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46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拿]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跟林兩傳醫師學習「骨錯縫、筋出槽」已有二年了,跟老師上課真是辛苦,上課完全無資料,老師口述、講手法、動作,完全是「心法」的學習。最初可說是聽不明白,但又心得滿滿,一直在變更觀念。經過這二年的整理,及實際操作在病人身上,真可說是巔覆過往學習的內容。過往所行的手法,是出力。現在則是用意。力,是只用在攤平錯骨、出筋,角度、張力空位下,輕輕一帶,微微出力就歸位,有時根本不用出力,空位下,帶對了弧,骨、肌自己就回去了。病人不會痛的撕牙裂嘴,通常是完全不痛,醫者也不用大力小力的施術,弄的自己累,還可能會受傷。

雖在針推外治版內,也提過幾篇個人治療醫案,但可說是完全沒有回應,故也不再書寫了。下面一文,是一位陳姓中醫師在跟林老師學習的心得文,請大家看看。

最近版主們,可能太忙了,幾位常住學兄,也不見綜影,頓時覺得針推版不熱絡。魔兄不知到那深造了。

不才之文,全是用繁體中文,請耐心看看,總覺得中國文字,在形意義上,是心之受。如愛字有心,是有「心」之愛,和簡體之是不同的。習繁、書簡,看中國字之美。請不要丟我雞蛋,不才認為,也是心法的學習。


祝大家新年快樂,虎年福來。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陳朝龍醫師

反阿是穴(肌肉起止點療法)在從事我醫療業務的最近三、四年裡是一個相當大的突破,對這個方法能有深刻的體會,要感謝林兩傳醫師從骨架結構、軟組織特性、肌肉、神經學的徒手檢查、經絡氣血的調理、「筋出槽、骨錯位」等的知識的建立,讓我在應用這套療法有依循的方向,遇到瓶頸時有詢問的對象,而且都能有滿意的解答,然而這本書原著所用的方法與理論,雖然豐富且療效顯著,其實臨床應用起來還是稍嫌不足,且大陸有些治療方法在台灣的法令及環境是不被允許的,但對於一般從事針灸、傷科的醫師而言,已確實是一種相當犀利而有效的方法。


反阿是穴療法,是結合傳統針灸經絡理論與現代解剖學肌肉起止點的觀念,所衍生出來的針法,我們都知道,阿是穴在臨床的應用上有其一定的療效,也是一般治痛者入門的針法,但一部分棘手的患疾無法有效的解决,於是古人發明經絡與經筋的理論,使療效提昇,加上近代解剖學日益發達,肌肉筋膜對痛產生的影響被明白闡述,使人們對疼痛的認識有更深刻的體會,對治療疼痛的效果要求就更高,反阿是穴療**符合這個需求。

反阿是穴之“反”並非反對之意,而是因為其穴位特性和分布規律與阿是穴相反之故。阿是穴是指位於病灶局部,按壓之則病人當即感到疼痛加重,或被誘發疼痛,而無舒適感,病灶局部以炎性反應為主,是一種「以痛治痛」的想法;反阿是穴按壓之則病人當即感到疼痛消失,或明顯減輕,位於病灶附近,原屬廣義阿是穴的範疇,按壓之則病人在感到酸疼加重或被誘發的同時,還伴隨有輕鬆、暢快之感,病灶局部以血液循環不良為主。

反阿是穴的想法與現代醫學觀察到的板機點(Tigger point)治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強調在非傷處取穴,也就是要有「傷不一定在痛處」的觀念,講求的是處理受傷點相鄰及相關的肌肉及筋膜,注重整體肌肉、骨骼、關節間相互的連動關係。

