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局限型和弥漫型硬皮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相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局限型和弥漫型硬皮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相似


系统性硬化病(SSc)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在近几十年来,肺部并发症已成为SSc的主要致死原因。文献报道中有证据显示,定期检测和早期干预与良好预后相关。基于此,英国伦敦皇家自由医院Nihtyanova SI等研究者进行了SSc肺部并发症和长期生存率的预测因子研究。
研究随机选取SSc患者进入一项大型单中心队列研究,分析SSc内脏相关性并发症的生存率和发生率,探讨影响生存率、肺纤维化(PF)和肺动脉高压(PH)的因素。该项队列研究共纳入398例SSc患者,随访时间长达15年。采用Cox比例风险分析法对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预后因素,建立肺脏并发症和生存率的预后模型。
随访结束时对整体生存率进行评估,其中局限型硬皮病(lcSS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57%,而弥漫型硬皮病(dcSS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则为50%。 发病年龄大、dcSS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低、血红蛋白水平低、血清肌酐水平高、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心脏损害均是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在整个随访过程中,42%的dcSSc患者和22%lcSSc患者出现临床显著性肺纤维化(P < 0.001)。预示临床显著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因子包括:发病年龄大、用力肺活量低、DLco低以及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的出现,而抗着丝点抗体的出现则是保护性因素。
2种亚型的肺动脉高压(PH)累积发病率无差异(P=0.558)——lcSSc患者PH累积发病率为24%,dcSSc患者PH累积发病率为18%。发病率水平达到每年1%-2%。 肺动脉高压预后模型显示,发病年龄大、血清肌酐水平高、低DLco、抗RNA多聚酶Ⅲ或抗U3-RNP抗体的出现均与PH发生风险提高相关,而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阳性则可降低PH的发病风险。
该研究为SSc的长期结局观察提供了相关资料,并为SSc相关性主要内脏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和频率提供了数据;该研究中的预后模型也可作为患者风险评估的临床工具。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1-3 10: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8 01: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