水结、阴津耗伤”是其病机、病证特点,确立泻下通瘀、滋阴生津治法,研制成泻下通瘀合剂,疗

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在科研中重视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阐明其

理论实质及药物的作用机理,从而对中医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

和临床应急能力。

周氏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8年,理论、经验两臻丰富。临证对许多重危患者及疑难病证的

治疗,常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故声名远播,饮誉海内外。对许多传统中医理论的应用,也有进一

步的创新和发展。能熟练应用中医理论指导实践,发挥辨证论治体系的优势,提出“审证求机

论”、“病理因素———第二病因说”。认为辨证应首重病机,病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通往论

治的桥梁,病机词汇则是表达所得印象的理论核心,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是进一步演绎分析

的基础。若证候交叉复合,病机错杂多端者,则采用不同词汇组合表达,并体现其内在因果联

系。辨证既求规范,使理、法、方、药相互对应,又能知常达变,从理论上扩大思路,多途径寻求

治法。重视复合立法、复合组方,但繁而不杂,如苦辛通降治胃痞、酸甘复发养胃阴等。既讲究

虚实补泻、标本缓急,又重视其相互联系。如治疗肿瘤,既重视对瘤体本身的治疗,即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又加强对整体正气的扶助;既注意肿瘤在发病机理上的共性,又寻求不同部位肿

瘤的特殊性而采用特异性治疗措施;既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总结中医防止肿瘤的基本规律,制

定诊治常规,又重视辨病治疗,制定有效专方专药,提高疗效。用方善于变通,精于识辨类方的

异同,选药从同类药的共性中寻求个性,讲究配伍关系。治病特别重视气血,强调痰瘀。如对

高血压病、厥脱(休克)的研究,强调从气血立论,从调血和血立法;对出血热、乙型肝炎的治疗

常从瘀热着眼,并首创“瘀热型血证”这一特殊证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高脂血证、动脉粥

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以痰瘀痹阻作为论治依据。对慢性脾胃疾病,则认为病理上每易虚

实相兼、寒热错杂,常以温清通补复合应用。

周氏很重视学科建设,对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先导作用,创建了内科学总论、辨

证施治纲要,确立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化的发展开辟

了途径。特别是为拓宽学科领域和内涵,开辟疑难病证的研究,创建新兴的中医内科急症学做

了大量的开拓奠基工作。先后编写内科教材、教参等著作22种,其中主编、副主编13本,如

《中医内科学》的全国统编、函授教材,《中医学概论》(修订本)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公开发表学

术论文90余篇。曾5次出国讲学,足迹遍及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深受学员好评,为中医

走向世界,加强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0-29 14:04 | 只看该作者
周仲瑛教授名案评析

一、慢性乙型肝炎案

莫某某,女,26岁,学生。

简要病史:前年5月份因肝区不适,体倦乏力,血查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215u,麝浊、锌

浊度均增高,HBsAg血凝法1∶1280,经用左旋咪唑、肌苷、肝舒乐、黄芩甙、黄芪针及中药等治疗

10个月,转氨酶一度下降,旋又回升,HBsAg则始终阳性。近查SGPT121u,HBsAg对流法(+),

麝浊11u,锌浊13u,蛋白电泳γ28.1%,乃转来治疗。

现在症:肝区时有不适,口干,唇红,或见齿、鼻衄血,两颧部色红,有赤缕布露,腿酸乏力,

大便干结少行,尿黄,舌苔中后部黄腻,舌质红,有红点,脉细弦滑。

辨治经过:湿热瘀结不化,肝阴耗伤,病渐及肾,拟予化肝解毒治其标,滋柔肝肾兼顾其本。

药用平地木、虎杖、红藤各20克,贯众10克,黑料豆、石斛、大生地、旱莲草各12克,甘草3克,

连服20剂。因面部散发颗粒状丘疹,搔痒不适,故于上方加炒黄柏6克,紫草、丹皮各10克,

大青叶、半边莲各15克,以凉血解毒,再服15剂。复查HBsAg(-),SGPT降至正常范围,麝浊

8u,锌浊13u,蛋白电泳γ23%,自觉症状亦逐渐改善,肝区不适感消失,衄血能止,面颧红赤消

退。肝经湿热渐化,阴伤有复,治从前法。药用平地木、虎杖、红藤各20克,黄柏6克,丹皮10

克,大生地15克,川石斛、旱莲草、大麦冬、炙黄精、炙首乌各12克,甘草3克,再服30剂,复查

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对流法、血凝法均(-),蛋白电泳γ19%。继守原方断续服药以求巩

固。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及HBsAg、蛋白电泳,先后共查7次,均属正常,病情稳定,无任何反

复。

[评析]本例肝功能损害持续不已,病情活动反复,表现为正虚毒郁,标实本虚。但从本

病的病理特征及证候表现分析,病情以标实为主,湿热不化,与血互结而成“瘀毒”,故重在化肝

解毒以治其标。就热与湿的关系而言,以唇颧红赤,红痒赤缕等血热见症为主,故重用凉血清

热解毒之品。复诊见肝经湿热瘀毒渐化,但不能速去,故去贯众、大青叶、半边莲,以免苦寒太

过伤中。正虚以肝肾下虚为主,故佐以滋养肝肾兼顾其本,因阴伤难以骤复,故复诊加用大麦

冬、炙首乌以养阴,转从标本并治,以缓图之。

二、贲门癌案

胡某某,男,44岁。

病史摘要:患者于去年开始感觉吞咽困难,逐渐加重,并有呕吐、脘痛等症状,经某医院检

查,确诊为贲门癌,于6月9日作食道胃切除术,切除全胃三分之一,术后症状有好转。今年9

月份,咯吐紫红色血块,反复不止,已历二月余。经复查发现胃小弯处有癌肿浸润,不宜再作手

术及放射治疗,故来诊要求中药治疗。

综合患者的症状演变经过,以及先后采用的治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症状:吐血反复不止,甚则大口吐出,鲜紫相杂,有时日吐二、三次,噫气,呃逆,不能平卧,

