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进展]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仍是最优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面,最近出现的一个治疗情况是“旧事重拾”——一种老药物紫杉醇。


CALGB 40502/NCCTG N063H(Alliance)试验结果在201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首次报道,《临床肿瘤学杂志》6月8日在线发表显示,与一种新药伊沙匹隆(Ixempra,施贵宝公司)相比,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每周一次紫杉醇,有较好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试验的第三个小组中,紫杉醇和一种新药在PFS方面的疗效是一样的,这种新药是一种水溶性更强的、纳米粒子alubimun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而普通紫杉醇毒性更低。


三个小组的所有患者在试验首次治疗开始时,也给予贝伐珠单抗(Avastin,Genentech公司)。


“这两种新药与总体毒性增加,疗效差,疾病相关症状缓解降低具有相关性,”Hope S.Rugo(California大学Helen Diller综合癌症中心)带领的研究团队写到。


研究人员对试验结果有点吃惊。因为早期研究表明,当前研究的两种药物无论是哪一种,尤其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标准一周一次紫杉醇相比,可能更加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一周一次紫杉醇仍是优先的姑息性化疗方法。”


三思而后行


除了临床结果外,本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第一印象是会骗人的。某些肿瘤学家在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一手证据获得之前,就将新药物纳入临床实践。Rugo医生和同事们写道,“我们的试验充分证明,前瞻性试验对于确认II期报告的重要性。此外,这些结果提醒临床医生在纳入新药物时要谨慎,尤其是那些较为昂贵,潜在毒性更高的药物,同时支持协作组以评估更好和更便宜的治疗方式。”


Kathy D Miller(Indiana大学肿瘤学家)是该项研究的成员,认为乳腺癌治疗是疗效和毒性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平衡”,这项研究提供了一条重要提醒。“首先,临床前数据不能充分模拟患者寻找的那种微妙的平衡。小鼠不抱怨疲劳和神经病变,但这两种病都受限于患者。其次,2期试验刚刚开始。”Miller医生解释,以前比较紫杉醇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疗效的2期随机试验为指导CALGB 40502提供了理由,但其他就没什么了。2期临床试验是容易出现错误和局限性的。


微管蛋白抑制剂


试验的治疗原理是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紫杉醇一样,不需要被传递到Kolliphor EL溶剂中)和伊沙匹隆都是通过结合β-微管蛋白来抑制癌细胞**。


一项3期随机试验,与175mg/m2的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以260mg/m2的剂量,每三周一次给予患者,与更高的反应率和进展慢相关,但紫杉醇的血液学毒性较低,而外周神经病变增加。


Rugo和同事们注意到,对于紫杉烷抵抗的转移性乳腺癌来说,与单药卡培他滨相比,伊沙匹隆与卡培他滨联合已经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并且可以作为单药治疗对多种药物抵抗的疾病。


在CALGB 40502研究中,78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每周一次贝伐珠单抗,一个周期4周内共3次,采用90mg/m2紫杉醇(A组)、150mg/m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B组)或16mg/m2伊沙匹隆。A组在第一次中期分析是因无效而停下来,B组在第二次中期分析时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停下来。


在继续随访所有患者之后,紫杉醇的中位PFS是11个月,伊沙匹隆的中位PFS是7.4个月,这符合了研究无效标准(伊沙匹隆的风险比[HR]1.59;P<0.00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中位PFS是9.3个月,这显然不符合预先设定优越性标准(HR=1.20;P=0.054)。


与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更多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显著相关,包括周围神经病变(P<0.001)。与紫杉醇相比,伊沙匹隆具有显著较低的血液学毒性(P=0.0037),但表现出更高的非血液学毒趋势不显著。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Rugo医生已经收到担任基因组卫生管理局议长的酬金。Miller医生声称没有相关的财务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4 06: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