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医案] 柴胡桂技汤治疗寒湿内蕴之低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张雷 (锦州市古塔区中医院中西门诊部 121000 )



病案4姜某,女,38岁, 已婚, 农民。 2005年8月10日初诊。主诉:低热3年余。现病史:患者2002年无名原因低热(体温在37. 5C上下),经西医多次检查,未能确诊。笔者曾用青蒿鳖甲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均无效,经介绍求诊于李老。刻诊:每天午后微寒而热,且头晕目眩,肢体酸痛,胸脘满闷,口苦,恶心,纳差,大便软,小便淡黄。体温 37.8。C。舌红苔白滑,体胖而干,脉弦细。既往史:肝炎、慢性胆囊炎。辨证:邪郁少阳,枢机下利,兼有寒湿久留肌凑,缠绵不愈之无名原因低热。治则:和解表里。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0g、桂枝15g、白芍20g、党参15g、甘草10g、姜枣引、水煎服,日一剂。服药3剂,肢节痛减,脘腹痞满见舒,但午后微寒低热如故。继服5剂,热减(37.3。C),恶寒愈,疲劳时偶有低热,口干,休息片刻即退。原方增减服至20余剂痊愈,至今未复发。

按语:长期低热而不愈者,多属内伤,或阴虚、或中气弱。然此病人曾服养阴清热,甘温除热诸方而不效者,非内伤可知。证见胸脘痞满,口苦恶心,头晕目眩,实为少阳之候。微寒而热,肢节酸痛等证,乃寒湿久郁肌腠之征。故投以柴胡桂技汤两解之法,使少阳得和,寒湿得解,而获痊愈。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锦纹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