卧后胃中酸水、痰涎上泛,胸脘闷痛,嘈杂如辣,痞硬拒按,只能进食流质,食后脘痛加重,甚则

食入复出,阻塞不下。头眩、目花,时有虚汗,大便不畅,二日一行,形体日渐消瘦,脉细小,苔

白,舌质略红。

辨证治疗:膈证久延,气痹络伤,痰瘀互结,气阴两败,胃失和降,症情恶劣。先拟养阴止

血,和胃柔络,理气化痰,活血行瘀,标本并治。

基本方:北沙参、白芍、仙鹤草、地榆炭、乌贼骨各10克,代赭石(先煎)12克,旋复花(包)、

法半夏、瓦楞子各10克,陈皮、竹茹各6克,沉香(后下)3~5克,丹参15克,大黄炭10克。

其间根据病情配伍生地、当归、阿胶、甘草、茜草根、侧柏炭、血余炭、谷芽、元胡索、川楝子、

丁香、川贝母、砂壳、桃仁、红花、三七、白毛藤。

根据以上药物出入加减,服药已月余,吐血逐渐减少,终至停止,乃转入第二阶段治疗。

第二阶段

症状:仍有痰涎泛出,噫气不舒,呕恶频频,干物及米粒难入,吞咽困难,食易吐出,脘部疼

痛,大便秘结,二、三日一行,面浮,暮时足跗浮肿,舌苔光淡,脉沉细。

辨证治疗:血出之后,脾运不健,胃气伤败,和降失职,痰气搏结,纳谷不顺,总非佳象。转

拟补脾温胃,理气化痰,降逆和胃为法。

基本方:党参、白术各10克,制附子4~6克,旋复花(包)、代赭石、法半夏、炒枳实各10

克,丁香(后下)6克,吴茱萸6克,山慈姑10克,瓜蒌15克,另以韭根汁10毫升兑服。

配伍用药:沉香、橘皮、白蔻仁、苏子、柿蒂、生姜、六曲、山楂、甘草。另服神农丸(即制马钱

子),始服每日5丸,逐步递加,服至28丸时有头昏、口角流涎反应,即固定剂量以维持之。

根据以上药物出入配伍,连续服用7个月以上,诸症次第好转,精神振作,面色由黄瘦而转

为丰润。饮食由糊状米粥而能进食烂面条、水泡馒头,以至改食普通稀饭、馒头、豆沙包子。呕

吐痰涎从每晨的500~600毫升而逐渐减少,每周仅呕吐二、三次,最后终至停止呕吐。浮肿渐

次消退,左上腹胀痛、噫嗳等亦有所减轻,体重激增,一个月内即由52千克而至60千克。乃转

入第三阶段治疗。

第三阶段

症状:脘部发胀,嗳气减而未已,多食或饥饿时较为显著,左胁有时攻痛。舌苔薄,质微红,

脉细小而濡。

辨证治疗:膈症经久,正元已伤,胃气初复,脾运薄弱,升降未调,除仍服神农丸外,拟进一

步培补脾胃,理气降逆。

基本方:党参、白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0-29 14:04 | 只看该作者
基本方:党参、白术、怀山药、大麦冬、茯苓、白芍、旋复花(包)、代赭石(先煎)各10~12克,

法半夏10克,陈皮6克。

配伍用药:丁香、沉香、木香、柿蒂、黑料豆、甘草、生楂肉。

药治2月,病情进一步好转,中脘胀痛、噫嗳均有减轻,精神振作,食欲甚佳,取得较为明显

的近期疗效。

[评析]本例根据噎膈发病机理,从痰、气、瘀、虚论治,始终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祛邪重在

