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抗生素是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抑止或杀灭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存在着过度预防、过度使用、过量滥用的现象,给患者及社会资源造成浪费,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和耐药性等。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就显得十分必要。
        1. 明确诊断和适应症
        1.1 病毒感染的患者,不使用抗生素。
      1.2 应少用或不用抗菌药物作为诊断性治疗。
      1.3 依据临床症状就能确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破伤风,白喉,百日咳、淋病等应针对性用药。
      1.4 应尽力找出病原微生物,针对性用药。疑为细菌感染的,除非病情紧急,不轻易立即使用抗菌药物。例如:① 革兰阳性球菌的肺炎球菌,可选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 红霉素,头孢呋新,头孢唑啉、喹诺酮类;②革兰阴性球菌的铜绿假单孢菌,可选用头孢他定+氨基糖苷类,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③ 革兰阳性杆菌的难辩梭菌,可选用甲硝唑,万古霉素;④革兰阴性杆菌的沙门菌属,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⑤厌氧菌,可选用甲硝唑、替硝唑、奥消唑。

        2. 联合用药要有可靠的依据
      2.1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繁殖期杀菌药物与静止期杀菌药物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例如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类可产增强作用。快效抑菌药物与慢效抑菌药物合用,可产生累加作用,如红霉素+磺胺类。
      2.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多重混合感染 如肠穿孔、子宫内膜炎、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合并发热等,往往为多重感染,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谱,迅速控制病情发展。
      2.3 感染原因不明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抗菌药物合用可达到广谱抗菌目的。例如: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所致的敗血症,可选用喹诺酮类,阿米卡星,加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帕尼培南,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敗血症,则首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第二、三、四代头菌素类,碳青霉烯类。
      2.4 减少剂量、减轻毒性、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
      2.4.1 联合用药可减少各抗菌药物的剂量,可减轻各药的毒性。
      2.4.2 联合用药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防止或推迟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3.根据感染的部位来选择药物
      3.1 严重胆道感染,应选择在胆汁中浓度较高且疗效良好的利福霉素、头孢唑啉、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
      3.2泌尿道感染,应首选喹诺酮类,它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作用,对厌氧菌也有作用。
      3.3 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 首选青霉素、头孢三嗪、头孢他定。

        4. 注意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4.1 易产生耐药菌株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
      4.2 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措施:①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防止乱用滥用。②从治疗开始,就要给足剂量,用药间隔应适当。 ③疗程要恰当。因人因病而异,急性感染至少在病情控制后3日停用,患者抵抗力弱而病情迁延可适当延长,切勿在疗程中途,毫无章法,随便突击频繁换药。

        5. 注意合理配伍使用
      二种抗菌药物可产生相同严重毒性,如羧苄青霉素与氨基糖甙类、同族抗生素妥布霉素与阿米卡星、氨基糖苷类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等,不宜合用以防增加肾毒性。红霉素及克拉霉素与特非那丁合用可引起心脏不良反应。   
        6.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6.1 如过去对青霉素族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则青霉素皮试应慎重,用头孢菌素类也要慎重。
      6.2 老年人、新生儿、儿童、肾功能随年龄而变动,早产婴与新生儿肾功能低下,老年人的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故主要由肾排泄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甙类)、一代头孢菌素等必须慎用。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变态反应,老年比青年明显增多。有前列腺增生老人用大剂量克林霉素类会引起尿潴留。新生儿肝功能发育不全,大剂量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核黄疸。18岁以下患者禁用喹诺酮类等。妊娠和哺乳期,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类等;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利巴韦林等临床上严格禁用。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红霉素、磷霉素则相对安全,妊娠哺乳期可选用。
      6.3 糖尿病患者如口服氯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可加强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量。肌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氨基糖甙类等,吸收极差,须改为静脉给药。肾功能不全者尽量不用氨基糖苷类、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喹诺酮类、万古霉素、伊曲康唑等。确有指征应用者应调整给药方案。禁止使用:四环素族、呋喃妥因、特比萘芬、对氨基水酸(PAS)。严重肝病时慎用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族、利福平、异烟肼、培氟沙星等主要在肝内代谢的药物。肝脏疾病禁用四环素族、特比萘芬、大环内酯类、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等。

    射阳同丰药店 杨朝庭/摘








[ 本帖最后由 溫柔殺手 于 2007-9-12 10:35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7-9-12 18:46 | 只看该作者
众爱友都需要看看,记住。楼主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2: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