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转贴】心电图新概念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心电图是反应心脏激动时心肌除极、复极、和激动传导等电活动的图形。对诊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有价值。能显示左右心室和左房肥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助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一.心律失常:
1.定义: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激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2.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发生原理:自律失常异常、折返形成、后除极触发、传导异常以及上述异常的联合。
  按起源部位:窦性、心房性、房室结性、房室交界性、心室性。
  按心律失常快慢:快速性、缓慢性。
  按预后和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致命性、潜在致命性、良性。
心律失常的机制:折返、自律性改变、触发激动、调变的平行收缩。
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I类:钠通道阻滞剂  分为Ia:奎尼丁
                          Ib:利多卡因
                          Ic:普罗帕酮
  II类: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
  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胺碘酮、索他洛尔
  IV类: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地尔硫卓
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连续出现≥3次)
(1)连续快速出现的心房波,房率160一220次/min.
(2)P/一P/间隔匀齐。
(3)P/一R≥0.12 s.
(4)QRS波呈室上型。

        2.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1)连续出现的心房波,频率70一130次/min,
(2)P/一R间期≥0.12 s,
(3)QRS波呈室上型。
(4)常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
3..心房扑动
(1)P波消失,代之以迅速而匀齐、形态相同、连续似锯齿状的扑动波(特称小‘f’波),其频率为250一350次/min.
(2)QRS波多呈室上型,室率依房室传导比例不同,室律可匀齐或不匀齐。
  
4.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间隔不等的颤动波(特称大 F波),其频率为350一600次/min.
(2)一般QRS波呈室上型。
(3)心室律绝对不匀齐。

5.






三.常见心律失常的治疗
  (一):心房颤动:
      1. 分类:分类: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48-72hr的房颤为陈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48-72hr≤持续时间<7天的房颤为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持续>7天为永久性房颤;
2.房颤对心脏的危害
          1).心房主动泵血,心排血量减少,甚至出现心衰,日久即使复律,心室充盈也受限。
          2.)心房/心室的重构。
          3).组织学异常:房颤发作数小时后细胞内线粒体混浊,空泡形成。>1月者细胞超微结构及    肌纤维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细胞凋亡,数目减少,肌丝模糊消失,代以纤维结缔组织及脂肪退行变。已不可再复律,心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心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
           3。房颤药物治疗
房颤的药物目标:减慢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保持窦律,减少复发,预防血栓
         1.。减慢心室率并控制在合理范围:
           快速房颤以减慢心室率为首选治疗目的。适应于:
          ①初发或阵发急诊,
      ②保持窦律失败的持续或慢性房颤,
      ③无症状老年患者,无转复适应征者。
      (1)***
          特点:
          ①伴有心功能不全时首选;
          ②但对活动时心律控制有限;
          ③房颤合并WPW时禁忌;
          ④对慢快综合征可用,警惕有20%左右恶化。
          ⑤有观察***减少阵发房颤发作的频率,但延长每次发作时间。
         缺点是:
        ①单用***降低心室率起效慢,显效在6小时以后;
         ②活动时心律加快或起效慢,可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负荷剂量开始,起效后适当减低***剂量。
      (2)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与***同用能较好控制运动时心律增快。钙离子拮抗剂有负性肌力作用,心衰患者中需慎用。
  硫氮卓酮:静注20~25mg/2分,继以维持5mg/hr,6~20hr,48hr内63~91%(77%)可保持室率合适,继以长效制剂300mg/日。
      (3)β受体阻滞剂:
        能有效地控制房颤心室率,静脉注射普奈洛尔、阿替洛尔、美多洛尔或超短效的艾思洛尔均对  运动时心室率加快有减慢作用,长期口服能减低交感张力。
        β受体阻滞剂与***合用,比合用维拉帕米更为有效。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衰,可与***合用,用前稳定心衰,从小剂量滴定剂量。Ⅳ级心衰暂不宜用,哮喘患者禁用。上述两药均减少洋地黄制剂排泄,可能导致洋地黄中毒。长期合用需减低洋地黄制剂剂量。其它药物一般不用于控制房颤的心室率。
