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治疗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导读: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是指头痛患者在长期过量使用止痛药物后出现频繁发作的头痛。MOH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导致患者严重失能、生活质量受损,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差,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且治疗费用高昂,给个人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诊断标准

2013年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试行版)(ICHD-3β)中对MOH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具体如下:
①每月头痛时间≥15d;
②规律过度使用一种或多种头痛急性治疗和(或)对症治疗药物时间>3个月(每月麦角碱、曲普坦、**类药物或复方止痛药或任意急性药物混合使用≥10d,单一成分止痛药≥15d);
③不能归因于ICHD-3的其他诊断。

可见,头痛病史及药物摄入情况是诊断MOH的必备条件。并且MOH需与其他CDH相鉴别,包括慢性偏头痛、慢性紧缩性头痛(TTH)、持续偏侧头痛、新发每日头痛等。

在临床中,常碰到慢性偏头痛(CM)与MOH同时存在的情况,由于不能判断药物过度使用是病因还是结果,故ICHD-3β要求,如果患者同时满足CM与MOH的诊断标准,需同时诊断两种疾病。

临床特征

MOH在女性中多见,男性与女性患者比可达5:1。患者年龄多为40~60岁,基础头痛病史平均20年。能终止头痛的药物均可引起MOH。但无头痛的患者,如关节炎、癌症患者,过度服用止痛药并不增加发生头痛的风险。

此外,不同药物导致MOH的风险不尽相同。**类、含**类的复方止痛药导致MOH的风险最高,而单一成分止痛药布洛芬、阿司匹林导致MOH的风险较低。与麦角碱类及复方止痛药相比,曲普坦类的过度使用发展为MOH所需的时间最短、剂量最小。从开始过度使用曲普坦类药物到发展为MOH的平均临界时间为1.7年,而麦角碱类及复方止痛药分别为2.7、4.8年。

在中国MOH患者中,过度使用曲普坦或麦角碱类者较少,过度使用复方止痛药,尤其是含**者最为常见。

一项为期11年的队列研究发现,基线时规律服用镇静剂使MOH的患病风险增加5.2倍,此外,MOH的危险因素还包括MOH家族史,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物质滥用倾向。MOH使患者生活质量受损,焦虑、抑郁发生率也明显更高,同时治疗疾病本身的花费及由于误工等带来的间接损失均是巨大的。

治疗策略

1. 健康教育

MOH患者往往没有认识到过度使用药物的危害,反而坚定地认为止痛药物是缓解头痛不可或缺的。医师需让患者明白,过度使用止痛药物可能会引起MOH,并且让头痛预防止疗无效。

避免头痛发作前预先使用止痛药物以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限制止痛药物的使用频率,使其每周服用次数不超过2次,同时避免使用含**类和**类止痛药。

2. 撤药治疗

专家共识认为,撤除过度使用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撤药治疗打断了过度使用药物的恶性循环,以改善患者慢性头痛的状态,同时使预防止疗变得有效。一项前瞻性试验中,

撤药治疗分为门诊撤药与住院撤药。门诊撤药花费更少,适合依从性高的患者。住院治疗能更好地调控患者药物的摄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及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可选择门诊撤药。但过度使用的药物含苯二氮䓬类、**类、**类药物的,或曾经撤药失败的,或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或撤药反应重的患者,应给予住院撤药治疗。

同时,过度使用苯二氮䓬类、**类、**类药物的应缓慢撤药,即缓慢减量至停药,通常需2~4周完成这一撤药过程,过度使用其他药物的应立即撤药。

3. 过渡治疗

撤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撤药反应,如撤药性头痛,即头痛在短期内恶化,随后缓解。此外,还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速、紧张、焦虑、躁动。这些症状通常持续2~10d,最多不超过4周。

撤药性头痛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与过度使用的药物种类相关。过度使用曲普坦类药物的患者撤药性头痛平均持续4.1d,而过度使用麦角碱、单方止痛药的分别为6.7、9.5d,同时曲普坦类药物的撤药性头痛程度较轻。

为了缓解撤药反应,可给予患者过渡治疗,包括补液、止吐等,同时可给予除导致患者MOH以外的其他止痛药,且优先选择长效非甾体类消炎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萘普生治疗组患者撤药性头痛、恶心、呕吐和躁动较常规对症治疗组(止吐、镇痛、补液)明显更少。也有研究表明,在MOH患者中静脉使用双氢***有助于缓解撤药反应。

糖皮质激素对于过渡治疗的效果尚存争议。此外,给予患者心理行为学治疗,也有助于缓解撤药反应。

4. 预防性治疗

撤药治疗使预防性药物治疗变得有效,在未撤药时,预防止疗往往无效,而预防性治疗是针对患者原有基础头痛。

关于何时启动预防性治疗,即撤药时或撤药后开始预防性治疗尚存争议。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医疗专家共同制订了统一的治疗策略,即撤药第1日开始预防性治疗,约2/3的患者在第6个月随访时不再药物过度使用,约一半的患者恢复为原有的发作性头痛模式。一项系统综述认为,在撤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止疗的效果优于单独撤药治疗,并且应在撤药的同时进行预防止疗。

预防性治疗的药物一般根据患者的基础原发性头痛类型(如偏头痛、TTH)来选择。慢性偏头痛可选用的预防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慢性TTH可选用如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对于CM合并MOH的患者,托吡酯、肉毒素A能显著减少偏头痛以及头痛时间。在非药物治疗方面,针灸可能有效。

预后

MOH复发率较高。患者复发主要发生在撤药后1年以内。由此推测,如果在撤药第1年内避免再次过度使用药物,复发的风险可能会降低。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①基础头痛类型:TTH患者复发率高于偏头痛患者;
②过度使用的药物:过度使用含**类或**类药物的患者复发率最高,而过度使用曲普坦类药物的复发率最低;
③精神心理因素:具有疑病、抑郁、偏执、恐惧的人格倾向,以及有药物依赖倾向的患者,其成功撤药率低;
④社会经济因素:未婚、无业、抽烟、喝酒与成功撤药率低、复发率高相关;
⑤疾病的基线情况:基线时头痛频率高、病程长是MOH复发的危险因素。
此外,基线时头痛程度重、多次就诊的病史、睡眠障碍也提示预后不良。

结语

多数头痛患者并未意识到过度服用止痛药物的危害,故应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MOH高危人群,限制止痛药物的使用频率,同时避免使用含**类和**类药物的止痛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门诊撤药或住院撤药,以及缓慢撤药或立即撤药。撤药治疗同时给予预防性治疗,密切随访患者病情,尽量避免疾病复发。随着头痛的好转,患者因头痛导致的失能以及合并的焦虑、抑郁得到改善,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

但目前MOH的治疗方案多来自于非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经验,以致目前尚缺乏国际性共识,未来还需合适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为治疗提供循证依据。部分患者治疗后头痛无明显改善,不少患者经治疗好转后复发,也是值得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来源:医学综述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