化痰理气、活血化瘀诸法的相互配合使用,针对病机演变调整其主次,选药避用毒药攻邪,避虫

类、金石、悍烈之品以防消克正气。扶正补虚重在益气养阴,但因患者临床表现已气虚为主症,

与一般常见的胃阴虚弱、津液干枯有别,故治疗偏于补气为主,配合行气之品,共奏通补兼施之

效。假如过用滋阴柔润之品,则有呆滞不运、痰气愈益壅阻胃脘之弊。

三、阳虚耳衄案

杨某某,女,66岁。

患者于6天前左耳开始鸣响,同侧头角偏痛。第二天该侧耳内流血,疼痛,并感口干而苦,

内热,畏寒肢冷,胸闷气窒,纳食减少。曾就医治疗3次,均按风热上干清窍论治。方药用桑

叶、菊花、银花、连翘、防风、白蒺藜、薄荷、黄芩、赤芍、甘草之类,外以黄连水滴耳,不效。

刻下左耳流血点滴不净,鼻涕带红,同侧头顶刺痛难忍,神情烦躁,内热口干,但不思饮,夜

寐盗汗淋漓,声低气怯,胸闷不舒,畏寒,四肢清冷如冰。苔薄腻,色淡黄,质干,脉象重按沉细。

已往无耳病病史,血压15.6/9.4kPa。

辨证当属高年之体,下元不足,真阳失守,火不归原,浮越上炎,气血错乱,阳不摄阴,血溢

络外,上出窍道。慎防延误,阴竭阳越致脱。治从温补摄纳,潜阳入阴,导火归原。宗附桂八味

丸加减。药用:制附片3克、肉桂(后下)1.5克、山萸肉6克、干地黄12克、白芍、朱茯苓各10

克、煅龙骨(先入)15克、煅牡蛎(先煎)20克、五味子3克、胡桃肉10克、沉香片(后下)1克。

药进2剂,耳衄涕红均止,头痛得减,但尚有阵作,其势不剧。形寒仍著,胸闷气短,口干,

苔薄黄,脉沉细如绝。原方去白芍、牡蛎、茯苓、胡桃肉,加党参、黄芪各10克,附子加至5克,

萸肉加至10克,以助温阳补气之力。再服2剂,寒冷得罢,头痛若平,胸闷气短亦宽,脉有起

色。续投2剂,竟得全功。

[评析]本例前从风热实证施治,效果不显。若按照辨证常规,症有头顶刺痛,烦躁,内热

口干,盗汗、苔黄等,俱以下元水亏,龙雷之火上乘,内扰心神,热蒸营阴,逼液外泄之候。舍实

从虚,当从阴虚火旺求治似为合拍。但周氏进一步分析,口干并不思饮,苔虽黄而色淡,且见声

低气怯,胸闷息短,畏寒厥冷,脉来沉细如绝,提示病变的本质实以下元阳虚为主。因真阳失

守,摄纳无权,无根之火,浮越上炎所致。故投予温补摄纳,导火归原之剂。诚如《证治汇补》所

说:“夫血证而用八味者,因外有假热,内有真寒,孤阳浮露,血不能藏,故用温剂,以吸血归原,

乃变病变法也。”本例见症重在阳虚,故治从温补阳气,引火归原为主,方中附、桂、萸肉、胡桃五

药,功能温养下元,摄纳肾气,导火归宅。地黄、白芍补阴济阳;龙、牡、磁石潜阳入阴;沉香、茯

苓下行入肾。方药不以止血为目的,而血得以止,实耐人寻味。

四、流行性出血热重症案

陈某某,男,52岁,干部,1982年12月23日入院,1983年1月6日出院,住院号7685。

5天前形寒发热,全身酸痛,继之身热加剧,高热40℃,头痛、身疼,恶心呕吐。在乡医院拟

诊为流行性出血热,采用西药补液、纠酸、抗感染、激素等治疗。一天来热退神委,腰痛明显,尿

少,每日400ml左右,小便短赤,口干口苦,渴而多饮,大便5日未行,舌苔焦黄,舌红绛,脉细

滑。因病情加重,转来住院治疗。体检:T36.9℃,P80次/分,R22次,BP18/12.8kPa,呈急性病

容,神委倦怠,颜面潮红,双睑轻度浮肿,球结膜下出血,胸、背、两侧腋下有散在出血点,两肺

(-),心律齐,80次/分,心音稍低钝,腹满无压痛,肝脾(-),两肾区有叩击痛,神经系统(-)。

血查WBC58×10



/L,N0.49,L0.14,异淋0.36,PC210×10



/L,Hb135g/L,BUN23.2mmol/L。尿

检:色黄,蛋白+++,脓细胞少,红细胞少。

据症分析,证属热毒壅盛,弥漫三焦,血瘀水停。药用生大黄30克(后下)、芒硝24克(分

冲)、桃仁、怀牛膝各12克、鲜生地60克、大麦冬20克、猪苓30克、泽泻12克、白茅根30克,配

合西医支持疗法。药后大便日行六、七次,小便随之增多,呃逆亦除。2天后原方去芒硝,加车

前子15克,继服4天,小便日行5600ml,渴喜冷饮,寐差多言,烦扰不宁,舌红少苔,脉细数。

BP20/14.7kPa,血查WBC16.9/×10



/L,N0.92,L0.80,PC66×10



/L,BUN40mmol/L。热毒劫阴,

心肾两伤,治予滋肾清心、养阴清热,药用北沙参、石斛各15克、生地30克、玉竹、怀山药、山萸

肉各12克、丹皮、知母各10克、龙骨30克、覆盆子15克、莲心3克、白茅根30克。服药4天后

烦渴已解,神情安宁,尿量递减至2206ml/日,尿检(-)。血查WBC6.2×10



/L,L0.4,N0.6,

BUN100mmol/L。转予滋阴固肾善后。

[评析]本例系感受瘟疫热毒所致,就诊时病入第5天,高热已退,而尿量减少,进入少尿

期。此时热毒传变入里,内及营血,毒壅血凝,瘀热互结,壅塞下焦,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血

瘀水停,下焦蓄血与蓄水并存;且热毒伤阴,瘀阻气不化津,阴津亏损。故治用重剂桃仁承气汤

合猪苓汤加减,重在泻下通瘀,合以养阴利水,以疏通下焦瘀热壅结之病理状态,恢复气化功

能,故药后二便通利,病情随之减轻。继则转从滋养心肾,养阴清热法,复其阴津,以竟全功。
4
发表于 2007-10-29 14:05 | 只看该作者
周仲瑛教授医论医话

一、论酸甘化阴法

酸甘化阴法主要是将酸味药与甘寒药复合配伍,以达到加强养阴生津的目的,功能滋助五

脏之阴,而尤以养胃阴为长。凡温病后期恢复阶段、某些久患胃病的人,或其它慢性消耗性疾

病后期等,因胃阴被耗,津液虚少,不能濡润胃腑,而致胃的受纳、腐熟失常,胃气通降不利,反

映胃阴虚的一系列症状,余每从其病理表现着眼,采用酸甘化阴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已

治疗阴虚胃痛(主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溃疡病并发胃炎久延不愈,胃酸缺乏的病例)为例,介

绍应用酸甘化阴法的理论观点和用药经验。

酸与甘合,不但可以加强养阴作用,而且还能化阴生津。因为酸能敛阴生津,甘能益胃滋

阴,酸甘配伍,一敛一滋,则可两济其阴,促进脾胃生化阴液,即酸得甘助而生阴。同时由于某

些酸、甘药具有“酸先入肝,甘先入脾”的特性,因此酸甘化阴法尤以养脾胃津液和补肝阴为其

特长。

具体而言,酸味药入肝而能补肝、敛肝。凡肝虚而致厥气横逆,予疏肝理气药不效者,用酸

味补肝之品,可敛其横逆之势,即补中寓泻,补肝体而制肝用。另一方面,酸能开胃气,少用之

每能健胃开食。甘味药入脾而能补益脾胃,有甘缓养胃之功,如中虚肝气盛而乘胃者,尤当用

甘味药培中以缓肝。对于肝气横逆或上逆者,甘味药又能调肝缓急。

如上所述,阴虚胃痛每多肝胃相互影响同病,须用酸甘法者,当选用入脾胃和肝经的酸甘

类药,补养肝胃之阴,并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药的侧重。补肝用酸味为主,缓肝则用甘味;补脾

胃用甘味为主,开胃气应佐用酸味之品。

应用酸甘法的辨证要点是阴虚胃痛,久延不愈,反复发作,表现轻重不同程度的阴虚证候,

经投甘寒滋养胃阴法而胃阴仍然难复,症状改善不著者。

阴虚胃痛虽以胃阴不足为主,但往往可以发生错综兼夹的病理变化,如胃阴不足,兼有虚

火,此为气郁化火,或胃热内蕴,久而伤阴所致,亦可在胃阴虚的基础上导致火旺。再如气阴两

虚,由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所致。在脏器关系上则每易于肝相互影响为病。或为肝

经气火久郁,横逆犯胃,灼伤胃阴;或因胃虚津伤,肝少滋荣,肝气乘客于胃;甚则肝阴胃液俱

伤,或见肝阴与胃气两者交虚的错杂情况。

酸甘法虽以养阴为主要作用,但在治疗阴虚胃痛时,还当根据具体的病理表现、阴伤程度

的轻重、病证错杂情况,采取各种适当的治疗措施。

用于治疗胃病的酸味药多用乌梅、山楂肉、木瓜、白芍等。其中乌梅以敛阴生津为长,用于

胃津不足,脘中灼热疼痛,口干较甚者;山楂以消食助运为主,用于食少纳呆,脘腹胀痛明显者;