如何取穴是反阿是穴療法的最重要的環節,只要穴位取的適當,不管用冷敷、溫灸、電療、針具或徒手的**,都有一定的療效。首先需確認疼痛所屬肌肉或疼痛部位、或鄰近部位上所附著的主要肌肉,根據反阿是穴與阿是穴相反的分布規律,在所認定的肌肉起止點或肌腹最隆起處,以指壓來尋找反阿是穴,正確的穴位有兩個特徵,一是按壓該穴則原病灶疼痛和關節活動時的疼痛立即完全消失,至少明顯消失,二是反阿是穴本身也有明顯壓痛(刺痛或酸脹),這是尋找反阿是穴的重要線索。如有多條肌肉受累或受累肌肉有較多的起點、止點,則可能有多個反阿是穴。
在尋找反阿是穴時,患者常會跟我說:「醫生,我痛的地方不是那兒。」所以在尋找阿是穴時必先跟患者作適度的溝通,甚至應先把整個骨架結構,與上下關節相互的影響,及肌肉與骨骼之間的關係,讓患者有基本的認識且下針前自己要有一套治療計劃。

反阿是穴取穴時另外強調「心中有穴,手中無穴」的想法,就是下針前,需先考慮可能是哪幾條肌肉、經筋有問題,而不是強記哪幾個穴位是治療什麼問題,全是憑著手下的感覺來判斷反阿是穴的正確位置,且必依循離穴不離離經的指導原則下進行。

若是急性疼痛,應先從遠端或四末下手,每扎一針就問患者有沒有改善,雖然動作慢,操作時間變長,但對技術的提昇會有相對的收穫,就以痛風引起的足大趾本節關節紅腫熱痛為例,患者疼痛難耐,無法受力,必先問明病因,有無外傷或高尿酸血症等病史,下針時會先選擇臀部環跳、秩邊附近的反阿是穴(筋節點)下針,此時臀部環跳、秩邊附近應可找到2至5個穴位可以下針,如果取穴得宜,患者應即刻有整條腿馬上被放鬆的感覺,腫脹感明顯減輕,令患者輕輕活動其痛處,詢問患者有無改善,接著在小腿腓腸肌、比目魚肌可再找到約2到3個筋節點下針,一般而言,已能獲得不錯的療效,接著可考慮整體療法,針其陽陵泉、絕骨穴,痛處局部可以蒸氣或紅外線熱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再給予適度的理筋正骨的手法,但切忌用力**造成二度傷害,可再利用皮內針於公孫、太衝、三陰交、承山、陽陵泉、秩邊留針,最後外敷三黃散或如意金黃散於局部等通常就能得到相當的緩解,當然也必須給予內服藥,則更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再以臨床常見的腹痛為例,不論是胃腸疾病或婦女生理痛,先令患者正躺,以紅外線燈熱敷腹部,先取遠端三陰交足三里血海內關再取腹部局部的筋結點以豪針甚至可取背部足太陽膀胱經華陀夾脊的穴位.

上述的穴位名稱指的都是一個區域,而不是傳統針法同身寸取穴法的定點,所以幾寸幾分並不是那麼重要,重點在於施術者對肌肉、骨架連動性的掌握,手指間的觸感,不斷地累積自己的經驗,必能提高臨床療效。

1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yan1224+1感谢您让我对骨伤治疗有一个新的了解!!
  • 康宁100+10多些分享,,我想好好学学反阿是穴了,
收到1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0-2-8 14:54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另一篇文。

痛不一定在傷處
陳朝龍 醫師

文萱是好友阿彬的女兒目前就讀國小四年級,半年前在學校玩盪鞦韆不慎從高處墜下,臀部跌坐地面,當時只感到**痛痛的,並不是很在意,回家後慢慢覺得胸口悶痛,呼吸不過來,連話都講不出來,正愁不知道該到醫院掛哪一科時,靈機一動,來找中醫師朋友是否有好方法?
問明來龍去脈,再詳細觸診後發現,文萱整排肋骨輕微翻轉,胸部附近的胸大肌、前鋸肌,背部的大、小菱形肌、斜方肌、豎脊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繃緊,造成她胸廓無法完全打開,所以呼吸不暢,胸口自覺悶痛,仔細探究其原因,是因為臀部這麼一摔,使右側腸薦關節發生錯位,腰髂肋肌明顯緊繃,以致一連串的不舒服。

