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脊柱] 【转贴】应用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1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应用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005-7-30 来自:脊柱外科杂志, 2005 年4月, 第3卷第2期 JSpinalSurg, April2005, Vol3, No2 :104页 
白金广,乔聚义,李文强,蔡 明
 白金广(1960-),本科,副主任医师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胶原酶类;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由医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目前,很多医生都在积极地探索介于两者之间的治疗方法。根据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2001 年起我们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2001 年4月~2003 年10 月我院先后应用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2~39 岁,平均31. 5岁。其中C4/C5 2例, C5 /C6 3例, C6 /C7 1例。中央型4例,旁中央型1例,神经根型1例。本组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病例均有显著的脊髓受压表现,如下肢无力,手部精细动作不灵活,其中3例合并踝阵挛,2 例Hoffmann 征阳性。旁中央型和神经根型患者均有典型的根性神经痛症状和相应的神经定位体征。
1. 2 影像学表现
本组病例均进行了X 线摄片、CT 、MR I 检查。X线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间隙变窄及颈椎曲度
改变, CT 和MR I 显示病变椎间盘后突3~8 mm 不等。其中有2例合并椎体后缘轻度骨质增生
1. 3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头略后仰,C 型臂X线机透视**外克氏针定位并标记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 1% 利多卡因1 ml 局部浸润麻醉。用生理盐水1 ml 稀释胶原酶600 U 备用。以7号注射针头自颈动脉鞘和内脏鞘间隙进针,穿刺针与矢状面呈30°~40°角,X 线透视确认针尖位于病变椎间盘中央附近时缓慢推注胶原酶400~600 U, 留针5~10 分钟后拔针以减少药液渗漏,针孔用创可贴封闭。术后颌枕带牵引2周后戴颈托4~8周。
2 结  果
本组随访3~26 个月,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消失,有3例患者早期表现为颈部僵硬,观察2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3个月后复查MR I 或CT, 显示椎间盘突出程度缩小2~5 mm 不等,颈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隙运动功能良好,本组病例2~3个月后均恢复原工作。
3 讨  论
传统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采取牵引、理疗、颈托、药物等措施,早期病例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只有少数经保守治疗失败者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有颈前入路和颈后入路之分,手术方法有单纯性颈椎间盘核摘除术、髓核摘除加植骨融合术、髓核摘除术加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而且以后两种方法最为常用,后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病变阶段将永久丧失活动功能,从而加速了邻近阶段的退变,这是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国内胶原酶的临床应用已有近20 年的历史,既往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治疗效果已被临床资料[1, 2 ] 所证实,但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者治疗的报道较少。我们的体会是应用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满意但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
我们拟定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是: ①相对年轻病人的单纯型颈椎间盘突出症。②有明确的症状和体征,经正规的保守治疗失败者。③症状和体征与CT 和MR I 影像学表现相一致,且无明显的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等退行性改变者。
与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相比,胶原酶注射具有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极少、医疗费用低等优越性,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治疗方法。本组由于病例较少,还需要更多的病例和更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验证其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 1 ]  王执民,王义清,吴智群,等.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介入放射学杂志, 1997, 6: 70 -72
[ 2 ]  汪国斌,贾连顺,江焰生,等. 多阶段腰椎间盘突出融核治疗的临床研究. 颈腰痛杂志, 1998, 19: 58 -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17: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