木瓜和胃理脾,舒筋和络,用于脘部痞痛涉及胁肋,噫气呕逆;白芍养阴缓急,用于肝脾不和,脘

腹拘挛急迫疼痛连及胁肋。这几种药既可合用,也可按其特性分别选用。甘味药则须根据病

情,分别配伍甘寒、甘平及甘温类药。同时必须注意胃阴不足,胃失濡润,而致胃失和降的病理

变化,适当佐入理气而不辛燥的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橘皮、竹茹、谷芽等和胃调肝,并借以

助胃运药,且能防止单纯阴柔呆滞之弊。如久病入络,营血虚滞,脘部锥刺痛,舌质紫者,尚需

配合当归、丹参等养营和血。

余对酸甘化阴法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具体方法:

(一)酸甘凉润法

将酸味药与甘寒滋阴生津的重剂配伍使用,以资助胃液和肝阴,用于胃阴耗伤的重症。脘

中灼热疼痛,或嘈杂如饥而不欲食,甚则厌食不饥,咽燥,口干渴,大便干燥,舌质光红而干,苔

少或无,或口舌生疳。治用酸味敛阴生津,并取甘寒润泽之品,如鲜生地、鲜石斛、天冬、麦冬、

天花粉、知母等。如因火盛伤津而胃热内炽,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渴而多

饮,唇赤,苔黄质红绛,脉细数者,可在大队酸甘凉润的滋阴药中,少佐黄连、黄芩、山栀等苦寒

之品清胃泄肝。取酸苦泄热存阴,苦甘合化,泄热润燥之意。但应注意不能过于苦寒清火,必

须是以滋阴制火,以润胜燥为原则。因苦药有劫伤胃阴之弊,对胃阴不足的虚火证尤当慎用、

少用。

(二)酸甘柔润法

将酸味药与甘平养阴的轻剂配合使用,以化阴生津,调养肝胃。用于阴伤的轻症,仅见脘

部痞胀隐痛,食不知味,纳少,口微干,大便虽干不燥,苔薄欠润等胃津不足之候;或伴肝胃不

和,兼有脘痛涉及胸胁,每因情志怫郁而加剧,噫嗳较舒等症,经投疏肝和胃理气药不效。治当

用酸味养肝、敛肝,制其横逆之势,使肝气不致犯胃,复合甘平薄味濡柔之品,如干石斛、沙参、

玉竹、扁豆、莲肉、谷芽等以养胃生津,使肝能得到滋荣。如虽见肝胃两伤之症,但尚无明显阴

虚现象者,可取酸甘合化之法,用乌梅、白芍配伍甘草、大枣等以养胃缓肝,而不必直接用滋柔

养阴的药物。

(三)酸甘温润法

此为在酸甘柔润法的基础上,配合甘温补气类药物,以益气养阴。用于气阴两虚,津气俱

伤者,或肝阴与胃气交亏。既有阴津不足的症状,同时又见神疲、气短、音低、头昏、肢软、口淡、

大便不畅或欠实,舌质淡红而光,脉虚细涩等气虚诸候。这类情况虽见胃津和肝阴不足之象,

但一般多未至胃燥阴伤,虚火内灼的严重程度。加之又有气虚的一面,故养阴当取上述酸甘柔

润法,不用或少用酸甘凉润的纯阴厚腻药,同时还当配伍补气的太子参、党参、黄芪、白术等,使

酸与甘温相合,通过补气以化阴生津,对于津因气而虚者尤为要着。此外,即使单纯表现胃阴

虚证,用酸甘柔润法而阴不复者,只要没有虚火现象,亦可根据“阳生阴长”之意,参以甘温补气

之品。

二、论苦辛通降法

苦降辛通法,是将苦寒与辛温两种不同性味与功能的药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种复发。从

八法而言,是温清的合法;从药物性味来说,是寒热药的配伍及苦与辛味药的组合;从方剂来

说,主要来源于泻心汤类方。按照“异类相使”的配伍原则,以求达到通降(开泄)的目的。

余在临证中,苦辛通降法的应用范围甚广,既用于治疗温病的湿热证,尤多用于杂病中之

胃痛、痞满、呕吐等病证。联系病名,涉及到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急性胃肠

炎、胆囊炎及胆结石证、胆道蛔虫或并发感染、胰腺炎、肠伤寒等多种疾病。概言之,它主要是

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治法。同时若其它系统病变影响到消化系统,而致胃气通降失常者,

亦常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苦辛合法。

苦寒与辛温药合用的药理作用主要在于通降胃气,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

1.调整气机升降:苦寒药性主泄降,寒能清泄胃热、郁火,苦味又能泻痞和健胃;辛温药性

主宣通,辛能理气开痞健胃,温能宣阳散寒。苦辛合用,可以清热和胃,顺气降逆,使中焦痞结

得开,痛呕能平,气机升降得和。

2.互相制约偏胜:苦寒太过,寒凉冰伏,每易伐伤脾胃阳气,少佐辛温之品,可制其偏弊;反

之,苦寒药又能制约辛温燥烈之性,必要时适当合伍,可免助热生火。

3.作为反佐从治:在用大剂热药或寒药治疗寒证或热证而发生格拒,患者不能受纳药物

时,根据“从治”之意反佐少许相反性能的寒药或热药作为引导,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如火热