因為是小女生很難說服她針灸,只好徒手以傷科整骨理筋手法,先將其腰、臀部的肌肉放鬆,再將腸薦關節仔細對位,再從胸椎至腰椎兩側的豎脊肌逐一疏理開,此刻已緩解許多,呼吸時胸口不再悶痛,也逐漸露出她平日燦爛的笑容,再把肋骨調順,開兩天的內服藥服用,一次搞定,未曾不適;一直到過年前大掃除時不慎在樓梯摔跤,又發生相同的症狀,再以類似的方法,馬上解除她痛在胸中口難開的困境。

從文萱的例子有一些想法藉此與諸先進分享,野人獻暴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正,首先我們認為『骨架』是影響一切疾病的重要因素,骨架改變附著在骨架上的肌肉馬上隨著收縮,肌肉過度收縮、痙攣,也相對會把骨架拉錯位,兩者互為因果,如用古籍的術語來描述就是骨錯縫會造成筋出槽,筋出槽會令骨錯縫。所以這麼一跌,相關聯的腸薦關節、腰髂肋肌、豎脊肌、大小菱形肌、斜方肌、胸大肌、前鋸肌等,整個系統都受影響,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那麼何以說『骨架』是影響一切疾病的重要因素?骨架於人體就如同一棟房子的主結構,即鋼筋混凝土的樑柱,主體結構歪斜或所用的鋼筋不夠粗,混凝土中水泥太少,砂石給配比例不對,當然蓋不了一棟堅固的好房子。 其次,神經與血管是人體供給營養物質到身上每一組織器官的主要通路,也負責代謝使用過後的廢物及損傷的細胞組織,一旦筋出槽、骨錯縫時,肌肉過度收縮,神經與血管相對被其它軟組織壓迫扭曲,新陳代謝受阻,廢物堆積,附近的組織當然健康不起來。

再者,腔室的容積會影響腔室中器官的功能,譬如一個人住慣三十坪的房子,一下改住十五坪很難不會肝氣鬱悶,人體的器官也是一樣,臨床常見很多背痛的患者,大多伴有胸悶、心律不整,由此可知腔室的容積受骨架是否錯位,及周圍肌肉張力是否僵硬的影響甚鉅。

以此病例而言,患者平時缺乏運動,坐姿又不良,本身肌肉的性質不夠好,骨架結構相對的處於比較不穩定的狀態,所以跌了二次,挫傷的位置雖然不同,但是表現出來的症狀卻如出一轍,痛雖並不表現在傷處,但整個環環相扣的系統還是會出現重複的問題,而我們用相同的方法又可以解决,表示傷科的治療應著重在整體骨骼肌肉系統,再加上經絡、經筋的觀念,絕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才能真正提升中醫傷科及針灸的技術層次。
3# 板凳
发表于 2010-2-8 22:11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好文章,顶起。
4
发表于 2010-2-8 22:37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好文章,顶起。
5
发表于 2010-2-8 23:15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MOD}!好资料。
6
发表于 2010-2-10 09:26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好文章
7
发表于 2010-2-10 12:46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MOD}!
8
发表于 2010-2-15 19:32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好资料。
9
发表于 2010-6-13 20:32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MOD}!
10
发表于 2010-7-20 14:56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这么好的文章可以说是精华了!
11
发表于 2010-7-21 01:35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学习了!谢谢8900老师无赏奉献!
12
发表于 2010-7-21 16:48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提纲挈领之论
13
发表于 2014-7-7 07:42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good
14
发表于 2015-6-5 19:1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是精华了!
15
发表于 2015-6-8 09:55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文章. 下载后再满满的研读.
16
发表于 2015-6-8 16:5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文章,大家也可以看看  张文宾   写的   肌肉起止点疗法
17
发表于 2016-2-15 18:1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顶起。
18
发表于 2016-2-17 09:22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MOD}!
19
发表于 2016-12-19 00:18 | 只看该作者
O(∩_∩)O谢谢
21
发表于 2016-12-25 09:37 | 只看该作者
hal8900 发表于 2010-2-8 14:54
另一篇文。

痛不一定在傷處


这么好的文章可以说是精华了!
22
发表于 2016-12-26 14:00 | 只看该作者
反阿是穴的臨床應用心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21: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