  II。转复为窦性心律:
  房颤复律成功,决定于病程长短(>1年者成功率低),左心房扩大(>55mm),心功能障碍程度。心功能差,病程长,左房明显扩大复律和保持窦律机率降低。
  复律方法为同步直流电或药物。两者各有有利点。电复律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明显降低,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应首选。
  (1)***类药物:复律基本无效,与自然复律率相近,40%上下。
  (2)1A和1C:1A型奎尼丁复律现已少用。1C比3型药有效。新发生房颤,静注1C药为首选。我国主要是普罗帕酮。病程1小时内转复率可达70~90%(静注普罗帕酮70mg,30~45分钟,1~3次,<72小时房颤,转复有效率达67%,明显高于西地兰。97年以来有报道,对照观察顿服普罗酮600mg,≤72小时房颤,8小时转复率>70%,与静脉相似。
  应用普罗帕酮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有负性心肌作用,对窦房结及房室结有抑制作用,尤其心脏状况不好时副作用更明显(1C类同)。电生理性能有频率依赖,心律越快作用越明显,此药只适用于心脏无明显异常或轻症,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明显心肌缺血,或心衰。
  (3)静脉胺碘酮:由于起效慢,转复效果70%上下。有报道电复律前给胺碘酮可提高成功率。
    胺碘酮的优点是
       ①心肌负性作用较少;
       ②不适于普罗帕酮,以及>48小时未自行复律者,再选IC可能出现副作用;
       ③致扭转室速较少;
       ④若不急于复律可给胺碘酮负荷及维持4~6周,不能自行复律可改电复律。其它3型药的复律效果报道较少。
胺碘酮的副作用
  (1)回顾性总结20年文献,未见胺碘酮增多扭转室速发生。发生扭转室速的条件是QTC显著延长,心脏扩大,低血钾等。
  (2)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会影响肺脏,胺碘酮肺功能均有轻度影响,严重致命者极少见,发生率<1%。用药过程需注意症状,如拖延不愈的咳嗽、乏力、发热、胸片示周边斑块状浸润灶,及肺换气功能严重降低,血内去乙酰代谢物升高等。早期停药多可获缓解。
  (3)甲状腺:86年报道76例,甲状腺功能89%正常,8%甲亢,3%甲低。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累积量无关。用胺碘酮可有T3及T4的改变,作者观察甲状腺正常功能者,甲状腺激素稳恒,T4增加占42%,T3降低16%,但TSH无明显改变。甲低时TSH>20mU,甲亢者T4>20ng/dl或T3>200ng/dl是敏感的诊断指标。上述指标供参考。
 胺碘酮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但若能严密观察,可发挥很好的疗效且能避免某些副作用。要定期随诊,每2~3个月做心电图一次,每半年复查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胸片。
III。不同病状下复律处理:
  (1)急性心梗:静脉胺碘酮或直流电复律。出现心衰时应首选直流电复律。
  (2)心衰:阵发性房颤发生并出现明显心衰,无疑取直流电转复。同理IC药禁忌,若心衰症状不严重,胺碘酮应是最佳选择,索他洛尔可以考虑。
  (3)心脏手术后房颤:心脏手术后房颤发生率在30%左右,发生高峰在术后1周内,预防药物首选胺碘酮及β受体阻滞剂,术后即刻用药或恢复原用制剂。
  (4)“特发”阵发性房颤:自行复律率高,<48小时者,76%自行复律。因此多认为无需特殊处理。
IV。.维持窦性心律:
  确定方案,选择药物需要个体,全面考虑利弊。
  (1) 不利长期保持窦律:低LVEF,左房60mm,二尖瓣病变,病程>1年,反复发作并渐频趋势,起搏器。
  (2)预防复犯AA:房颤极易复发,多数药物在6月保持窦律<50%。预防复发药物应能延长心房不应期,降低交感或副交感张力,及减少诱发因素。
V。非瓣膜性房颤(NVAF)血栓栓塞并发症(TE)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鉴于血栓栓塞是房颤的并发症,1998年欧洲“房颤处理建议”、1996年美国“房颤处理指南”,明确建议抗凝药适用于
  (1)慢性房颤不转复或转复失败者;
  (2)房颤合并高危因素者;
  (3)左房内有血栓或左房超声自显影;
  (4)阵发性房颤决定于心脏病性质,是否伴其它因素;
  (5)阿斯匹林只用于华法令禁忌,低危的年轻人。
  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指
  (1 )高龄,65以上;
  (2 )有脑卒中史;
  (3 )高血压;
  (4 )心脏(心房及/或心室)扩大;
  (5 )心功能低下;
  (6 )合并糖尿病。
 房颤抗凝:INR值在2-3可获得最佳效果,而颅内出血率减少到最低。置换了人工瓣膜者INR要求略偏高些。INR在1.6 -2.5,不能获得充分效果,一般要求INR在3-4。有高危因素的房颤均应首选华法令,保持INR值在2-3;除非有药物禁忌或为病人拒绝,则可改用阿斯匹林。人工瓣膜置换后均用华法令。中危患者若能接受华法令为上策。年龄≥75岁无其它危险因素者,若不能接受华法令可考虑阿斯匹林,但需严密随诊是否出现危险因素。年龄<65岁即使无危险因素也应该用阿斯匹林。阿斯匹林的剂量一般为325mg/日,试验证明低于此量则无效。
 VI.房颤非药物治疗
  宜加强机制,房颤房内折返途径标测,以取得安全有效效果。
  (1).迷宫手术;
  (2).发展的导管消融,仿迷宫术:切割并扩宽折返环,保扩窦房结功能,保留心房{MOD}心排量;
  (3)自律灶消融术:左房肺静脉近端为主,避免肺静脉狭窄;
  (4).顽固快速心室率,消融房室结区。损伤慢径,或快径,后者半数以上需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5)房内起搏除颤器;
  (6).房颤-房扑:按消融房扑法,阻断三尖瓣环-下腔及-冠状静脉窦口间双向传导。
(二)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
•        房性早搏:与交感兴奋或心功能不全有关,房早本身无特殊治疗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快速心室率,必须积极处理。
  .(1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美托洛尔静脉用药。