上冲的呕吐,纯投苦寒而吐逆不下者,反佐辛通,每能取效。从药物炮制来看,姜汁炒黄连或山

栀即有寓辛于苦之意。

常用的苦寒类药有黄连、黄芩、山栀及大黄等,它们虽都有清热泄痞作用,但区别而言,黄

连、黄芩性燥,栀子、大黄性润,芩、连清热燥湿,苦而性滞,寒而气燥,守而不走;因此,“湿火”口

苦粘、苔黄腻宜用芩、连;“郁火”口干渴、苔薄黄、舌质红宜用山栀;有形热结,脘痞腹痛拒按、苔

厚取大黄,一般而言,邪热郁胃所致的痞痛,多属无形热结,很少用大黄,但热结程度较甚,或兼

夹有形之邪时,则又需配合大黄以加强泄热散结开痞的作用。

常用的辛温类药有干姜、附子、桂枝、半夏、厚朴、紫苏、吴茱萸等。这些药虽然都有理气开

痞的作用,但在与苦寒药配合时,当按其特长分别选择,如干姜、附子、桂枝温中散寒,以寒热错

杂者为宜;半夏化痰和胃,以痰热互结者最合;厚朴燥湿宽中,可治湿热中阻;苏梗理气解郁,适

用于胃热气滞;吴萸温中利气,入肝解郁,可治肝胃郁火上逆。

苦辛通降法的适应证很广,凡病位在中焦心下至脐上脘部,病变脏器重点在胃,而与肝胆

及肠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为邪阻中焦,胃气郁滞,通降失常,病理因素以热郁为主,并兼与其它

病邪相合,而见寒热错杂、痰热互结、湿热中阻、胃热火郁等各种证候者,俱为苦辛法的适应指

征。临床表现是以痞满、脘痛、呕吐等证候为主要特征,或伴泻利,口中干苦,粘腻,舌苔黄浊腻

或罩灰,或底白罩黄、质红,脉弦或兼滑、兼数。

痞满:是指心下胀闷如塞,气闭不舒,按之濡,或硬满似有抵抗感。是为邪热与寒、痰、湿等

互结,中焦痞塞,上下升降失调所致。

脘痛:为胃脘疼痛,连及胁肋,痛势急迫,拒按,或心中疼热、烦满。是为寒郁热伏,或胃热

火郁,胃气失于和降,不通则痛。

呕吐:多见呕吐酸苦,甚则食入即出,常有噫气,或见干呕有声,或见恶心泛吐痰涎,每兼吞

酸、嘈杂。是寒格于中,拒热于上,火逆上冲;或肝胆郁火上逆,胃气不降;或痰湿与郁热互结,

胃气上逆所致。

如无热郁的病理表现,仅单纯由于寒、痰、湿浊、食、虚等所致的痞、痛、呕,一般均非苦辛通

降法的适应证,但在必要时,也可根据互相制约或从治之意,温清合用,寒热并投。

关于苦辛通降法的临证应用,首先应当注意掌握苦寒与辛温药配合的比例。一般多以苦

寒为主,辛温为辅,但在临证时还应辨别寒与热的轻重,相应施治。如寒热相等者宜苦辛平衡;

热重于寒者当以苦降(泄)为主,少佐辛通;寒重于热者当以辛通为主,佐以苦降。从药味和药

用剂量两方面加以调配,如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即是明证。其次,当针对病理的错综兼夹分别

选药,既要明确邪热郁结中焦是其基本病理,同时还当注意兼邪的不同,区别寒、痰、湿或气火

内郁等各种情况,在苦寒清热的基础上,分别伍以温中散寒,化痰燥湿或升散郁火之品。

1.寒热错杂证:脘部疼痛痞胀,或有呕恶,或肠鸣下利,口渴而饮冷不舒,苔白罩黄,或边尖

露红,脉细弦。治当清胃泄热与温中散寒并施。取黄连配干姜,以治寒热交错,肠胃不和之痞

满、呕恶、下利;或配附子温中助阳,以治上热下寒、脾阳不振之胃痛、脘痞。亦可配桂枝温散解

表,以治胃肠失调或表寒里热之腹痛、吐泻、胸脘烦闷、形寒、发热等。若胃中沉寒与郁热相杂,

胸痞切痛,可用栀子配附子清郁热而祛阴寒之邪。

由于寒热错杂之证热象每易掩盖寒象,故当细辨,以免独用苦寒而致伤阳。

2.痰热互结证:呕吐痰涎,时时泛恶,脘部痞胀或痛,口中腻浊,舌苔黄浊粘腻,脉弦滑。治

当清热与化痰并施,仿小陷胸汤、清中汤(即栀连二陈汤加草豆蔻)等方意,取黄连、半夏辛苦相

合,清热化痰开结。如痰热夹食,脘部饱闷满痛,按之硬,嗳腐,大便不畅,可参入枳实、莱菔子

等消食化痰导滞。

3.湿热中阻证:脘部痞满闷胀,或脘腹痛痛,胸闷,恶心,或见身热,大便或溏或秘,尿黄而

短,口苦而粘,渴不多饮,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当清热燥湿并施,仿连朴饮方意。用黄连、黄芩

清胃热,厚朴、苍术燥脾湿。夹有积滞,腑实热结,或便下不爽者,加大黄、枳实;如属感受湿热

时邪为病,兼有身热不扬,有汗不解,心烦,可配豆豉、山栀,一开一泄以清解郁热。

临证当注意湿与热的侧重和消长情况用药,防止偏用辛温燥湿药助长热邪,或过于苦寒而

致湿遏不化。

4.胃热火郁证:脘胁疼痛,心下痞胀,噫气、恶心,吐酸嘈杂,心烦,口干苦,舌苔薄黄,质红,

脉弦。治应在清泄胃热的基础上,配合辛味药升散郁火。方如栀子干姜汤、左金丸、连苏饮等。

如郁火胃痛,拒按,心中烦满而热者,用栀子合干姜清泄郁火,佐以发散;肝经气火犯胃,脘痞疼

痛、胁痛,吐酸嘈杂者,用黄连合吴萸泄肝和胃,清中理气,解肝郁,泻痞结;气滞热郁,胃失和

降,痞胀,噫气,恶心干呕者,用黄连合苏梗清热降逆,理气和胃。

肝胃气火郁结,在用苦辛法时,还可佐入酸味药,与苦味药相合以加强泄热作用,称为苦辛

酸法,如以黄连、吴萸、乌梅、白芍合用,代表方如乌梅丸。临床观察,对肝胆病的脘胁疼痛,如

胆囊炎、胆道蛔虫病等,确有较好疗效。

由于胃热火郁的病理是“气郁化火”,因此在治疗时应按“火郁发之”的原则考虑,不宜单纯

苦寒逆折,以免郁热不得宣泄。

此外,在用苦辛通降法时,若邪实与正虚互见,还当注意补虚。如湿热、郁火证病久耗伤胃

阴,症见脘中灼热,口干渴,舌质干红,脉细弦数者,当佐以甘寒,配合麦冬、石斛、花粉、沙参之

类,或取苦辛酸甘复发。寒热错杂证迁延病久,胃气虚弱,症见脘痞气逆、呕恶、食少、舌质淡、

脉细弱者,当寒热补泻并投,配合甘温益气之品。仿半夏泻心汤意,用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

