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知识] 鹿茸片的几种鉴别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鹿茸片有补血补身的功用,一直是妇女滋补强身的名贵中药之一,然而市面上的鹿茸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质量的优劣相差也很大。那么怎么来鉴别鹿茸的优劣呢?一般是从色泽、质地、气味等方面加以鉴别比较。鹿茸片的形态,通常呈贺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4厘米,片极薄。外皮为红棕色。锯口面为黄白至棕黄色,外围有一明显环状骨质或无、色较深,里面具蜂窝状细孔,中间渐宽或呈空洞状,有的呈棕褐色。体轻,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咸。

    一般来说,鹿茸片以体轻 ,断面蜂窝状,组织致 密者为上乘品。古人对鹿茸片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如在《增订伪药条辨》一书中所载: 茸之顶尖,最首层之白如蜡,油润如脂,名之曰蜡片;次层白中兼黄,纯系血液贯注其中,故名之曰血片;最次层片有蜂窝,色紫黑透孔,名曰风片,俗云木通片,如木通之空通也。最次则骨毗连,同角相仿,名曰骨片,效力最薄矣。 由此可见其鉴别之精说,辨析之明了。在现代药材商品市场上,常把鹿茸的切片,近顶处切下的,叫做 血片 。血片厚约1毫米,呈蜜脂色,微红润,片面光滑。把在鹿茸下段切下的称做 粉片 。粉片厚约1.5毫米,呈灰白色,起粉,片面光,有细孔,周皮紫黑色,有腥气。 沙片 则临近骨端,片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孔。血片功效甚佳,价格昂贵,粉片次之,价格也较便宜,沙片又次之。 骨片 最近骨端,质量比沙片为差。

    近代药物学家通过药物化学分析发现,鹿茸的顶部浸出液的生物活性最高,鹿茸的浅表组织细胞也是愈近顶部愈呈幼稚像,及至髓部顶端充满大而长的纺锤形细胞。鹿茸的基底部生物活性最低,而中间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鹿茸的平均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