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究与训诂] 医家名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医门法律言: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


            虚中有实,独处藏奸.
            
            
            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
            治黄需解毒,解毒黄易除
            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关幼波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
            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疾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1.人之所病疾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2.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3.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4.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5.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6.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7.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8.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
9.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0.《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

治疗阴虚火旺的名言:
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壮水不效,当以祛风!

叶氏心法:暑热必挟湿, 吸气而受, 先伤于上, 故仲景伤寒, 先分六经, 河间温热,
  须究三焦, 大凡暑热伤气, 湿着阻气, 肺主一身周行之气, 位高, 为手太阴经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百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S226;张景岳《景岳全书&S226;妇人规&S226;百瘕类》
百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百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S226;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S226;张景岳《景岳全书&S226;杂证谟&S226;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S226;程钟龄《医学心悟&S226;积聚》


识途老马,金玉良言,垂泪十年,偶有一得,惜之,爱之,珍.之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3 10:2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不知是不是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0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