虚,黄连、黄芩苦寒清热,半夏、干姜辛温开结。至于阳虚热陷,痞而恶寒汗出者,又当仿附子泻

心汤之意,既用附子辛温扶阳,又用黄连苦寒泄痞。一般而言,在用苦辛法时,需要配合养阴或

益气的并不多,但某些慢性久病,表现脾胃气虚或阴伤,全身虚弱情况较显著者,又当复合并

用。

三、论“引火归原”法

引火归原是针对“火不归原”的病理而提出的治法,适用于肾阳虚,阳不归宅,虚阳浮越于

上;或寒邪内盛,逼阳于外或格阳于上者。表现为上盛下虚,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齿

龈肿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大便溏薄或下利清谷,舌质嫩红,脉虚大无力。临床上对上热容

易掌握,下寒则较难辨析。其实下寒特别注意“脚”即可抓住。辨证时一定要问病人的脚冷不

冷,凡脚冷同时有阳虚见证即可用阳药,使阴消阳旺,真阳归位。

引火归原法的常用方为都气丸加肉桂,药用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在用肉桂、

附子以引火归原时要注意掌握配伍。如同时用龙骨、牡蛎、磁石等重镇药以潜阳,使浮越之阳

更好地归下,不能纯刚无柔。配伍重镇与养阴药,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应该说明的是,阴虚火旺者也能用阳药,这是作为反佐法而运用的。在大量滋阴药中可少

加肉桂或附子等温阳药,以免纯阴格拒,即张景岳所说的“从阴引阳”之意。但要分清使用阳药

与阴药的主次。引火归原法以温阳药为主,少佐养阴药;而阴虚火旺者,以真阴亏损为本,真阳

浮越为标,故当以大量养阴药为主,少佐阳药。

四、“提壶揭盖”法

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上之源,气行则水行。如果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则可引起

尿闭。譬如滴水之器,上窍闭则下窍亦塞。提壶揭盖法即根据“升降相因”之理,通过宣畅肺

气,达到通调水道以利小便的目的。适用于邪热壅肺,肺失宣肃引起的癃闭、小便不通,其病位

虽然在下焦,但与上焦肺密切相关。

临床常用的开肺气药有升麻、紫菀、桔梗、枇杷叶等,再配桑白皮、木通、茯苓等药通调水

道,疏通三焦,开源导流,俾源清而流洁。如肺有燥热者,加山栀、黄芩;肺虚合人参、麦冬;肺气

闭塞配麻黄、杏仁。

“提壶揭盖”既可作为主法运用,亦可参伍于其它治法中以调整升降,导气行水。如因中焦

脾虚而不能转输或下焦肾虚不能开合,气化失常导致尿闭者,在治肾治脾时,都可以加桔梗或

升麻等开肺药。

五、论养阴祛湿法

养阴与祛湿二法临床极少同用,因养阴则恋湿,去湿又伤阴,但如表现为津液不足而见湿

邪时,二法可以适当同用。

如脾胃湿困而肠津不足的腹胀、大便燥结,舌苔黄腻而少津者,当滋阴和燥湿并施,常用黑

芝麻配苍术。又如水热互结,阴液耗伤,常见于热病或湿热淋痛,是因为邪热与水搏结,水液不

归正化,津液不能上承,加之热邪伤阴,以致口渴欲饮,心烦呕恶,小便不利或尿痛,小腹胀痛。

治当滋阴利湿,养阴与利湿药同用,方如猪苓汤。用药时注意选用养阴而不滋腻类药物,如芦

根、鲜石斛、天冬等,利湿则选用平和不易伤阴之白茅根、滑石等。再如在慢性肝炎、胃病中常

见的脾湿内蕴,胃热伤阴证,既有食少、腻苔、口粘等湿阻现象,又见舌边尖红,口渴等阴伤现

象,这时也应养阴化湿同用,如苍术合生地(便血者改用苍术炭)、川朴合石斛或芦根。

六、论中药的科学化管理

中药质量的优劣,是决定中医药疗效的关键性因素。没有中药质量的可靠保证,纵使辨证

准确,用药得当,其治疗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储存、配方工艺和手段,

与当前临床实际需要和中医现代化趋势很不适应。配方时剂量不准,有些药物很不卫生,含有

杂质较多,或因药物保存不当、储存期过长而失效,甚至霉变等现象也难避免。由于药物质量

因素的干扰,影响了应有的治疗效果,也妨碍了临床经验的总结合科研病例的观察,为害非浅。

临床医生经常遇到所用药物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现象,或产生不应有的副作用,甚至出现呕吐、

腹泻等胃肠道中毒症状,这与药物质量和配方时的剂量误差不无关系。病员不放心,也不满

意,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中医药的声誉。因此,尽快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加强中药的科学化

管理,提高药物加工、配方的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在中药的科学化管理方面,日本先行了一步,并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他们按照严格统一

的制作标准,把中药材加工成大小均匀的颗粒,相当洁净,每种药物都用天平称准分量,核对后

装入绵袋中封存备用,病人取回后直接泡饮,方便卫生,又便于储存和携带,同时大大提高了药

房配方的工作效率。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领土辽阔,天然药源丰富,品种繁多,药

材道地。但如果墨守成规,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和生产,就难以很好地利用我国

的药源优势,既造成药材资源的大量浪费,又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止疾病的优势。当然,原

始药材经过除杂、洁净、提取等加工制作过程,可能会导致部分药效的丢失,单味药的提取决不

能替代共煎的药效,但应该相信,通过采取某种技术处理措施加以保护,可以把这种损失控制

在最低限度,所以说,我们要取他人之长,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有目

的、按计划、分步骤地对现有中药管理状况进行改革。先在小范围内搞试验进行可行性论证,

积累经验,并逐步推广。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已组织某些药品生产企业研

制、并批量生产中药颗粒袋泡剂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七、论传统中成药的利用

传统中药成药的利用与新型制剂、中药新药的开发,直接与中医药学的继承、发展休戚相

关。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随证加减,故中药剂型历来以汤剂为主,这固然是有其优势的。