   (2 ).合并心力衰竭、低血压者可用直流电复律或心房起搏治疗。洋地黄制剂有效,但起效时间较慢。
3、心房扑动:少见且多为暂时性。
4、心房颤动:常见且与预后有关,治疗如下:
  (1).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如出现血压降低、脑供血不足、心绞痛、心力衰竭者需迅速作同步电复律。
  (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以减慢心室率为首要。
      a:无心功能不全、支气管痉挛或房室传导阻滞者,可静脉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多心安2.5-5mg 在5分钟内静脉注入,必要时可重复,15分钟内总量不超过15mg。同时监测心律、血压及心电图,如收缩压<1OOmmHg或心律<60次/分,终止治疗。
      b:也可使用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静脉注入,其起效时间较β受体阻滞剂静脉注射为慢,但1-2小时内可观察到心律减慢。心功能不全者首选洋地黄制剂。
      c:如上述治疗无效或禁忌且无心功能不全者,可静脉使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维拉帕米5-1Omg(0.075-0.75mg/k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30分钟可重复;地尔硫卓静脉缓慢注入,然后静脉滴注,用法为:静脉缓慢注射10mg(5分钟内),随之以5-15μg/kg/min维持静脉滴注,静脉滴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心律、血压的变化,如心律低于55次/分,应减少剂量或停用,静脉滴注时间不宜超过48h,AMI后频发梗死后心绞痛者以及对β受体阻滞剂禁忌的患者使用此药也可获益。以上静脉推注时必需同时观察血压及心律。
  (3)胺碘酮对终止心房颤动、减慢心室率及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均有价值,可静脉用药并随后口服治疗。
5.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1)室颤、持续性多形室速,立刻非同步直流电复律,起始电能量200J,如不成功可给予300J重复。
  (2)持续性单形室速伴心绞痛、肺水肿、低血压(<9OmmHg),应予同步直流电复律,电能量同上。
  (3)持续性单形室速不伴上述情况,可首先给予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5Omg静脉注射,需要时每15-20分钟可重复,最大负荷剂量150mg,然后2-4mg/分,维持静脉滴注,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胺碘酮150mg于10分钟内静脉注入,必要时可重复,然后1mg/分静脉维持滴注6小时,再0.5mg/分滴注。
  (4)频发室早、成对室早、非持续性室速。可严密观察或利多卡因治疗 (不>24小时)。
  (5)偶发室早、加速的心室自主律。观察,不作特殊处理。
  (6)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也可引起短阵多形室速,酷似尖端扭转型但QT间期正常,此可能与缺血引起的多环路折返机制有关,治疗方法与上同,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三)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1、急性发作的治疗:
(1)。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推注,1-2分钟注完;必要时再每5-10分钟静注50mg,共2-3次,有效后以1-4mg/分钟的速度继续静脉滴注。
(2)。心律平70-140mg静注,3min内注完;以后0.5-1mg/min共2-3h静滴,病情稳定后可0.4mg/min静滴,直至病情稳定。心功能不全者慎用胺碘酮负荷量7g,通常在2周内给予,我国的习惯用法是0.2g tid 一周,0.2g bid 一周,然后采用维持量0.2g qd。
(3)。胺碘酮静脉用药安全有效,虽然终止室速的疗效不甚满意,但在反复发作者和心功能不好者特别适用。用法为3mg/kg,10分钟内静脉注射,若无效以后10~15分钟可重复静注1.5~3mg/kg,直至9mg/kg。在应用负荷量后即可给维持量,从1.0~1.5mg/分钟开始,以后根据病情每6~12小时以0.5mg/分钟的步距逐渐减量。第一天的总静脉用量可在1200~1500mg。静脉维持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4天。短期应用对窦房结合QT间期几乎没有作用。
胺碘酮是目前预防室速发作最有效和应用最普遍的药。临床试验证实胺碘酮可有效地抑制室速的发生,不使预后变坏,对心衰病人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胺碘酮治疗包括负荷期和维持量期。
  负荷期:可分为快速负荷和缓慢负荷。快速负荷一般用于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配合静脉用药,在4~5天完成。第一天总量(静脉加口服)可用至2000mg,以后根据病情逐日递减。缓慢负荷一般用于不十分危重的病人,可采取0.2g tid 1周,继以0.2g bid 一周,以后用维持量。胺碘酮的负荷量期要严密观察,每2~3天要复查心电图,大剂量负荷应住院进行。
  维持量期:完成负荷量后即可使用维持量。维持量的大小需因人因时而异。可用0.2~0.3g qd,不要超过0.4g/日。在心肌梗塞后的单形持续性室速治疗中,口服给予的维持量要比治疗心房颤动大。治疗心房颤动的维持量一般为100-200mg/d,而治疗单形持续性室速的维持量一般为300-400mg/d。
  胺碘酮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的作用和临床疗效不同。静脉给予的起效很快,持续时间很短,而口服给药的起效相当慢,维持作用的时间也相当长。用静脉给药无效的患者仍然可改用口服给药显示满意的临床疗效。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无效的病例,改用胺碘酮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合用后仍然可能有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