但中药的多途径给药,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研制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的新型制剂和中

药新品种刻不容缓,特别是对开发中医急症领域尤为必要。近几年来,一批抗感染、抗休克、抗

心律衰竭、抗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中药的肌肉、静脉注射液、口服液相继问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还规定了某些中成药为中医医院急诊科备用药,这对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水平,打开中医急诊

工作局面是十分有益的,应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好这项工作。

然而,在对传统中药成药品种的继承和利用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传统中成药市

场日渐萎缩,许多中成药品种销声匿迹,而这些药物是历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临床实践经验的

结晶,配方稳定,疗效卓著,对于某些病情变化不大的慢性疾病尤为适宜。如控涎丹,治疗痰涎

伏于胸膈,自宋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现代临床表明,它不仅对胸膜炎、胸腔积液有特效,

对心包积液、关节腔积液、淋巴结核等多种疾病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又如习惯性便秘中之属

于冷秘者,病情甚是顽固,半硫丸却有药性平稳,缓缓图功之优点,疗效很好。这些中成药近几

年来却濒临绝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当今商品经济观念、市场竞争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药品生

产、经营部门没有摆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中医药事业之间的关系,片面追求赢利,竞相生产

有高额利润的药品,导致市场上滋补类药充斥泛滥,伪劣产品鱼目混珠。相反,由于经营、生产

传统中成药的经济效益较低,而日益受到冷落,致使那些有良好治疗作用的药品横遭灭顶之

灾。这种急功近利的倾向无益于中医学术的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引起各级领导部门

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扶持传统中成药的生

产,尽快恢复其供给。

八、论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是研制新药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环节,保证药品疗效的关键。为此,必

须遵循《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贯彻实施,同时注意当前中药复方制剂的实际,才能适应社会需

要和中医事业的发展。多年来,余曾主持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工作多项,并担任江苏省及全

国的新药评审委员,对新药的临床研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意义及主导思想

中药是中医防止疾病的重要***,中药制剂及其剂型的多少和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

效。因此,加强中药制剂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继承传统中成

药,又要研制新品种,满足临床需要。

新药的临床研究属于临床药理学范畴,它是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

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目的是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人体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

程,药物的疗效机理,个体特异性,以及毒副反应的性质与程度等,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新药作

出科学的评价,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

中药新药的研制,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应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手段,进

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由于中药单味药所含成分复杂,而中药新药大多数是多味复方组成,成

分更加复杂,故必须从临床实际出发,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计,探索出研制中药新

药的路子,不能囿于研制西药的模式。

(二)中药新药的名称、选题及处方依据

新药的名称既可按药物的功用特点、治法,或所治的病证拟名,也可以处方中的少数主药

为代表,作为确定药名的依据,同时还应表明是何种剂型,力求做到科学、确切、合理、简明,体

现命名的理由。避免浓厚的商品化色彩,夸张性地称为神、宝、灵等;或是以代号、人名命名。

选题应是切合临床需要的短缺品种,对所治病证有准确的针对性。

处方依据,应包括处方来源,方药组成及文献资料等内容。处方来源是研制新药的重要依

据,多指古方、验方、秘方或医院制剂等。古方不应改变处方组成和药用量,尤其不能稍事加

减,即任意另立新名;如欲化裁,重组新药,则必须言之成理,经过论证确认。验方、秘方必须持

之有据,不仅要有方药组成及文献资料,还要提供可信的第一手基础资料,通过专家论证认可。

目前有的申请资料,往往抬出已故名医、现今名医验方的招牌,但又缺少凭据,其中有的是借名

为助,有的则非庐山真面;至于有的祖传秘方更是玄机莫测,颇难评价,即使组方费解,或浮泛

不实,或思路极偏,也因其秘而近神,令人难以裁判。为此,有必要制订关于验方、秘方的具体

要求及审核标准。此外,为了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凡属国家、部省级课题,有新药研制内

容的,其临床科研病例,应予相应的认可,作为临床前期的基础,或视同一期临床试验。已经通

过课题成果鉴定,技术条件比较成熟的科研制剂,申报新药研究时,在按同等水平要求的前提

下,可给予优先支持。

(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主要求

根据《新药审批办法》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病例的选择有以证候为主体,以中医病名为主

体,以西医病名为主体三类情况,这符合临床研究的客观实际。但均须制定严格的中医辨证标

准或中西医病名诊断标准,以明确其适应范围。凡以中医病名为主体的,应尽可能选择一些特

异性检测指标作参考;以西医病名为主体的,应对其所治中医证候分别制定判断标准。必要时

当明确病性、病型、病程。

从当前申报的临床研究计划来看,多以西医病名为主,有的只辨病不辨证,有的意在一药

统治疾病的各个证候,以致在设计中罗列的辨证诊断标准形同虚设,与新药的功用、主治、适应

范围发生明显脱节,这是必须纠正的。

供临床医师参阅的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报告,应为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证据。药效学试验

必须选择与治疗作用有关的主要项目,针对新药功效主治做到有的放矢,该做的不能缺漏,不

必做的也无需列入。如研制抗休克新药,药效学应选做升压、稳压、心律、尿量、肾血流量、冠脉

及脑血流量等主要指标。

临床总结资料要忠实于原始记录,真实、客观,不可任意取舍;判断应实事求是,并作统计

学处理;结论要精确、全面、具体,避免任意扩大未经试验治疗的病证,缩小毒副反应、用药禁忌

等商品营利性做法。

(四)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医药理论及经验对处方的论述”,是研制中药新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医药

学是实践经验先于理论,但理论又可成为再实践的依据。因此,既要遵循中医自身理论,又不

可轻弃经验。回顾传统的中医研究程序,是以临床疗效为基础,成为制剂后再经实践检验,最

终应用于临床。当前对中药新药的研制虽然增加了临床研究前的药、毒理经验,但毕竟与西药

先搞化学然后进行临床前药、毒理研究,再做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药理学得出研究结果,有很大

的差别。

基于上述,对研制中药新药,必须遵循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应以中医药理论为主

导。但纵观现在申报的许多临床研究资料,多为流于形式的附加品,与研制的方药貌合神离,

南辕北辙,表现为医理与方药、中药药理与方药的脱节。其原因是所订方药缺少理论高度上的

认识;制方既非真正源于理论,也缺乏成熟的经验总结,以致组方配药很难体现医理药理的统

一性。实际上有些设计仅是立足在西医病名的基础上,套用西医药思路和模式,按各个单味药

药理药效实验的某种作用凑合成方,对这类新药要按中医药理写好医理和方解,确是困难的。

如果长期不注意克服这种脱离中医药理论体系研制中药的倾向,势必出现废医存药,中药西用

的后果。

当然,对某些单验方、外用方,可以实效为依据,不必强求形式上的符合,否则反而显得不

伦不类。

(五)处方设计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的研制必须做到医理与药理,方药与辨证相结合。医理是对疾病病因、病机、病

所、病证的综合认识,若能与药理相结合,则组方制药自然不会脱节。如人体气机升降逆乱,可

通过药物的升降浮沉来调节;病性的寒热可借药物之寒热温凉来纠正;邪正虚实,可经投以补

泻来平衡。

研制的中药新药,所主的病证一般是一方主治一证,按处方设计的“指导原则”中的每个

病,虽然都列有若干常见证候,但并非每个药能用于各个证候,而须按辨证要求,选择合适的证

候进行观察。某些慢性病病机错综复杂,证候表现多样,研制的方药也往往具有多向作用,这

就需要制定一个恰当的复合证候,以适应临床验证的要求。至于中药Ⅰ、Ⅱ类药中的天然药物

及中药材提取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只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药效和临床试验,就应确

立其主治证候。

组方选药是研制新药的核心问题。要分清是研制不同疾病相同证候的通用方,还是研制

某种疾病某类证候的专用方。对通用方适应范围不能过宽,否则会给临床试验计划带来困难。

组方原则应按君臣佐使的有机配合关系,阐明其整体作用,符合方解要求,不是每味药物的个

别解释。

君药是方中的主要药物,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一般用量宜大,力专而效强,以

一、二味为当,二味君药合用,可以是协同增效,也可以是互补,药学研究应予定性、定量,进行

质量控制。臣药可取同类相须之品,药味配比应居第二位。佐药一是协助君药治疗兼病兼证;

二是制约君臣药的燥烈之性,纠其偏胜,或减轻毒性;三是用为反佐,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药

味常居第三位。使药为引经药,可引导诸药达到病所,亦可用作调和诸药性味。君臣佐使中,

佐使药不一定要齐全,有时君药或臣药可以兼具佐使药的作用。此外,有些复方,药味较多者,

可将作用类似的药物分别归类,环绕功用主治加以分析。

现代的药理药效实验研究资料,应在整个方解之后,结合处方的功用、主治加以分析,作为

旁证,但不宜穿插在方解之中,造成理论体系上的杂乱。
5
发表于 2007-10-29 14:06 | 只看该作者
周仲瑛教授经验方

过伟峰、周宁整理

一、调气和血汤

组成:丹参12克、川芎10克、大蓟15克、怀牛膝10克、天仙藤12克、生槐米10克、广地龙

10克、代赭石25克。

功能:调气和血。

适应证:高血压病气血失调证,头痛头胀,面色黯红,时有烘热,胸闷或胸痛如刺,肢体窜痛

或顽麻,妇女月经不调,舌质偏黯,或有紫气,脉细涩或结代。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二、平喘固本汤

组成:党参10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粉1克、胡桃肉10克、沉香(后下)3克、灵磁石15

克、坎脐10克、苏子10克、款冬花1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

功能:补肺益肾,降气化痰。

适应证:哮喘虚证,正虚邪实,肺肾两亏,痰浊壅盛。久病年老体弱,反复频繁发作,甚则常

有持续性哮喘,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动则气急尤甚,咳而无力,咯痰不爽,

精神疲惫,汗出,心慌,脉虚无力。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冬虫夏草粉另吞。

三、丹地凉血汤

组成:鲜生地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水牛角片(先煎)15克、大黄10克、煅人中白10

克、黑山栀12克、紫珠草15克。

功能:清热凉血散血(化瘀)。

适应证:肺结核、肠伤寒、各种急性感染并发DIC引起的瘀热型血证。血出黯红或深紫,或

夹有血块,肌肤斑疹显露或瘀斑成片,发热夜甚,烦躁,谵语如狂,舌质红绛或有瘀点。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病重势急者,每日2剂。

四、滋胃饮

组成:乌梅肉6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3克、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金钗石斛10克、

丹参10克、炙鸡金5克、生麦芽10克、玫瑰花3克。

功能:酸甘化阴,和胃调气。

适应证:阴虚胃痛,脘部痞胀隐痛,或灼热而痛,噫气,干呕,泛恶,食少乏味,或嘈心如饥而

不欲食,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苔薄欠润,舌质干红,脉细数无力,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

病并发慢性胃炎久延不愈,胃酸缺乏者。

用法:水煎,每日2次分服。

五、化肝解毒汤

组成:虎杖、平地木、半枝莲、土茯苓各15~20克,垂盆草30克、贯众10克、片姜黄10克、

黑料豆10克、生甘草3克。

功能:清解泄化肝经湿热瘀毒。

适应证:慢性乙型肝炎湿热(毒)瘀结证,肝区胀痛或刺痛,脘痞纳呆,泛恶,腹胀,两腿酸

重,口干苦粘,大便溏垢或秘,小便黄,面色黯滞,或见血缕,苔腻,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或濡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2个月为1疗程;病毒携带者可以每周服5剂,停药2

天,一般为2个疗程。实验室检查乙肝标志物转阴、肝功能复常后,应再服药巩固1个疗程。

加减:湿热中阻,加炒黄芩、厚朴;肠腑湿热,加凤尾草、败酱草;湿热发黄加茵陈、黑山栀;

热毒偏重加龙胆草、大青叶;湿浊偏重加煨草果、晚蚕砂;血分瘀热,加白花蛇舌草、制大黄;营

血热甚加水牛角片、丹皮、紫草;肝郁血瘀加土鳖虫、马鞭草;衄血配茜草根、白茅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3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